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江地区油菜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朱克保 吴传洲 +2 位作者 陶光兵 崔小兵 孙义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70-1071,1129,共3页
试验研究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增加油菜株高24.2%,施用氮肥对提高油菜的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都有显著的作用,但过量施用氮肥会影响油菜的分枝数量。施用磷肥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具有显著影响,... 试验研究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增加油菜株高24.2%,施用氮肥对提高油菜的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都有显著的作用,但过量施用氮肥会影响油菜的分枝数量。施用磷肥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具有显著影响,施用磷肥处理比不施磷肥处理的单株角果数增加40.1%。施用钾肥对油菜株高、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具有显著影响,施用钾肥对油菜的分枝的影响要显著大于氮磷的效应。综合三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安徽省芜湖县油菜生产体系的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分别为N 225 kg/hm2、P2O575 kg/hm2和K2O 6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肥效试验 施肥量
下载PDF
水稻化肥使用量增长问题与零增长对策 被引量:22
2
作者 方克明 沈慧芳 +3 位作者 双巧云 钟国民 邱水胜 余进仙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7期200-204,共5页
通过查阅统计年鉴资料和开展农户施肥跟踪调查,了解化肥使用量变化态势,分析水稻化肥使用量增长特点,从而为水稻乃至其他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工作提供指导参考。统计资料显示:化肥使用量(实物量)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2015年平均... 通过查阅统计年鉴资料和开展农户施肥跟踪调查,了解化肥使用量变化态势,分析水稻化肥使用量增长特点,从而为水稻乃至其他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工作提供指导参考。统计资料显示:化肥使用量(实物量)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2015年平均年自然增长率1.387%。农户抽查表明:水稻化肥使用量在整个农作物中所占比重较大;在化肥使用量增长中,2005—2015年水稻化肥养分用量增长幅度(55.4%)明显高于实物量增长幅度(2.9%);农户水稻氮磷钾用量及配比不合理问题仍然占有一定的比重。基于调查分析,在使用量增长目标上建议应以养分量为主,在技术途径上提出了"四调"和"四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肥使用量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红壤磷素有效性衰减过程及磷素农学与环境学指标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魏红安 李裕元 +4 位作者 杨蕊 高茹 石辉 张满意 吴金水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6-1126,共11页
【目的】研究红壤中磷素有效性衰减的关键过程及其与施肥量的关系,明确农学与环境学土壤有效磷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方法】以亚热带红壤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施肥和室内恒温(25℃)培养试验,应用Olsen(OP)、Bray-1(BP)、Mehlich-3(BP)3... 【目的】研究红壤中磷素有效性衰减的关键过程及其与施肥量的关系,明确农学与环境学土壤有效磷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方法】以亚热带红壤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施肥和室内恒温(25℃)培养试验,应用Olsen(OP)、Bray-1(BP)、Mehlich-3(BP)3种农学方法和蒸馏水(HP)、CaCl2(CP)两种环境学方法,分别在1 h、3 h、12 h、24 h、3 d、6 d、9 d、15 d、30 d、60 d用新鲜土样测定土壤有效磷以及磷吸附指数(PSI)的动态变化。【结果】红壤磷素有效性衰减过程存在明显的临界期,变化范围为0.1—18.7 h,此前衰减速度很快,之后明显变慢。施肥量对临界期有显著影响,其中OP、BP、MP的临界期随施肥量增加呈线性延长的趋势,而HP、CP临界期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延长趋势。环境学与农学指标之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存在明显的"突变点",据此可求算出红壤磷素迁移的环境风险临界值,其中根据CP变化求算的OP、BP和MP临界值分别为49.97、91.07和30.54 mg.kg-1,根据HP变化求算的OP、BP和MP临界值分别为60.78、82.74和39.65 mg.kg-1。磷吸附指数(PSI)随施肥量的变化范围为17.92—26.29,OP的环境风险临界值对应PSI为23.46。【结论】磷素有效性在红壤中的衰减过程存在明显的临界期,施肥量越高临界期越长,因此向环境迁移的风险就越大。土壤有效磷的环境学指标与农学指标存在非线性关系,据此可以确定出土壤磷素迁移的环境风险临界值。供试红壤的Olsen-P含量临界值为50-60 mg.kg-1,PSI的环境风险临界值为23.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施肥量 磷环境风险临界值 磷吸附指数(PSI) 红壤
下载PDF
