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205
1
作者 杨景成 韩兴国 +1 位作者 黄建辉 潘庆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7-796,共10页
土壤有机质在农田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决定农作物产量 ,而且在全球碳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大气 CO2 浓度升高与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加剧 ,全球碳素循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 土壤有机质在农田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决定农作物产量 ,而且在全球碳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大气 CO2 浓度升高与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加剧 ,全球碳素循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田具有大气 CO2 源和库的双重潜力。历史上由于人类对农田的过度开垦和耕种 ,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度下降 ,降低了农田的作物产量潜力 ;同时导致大量的碳以 CO2 形式由陆地生态系统排放到大气圈 ,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诸如耕作、种植制度、施肥等农田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地影响土壤有机质动态 ,而免耕、提高复种指数、合理的轮作换茬、有机肥料和化肥的施用以及弃耕农田还林还草等保护性管理措施则能够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使农田起到大气 CO2汇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农田管理对土壤有机质动态影响研究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土壤碳 土壤有机质 耕作 种植制度 轮作 施肥
下载PDF
山东寿光保护地蔬菜施肥现状及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96
2
作者 李俊良 崔德杰 +2 位作者 孟祥霞 李晓林 张福锁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对山东寿光市保护地蔬菜施肥状况的调查及产生的问题综合评价表明 :寿光市保护地蔬菜施肥用量很大 ,但极不平衡 ,化学氮肥及磷肥施用量过大造成了土壤的盐化、酸化、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及环境的污染 ,使得蔬菜的产品品质下降 ,蔬菜NO-3 ... 对山东寿光市保护地蔬菜施肥状况的调查及产生的问题综合评价表明 :寿光市保护地蔬菜施肥用量很大 ,但极不平衡 ,化学氮肥及磷肥施用量过大造成了土壤的盐化、酸化、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及环境的污染 ,使得蔬菜的产品品质下降 ,蔬菜NO-3 含量较高 ,产投比降低。钾肥用量太少 ,植物抗逆性差 ,病虫害严重。提出了蔬菜合理施肥的几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光市 保护地蔬菜 施肥 山东
原文传递
肥料投入水平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关系 被引量:158
3
作者 张福锁 马文奇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0年第2期154-157,共4页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本文以山东省和全国作物施肥现状研究为基础,探讨了肥料投入与养分资源效率及环境风险的关系。从区域、农户和 吨粮田不同层次上的分析表明,高投入下可以实现高效率,关键是提高综合管...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本文以山东省和全国作物施肥现状研究为基础,探讨了肥料投入与养分资源效率及环境风险的关系。从区域、农户和 吨粮田不同层次上的分析表明,高投入下可以实现高效率,关键是提高综合管理的科学水平;经济作物生产中存在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率分离的现象,生产者受经济利益驱动,大量投入肥料,由此会带来极低的资源效率和巨大的环境风险;在注意经济发达地区高化肥投入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发展高经济价值作物带来的低资源效率和高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资源效率 环境风险 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我国施肥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137
4
作者 高祥照 马文奇 +2 位作者 杜森 张福锁 毛达如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58-261,共4页
本文根据施肥研究和调查资料以及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施肥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目前化肥总量不足、施肥和肥料结构不合理、肥料分配不当、化肥施用不合理 ,浪费严重 ,并且已引起环境污染、科学施肥到位率低等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主要... 本文根据施肥研究和调查资料以及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施肥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目前化肥总量不足、施肥和肥料结构不合理、肥料分配不当、化肥施用不合理 ,浪费严重 ,并且已引起环境污染、科学施肥到位率低等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高化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肥料结构 肥料利用率 中国
原文传递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35
5
作者 李辉信 袁颖红 +2 位作者 黄欠如 胡锋 潘根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2-429,共8页
