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园水肥管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钰娴 李凯荣 牛振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302-307,共6页
人们开始经营果树产业时,就已经意识到水肥的重要性。果园水肥管理的历史也从此而开始。从18世纪的喷灌、滴灌、渗灌以及膜下灌等灌溉技术手段到20世纪80年代的平衡施肥技术。今天,人们对施肥技术的深入研究表明,生态平衡施肥是最合理... 人们开始经营果树产业时,就已经意识到水肥的重要性。果园水肥管理的历史也从此而开始。从18世纪的喷灌、滴灌、渗灌以及膜下灌等灌溉技术手段到20世纪80年代的平衡施肥技术。今天,人们对施肥技术的深入研究表明,生态平衡施肥是最合理、有效的一种施肥技术。它不仅提高了果园产量,而且还有利的保证了果品品质。生态平衡施肥的理论基础、技术体系和实现手段可以有效地消除平衡施肥技术推广普及的主要限制因素,成为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果园水肥管理理论可以概括为:果园灌溉技术、果园覆盖技术以及生草技术。果园施肥理论可以概括为:叶面喷施天然油菜素内酯(NBR)、DRIS法诊断施肥以及生态平衡施肥。详细介绍了果园水肥管理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进展。以期为果园合理管理水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管理 果园 研究综述 生态平衡施肥 20世纪80年代 平衡施肥技术 环境可持续发展 天然油菜素内酯 DRIS法 18世纪 技术手段 果品品质 理论基础 推广普及 技术体系 关键技术 灌溉技术 管理理论 生草技术 覆盖技术 叶面喷施
下载PDF
4种施肥管理对思州柚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谌金吾 王正文 +3 位作者 黄胜先 何洪祥 刘寿军 李星 《耕作与栽培》 2016年第5期7-10,共4页
为探索思州文旦柚高产优质管理方法,研究了"施肥+套袋"施肥管理(Ⅰ)和"施肥+套袋+微生物菌肥"施肥管理(Ⅱ)、"施肥+套袋+K、Ca肥"施肥管理(Ⅲ)和"施肥+套袋+K、Ca肥+微生物菌肥"施肥管理(Ⅳ)4... 为探索思州文旦柚高产优质管理方法,研究了"施肥+套袋"施肥管理(Ⅰ)和"施肥+套袋+微生物菌肥"施肥管理(Ⅱ)、"施肥+套袋+K、Ca肥"施肥管理(Ⅲ)和"施肥+套袋+K、Ca肥+微生物菌肥"施肥管理(Ⅳ)4种肥料管理对果实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增施微生物菌肥可导致思州柚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加重裂果的发生;套袋前增施Ca、K肥,可以增加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增施Ca、K肥基础上,增施微生物菌肥,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增大幅度进一步扩大,微生物菌肥和Ca、K肥协同促进果实形状从扁圆向高扁圆或梨形塑造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积累,增加果实甜度;套袋前增施Ca、K肥能控制裂果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增施微生物菌肥,可进一步加强对裂果发生效果巩固作用;4种施肥管理下,裂缝程度、裂果率与单果重和果实横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方位的裂果之间、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思州柚 裂果 可溶性固形物
下载PDF
天峨县超级稻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黄仁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9期45-46,共2页
超级稻是天峨县主推的水稻良种之一,其在保障该县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该县水稻施肥的专项调查,发现超级稻在施肥管理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水稻科学合理施肥,实现稻田节肥增... 超级稻是天峨县主推的水稻良种之一,其在保障该县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该县水稻施肥的专项调查,发现超级稻在施肥管理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水稻科学合理施肥,实现稻田节肥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施肥管理 问题 对策 广西天峨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苏打盐碱地水稻养分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吕艳东 徐令旗 +8 位作者 姜红芳 兰宇辰 安懿亮 崔致远 张佳柠 赵海红 李红宇 钱永德 郭晓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于2017—2018年,以粳稻品种垦粳7号和垦粳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氮肥运筹方式:不施氮肥(N0)、农民习惯施氮(N1)、平衡施氮(N2)、减氮施肥(N3)和氮肥后移(N4),研究氮肥运筹对苏打盐碱地水稻氮磷钾养分积累转运以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 于2017—2018年,以粳稻品种垦粳7号和垦粳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氮肥运筹方式:不施氮肥(N0)、农民习惯施氮(N1)、平衡施氮(N2)、减氮施肥(N3)和氮肥后移(N4),研究氮肥运筹对苏打盐碱地水稻氮磷钾养分积累转运以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氮相比,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显著提高了齐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磷、钾积累量,而氮肥后移则相反;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提高了齐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磷、钾的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以及氮、磷、钾收获指数,且以平衡施氮增幅最大,氮、磷、钾转运量分别提高了55.54%、60.03%和40.07%,转运效率分别提高了12.75%、19.72%和14.26%,氮、磷、钾收获指数分别提高了6.04%、5.13%和2.08%。