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流程·发酵原料及其产物测试分析 被引量:51
1
作者 郝元元 刘荣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429-3431,共3页
对上海市崇明前卫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运行过程中沼气发酵原料及其产物特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场排放的禽畜粪污经过沼气发酵后,所产沼气的主要成分中,甲烷为63.7%,二氧化碳为20%,硫化氢为0.04%,氧... 对上海市崇明前卫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运行过程中沼气发酵原料及其产物特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场排放的禽畜粪污经过沼气发酵后,所产沼气的主要成分中,甲烷为63.7%,二氧化碳为20%,硫化氢为0.04%,氧气为2%,沼气成分在正常运行范围内,沼气工程处于正常稳定运行中;经沼气发酵后,沼液、沼渣中容易为作物吸收的速效养分有较大的提高,是高效的有机肥料。沼液及沼渣中速效P占全P含量的比重分别比发酵原料提高了30%和20%;沼液中速效K占全K含量的比重则高达99.4%,较原料速效K比重增加了20%;沼渣中速效K占全K的比重为76.2%,与原料中速效K占全K的比重没有太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工程 沼液 沼渣 原料 分析
下载PDF
白云鄂博矿区土壤重构及植被恢复试验研究
2
作者 周瑞 杨昭 +3 位作者 武丹 张丽 牟英杰 赵越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5期230-234,共5页
为了促进白云鄂博矿区固废资源化利用及矿山生态环境修复,针对矿区气候条件特殊,高寒、干旱、多风、缺少治理表土等问题,研究利用矿区尾砂和污水处理厂发酵污泥为原料进行土壤重构试验,并探究不同配比的重构土土壤特性和其中植物的生长... 为了促进白云鄂博矿区固废资源化利用及矿山生态环境修复,针对矿区气候条件特殊,高寒、干旱、多风、缺少治理表土等问题,研究利用矿区尾砂和污水处理厂发酵污泥为原料进行土壤重构试验,并探究不同配比的重构土土壤特性和其中植物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矿区尾砂和污水处理厂的发酵污泥可制备重构土,随着污泥含量的提高,重构土土壤容重有效降低,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土壤中的N、P等营养元素含量提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植被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矿区 尾砂 发酵污泥 土壤重构 固废资源化
下载PDF
发酵种泥的投加对新鲜剩余污泥发酵产酸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悦 彭永臻 +1 位作者 刘晔 王淑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7-41,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短链脂肪酸(SCFAs)的效率,将p H=10下长期(90 d)厌氧发酵的种泥接入至新鲜剩余污泥考察其对新鲜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实验在2种p H条件下进行:不控制p H(p H=7.4±0.2),一组反应器中投加新鲜... 为进一步提高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短链脂肪酸(SCFAs)的效率,将p H=10下长期(90 d)厌氧发酵的种泥接入至新鲜剩余污泥考察其对新鲜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实验在2种p H条件下进行:不控制p H(p H=7.4±0.2),一组反应器中投加新鲜剩余污泥,并接种厌氧发酵种泥,另一组反应器只投加新鲜剩余污泥;控制p H为碱性(p H=10±0.2),一组反应器中投加新鲜剩余污泥,并接种厌氧发酵种泥,另一组反应器只投加新鲜剩余污泥.结果表明:相同p H条件下,接种厌氧发酵种泥反应器中的最大产酸量较不接种分别提高4.9(p H=7.4±0.2)和16.4 mg/g VSS(以COD计)(p H=10±0.2);同时接种发酵污泥、剩余污泥在p H=10±0.2下的最大产酸量较p H=7.4±0.2下的最大产酸量高146.2 mg/g VSS;碱性条件、不接种发酵种泥的产酸量较不控制p H、接种发酵种泥的高129.8 mg/g VSS.投加发酵种泥可提高新鲜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SCFAs的产生效率;碱性条件与厌氧发酵种泥对新鲜剩余污泥发酵产酸具有协同促进作用;与接种发酵种泥相比,碱性条件对新鲜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促进能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种泥 剩余污泥 厌氧发酵 短链脂肪酸 PH值
下载PDF
发酵污泥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温度和棉花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海芝 史国敏 徐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4期32-33,52,共3页