通过23年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观测,研究了施肥对红壤水稻土不同发生层团聚体组成、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库分布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无机肥(NPK)、有机肥(猪粪+紫云英)(OM)和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等4个处理.结果表明,... 通过23年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观测,研究了施肥对红壤水稻土不同发生层团聚体组成、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库分布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无机肥(NPK)、有机肥(猪粪+紫云英)(OM)和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等4个处理.结果表明,>3 mm团聚体含量随土层深度呈增加趋势,而其他粒径的团聚体含量则呈下降趋势.施肥处理有利于1~3 mm和0.25~1 mm团聚体含量增加.各处理中,各层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A>P>W1、W2.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有明显差异,除<0.05 mm团聚体外,粒径愈细,有机碳含量愈高.1~3 mm和0.25~1 mm团聚体含量与全土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施肥处理有机碳储量表现出NPKM>OM>NPK>CK的趋势.同施肥处理同发生层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3 mm、1~3 mm、0.25~1 mm、0.05~0.25 mm和<0.05 mm,且差异显著.施肥处理增加的新碳主要向1~3 mm、0.25~1 mm团聚体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红壤水稻土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 被引量:112
6
作者 杨景成 韩兴国 +1 位作者 黄建辉 潘庆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385-1390,共6页
陆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之一 ,在碳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森林、农田生态系统 ,综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造成系统碳... 陆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之一 ,在碳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森林、农田生态系统 ,综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造成系统碳贮量的变化 ,这很大程度取决于生态系统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森林砍伐后变为农田和草地 ,使生态系统中植被和土壤碳贮量大大降低 .土壤碳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凋落物输入的减少 ,有机质分解速度的提高 ,以及耕种措施对有机质物理保护的破坏造成的 .土壤碳损失主要发生在森林砍伐后较短的时期内 ,而其降低速率取决于诸多因素以及土壤理化和生物过程 .农田和草地弃耕恢复为森林 ,以及农田保护性管理措施的利用 ,能够使大气中的碳在植被和土壤中得到汇集 .森林恢复过程中植被可以大量汇集大气中的碳 ,而由于农田耕种历史不同以及土壤空间异质性 ,导致土壤碳汇集速率差异极大 .保护性农田管理措施 (诸如免耕、合理的种植制度、化肥的施用等 )可以影响土壤理化特性、作物根系生长以及残茬数量和质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 碳贮量 森林砍伐 森林恢复 耕作 轮作 施肥
下载PDF
玉米连作及其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6
7
作者 时鹏 高强 +1 位作者 王淑平 张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6173-6182,共10页
采用Biolog技术,借助吉林农业大学1984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以撂荒和非玉米连作(当季作物为芸豆)为对照,研究玉米连作及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呈现出以下变... 采用Biolog技术,借助吉林农业大学1984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以撂荒和非玉米连作(当季作物为芸豆)为对照,研究玉米连作及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呈现出以下变化规律:撂荒(UC)>非玉米连作(NCC)>玉米连作不施肥(CK);玉米连作配施秸秆(S、SN、SNPK)>玉米连作配施NPK(NPK)>玉米连作不施肥(CK)>玉米连作单施N(N)。微生物培养72h活性旺盛,各处理AWCD在0.395—0.732之间,其中撂荒AWCD显著高于非玉米连作和玉米连作不施肥(P<0.05);玉米连作配施秸秆明显提高微生物活性,玉米连作配施秸秆(S、SN、SNPK)AWCD是玉米连作不施肥和单施化肥(N、NPK)的1.26—1.62倍。玉米连作不施肥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H、E、S)低于撂荒处理,但高于非玉米连作处理,非玉米连作提高了土壤微生物优势度指数。玉米连作配施秸秆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玉米连作不施肥和玉米连作施化肥,玉米连作单施氮肥优势度指数较高,其它多样性指数降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出现分异:撂荒和玉米连作配施秸秆处理集中在第1主成分正方向,得分系数在2.39—4.17之间,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相似;玉米连作不施肥、玉米连作单施化肥和非玉米连作处理分布在第1主成分负方向,得分系数在-5.43—-1.59之间。土壤微生物利用的碳源主要是糖类、羧酸类、氨基酸和聚合物。玉米连作配施秸秆和撂荒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玉米连作单施化肥尤其单施氮肥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功能多样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连作 秸秆还田 施肥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BIOLOG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与地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22
8
作者 侯晓杰 汪景宽 李世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5-661,共7页