此外,水稻100 kg籽粒吸钾量>100 kg籽粒吸氮量>100 kg籽粒吸磷量,且均表现为平衡施氮>减氮施肥>农民习惯施氮>氮肥后移>不施氮肥,而氮、磷、钾素稻谷生产效率则呈相反趋势。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有利于提高苏打盐碱地水稻养分的积累和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养分积累 养分转运 水稻 产量 苏打盐碱地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苏达盐碱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姜红芳 郭晓红 +5 位作者 胡月 李猛 吕艳东 徐声亮 徐令旗 王嘉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3-1229,共7页
【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对苏达盐碱地水稻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以及食味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垦粳7号和垦粳8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氮肥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比例分别为0(N0)、6∶4∶0∶0(N1)、5∶3∶0∶2(... 【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对苏达盐碱地水稻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以及食味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垦粳7号和垦粳8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氮肥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比例分别为0(N0)、6∶4∶0∶0(N1)、5∶3∶0∶2(N2)、4∶3∶1∶2(N3)、4∶3∶1∶2(0.9N3,施氮总量减少10%)5个处理。【结果】全生育期施氮量150kg/hm^2时提高调节肥与穗肥占总施氮量的比例,2品种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稻米垩白度与垩白率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下降,稻米的蛋白质和食味品质得到提高。在相同氮肥分配比例(4∶3∶1∶2)下,氮肥总量减少10%时提高了垦粳7号的营养品质,垦粳8号的碾磨、外观、营养与食味品质得到提高。从兼顾稻米综合品质的角度考虑,生育期总施氮量为150kg/hm^2,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为4∶3∶1∶2条件利于垦粳7号品质的提升。生育期总施氮量为135kg/hm2,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为4∶3∶1∶2条件下垦粳8号稻米的各品质处于较优水平。垦粳7号的营养及外观品质优于垦粳8号,但垦粳8号食味品质和碾磨品质较好。【结论】综上可知,根据品种特性适当减氮以及提高调节肥与穗肥占总施氮量的比例利于稻米品质的改善。该研究结果可为盐碱地区的水稻氮肥合理运筹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碱 氮肥运筹 品质
下载PDF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滴灌的肥水优化管理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若楠 黄绍文 +7 位作者 史建硕 王丽英 唐继伟 张怀志 袁硕 翟凤芝 任燕利 郭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648-3660,共13页
【目的】明确滴灌黄瓜不同生育阶段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指标和土壤氮素供应值,优化关键生育时期肥水施用,为保障设施黄瓜绿色生产与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作物为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在相同基肥用量下,滴灌追肥设计低量(W1)、中量... 【目的】明确滴灌黄瓜不同生育阶段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指标和土壤氮素供应值,优化关键生育时期肥水施用,为保障设施黄瓜绿色生产与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作物为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在相同基肥用量下,滴灌追肥设计低量(W1)、中量(W2)、高量(W3)3个灌水量和低量(F1)、中量(F2)、高量(F3)3个施肥量,共9个肥水组合处理。分生育阶段分析产量、品质、养分吸收量与肥水用量、主根区(0—40 cm)土壤含水量及养分供应水平的响应关系。