[目的]研究城市发酵污泥在棉花上的最佳施用方式,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不施用发酵污泥(CK)、污泥覆盖土壤表面(处理(1))、污泥与土壤混合(处理(2))、混合+覆盖(处理(3))4种方式对棉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 [目的]研究城市发酵污泥在棉花上的最佳施用方式,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不施用发酵污泥(CK)、污泥覆盖土壤表面(处理(1))、污泥与土壤混合(处理(2))、混合+覆盖(处理(3))4种方式对棉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污泥的不同处理对棉花苗期根际土壤温度增温效果明显,以10 cm处土层最明显,处理(1)、(2)、(3)地温平均较对照CK高1.2、2.9、1.5℃;显著促进棉花苗的生长,棉花出苗率、健苗率、株高、叶面积、叶片数与CK相比极显著增加;对棉花苗根有诱导和促进生长作用,根长、根数量、根粗、根体积显著高于CK。[结论]发酵污泥3种不同施用方式都能够促进棉花苗生长,改善叶片和根的各项生理指标。整体来看,处理(2)综合优势好,是发酵污泥较有效的施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污泥 棉花 生长 根系
下载PDF
同时回收氮磷提高碱性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张超 陈银广 顾国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79-1484,共6页
同时回收氮磷可以显著提高碱性发酵污泥的脱水性能,但是目前对其机制尚不清楚.通过批式试验,研究了ζ电位、二价离子、胞外聚合物、溶解性聚合物以及鸟粪石对碱性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回收条件下(pH=10.0,n(P)/n(N)=1... 同时回收氮磷可以显著提高碱性发酵污泥的脱水性能,但是目前对其机制尚不清楚.通过批式试验,研究了ζ电位、二价离子、胞外聚合物、溶解性聚合物以及鸟粪石对碱性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回收条件下(pH=10.0,n(P)/n(N)=1.3 mol.mol-1,n(Mg)/n(N)=1.9 mol.mol-1),镁离子不仅能使|ζ|电位减小到14 mV以下,而且使一价阳离子与二价阳离子比例降低到9 mol.mol-1以下;同时回收氮磷可以显著降低溶解性多聚物和胞外聚合物的含量,尤其是溶解性蛋白质和松散型胞外聚合物的含量;这些变化都促进了碱性发酵污泥的脱水.此外,鸟粪石的形成也有助于提高脱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发酵污泥 回收 氨氮 磷酸盐 脱水
原文传递
酿造污泥的农业利用对地下水的影响
6
作者 台培东 郭书海 +4 位作者 区自清 任丽萍 唐景春 殷红 党秀芳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9年第4期36-39,共4页
本文通过模拟渗滤实验对酿造残渣(NovoGro)在天津地区农业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氮素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氮素(主要是NO3-)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积累行为在不同作物和土壤条件下是有差异的。在水田... 本文通过模拟渗滤实验对酿造残渣(NovoGro)在天津地区农业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氮素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氮素(主要是NO3-)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积累行为在不同作物和土壤条件下是有差异的。在水田中施用NovoGro,不会引起水体的氮素污染问题;旱田(小麦)表层土壤和下渗水中NO3--N的含量则随NovoGro的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用量达到45t/hm2时足以造成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NO3--N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污泥 地下水 氮素污染 农业利用 环境影响
下载PDF
常温厌氧污泥消化的停留时间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世和 远藤郁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8-222,共5页
通过对25℃下城市污泥常温厌氧消化过程的产气率、pH值、挥发酸、有机物分解率、消化速度常数等的测定,引入“微生物污泥(ActiveBiologicalSolids)”概念,进行了常温厌氧消化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对25℃下城市污泥常温厌氧消化过程的产气率、pH值、挥发酸、有机物分解率、消化速度常数等的测定,引入“微生物污泥(ActiveBiologicalSolids)”概念,进行了常温厌氧消化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常温消化的反应速度、产气率、有机物分解率均明显低于高、中温消化。为获得同一程度的产气率和有机物分解率,常温消化需150天以上的停留时间,而中、高温则为12~30天。