微生物多样性是表征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指标。应用Biolog技术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与地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角度评价施肥与地膜覆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裸地条件下,肥料合理配施可以增... 微生物多样性是表征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指标。应用Biolog技术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与地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角度评价施肥与地膜覆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裸地条件下,肥料合理配施可以增强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AWCD),显著增加微生物功能多样性(Shannon指数)。地膜覆盖和施肥的交互作用降低了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降低微生物的丰富度,改变其均匀度。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各施肥处理在碳源的利用上存在较大差异,覆膜加剧了各处理之间的分异程度。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受到土壤pH、速效钾的显著影响。此外,有机碳、速效氮含量和土壤碳氮比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地膜覆盖 群落功能多样性 碳源
下载PDF
温室栽培系统的养分平衡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130
9
作者 余海英 李廷轩 张锡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4-522,共9页
【目的】弄清中国典型地区温室栽培系统的养分收支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累积变化的影响,为节肥增效,实现温室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典型温室栽培地区山东寿光具有代表性的18个温室大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温室肥料... 【目的】弄清中国典型地区温室栽培系统的养分收支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累积变化的影响,为节肥增效,实现温室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典型温室栽培地区山东寿光具有代表性的18个温室大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温室肥料投入、作物种类及产量等情况的详细调查及土壤分析,研究温室系统养分的收支平衡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结果】(1)在中国典型温室栽培生产基地,每年氮、磷、钾养分的平均投入量为4088、3656和3438kg.hm-2,其中随化肥投入的氮、磷、钾养分分别占到各养分总量的63%、61%和66%,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温室栽培条件下,氮、磷、钾养分的利用率分别仅为24%、8%、46%,且施用比例(1﹕0.9﹕0.8)与作物的需求比例(1﹕0.3﹕1.4)严重失衡。温室土壤有机质相对缺乏,而氮、磷、钾则大量累积,其理论盈余量分别为3214、3401和2322kg.hm-2。(3)温室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土壤,且耕层(0—20cm)的累积量最高,其平均含量分别为露地土壤的1.4倍、1.9倍、21.2倍、5.4倍和3.7倍。各养分在土壤剖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向下迁移现象,其中NO3-的大量累积和向下迁移是造成当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关键因子。【结论】温室栽培系统中,盲目过量的施肥,不仅造成肥料资源的浪费,破坏土壤-植物的养分供需平衡,影响蔬菜品质,同时氮、磷的随水淋失也会带来巨大的环境风险。温室生产中不仅应重视高质量有机肥的投入,还应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及土壤供肥能力进行计量施肥,以实现温室生产高效、优质、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栽培 施肥 养分平衡 土壤养分状况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29
10
作者 陈晓芬 李忠佩 +1 位作者 刘明 江春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0-960,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组成、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含量与分布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为揭示施肥对土壤肥力形成演变的影响机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依托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组成、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含量与分布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为揭示施肥对土壤肥力形成演变的影响机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依托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已进行了2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包括9个处理:对照(不施肥,CK)、有机质循环(C)、化学氮肥(N)、氮肥+有机质循环(NC)、化学氮磷肥(NP)、化学氮磷钾肥(NPK)、化学氮磷钾肥+有机质循环(NPKC)、化学氮磷肥(NK)和化学氮磷钾肥+1/2秸秆回田(NPKS)。采集各小区耕层土壤,利用湿筛法得到不同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测定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含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结果】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2 mm团聚体含量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施用有机肥的处理(NC、NPKC、C)该粒级团聚体含量分别提高了37.0%、22.6%和33.2%。