【结果】(1)与W1处理相比,W2、W3处理商品瓜总产量显著增加,增幅11.1%—12.8%,其中W3处理第1、2次肥水管理期间商品瓜产量显著降低,降幅10.4%—17.7%,W2、W3处理第6—8、10—12和14—16次肥水管理期间商品瓜产量分别增加10.8%—26.2%、21.2%—40.3%和33.5%—46.4%;W2、W3处理氮、磷、钾总吸收量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7.9%—20.2%、28.3%—36.3%、25.9%—33.7%,其中进入产瓜盛期后,阶段养分吸收量增加显著;W2、W3处理产瓜期间主根区平均体积含水量增加4.2—6.4个百分点,保持在相对含水量79%—87%;果实含水量增加0.2—0.3个百分点,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硝酸盐、可溶性糖、Vc含量分别下降7.4%—10.1%、0.9%—5.4%、5.9%—6.2%、5.5%—12.8%;产瓜期间主根区硝态氮含量降低9.1%—68.0%;灌水利用效率下降31.1%—49.3%。(2)与F1处理相比,F2、F3处理商品瓜总产量增加4.0%—7.9%;氮、磷、钾总吸收量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9.7%—13.1%、7.9%—11.8%、12.6%—17.3%;F2、F3处理产瓜期间主根区硝态氮含量增加38.0%—162.0%,分别保持在24.6—47.9、27.3—72.2 mg·kg^-1;但果实硝酸盐含量增加5.5%—14.6%,肥料利用效率下降32.1%—47.8%。(3)从全生育期角度综合肥水效应,W2F2处理能保持较高产量、肥水利用效率和较优品质,同时降低土壤氮素残留,为冬春茬黄瓜兼顾绿色生产与高产的滴灌肥水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滴灌 冬春茬黄瓜 土壤含水量控制值 土壤氮素供应值 肥水管理方案
下载PDF
化肥和有机肥长期施用对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7
作者 田善义 王明伟 +4 位作者 成艳红 陈小云 李大明 胡锋 刘满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963-4972,共10页
选择长期定位试验中的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OM)及化肥有机肥配施(NPKM)4种处理,研究了长期化肥和有机肥互作对旱地红壤酶活性的影响及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施肥特别是化肥和有机... 选择长期定位试验中的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OM)及化肥有机肥配施(NPKM)4种处理,研究了长期化肥和有机肥互作对旱地红壤酶活性的影响及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施肥特别是化肥和有机肥的交互作用能不同程度促进参与碳、氮循环的总体酶活性增加;其中,OM对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强于NPK,NPKM的酶活性最高。与CK相比,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即OM和NPKM)会降低参与碳循环酶和参与氮循环酶的比值,而NPK不影响该比值。OM处理的单位微生物量碳酶活性和单位有机碳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在NPK处理中这两项指标最高,OM和NPKM处理则提高了单位微生物量氮酶活性。一方面说明有机肥可以缓解土壤微生物的碳限制,但是供氮能力相对不足,而与化肥配施缓解了氮素的限制状况;另一方面暗示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生物的生态效率。总之,化肥和有机肥配施能够在碳氮资源的生物有效性上形成互补关系,能够同时促进土壤生物和作物生长,从而满足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发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措施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酶活性比例 生态系统功能
下载PDF
三种南方典型水稻土长期试验下有机碳积累机制研究 Ⅲ.两种水稻土颗粒有机质结构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29
8
作者 周萍 Alessandro Piccolo +1 位作者 潘根兴 Daniela Smejkalova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8-405,共8页
采用固体交叉极化魔角自旋^(13)C核磁共振(CPMAS^(13)C-NMR)波谱技术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红壤性水稻土和太湖地区黄泥土本体土壤以及水稳性团聚体中颗粒有机质(POM)的化学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本体土壤和不同... 采用固体交叉极化魔角自旋^(13)C核磁共振(CPMAS^(13)C-NMR)波谱技术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红壤性水稻土和太湖地区黄泥土本体土壤以及水稳性团聚体中颗粒有机质(POM)的化学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本体土壤和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POM的结构组成相似,主要由烷氧C、烷基C和芳香C组成,其中以烷氧C含量最高。施肥改变了本体土壤POM中各类C原子的相对百分含量,有机肥以及化肥配施有机肥条件下烷氧C含量明显降低,芳香C和酚基C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POM的稳定性增强;单施化肥下烷氧C含量最高,而烷基C、芳香C和芳香度均最低,POM的稳定性减弱,不利于POM的积累。施肥改变了黄泥土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POM各类C原子的相对百分含量,从而使得不同粒径中POM对其团聚体的稳定性作用发生变化;而红壤性水稻土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POM各类C原子的相对百分含量并未明显受到施肥措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颗粒有机质 结构特征 CPMAS ~13C-NMR 施肥
下载PDF
苹果树体磷素动态规律与施肥管理 被引量:25
9
作者 樊红柱 同延安 +1 位作者 赵营 刘汝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7,共5页
