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愉思 何畔 +5 位作者 魏磊平 许自力 阎戈 黄焱 康亦峰 王靖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10期869-87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提高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笔者自2006年6月~2007年12月间收治60例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别采用人工双中心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和DHS内固定治疗(B组),每组30例。分别将...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提高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笔者自2006年6月~2007年12月间收治60例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别采用人工双中心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和DHS内固定治疗(B组),每组30例。分别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第3、6及12个月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4(12~24)个月。A、B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0.04±19.12)min、(87.57±14.39)min;平均术中失血量分别为:(612.67±53.23)ml、(574.26±69.08)ml;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周及(9.12±6.41)周;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6.67%、26.67%;参照Harris标准评分,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第3个月:80.00%、63.33%;第6个月:86.67%、70.00%;第12个月:90.00%、76.67%。结论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综合比较,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较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明显的优越性,是一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 DHS 股骨粗隆间骨折
原文传递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唐国军 于继刚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8期749-752,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s,DHS)和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168例分别行PFNA、DHS和Gamma钉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s,DHS)和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168例分别行PFNA、DHS和Gamma钉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 PFNA、DHS和Gamma钉3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5.6±20.3)min、(138.4±30.6)min和(90.2±23.7)min;手术失血量分别为(86.9±10.4)mL、(205.6±25.3)mL、(135.8±19.7)mL,术后用血量分别为(366.7±200.3)mL、(833.3±300.0)mL、(466.3±137.2)mL;血清白蛋白减少量分别为(6.4±1.7)g.L-1、(10.8±3.6)g.L-1、(8.6±2.2)g.L-1;住院时间分别为(18.2±1.3)d、(24.6±1.8)d、(20.5±2.3)d,上述各指标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血红蛋白减少量分别为(17.6±2.3)g.L-1、(20.2±3.1)g.L-1、(18.5±6.3)g.L-1;患髋Harris评分(88.4±3.5)分、(71.6±4.6)分、(86.3±1.1)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14.8%、5.3%,DHS和PFNA与Gamma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FNA和Gamma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固定术有其自身特点和适应证,但PFNA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失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理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PFNA与Gamma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伍旭辉 肖扬 蒋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9期126-128,共3页
目的:比较PFNA与Gamma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分别应用Gamma钉治疗45例,PFNA治疗39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Har... 目的:比较PFNA与Gamma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分别应用Gamma钉治疗45例,PFNA治疗39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随访4~36个月,Gamma钉组3例发生拉力螺钉切出,2例发生股骨干骨折,2例发生内固定松动,1例发生髋内翻;PFNA组1例发生内固定松动。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Hari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Gamma钉相比,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防旋转的优点,是骨质疏松性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GAMMA钉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小转子未固定的PFNA治疗Evans-Jensen Ⅲ型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雪鹏 杨金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44-148,共5页
建立小转子未固定的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的PFNA内固定有限元模型,分析股骨转子区域在负重后及模拟髋内翻发生过程的应力变化。建立小转子不固定及固定的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股骨转子间骨... 建立小转子未固定的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的PFNA内固定有限元模型,分析股骨转子区域在负重后及模拟髋内翻发生过程的应力变化。建立小转子不固定及固定的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块的生物力学应力环境。无论小转子是否固定,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使用PFNA内固定后Von Mises应力分布均匀,股骨转子间骨折块稳定性良好,但固定小转子后的PFNA内固定其应力分布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更大。PFNA内固定能有效维持小转子未固定的Evans-JensenⅢ型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术前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小转子 PFNA 有限元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永光 胡云洲 +3 位作者 杨运梁 旷甫国 廖大勇 徐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评估应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9例,男12例,女17例;平均年龄83.5岁(78~89岁)。均为新鲜骨折。... 目的评估应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9例,男12例,女17例;平均年龄83.5岁(78~89岁)。均为新鲜骨折。EvansⅢ型11例,Ⅳ型18例。所有患者均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和其他内科疾病。术后随访8~56个月,平均28.4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活动能力。术后2周内、3~6个月、1年拍患髋X线片,检查假体有无松动迹象。结果平均住院23 d,平均手术时间95 min,平均出血量310 mL,无一例死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20例术后7~10 d下床负重行走,9例21 d后开始负重,平均13.5 d。Harris评分,优9例,良14例,中5例,差1例,总优良率79.3%。术后X线片检查未见假体松动下沉现象。结论应用双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 不稳定 关节置换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骨折后对TGF-β2表达的影响及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柯新 孙亭方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检测DHS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骨折后TGF-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表达的改变,评价PFNA与DHS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234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DHS和PFNA固定治疗。采用ELISA法在手... 目的检测DHS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骨折后TGF-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表达的改变,评价PFNA与DHS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234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DHS和PFNA固定治疗。采用ELISA法在手术治疗后第1、7、30、60天分别检测TGF-β2的含量;比较手术后3月时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治疗第7天后TGF-β2含量较第1天有所上升,而至术后30~60天,TGF-β2含量又逐渐下降。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DHS固定组TGF-β2含量均较PFNA固定组低(<0.01)。术后3月时,DHS固定组疗效优良率为76.4%,低于PFNA固定组的90.3%(X^2=4.226,=0.036)。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X^2=0.068,P=0.794)。结论 PFNA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优于DHS固定,TGF-β2表达的差异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骨折 DHS PFNA TGF-Β2
下载PDF