常温污泥消化的基质浓度与消化速度关系不同于合成基质,呈S型,可采用Moser模型模拟其动力学过程;n=2时所得各项动力学常数及最小消化时间可用于常温厌氧消化过程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污泥消化 甲烷发酵 污泥处理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冻融对碱性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建平 彭永臻 +2 位作者 李晓玲 苏高强 王淑莹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为了考察冻融对碱性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在自然条件(-19^-13℃)和恒温条件(-8℃)分别对Ca(OH)2和NaOH作为碱试剂的发酵污泥进行了冻融处理,测定了冻融过程中毛细吸水时间(CST)、粒径、70 minSV以及各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冻融... 为了考察冻融对碱性发酵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在自然条件(-19^-13℃)和恒温条件(-8℃)分别对Ca(OH)2和NaOH作为碱试剂的发酵污泥进行了冻融处理,测定了冻融过程中毛细吸水时间(CST)、粒径、70 minSV以及各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冻融对碱性发酵污泥能起到较好的调理效果:对Ca(OH)2作为碱试剂的发酵污泥,CST在自然条件下经6 h冰冻由101.5 s下降到了21.4 s,在-8℃条件下经24 h冰冻可以下降到18.5 s.对NaOH作为碱试剂的发酵污泥在自然条件下冻融72 h,CST由1 058.6 s下降到了33.9 s,而-8℃条件下仍然在300 s以上.通过对冻融过程各溶出物的分析,得出NaOH作为碱试剂的发酵污泥在冻融过程中SCOD(溶解性有机物)、蛋白、多糖、氨氮和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Ca(OH)2作为碱试剂发酵污泥的变化则不大,两种过程中有机酸的均有小幅度上升.试验表明冻融是一种较好的改善碱性污泥脱水性能并且获得较高有机物回收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 碱性发酵污泥 碱试剂 脱水性能
下载PDF
盐度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产酸及脱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金宝丹 王淑莹 +1 位作者 邢立群 袁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8-204,共7页
为了了解熟化发酵污泥的性能及挖掘其剩余有机碳源和能源,向熟化发酵污泥中投加Na Cl与Na OH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通过投加0、5、15、20 g/L Na Cl,分别考察不同盐度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性、内碳源再提取情况及脱水性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了解熟化发酵污泥的性能及挖掘其剩余有机碳源和能源,向熟化发酵污泥中投加Na Cl与Na OH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通过投加0、5、15、20 g/L Na Cl,分别考察不同盐度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性、内碳源再提取情况及脱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初期,5、15及20 g/L Na Cl试验组与0 g/L Na Cl试验组相比均可以促进熟化发酵污泥EPS释放且生成挥发性脂肪酸,其中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与原熟化发酵污泥相比水解率可提高36%,酸化率可提高34%,氨化率可提高40%。发酵后期5 g/L试验组与0、15及20 g/L Na Cl试验组相比加速EPS和可挥发性脂肪酸分解,同时发现,NH+4-N含量随着盐度提高而增加,PO3-4-P含量随着盐度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后5g/L Na Cl条件下可改善发酵污泥脱水性,15及20 g/L条件下恶化了发酵污泥脱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化发酵污泥 发酵 盐度 挥发性脂肪酸 脱水性
下载PDF
不同方式处理污泥对废弃矿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长明 牛京会 +1 位作者 王德顺 范博博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14-119,共6页