以“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对果树体生物量和各器官及其皮层、木质部的磷含量和累积动态进行了研究,以期探讨果树磷素吸收、转运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3月26日至9月21日,树体生物量呈直线增加,果实采收后,生长缓慢,7月30日后,根系快速生长... 以“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对果树体生物量和各器官及其皮层、木质部的磷含量和累积动态进行了研究,以期探讨果树磷素吸收、转运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3月26日至9月21日,树体生物量呈直线增加,果实采收后,生长缓慢,7月30日后,根系快速生长,植株、地上部及根系中磷累积迅速增加;枝、干和根系皮层内磷含量与累积7月30日最低,休眠期最高,皮层磷含量枝>干>根系;而木质部磷含量与累积4月30日达最低,木质部磷含量根系>枝>干;一年内,果树吸磷总量为28.72 kg/hm2,果实和叶片共带走磷素7.94 kg/hm2,7月30日至9月21日,吸收磷素18.32 kg/hm2,占吸收总量的63.8%,9月21日至1月15日,吸收磷素10.40 kg/hm2,占36.2%;苹果树(苹果产量48 t/hm2)年推荐施纯磷47.86 kg/hm2,果实收获后秋季基施磷17.33 kg/hm2,果实膨大期前追施磷30.5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 磷素 动态分布 施肥管理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黑土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侯雪莹 韩晓增 +1 位作者 王树起 宋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103,共5页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22 a长期定位实验,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黑土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促使土壤肥力发生不同的变化,裸地生态系统由于无有机质输入和无植被保护,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草地植被覆...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22 a长期定位实验,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黑土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促使土壤肥力发生不同的变化,裸地生态系统由于无有机质输入和无植被保护,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草地植被覆盖使黑土全碳、全氮、碱解氮含量逐年提高;农田生态系统施肥管理能减缓土壤肥力降低,化肥配施有机肥增加土壤养分库,提高土壤肥力。不同覆盖特定的因子影响特殊的土壤酶活性。自然植被恢复对土壤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大于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碳、氮、磷含量)的影响。黑土自然植被恢复和农田土壤有机-无机肥配施是保持和增加黑土有机C,N库稳定性以及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自然恢复 休闲裸地 施肥管理 黑土
下载PDF
三峡库区脐橙园土壤养分、酸度变化特征与施肥管理对策--以秭归县水田坝乡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韩庆忠 夏立忠 +2 位作者 向琳 王功明 杨爱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2-607,共6页
通过对三峡库区脐橙产业分布典型区域脐橙园土壤养分含量和酸度指标的系统调查,分析了三峡库区脐橙园土壤有机质和主要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和土壤酸碱度现状,进一步采用相关性和主成份分析法,揭示了土壤有机质、主要大量养分元... 通过对三峡库区脐橙产业分布典型区域脐橙园土壤养分含量和酸度指标的系统调查,分析了三峡库区脐橙园土壤有机质和主要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和土壤酸碱度现状,进一步采用相关性和主成份分析法,揭示了土壤有机质、主要大量养分元素变化与土壤酸化过程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三峡库区紫色砂岩分布区脐橙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不均、多数处于较低水平,且具有缺N、低P、富K的特点;土壤速效态N、P、K含量差异较大,65%土壤有效态N缺乏,45%左右土壤速效P、K含量偏低;有效Zn缺乏的土壤占有较高比例;随着脐橙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效态养分含量呈提高的趋势,但是,由于化学肥料的长期过量施用,土壤酸化趋势明显,如果不采取合理的对策,容易引起土壤退化。采用"增库、调流"措施,合理调整有机、无机肥的比例,结合叶片诊断补充微量元素,利用秸秆进行园地覆盖,套种饲草,施用石灰、磷矿粉、煤渣类土壤改良剂,是改善土壤结构、协调土壤养分供应、缓解土壤酸化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园 三峡 土壤养分 土壤酸化 对策
下载PDF
油菜肥料运筹的动态知识模型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艳 曹卫星 +1 位作者 沈维祥 田永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9-213,共5页