施肥量及留叶数对粤烟97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肖先仪 廖为发 +1 位作者 申昌优 刘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0-83,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量和留叶数对粤烟97生长发育、产量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和留叶数及其互作效应对烟株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影响显著。施肥量165 kg/hm2、留叶数19~21片和施肥量150 kg/hm2、留叶数19片处理的...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量和留叶数对粤烟97生长发育、产量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和留叶数及其互作效应对烟株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影响显著。施肥量165 kg/hm2、留叶数19~21片和施肥量150 kg/hm2、留叶数19片处理的烤烟田间长势强,经济性状优,烟叶水溶性糖含量较高,总氮、总植物碱含量适宜,化学成分协调。在高施肥量水平下(165 kg/hm2),单株留叶19~21片时粤烟97在江西信丰紫色土旱地种植的产质量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烟97 施肥量 留叶数 产量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不同栽培措施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曹雄 梁晓红 +2 位作者 黄敏佳 申登高 李占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期126-132,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栽培措施对不同高粱品种产量的影响,寻求高粱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本试验以‘晋杂23号’和‘晋中405’为试验品种,在山西省农业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试验田研究了不同密度、施肥量、播期对高粱试验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 为了探讨不同栽培措施对不同高粱品种产量的影响,寻求高粱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本试验以‘晋杂23号’和‘晋中405’为试验品种,在山西省农业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试验田研究了不同密度、施肥量、播期对高粱试验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晋杂23号’属丰产型品种,不宜密植;‘晋中405’属密植类型,以群体产量获得高产;随着播期的推迟,‘晋杂23号’和‘晋中405’的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显著。最佳栽培措施:‘晋杂23号’为225 kg/hm2施肥水平、12万株/hm2密度水平及5月2日的播期;‘晋中405’为225 kg/hm2施肥水平、15万株/hm2密度水平及5月2日的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栽培措施 密度 播期 施肥量 产量
下载PDF
高温下不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与能量代谢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文婷 马佳颖 +8 位作者 李光彦 符卫蒙 李沪波 林洁 陈婷婷 奉保华 陶龙兴 符冠富 秦叶波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264,共12页
【目的】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频发,严重抑制水稻产量品质形成,优化植株营养状态,改善能量代谢可减缓高温热害,但高温下不同施肥量对籽粒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品质及耐热性形成的影响仍未见报道,其作用机制的阐明可为水稻耐热性抗... 【目的】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频发,严重抑制水稻产量品质形成,优化植株营养状态,改善能量代谢可减缓高温热害,但高温下不同施肥量对籽粒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品质及耐热性形成的影响仍未见报道,其作用机制的阐明可为水稻耐热性抗风险栽培技术研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省推广大面积较大的单季杂交籼稻品种中浙优8号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盆栽的试验方法开展研究。设置不施肥(0-NPK)、1/2肥料(1/2-NPK)和正常施肥(1-NPK)三个肥料用量处理,开花当天移至人工气候室高温处理15d(高温处理设置昼/夜分别为36/28℃,常温对照设置昼/夜分别为28/25℃)。【结果】无论常温或高温下,在供试肥料水平下随着施肥量增加,中浙优8号产量、结实率及千粒重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高温下,结实率、千粒重的下降幅度随施肥量增加而下降。然而,整精米率随施肥量增加而下降,垩白度则呈增加的趋势。高温处理后籽粒可溶性糖、MDA、H_(2)O_(2)、腺苷三磷酸酶(ATPase)及PARP[poly(ADP-ribose)polymerase]含量高于常温对照处理,淀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抗氧化酶活性及ATP含量则低于常温对照。无论常温或高温下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抗氧化酶活性、ATP及ATPase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而MDA、H_(2)O_(2)及PARP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常温下,能量感受器基因SnRK1A及SnRK1B相对表达量随施肥量增加而下降,而TOR则呈增长趋势。与常温对照相比,高温处理后SnRK1A上调表达,而TOR相对表达量随施肥量增加而上调。【结论】增施肥料能有效缓解花期高温对水稻结实率及千粒重的影响,但外观品质与加工品质存在变劣的趋势。常温下,增施肥料品质变劣可能与籽粒灌浆速率加快有关,而高温导致品质下降主要在于能量不足,难以满足产量及品质形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热害 施肥量 产量品质 能量代谢
下载PDF