各施肥处理下,有机碳、氮在1—2 mm团聚体中含量最高,在0.053—0.25 mm团聚体中含量最低,>0.25 mm大团聚体比<0.25 mm微团聚体含有更多的有机碳、氮。有机肥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氮的含量,NC处理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含量均最高,与对照相比,各粒级有机碳提高了17.0%—34.6%,全氮提高了25.8%—48.3%。0.25—1 mm和>2 mm粒级团聚体对全土有机碳和全氮的贡献率最大,前者贡献率分别为22.1%—30.3%和23.3%—33.7%,后者贡献率分别为24.7%—37.3%和25.5%—38.0%。不同施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也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NC、NPKC和C处理微生物量碳提高了122.1%、127.0%、94.0%,微生物量氮提高了92.0%、43.1%、91.1%。>2 mm团聚体含量与全土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及水稻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0.053 mm团聚体则与之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水稳性大团聚体是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红壤水稻土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当前生产条件下不同作物施肥效果和肥料贡献率研究 被引量:128
11
作者 王伟妮 鲁剑巍 +4 位作者 李银水 邹娟 苏伟 李小坤 李云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997-4007,共11页
【目的】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化肥施用对不同作物产量的影响,明确化肥对不同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料的农学利用率现状。【方法】2006年至2008年在湖北省分别布置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的田间肥效试验251、47、62和26个,分析研究氮、... 【目的】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化肥施用对不同作物产量的影响,明确化肥对不同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料的农学利用率现状。【方法】2006年至2008年在湖北省分别布置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的田间肥效试验251、47、62和26个,分析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以及目前不同作物的肥料贡献率和肥料农学利用率现状。【结果】目前农作物平衡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效果显著,但不同作物的施肥效应差异较大。与不施肥相比,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平均增产2269、2200、1438和1617kg·hm-2,增产率分别为46.7%、109.8%、173.7%和68.6%;相对应的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9.6%、48.6%、56.2%和38.0%,肥料农学利用率分别为7.2、7.7、4.0和3.0kg·kg-1。【结论】现代作物产量的提高和维持必须依赖肥料的施用,并且应该根据不同作物的施肥效应合理配置肥料资源,同时在保证农作物高产的前提下,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施肥 产量 肥料贡献率 肥料农学利用率
下载PDF
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空间变异特征与精确施肥 被引量:101
12
作者 高祥照 胡克林 +4 位作者 郭焱 李保国 马韫韬 杜森 王运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0-666,共7页
对位于北京顺义的北方精准农业示范区 ,采用GPS定位 ,测定了其表层 80个土样的速效养分 (N、P、K、Fe、Mn、Cu、Zn)、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及作物产量。结果表明 ,所有观测项目的变异系数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作物产量与速效磷、全氮及有... 对位于北京顺义的北方精准农业示范区 ,采用GPS定位 ,测定了其表层 80个土样的速效养分 (N、P、K、Fe、Mn、Cu、Zn)、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及作物产量。结果表明 ,所有观测项目的变异系数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作物产量与速效磷、全氮及有机质的相关性最大 ,pH与各种养分及微量元素均呈明显的负相关。通过结构分析 ,发现土壤pH的空间相关距最大 ,达 3.3km ,碱解氮和速效铁的自相关距最小 ,仅 0 .14km。其余观测项目的自相关距范围为0 .387- 1.11km。采用Kriging方法并结合GIS绘制了等值线图 ,可更直观地了解整个示范区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以施氮为例 ,精确管理的施肥方案要比粗放管理节约肥料 4 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作物产量 空间变异特征 精确施肥
下载PDF
稻田CH_4和N_2O的排放及养萍和施肥的影响 被引量:99
13
作者 陈冠雄 黄国宏 +5 位作者 黄斌 吴杰 于克伟 徐慧 薛晓华 王正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用箱法对我国东北稻田CH4和N2O排放进行观测研究表明,东北稻田的CH4排放通量比南方稻田小,平均日排放通量和生长季节排放总量分别为0.07和7.4g·m-2.稻田淹水期几乎没有N2O的净排放,但在非淹水期内却有... 用箱法对我国东北稻田CH4和N2O排放进行观测研究表明,东北稻田的CH4排放通量比南方稻田小,平均日排放通量和生长季节排放总量分别为0.07和7.4g·m-2.稻田淹水期几乎没有N2O的净排放,但在非淹水期内却有大量N2O排放(平均通量59μgN2O·m-2·h-1).稻田养萍和施肥明显促进CH4和N2O排放.稻田CH4和N2O排放之间存在消长关系.制定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措施时应充分注意这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排放 养萍 施肥 甲烷 氧化亚氮
下载PDF