为寻找适合巢湖流域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及满足废弃矿区土壤修复对有机改良基质的需求,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脱水污泥(DS)、好氧发酵污泥(AFS)和厌氧消化污泥(ADS)后对巢湖流域废弃矿区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寻找适合巢湖流域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及满足废弃矿区土壤修复对有机改良基质的需求,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脱水污泥(DS)、好氧发酵污泥(AFS)和厌氧消化污泥(ADS)后对巢湖流域废弃矿区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上述3种不同方式处理的污泥均能明显提高废弃矿区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养分含量,pH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土壤电导率(EC)均明显增加,但仍低于植物正常生长的限值;同时,添加处理后的污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并促进脱氢酶、转化酶、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3种不同方式处理的污泥对废弃矿区土壤的质量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且以好氧发酵污泥的改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废弃矿区土壤 脱水污泥 好氧发酵污泥 厌氧消化污泥 微生物特性
原文传递
厌氧——好氧生物法治理酒精醪液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忙扣 赵传义 《江苏环境科技》 2000年第4期10-12,共3页
采用厌氧——好氧生物法综合治理后 ,薯干醪液出水达到GB8978- 88规定的二级标准。
关键词 厌氧发酵 污泥曝气 造酒废液 厌氧-好氧生物法
下载PDF
污泥好氧发酵过程中臭味物质的产生与释放 被引量:16
12
作者 高定 沈玉君 +4 位作者 陈同斌 郑国砥 刘洪涛 陈俊 杜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17-119,共3页
利用在线监测设备及GC-MS测试方法,分析了CTB工艺好氧生物发酵过程中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组分及主要臭味物质的产生与释放。结果表明,该发酵工艺条件下释放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酮、芳香烃、醇、硫化物、萜烯等,扩散到发酵车间的臭味物质浓... 利用在线监测设备及GC-MS测试方法,分析了CTB工艺好氧生物发酵过程中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组分及主要臭味物质的产生与释放。结果表明,该发酵工艺条件下释放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酮、芳香烃、醇、硫化物、萜烯等,扩散到发酵车间的臭味物质浓度均未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限值。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臭味物质从堆体释放并扩散到发酵车间,其浓度降低了84.3%~100%。CTB工艺除可有效控制发酵过程中恶臭物质的产生外,还可使产生的臭味物质绝大部分被固定在发酵池内部,可见CTB工艺具有良好的防止臭气产生和释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好氧发酵 臭味物质 CTB工艺
原文传递
塔式喷淋与活性焦组合工艺在污泥好氧发酵废气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辉辉 张倩倩 +3 位作者 高爱华 黄克毅 常兴涛 王庆元 《四川环境》 2024年第2期180-184,共5页
污泥好氧发酵产生的废气具有成分复杂、臭气浓度高等特点,难以被传统的生物除臭法所去除,除臭问题成为制约污泥好氧发酵的瓶颈问题。郑州某污泥处理厂采用化学吸收、火山岩除湿和活性焦吸附等组合新技术解决这一难题。结果表明:化学吸... 污泥好氧发酵产生的废气具有成分复杂、臭气浓度高等特点,难以被传统的生物除臭法所去除,除臭问题成为制约污泥好氧发酵的瓶颈问题。郑州某污泥处理厂采用化学吸收、火山岩除湿和活性焦吸附等组合新技术解决这一难题。结果表明:化学吸收法可以将空间和堆体氨气浓度降低至15mg/m^(3)和20mg/m^(3)以下,去除率高达85%,喷淋方式可以将堆体气体温度从62℃降低至40℃,臭气浓度在此阶段也得到了大幅度减少。经过火山岩除湿系统,可以将气体相对湿度从80%降低至50%左右,可延长活性焦的使用寿命。而活性焦吸附则主要去除好氧发酵气体废气中的非极性气体,将臭气浓度控制在1000以下,使气体稳定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好氧发酵 挥发性气体 活性焦 非极性气体
下载PDF
污泥厌氧发酵产氢产酸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代东梁 韩相奎 +1 位作者 李广 周志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1-13,19,共4页
设计了污泥厌氧发酵反应器进行污泥产乙酸的小试研究。6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pH值、接种底物浓度均对厌氧发酵产酸和产氢有较大影响。常温条件下当pH值为6.5时,其产氢率高达6.88 mL/gVS;当接种底物质量分数为10%、发酵时间为120 h时,其... 设计了污泥厌氧发酵反应器进行污泥产乙酸的小试研究。6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pH值、接种底物浓度均对厌氧发酵产酸和产氢有较大影响。常温条件下当pH值为6.5时,其产氢率高达6.88 mL/gVS;当接种底物质量分数为10%、发酵时间为120 h时,其累积产氢量为1 122mL。与此同时,该厌氧发酵系统还具有较优的产酸特点,当未接种底物、发酵时间为120 h时其VFA含量仅为465 mg/L;当发酵底物质量分数为10%时,其VFA含量高达1 12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厌氧发酵 产氢率 PH值 VFA