施肥对苦荞麦产量、经济效益及肥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向达兵 杨玲玲 +9 位作者 李静 刘亚男 高全利 任友坤 刘学仪 赵钢 周勇 黄海霞 张莹 贾晓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87,共5页
在成都金堂县,采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探讨了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苦荞麦产量、经济效益及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苦荞麦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苦荞麦产量分别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纯收入分别随... 在成都金堂县,采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探讨了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苦荞麦产量、经济效益及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苦荞麦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苦荞麦产量分别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纯收入分别随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产投比随磷肥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氮、钾肥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即适量减少磷肥的施用量,增加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低氮、低磷、低钾水平下,两两组合有利于另一肥料肥效的发挥。氮、磷、钾三元二次肥效函数为非典型式,应用产量频率分析法得出每公顷施N 39.8~86.0 kg、P2O574.6~161.2 kg、K2O 29.8~64.4 kg时,产量达2 000~3 500 kg/hm2的概率为95%,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量 苦荞麦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对雷竹林竹笋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陈丽华 李皓 余兆根 《世界竹藤通讯》 2016年第3期6-10,共5页
在冬季竹林无覆盖的条件下,采用生产上常用的竹笋专用肥,研究不同施肥量(年施肥量分别为150 kg/667 m^2、250 kg/667 m^2和350 kg/667 m^2)对雷竹笋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笋产量和经济收益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以年施... 在冬季竹林无覆盖的条件下,采用生产上常用的竹笋专用肥,研究不同施肥量(年施肥量分别为150 kg/667 m^2、250 kg/667 m^2和350 kg/667 m^2)对雷竹笋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笋产量和经济收益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以年施肥量250 kg/667 m^2的综合施肥效果最佳,肥料全年分4次施入,每次施肥量分别占总施肥量的35%、15%、15%和35%。研究建议,目标笋产量为1 000~1 500 kg/667m2的丰产竹林,年施肥量可定为240 kg/667 m^2;目标笋产量为1 500 kg/667 m^2以上的高产竹林,年施肥量可定为360 kg/667 m^2。研究结果为笋用竹林精准化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配方肥 施肥量 精准施肥 竹笋产量
下载PDF
引进津巴布韦烤烟品种KRK26在云南烟区最佳栽培措施筛选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军营 杨宇虹 +4 位作者 邓建华 殷红惠 王伟 段燕平 何元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06-2111,共6页
KRK26是引自津巴布韦的烤烟新品种,其在云南烟区的栽培技术尚不成熟,以植烟密度、施肥量、留叶数和留叶方式4个关键生产技术为试验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以烟株的田间表现和产量产值为评价指标,对KRK26的最佳栽培措施进行筛选... KRK26是引自津巴布韦的烤烟新品种,其在云南烟区的栽培技术尚不成熟,以植烟密度、施肥量、留叶数和留叶方式4个关键生产技术为试验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以烟株的田间表现和产量产值为评价指标,对KRK26的最佳栽培措施进行筛选。结果表明,KRK26在云南烟区种植时,以株行距55 cm×120 cm、每公顷施氮量75~105 kg、留叶数22片、打顶时去掉下部2~4片叶为最优栽培技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K26 植烟密度 施肥量 留叶数 留叶方式
下载PDF
施肥量对柠檬幼树矿质养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玉霞 刘航秀 +4 位作者 李晶 李进学 李丹萍 寸待泽 杨虹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2期63-68,共6页