施肥与水体环境质量——论施肥对环境的影响(2) 被引量:104
14
作者 曹志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3-363,共11页
氮肥施用过量,无论是无机N肥或有机肥都会在土壤中积累.特别是栽种浅根系和小根系的蔬菜地,土壤累积的NO3--N能淋洗到地下水使NO3-超标.在种植深根系和有较大根系的作物如稻、麦、玉米和棉花等大田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土壤,目前的施肥水平... 氮肥施用过量,无论是无机N肥或有机肥都会在土壤中积累.特别是栽种浅根系和小根系的蔬菜地,土壤累积的NO3--N能淋洗到地下水使NO3-超标.在种植深根系和有较大根系的作物如稻、麦、玉米和棉花等大田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土壤,目前的施肥水平下尤其在作物生长期内一般不会有NO3-积累,也不可能污染地下水.地表水体中85%以上是NH4+-N,主要来源于人畜粪尿和有机肥,不是源于当季施入的无机N肥.保护水环境质量的重点应放在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水等非点源污染的治理上.温带地区大多数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是P.有机肥和无机P肥过量使用都会使土壤P不断累积.据在苏南太湖地区的调研证明,P素非点源污染中,农田进入水体的P(含水体下淤泥扩散的P)的相对贡献率不到10%,而畜、禽、人排泄物及生活污水、淡水养殖业等P的相对贡献率在90%左右.农田P进入水体的冬麦季比稻季多2~3倍.旱地中以蔬菜基地土壤P素累积最多(蔬菜基地多数在城市近郊)对水体污染威胁最大.为此,建议蔬菜基地最好从近郊迁移到较远的地区,该区种植结构可作相应调整.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保持足够面积的稻田,压缩冬麦面积,部分改种油菜或其它经济作物;部分种牧草养鹅,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部分种冬绿肥是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地下水 NO3-N 地表水 富营养化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06
15
作者 徐华勤 肖润林 +3 位作者 邹冬生 宋同清 罗文 李盛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355-3361,共7页
利用BIOLOG研究长期施肥后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与清耕(CK)相比,各长期施肥处理AWCD值的变化速度(斜率)和最终能达到的AWCD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大小顺序为:DWY>DY>W>CK,可见施肥能不同程度提高微生物... 利用BIOLOG研究长期施肥后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与清耕(CK)相比,各长期施肥处理AWCD值的变化速度(斜率)和最终能达到的AWCD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大小顺序为:DWY>DY>W>CK,可见施肥能不同程度提高微生物整体活性和丰富度,以有机无机肥配施效果最好。分析多样性指数表明:各处理对土壤常见微生物种类影响并不大,施有机肥使微生物群落均匀度有所降低。对碳源利用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糖类和羧酸类物质。对AWCD值、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红壤茶园中土壤肥力提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 施肥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施肥对提高旱地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 被引量:88
16
作者 张仁陟 李小刚 胡恒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1-226,共6页
1991 ~1995 年,在陇东半湿润易旱地区以冬小麦为供试作物,通过氮、磷、有机肥三因素试验从生态学角度探讨了施肥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结果表明,施肥,尤其是氮磷化肥配施,可明显促进冬小麦根系生长,扩大觅水空间;... 1991 ~1995 年,在陇东半湿润易旱地区以冬小麦为供试作物,通过氮、磷、有机肥三因素试验从生态学角度探讨了施肥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结果表明,施肥,尤其是氮磷化肥配施,可明显促进冬小麦根系生长,扩大觅水空间;氮磷化肥配施具有时效互补性和功能互补性;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蒸散量仅提高了54 % ,而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却分别提高了928 % 和797 % ;施肥促进了冬小麦冠层发育,增加了蒸腾量,而减少了蒸发量,从而提高了腾/发比,使水分利用效率及水分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旱地 冬小麦 根系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氮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91
17
作者 巨晓棠 刘学军 张福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91,共5页
采用 196 5年Bremner提出的土壤有机氮分级方法 ,对 15年有机肥与化肥定位试验中的耕层土壤有机氮组成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 ,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全氮和土壤有机氮组成有显著影响。与单施氮磷化肥相比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显... 采用 196 5年Bremner提出的土壤有机氮分级方法 ,对 15年有机肥与化肥定位试验中的耕层土壤有机氮组成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 ,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全氮和土壤有机氮组成有显著影响。与单施氮磷化肥相比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的含量 ;但在酸解性氮中 ,氨基糖氮显著下降 ,而酸未知氮极显著增加。与不施氮相比 ,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的含量 ;在酸解性氮中 ,氮肥显著提高了氨态氮的含量但降低了氨基糖氮的含量 ,氨基酸态氮和酸未知氮的含量增加不显著。相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 有机氮 非酸解性氮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8