通过分析和提炼油菜施肥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资料 ,利用养分平衡原理 ,以产量目标和土壤理化特性等为基础 ,建立了系统化和广适性的油菜肥料运筹动态知识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精确定量不同环境条件下油菜生产过程中的总施氮量、施磷量、施... 通过分析和提炼油菜施肥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资料 ,利用养分平衡原理 ,以产量目标和土壤理化特性等为基础 ,建立了系统化和广适性的油菜肥料运筹动态知识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精确定量不同环境条件下油菜生产过程中的总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和施硼量、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以及氮、磷、钾基肥与追肥的比例等。利用南京、仪征和如皋 3个不同生态点常年气象资料、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产量目标等对所建肥料运筹知识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 ,结果表明 ,所建知识模型总体上具有较好的决策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养分平衡 肥料运筹 知识模型
下载PDF
巨菌草在黄淮区域的种植技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建成 师桂英 +1 位作者 赵鑫 赵启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69-171,共3页
由国家菌草中心选育的巨菌草是高产优质的菌草品种,直立丛生、植株高大、产量高、价值高,是优质的园艺品种。适时抢时栽种,加强栽种质量,促使苗齐苗壮,合理密度栽培,按行距80 cm,株距40 cm,每穴2株开沟种植,667 m^2约2000穴。苗期注意... 由国家菌草中心选育的巨菌草是高产优质的菌草品种,直立丛生、植株高大、产量高、价值高,是优质的园艺品种。适时抢时栽种,加强栽种质量,促使苗齐苗壮,合理密度栽培,按行距80 cm,株距40 cm,每穴2株开沟种植,667 m^2约2000穴。苗期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土壤干旱缺水时及时浇水。巨菌草耐肥,对肥料敏感,需要合理经济的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节 移栽 水分管理 肥料管理 收割
原文传递
栓皮栎播种苗年生长动态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自立 马履一 +2 位作者 贾忠奎 王梓 公宁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2,共4页
为给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L.)苗木培育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其当年生播种苗高径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及苗体N、P、K质量分数的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栓皮栎播种苗当年高径生长有2次高峰,其间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量的94... 为给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L.)苗木培育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其当年生播种苗高径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及苗体N、P、K质量分数的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栓皮栎播种苗当年高径生长有2次高峰,其间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量的94.3%和95.6%;②8月为苗木生物量积累高峰期,该月生物量净增量(3.664 g.株-1.月-1)占全年总量的47.5%。而初期(5—7月)苗木以地上生物量积累为主(生物量占整株比例从63.7%升至70.1%),中后期(7月底后)根系生长加速(生物量占整株比例从29.9%升至59.5%);③器官N、P、K质量分数,初期(5月)较高,中期(6—9月)较低。后期(10月),根的N、P、K质量分数有所回升,茎相对稳定,叶持续下降。从1-0苗体N、P、K质量看,栓皮栎播种苗当年生长3元素积累量分别为:107、9、31 mg.株-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播种苗 育苗 施肥管理
下载PDF
不同氮素管理方法下棉花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鹏 危常州 +2 位作者 王娟 王肖娟 郭永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94,共6页
在滴灌条件下,研究农民习惯施氮模式、过量施氮模式、基于无机氮储量(Nmin)的氮素管理模式、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氮素营养诊断和氮素推荐施肥技术对棉花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氮素营养诊断施肥技术和基于土壤N... 在滴灌条件下,研究农民习惯施氮模式、过量施氮模式、基于无机氮储量(Nmin)的氮素管理模式、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氮素营养诊断和氮素推荐施肥技术对棉花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氮素营养诊断施肥技术和基于土壤Nmin的氮素管理模式比常规施肥模式分别减少了氮肥施肥量37.8%和56.3%,同时获得与常规施肥量相同的产量;与农民习惯施氮量相比,基于Nmin的氮素管理模式提高氮肥利用率27.80%,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氮素管理方法提高氮肥利用率16.96%;基于Nmin的氮素管理方法硝态氮残留为负值,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氮素管理方法比农民习惯施氮量减少了土壤硝态氮残留89.02%。基于Nmin或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氮素管理方法可明显提高氮肥施肥推荐质量,减少氮肥浪费,并减少对环境的氮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计算机视觉 土壤Nmin 氮素施肥管理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历史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外来细菌入侵间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超 龚鑫 +5 位作者 郜红建 吴婧 李大明 陈小云 李辉信 刘满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7933-7941,共9页