连续3年开展不同施肥水平对柠檬幼树养分含量及果实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筛选出柠檬幼树适宜的经济施肥量。每株每月分别施用柠檬幼树专用肥0(CK)、10、20、40、80、160 g,测定各处理叶片、果实、果皮、果肉的矿质养分含量,每年统... 连续3年开展不同施肥水平对柠檬幼树养分含量及果实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筛选出柠檬幼树适宜的经济施肥量。每株每月分别施用柠檬幼树专用肥0(CK)、10、20、40、80、160 g,测定各处理叶片、果实、果皮、果肉的矿质养分含量,每年统计单株产量及果实品质,探讨施肥量对矿质养分吸收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叶片和果实N、Mg、Zn、Mn、Cu、Fe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P、K含量先降低后增加,Ca、Mg、Fe含量则呈相反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不同施肥处理3年总产量表现为40 g>20 g>10 g>80 g>0 g>160 g;肥料用量为40 g时的产量和品质最佳,其产量是对照的9.62倍,可食率、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分别增加26.97%、7.37%、38.21%、21.57%、39.38%。综合考虑植株的养分、产量和果实品质情况,推荐柠檬幼树生长中每株每月施用柠檬专用肥4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量 柠檬 矿质养分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施肥效应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红军 张静 +3 位作者 皇甫自起 张慎举 郭振升 詹玉 《农学学报》 2016年第10期31-35,共5页
利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玉米超高产栽培肥料效应及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最佳经济产量,一元二次方程略高于三元二次方程(0.48%),二元二次方程略低于三元二次方程(-0.05%);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一元二次方程略高于三元... 利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玉米超高产栽培肥料效应及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最佳经济产量,一元二次方程略高于三元二次方程(0.48%),二元二次方程略低于三元二次方程(-0.05%);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一元二次方程略高于三元二次方程(1.62%),二元二次方程略低于三元二次方程(-0.23%);产投比一元二次方程略低于三元二次方程(0.7%),二元二次方程略高于三元二次方程(2.17%)。因此,可以采用3类7种效应函数求解得到的氮、磷、钾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的平均值作为推荐施肥量:即氮(N)300.80 kg/hm^2、磷(P_2O_5)186.13 kg/hm^2、钾(K_2O)218.97 kg/hm^2。可获得最佳经济产量14028.0 kg/hm^2,产投比为8.27。NPK互作效应最高,NP、NK、PK均为正互作,互作效应NP>NK>PK。单元素的增产效果是氮>磷>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3414”试验 肥料效应 施肥量
下载PDF
山西省化肥施用的时空特征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12
作者 韩小英 杨三维 +2 位作者 李文婷 张蕾 高洋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35-43,共9页
基于2010—2020年山西省县(市、区)化肥施用相关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泰尔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从多维度研究分析了山西省化肥施用量的时空特征演变、区域差异及化肥施用强度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山西省化肥施用量整体呈“N... 基于2010—2020年山西省县(市、区)化肥施用相关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泰尔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从多维度研究分析了山西省化肥施用量的时空特征演变、区域差异及化肥施用强度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山西省化肥施用量整体呈“N”形的时间变化和集聚特征的空间分布现象。具体而言,“N”形时间变化的统计学高值为2013年,低值为2019年;集聚特征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热点区域集中分布在晋南地区,冷点区域集中在吕梁山区,且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均衡特征,晋南地区、忻定盆地、大同盆地等地化肥施用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山西省化肥施用强度整体呈北低南高、逐年递增的现象,施用强度差异主因为区域内差异。具体而言,晋北地区的化肥施用强度最低,其次是晋中地区,而晋南地区的化肥施用强度最高,且处于逐年平稳增长的时间变化趋势;泰尔指数结果表明,区域内的差异是区域总差异的主因,总差异呈波动变化,2018年达最高值;县域化肥施用强度与施用量空间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山西省化肥施用强度主要影响因素中,人均耕地面积、农业种植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化肥施用强度呈显著负向影响,人口数量呈正向影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及农业技术进步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施用量 化肥施用强度 时空特征 演变 驱动因素 空间计量模型 山西省
下载PDF
气候灾害对农民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唐俊杰 孙毅 宋燕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18-126,共9页
为分析气候灾害对农民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2020年农户调查问卷的数据,选取玉米作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农户种植的地块遭受到气候灾害威胁时,农户会显著增加化肥施用量以... 为分析气候灾害对农民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2020年农户调查问卷的数据,选取玉米作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农户种植的地块遭受到气候灾害威胁时,农户会显著增加化肥施用量以期望降低气候灾害造成的作物减产;购买生产环节外包服务的农户相较于没有购买生产环节外包服务的农户,面对气候灾害时其施用化肥量减少。研究针对气候变化对于玉米种植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要加强对气候灾害的监测预警,增加农户应对气候灾害的指导,加大新技术的推广,提高农民文化素养与培训频率,提高农业环节外包服务水平,促进农户购买生产外包服务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作物 倾向得分匹配 气候灾害 化肥施用量 绿色生产行为