18
作者 孙建 刘苗 +1 位作者 李立军 刘景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1-225,共5页
研究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对该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于2006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园艺中心试验地进行,设6种不同施肥处理方式,种植作物为玉米(承3359)、高丹草、苜蓿(阿尔刚金),观测了全生育... 研究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对该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于2006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园艺中心试验地进行,设6种不同施肥处理方式,种植作物为玉米(承3359)、高丹草、苜蓿(阿尔刚金),观测了全生育期不同作物各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够改善土壤容重、储水量和紧实度,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玉米区土壤容重下降幅度最大为11.76%,而苜蓿下降幅度最小为6.7%;在施肥处理为牛粪+氮肥+磷肥时,三种作物区在各个时期的储水量都较其他处理高;土壤紧实度随生育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收获前后牛粪+氮肥+磷肥配施玉米、高丹草和苜蓿区分别下降32.14%,30.0%,28.8%。牛粪+氮肥+磷肥配施能够增加土壤养分,收获后与对照比较,玉米区土壤有机质提高了19.0%,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分别提高17.8%,6.8%,13.2%,高丹草区和苜蓿区土壤养分也出现同样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结合区 施肥 理化性质
下载PDF
轮耕与施肥对渭北旱作玉米田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0
19
作者 王丽 李军 +1 位作者 李娟 柏炜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9-768,共10页
2007-2012年在陕西合阳连作玉米田进行保护性轮耕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免耕/深松(NT-ST)、深松/翻耕(ST-CT)和翻耕/免耕(CT-NT)3种隔年交替轮耕处理和连续免耕(NT-NT)、连续深松(ST—ST)、连续翻耕(CT—CT)3种连耕... 2007-2012年在陕西合阳连作玉米田进行保护性轮耕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免耕/深松(NT-ST)、深松/翻耕(ST-CT)和翻耕/免耕(CT-NT)3种隔年交替轮耕处理和连续免耕(NT-NT)、连续深松(ST—ST)、连续翻耕(CT—CT)3种连耕处理及平衡施肥、低肥和常规施肥3种施肥处理,分析了0~40em土壤团聚体分布、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及0~60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耕作强度的增加,土壤团聚体总含量减小,稳定性降低,有机碳损失增大;连续免耕和轮耕增大了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减小分形维数,增加了粒径大于0.25mm团聚体(R0.2,)和SOC含量.在相同施肥处理下,团聚体Rn25表现为NT—NT〉NT—ST〉NT—CT〉ST—ST〉CT—ST〉CT—CT;在相同耕作方式下,平衡施肥和低肥处理下土壤团聚体比常规施肥更稳定。通过对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进行数学拟合,干筛法和湿筛法所测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分别为2.247—2.681和2.897—2.976.0~30cm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均表现为连续免耕和轮耕显著低于连续翻耕(CT—CT),随土层加深分形维数增大,在40cm处趋于稳定.施肥对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随土层加深有机碳含量呈递减趋势,平衡施肥处理下有机碳积累量较常规施肥增加了6.9%.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增加,O.25~2mm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对有机碳积累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1),确定系数R^2为0.8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轮耕 施肥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原文传递
氮磷钾肥对红壤地区幼龄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0
20
作者 鲁剑巍 陈防 +3 位作者 王运华 刘冬碧 万运帆 余常兵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3-418,共6页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幼龄柑橘树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明显影响柑橘树新生叶片数和叶片大小;对柑橘三梢抽梢和生长状况也产生明显影响,不施氮、磷、钾肥处理的柑橘树三梢生长量分别为...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幼龄柑橘树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明显影响柑橘树新生叶片数和叶片大小;对柑橘三梢抽梢和生长状况也产生明显影响,不施氮、磷、钾肥处理的柑橘树三梢生长量分别为OPT处理(施足各种养分)的14.5%、74.5%和91.6%。不施氮、磷、钾肥处理的柑橘树开花数分别为OPT处理的28.9%、89.8%和91.9%;成果率分别为24.3%、83.3%和93.0%。不施氮、磷、钾肥柑橘果实产量分别下降22.2%、16.8%和21.2%;柑橘果实的品质指标尤其是外观品质受到严重影响。试验结果还表明,氮肥对红壤上种植的幼龄柑橘树的营养生长的影响程度大于磷肥,钾肥对营养生长影响程度最小,然而对柑橘产量和品质,氮、钾肥的影响程度大于磷肥。3年的试验结果说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能明显促进幼龄柑橘树体生长发育,同时能提高柑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施肥 树体生长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