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如何影响其可入侵性一直是入侵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然而关于群落可入侵性和群落特征间关系的认知却很不统一。采用交叉互换的试验方法,首先将野外采集的两种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有机肥和化肥)进行灭菌并回接已方和对方的... 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如何影响其可入侵性一直是入侵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然而关于群落可入侵性和群落特征间关系的认知却很不统一。采用交叉互换的试验方法,首先将野外采集的两种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有机肥和化肥)进行灭菌并回接已方和对方的土壤悬液,研究土壤环境(历史非生物因素)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历史生物因素)对重建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相对贡献。随后将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青枯菌作为外来种接入重建的土壤中,探究不同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对外来细菌存活数量(前期入侵潜力)和存活时间(后期入侵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历史生物因素对重建土壤的原生动物数量、革兰氏阴性与阳性细菌比等群落特征和外来细菌的存活数量有影响;历史非生物因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细菌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等群落特征以及外来细菌入侵土壤后总的存活时间有影响;外来细菌入侵前期状况仅与原生动物数量、革兰氏阴性与阳性细菌比相关,而入侵后期的状况则仅与微生物活性、细菌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相关。总之,外来细菌在土壤中各时期的入侵潜力和土著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相关性主要取决于二者是否由同种历史影响因素控制。本研究对于阐明生物群落结构与群落可入侵性之间关系,及指导土壤外来病原菌的防控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入侵 遗产效应 土著微生物群落特征 施肥措施 交叉互换
下载PDF
重庆市花椒生产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明 王帅 +5 位作者 王洁 杨林生 魏勇 陈松柏 赵敬坤 石孝均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6-213,共8页
基于重庆市2017年以来的225份调研数据,以产量数据前5%的平均值为产量潜力,产量水平为分类依据,分析当前小农户生产的施肥现状、产量差及其影响因素、化肥减施潜力,以期为区域花椒生产增产增效提供参考依据。重庆花椒平均产量为8.66 t/h... 基于重庆市2017年以来的225份调研数据,以产量数据前5%的平均值为产量潜力,产量水平为分类依据,分析当前小农户生产的施肥现状、产量差及其影响因素、化肥减施潜力,以期为区域花椒生产增产增效提供参考依据。重庆花椒平均产量为8.66 t/hm^(2),产量潜力为16.7 t/hm^(2),产量差达8.02 t/hm^(2),当前椒农平均生产水平仅实现了产量潜力的52%,高、中、低产农户的产量差分别为3.11、7.84、12.2 t/hm^(2);椒园氮、磷、钾化肥用量分别为N 283 kg/hm^(2)、P_(2)O_(5)182 kg/hm^(2)、K_(2)O 237 kg/hm^(2)。高产组椒农的化肥减施潜力大,其氮、磷和钾肥可分别减施36%、19%和16%;农户平均施肥以及中、低产组农户施肥水平均低于线性-平台模型拟合的合理施肥量,高产组农户是化肥减量和效益提升的主要对象。当前生产条件下,优化施肥量(氮肥N 299 kg/hm^(2),磷肥P2O5228 kg/hm^(2),钾肥K_(2)O 307 kg/hm^(2))、施肥次数(4~5次)、种植密度(密植,2000株/hm^(2)以上)和整枝管理(果枝长度1.5 m以上,单株结果枝条数47~48条/株)能有效削减花椒产量差15.4%~43.3%;其中,施肥量、施肥次数和种植密度是影响花椒产量的主要因素,三者的贡献率高达52%。综上所述,重庆花椒生产上农户间产量、施肥量差异较大,提升农户科学施肥认识、整枝管理水平、耕地保护意识以及合理密植观念有利于削减花椒产量差和提高花椒生产效率,同时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产量差 施肥 种植密度 整枝管理 减肥潜力
下载PDF
不同生态恢复方式及施肥管理对退化黑土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文秀 韩晓增 +1 位作者 乔云发 李海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0,57,共5页