下载PDF
不同量氮肥对关苍术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庄云 马尧 梅冬娇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3-155,共3页
以吉林地区关苍术为试材,设5个施肥量处理水平,即5kg/667m2(N1)、10kg/667m2(N2)、15kg/667m2(N3)、20kg/667m2(N4)、25kg/667m2(N5),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量氮肥对关苍术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探讨有利于关苍术高产的最佳... 以吉林地区关苍术为试材,设5个施肥量处理水平,即5kg/667m2(N1)、10kg/667m2(N2)、15kg/667m2(N3)、20kg/667m2(N4)、25kg/667m2(N5),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量氮肥对关苍术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探讨有利于关苍术高产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施肥与不施肥比较,关苍术产量、质量有很大提高,不同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水平;最佳的施氮量为15kg/667m2(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苍术 生育性状 产量性状 施肥量
原文传递
日光温室金手指葡萄裂果调查和致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学鹏 陵军成 《果树资源学报》 2020年第2期11-14,共4页
为了降低日光温室金手指葡萄裂果率和提高果品质量,调查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果实发育时期、灌水量、追肥量和赤霉酸处理次数对裂果率和裂果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壤地建园、降低灌水量和氮肥追施量、取消赤霉酸处理可降低裂果发生率... 为了降低日光温室金手指葡萄裂果率和提高果品质量,调查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果实发育时期、灌水量、追肥量和赤霉酸处理次数对裂果率和裂果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壤地建园、降低灌水量和氮肥追施量、取消赤霉酸处理可降低裂果发生率和裂果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追肥量 赤霉酸 裂果 葡萄
下载PDF
辽宁省燕麦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芳 刘明 齐华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1年第4期1-4,共4页
以"沈农燕麦一号"为试材,采用二次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辽宁省适宜燕麦生长的播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产量≥3000kg/hm2的147个方案中,播种量在174.00~185.25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35.75~1... 以"沈农燕麦一号"为试材,采用二次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辽宁省适宜燕麦生长的播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产量≥3000kg/hm2的147个方案中,播种量在174.00~185.25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35.75~152.25kg/hm2、37.35~41.10kg/hm2、110.40~121.05kg/hm2,可获得3581.25kg/hm2以上的产量,N∶P2O5∶K2O最适比例为3.67∶1.00∶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种植密度 肥料施用量 优化栽培模式
下载PDF
攀西地区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大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天祥 陈从顺 +1 位作者 李达忠 黄斗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046-10048,10051,共4页
[目的]研究攀西地区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和施肥量对西昌学院新育成的西大麦1号(Hordeum agriocrithon)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大麦高产栽培提供指导,并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不同播种期和播种量试验及不同氮... [目的]研究攀西地区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和施肥量对西昌学院新育成的西大麦1号(Hordeum agriocrithon)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大麦高产栽培提供指导,并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不同播种期和播种量试验及不同氮、磷肥施用量试验。[结果]在攀西地区,西大麦1号以10月25日左右播种,播种量150 kg/hm2,施纯N量108 kg/hm2,施P2O5量113 kg/hm2,施K2O量90 kg/hm2(N∶P2O5∶K2O为1.20∶1.26∶1.00)组合效果较好。播种密度越大越易感染白粉病和叶锈病,多施或偏施尿素会导致大麦抗病性和抗逆性下降,越易感染白粉病和叶锈病;肥料处理间氮肥的施用量增加,生育期延长,但磷肥施用量对生育期影响不明显。[结论]在攀西地区,西大麦1号的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左右,适宜播种量为150 kg/hm2,适宜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08、113、90,N∶P2O5∶K2O为1.20∶1.26∶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大麦1号 播种期 播种量 施肥量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大豆氮肥用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永慧 李作明 《大豆科技》 2013年第2期17-19,36,共4页