原文传递
污泥生物发酵车间加设集气罩对臭气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玉君 陈同斌 +3 位作者 刘洪涛 高定 郑国砥 蔡璐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06-108,共3页
开放式堆肥带来的臭气逸散是堆肥工程运行中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研究了采用CTB好氧生物堆肥工艺时加设集气罩对车间臭气的收集效果。结果表明,堆体上方加设集气罩后,基本不会造成H2S的大量富集,工作人员可进入正常作业。加设集气罩后,... 开放式堆肥带来的臭气逸散是堆肥工程运行中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研究了采用CTB好氧生物堆肥工艺时加设集气罩对车间臭气的收集效果。结果表明,堆体上方加设集气罩后,基本不会造成H2S的大量富集,工作人员可进入正常作业。加设集气罩后,在低鼓风频率下,引风量提高可促进集气罩内氨气的外排,但考虑到节约能耗和集气罩内臭气浓度达标,将引风量设置为中档强度。污泥堆肥的堆体上方加设集气罩可有效促进臭气的收集与外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生物发酵 CTB工艺 臭气 集气罩
原文传递
逐步式pH强化污泥厌氧发酵生产短链脂肪酸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平平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0-164,共5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逐步式pH强化污泥厌氧发酵生产短链脂肪酸(SCFA)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半连续流厌氧反应器中,pH由7升高至8时,提高了气相中甲烷和CO_2的分压,进一步升高至9和10,却显著降低了甲烷分压。当pH为9时,SCFA的最大产量为358.9 m... 介绍了一种利用逐步式pH强化污泥厌氧发酵生产短链脂肪酸(SCFA)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半连续流厌氧反应器中,pH由7升高至8时,提高了气相中甲烷和CO_2的分压,进一步升高至9和10,却显著降低了甲烷分压。当pH为9时,SCFA的最大产量为358.9 mg/g。机理研究发现:当pH由7升高至10时,SCOD、溶解性蛋白质、溶解性多糖的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SCOD的含量由485 mg/L升高至685 mg/L,溶解性蛋白质的含量由235 mg/L升高至386 mg/L,而溶解性多糖的含量则由51 mg/L升高至92 mg/L。挥发性悬浮固体(VSS)减量随pH升高呈现上升趋势。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表明:pH的升高降低了Euryarchaeota的相对丰度,而升高了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式pH 污泥厌氧发酵 SCFA VSS减量
原文传递
高产低耗畜禽粪厌氧处理新工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长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151-156,共6页
高产、低耗是沼气发酵装置追求的主要目标。针对我国多数畜禽场以人工为主、水冲为辅的清粪方式,将常用的塞流、全混合(搅拌)和高浓度三种沼气发酵工艺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研制成一种新工艺。经应用于卧式机械搅拌加温沼气池取得成功,达... 高产、低耗是沼气发酵装置追求的主要目标。针对我国多数畜禽场以人工为主、水冲为辅的清粪方式,将常用的塞流、全混合(搅拌)和高浓度三种沼气发酵工艺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研制成一种新工艺。经应用于卧式机械搅拌加温沼气池取得成功,达到池容产气率高、自身耗能省、结构简单、投资低、操作方便等目标。该项新工艺及其装置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池 畜禽粪 厌氧处理新工艺
下载PDF
青岛娄山河污泥堆肥工程设计要点总结
18
作者 刘东旭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第11期95-97,共3页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青岛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青岛市从该市实际情况出发,拟在青岛市娄山河污水处理厂预留用地新建污泥堆肥工程。污泥堆肥工程拟采用污泥好氧发酵工艺,发酵后的成品用于园林绿化、土地改良或填埋场覆盖土等。结合青岛娄山...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青岛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青岛市从该市实际情况出发,拟在青岛市娄山河污水处理厂预留用地新建污泥堆肥工程。污泥堆肥工程拟采用污泥好氧发酵工艺,发酵后的成品用于园林绿化、土地改良或填埋场覆盖土等。结合青岛娄山河污泥堆肥工程,对污泥好氧发酵工艺——"连续运行槽式翻抛机加负压供氧除臭一体化工艺"进行了介绍。该工程因地制宜,分区分质处理污泥,对相关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好氧发酵 槽式翻抛 负压供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