研究了不同生态恢复方式(苜蓿休闲、自然恢复、种植作物)和不同施肥管理(化肥+有机肥、化肥+秸秆还田、化肥、无肥)对退化黑土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恢复相比,不同施肥管理对退化黑土物理性状改良效果皆较好,表现为容重减小,... 研究了不同生态恢复方式(苜蓿休闲、自然恢复、种植作物)和不同施肥管理(化肥+有机肥、化肥+秸秆还田、化肥、无肥)对退化黑土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恢复相比,不同施肥管理对退化黑土物理性状改良效果皆较好,表现为容重减小,孔隙度、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其中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效果最好;而苜蓿休闲方式由于恢复年限较短,仅容重和孔隙度变化较明显。苜蓿和自然恢复对0—10 cm土层的容重、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影响较大,而10—20 cm土层由于恢复年限较短,变化不明显。0—20 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0.25 mm)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表现为不同施肥管理>苜蓿休闲>自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生态恢复 施肥管理 土壤水分
下载PDF
京郊低肥力粮田快速培肥和高产施肥技术及应用
19
作者 赵凯丽 郭宁 +5 位作者 李权辉 李萍 王艳平 陈娟 颜芳 王维瑞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0期61-65,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机肥配施化肥的施肥管理方式在北京郊区低肥力粮田的应用效果。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北京郊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的低肥力粮田快速培肥和高产施肥技术。通过在北京市密云区和顺义区进行的田间试验,比较了常规单施... 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机肥配施化肥的施肥管理方式在北京郊区低肥力粮田的应用效果。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北京郊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的低肥力粮田快速培肥和高产施肥技术。通过在北京市密云区和顺义区进行的田间试验,比较了常规单施化肥、快速培肥处理和高产施肥处理3种模式下的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与常规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快速培肥处理增产效果不显著,增产率仅为1%~2%左右,但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其中密云区增加了1.06 g/kg、顺义区增加了0.96 g/kg;高产施肥处理的增产效果显著,其中密云区增产率分别达到了9.9%(冬小麦)和11.5%(夏玉米),顺义区增产率分别达到了10.9%(冬小麦)和10.1%(夏玉米),但密云区土壤有机碳含量仅增加了0.06 g/kg,顺义区土壤有机碳含量未增加。本研究为北京郊区低肥力粮田提供了一种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改善土壤质量的施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玉高产 快速培肥 有机肥 低肥力粮田 土壤有机碳 化肥 施肥管理
下载PDF
甘蔗集约化种植区施肥显著增加入河硝态氮污染:基于氮氧同位素的流域示踪 被引量:4
20
作者 黎静宜 李勇 +6 位作者 黄智刚 郭豪 陈婷婷 黄俣晴 戴谅 刘小梅 王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目的】过量施用肥料会导致土壤养分过剩,在降雨径流冲刷下极易流失进入河湖水体,引起地表水体污染。本研究旨在阐明农区施肥与入河硝态氮污染的关系,为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广西集约化蔗区客兰水库水源区... 【目的】过量施用肥料会导致土壤养分过剩,在降雨径流冲刷下极易流失进入河湖水体,引起地表水体污染。本研究旨在阐明农区施肥与入河硝态氮污染的关系,为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广西集约化蔗区客兰水库水源区的那辣流域,应用双稳定同位素(δ^(15)N-NO_(3)-、δ^(18)O-NO_(3)-)示踪技术,确定流域内3个子流域(S1、S2和S3)入河硝态氮的来源比例,结合地表水主要离子测定,探讨了丰水期和枯水期硝态氮主要来源贡献的时空变化机理及其对施肥的响应。【结果】那辣流域水体NO_(3)^(-)-N浓度范围是1.24~27.90 mg/L,超过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丰水期施肥量较多,化肥在降雨径流的冲刷下大量流失进入水体,致使NO_(3)^(-)-N浓度在丰水期(均值为22.01 mg/L)显著高于枯水期(均值为5.64 mg/L),丰水期和枯水期NO_(3)^(-)-N浓度从上游向下游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可能是下游区域做植物河道梯级拦截试验所致。δ^(15)N-NO_(3)^(-)、δ^(18)O-NO^(3)-的组成表明流域施肥(化肥和有机肥)与土壤氮素是入河水中硝态氮污染的主要来源,占入河所有硝态氮污染源贡献的90%以上。在丰水期,流域入河硝态氮来源贡献的大小顺序为化肥(42.9%)>土壤氮(28.6%)>有机肥(19.2%)>大气沉降(9.3%);枯水期入河硝态氮来源的贡献大小顺序为土壤氮(39.7%)>化肥(37.6%)>有机肥(15.3%)>大气沉降(7.4%)。【结论】流域施肥与入河硝态氮污染呈正相关,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如肥料撒施,是集约化蔗区入河硝态氮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因此,避免肥料撒施、强化肥料深施,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氮肥流失入河污染,从而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氮氧同位素示踪 污染来源辨识 施肥管理 集约化农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