为进一步摸清氮素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提高大豆产量水平且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柘城县不同肥力地块,进行了不同氮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大豆产量,不同肥力地块最佳施肥量不同,超过最佳施肥用量,产量、品质... 为进一步摸清氮素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提高大豆产量水平且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柘城县不同肥力地块,进行了不同氮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大豆产量,不同肥力地块最佳施肥量不同,超过最佳施肥用量,产量、品质、抗性等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氮肥 施肥量
下载PDF
稻鱼共作模式下头季稻施氮量对全年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金旺 陈爱秋 +1 位作者 杨澜 李明灌 《广西农学报》 2023年第4期17-21,共5页
【目的】明确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优质稻的适宜施氮量,为进一步优化“优质稻+再生稻+鱼”优质高效配套技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壮香优1205”为试验品种,设置N 0 kg/hm^(2)、N 90 kg/hm^(2)、N 120 kg/hm^(2)、N 150 kg/hm^(2)和N 18... 【目的】明确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优质稻的适宜施氮量,为进一步优化“优质稻+再生稻+鱼”优质高效配套技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壮香优1205”为试验品种,设置N 0 kg/hm^(2)、N 90 kg/hm^(2)、N 120 kg/hm^(2)、N 150 kg/hm^(2)和N 180 kg/hm^(2)5个不同施氮组,进行稻鱼共作模式“优质稻+再生稻+鱼”头季稻不同施肥量的对比试验,对头季稻、再生稻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观察记载、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肥料的投入跟产出并非直线关系,当肥料的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效益反而递减,以施N 150 kg/hm^(2)、N∶P_(2)O_(5)∶K_(2)O=1.0∶0.4∶1.0的处理组产量最高,为8404.2 kg/hm^(2),增产率高达21.0%,其纯收益亦最高,每公顷为20960.1元,施肥效果最佳。【结论】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优质稻生产上应适当减少氮肥施用,合理搭配磷肥、钾肥,以节本增效和降低对水土的污染。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施N 150 kg/hm^(2)、N∶P_(2)O_(5)∶K_(2)O=1∶0.4∶1为“优质稻+再生稻+鱼”种养模式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共作 头季稻 再生稻 施肥量 产量
下载PDF
武汉市郊晚稻氮磷钾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华丽 卜容燕 +4 位作者 朱德雄 刘学军 李培根 刘威 李小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91-6393,6420,共4页
[目的]探讨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金优402为供试晚稻进行肥料效应试验,分析研究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建立肥料效应模型,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肥料施用量。[结果]氮肥和钾肥对晚稻具... [目的]探讨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金优402为供试晚稻进行肥料效应试验,分析研究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建立肥料效应模型,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肥料施用量。[结果]氮肥和钾肥对晚稻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获得的最大增产量分别为1288和555kg/hm2,相应增产率分别为23.7%和8.8%,纯收益分别为1195和350元/hm2,而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通过拟合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晚稻的氮、磷、钾肥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149、61和116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22、46和45kg/hm2。[结论]晚稻合理施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施肥量超过一定范围后,稻谷产量和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肥效试验 经济效益 施肥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