DHS合并加压螺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应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凯 车彪 +2 位作者 邹凯 刘俊 覃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210-1211,1220,共3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s,DHS)结合加压螺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8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DHS+加压螺钉、Ender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记录手术持续时间、髋内翻发生率、Sand...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s,DHS)结合加压螺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8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DHS+加压螺钉、Ender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记录手术持续时间、髋内翻发生率、Sanderg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4组手术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经术后9—48个月随访,髋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DHS+加压螺钉组94.6%、DHS组85.3%、Ender钉组75.4%、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组80.6%。髋内翻发生率DHS+加压螺钉组2.4%,DHS组9.5%,Ender钉组22.2%,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组19.2%。[结论]4种内固定方式都可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但是DHS+加压螺钉可最好地恢复髋关节功能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 骨折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杨丽 《辽宁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到我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8例)与观察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方案。...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到我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8例)与观察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方案。观察两组并发症(褥疮、肢体肿胀、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以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0.4±2.2,治疗费用3125.5±427.6,对照组住院时间13.6±2.4,治疗费用4857.2±446.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中证实发现循证护理干预治疗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优化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严重的病情,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循证护理 护理效果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高龄复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勤 邓宁 +5 位作者 秦辉 徐永华 胡汶竹 周政 邵勇 邱建中 《四川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高龄病人复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内固定方法。方法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3年 1月 ,采用Link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 ,治疗平均年龄为 77 4岁的高龄病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3 6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15例 ,左侧2 0例 ,右侧... 目的 探讨治疗高龄病人复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内固定方法。方法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3年 1月 ,采用Link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 ,治疗平均年龄为 77 4岁的高龄病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3 6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15例 ,左侧2 0例 ,右侧 16例。按照Tronzo分型 ,Ⅲ型 2 3例 ,Ⅳ型 13例。每例病人均有 1~ 3种合并症 ,伤前生活均可自理。结果 术前住院 3~ 8天 ,平均 6 7天。住院时间 15~ 2 8天 ,平均 2 2 8天。无 1例死亡 ,无髋内翻及明显肢体短缩 ,1例加压螺钉松动。随访时间平均 2 5个月 ,12例超过 3年 ,均无死亡 ,2 6例病人可弃拐行走 ,恢复伤前生活质量。结论 对高龄病人复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积极处理合并症 ,早期选择可靠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 解剖型钢板 临床治疗
下载PDF
PFNA与Gamma3钉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广莼 李保良 +4 位作者 王虎 王建民 魏思奇 孙景福 陶继祥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439-442,共4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Gamma3钉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Cochrane数据库、AO/ASIF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Gamma3钉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Cochrane数据库、AO/ASIF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收集有关Gamma3钉与PFNA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各类型对照研究,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提取相关数据,使用Cochrane制作的Review Manager 5.3.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0篇文献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提示PFNA组较Gamma3钉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但二者在髋功能评分、髋功能优良率、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内固定物切出与移位率以及内固定物周围再骨折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FNA较Gamma3钉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失血量,但在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成人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选取上述两种方式都可以取得良好疗效。目前同时开展上述两种手术的医院较少,同时使用完全随机对照的研究数量较少,仍有待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得出可靠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成人 PFNA Gamma3钉 META分析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花新 《南方护理学报》 2004年第6期30-31,共2页
笔者报道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护理,认为术前心理护理,皮牵引护理,正确评估手术耐受性,控制并存病,加强营养支持;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持正确体位,及时进行功能锻炼是主要护理措施。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护理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及Nomogram模型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宇宙 杨利谦 黄晓洁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早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Nomogram模型构建。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120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按照术后住院期间...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早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Nomogram模型构建。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120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按照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并构建Nomogram模型。结果并发症组患者住院时长、术后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类型、合并慢性病种类、贫血输血、骨折发病时长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潜在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Logistics多因素分析,合并慢性病种类、贫血输血、骨折发病时长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采用内部数据进行验证,C-index为0.746(95%CI:0.596~0.935),该Nomogram模型预测与实际观测结果吻合度较好。结论术前合并慢性病≥3种、贫血输血、骨折发病时长>1 d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Nomogram模型有助于指导医师完善个性化围手术期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深静脉血栓 并发症 危险因素 Nomogram模型
下载PDF
基于ERA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新护理模式在机器人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党婷 陈相轩 +1 位作者 张云飞 李晓英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5期831-835,841,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MDT)新护理模式在机器人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8例进行前瞻性分析... 目的:分析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MDT)新护理模式在机器人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8例进行前瞻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接受基于ERAS理念的MDT新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HH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两组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趋势,存在组间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4 h、36 h、48 h研究组VAS评分更低。干预后,两组HHS评分及SF-36评分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HHS评分及SF-36评分更高,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MDT新护理模式可提高接受机器人辅助手术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康复效率,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多学科协作 机器人辅助手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亮 许永涛 +2 位作者 鲁厚庚 佘远举 王志贵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0期154-156,28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70~85岁,平均年龄75.5岁。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Ⅲ型...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70~85岁,平均年龄75.5岁。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Ⅲ型6例,Ⅳ型8例,V型2例。所有病例在完善详细的术前准备后行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型半髋人工关节置换,其中骨水泥型10例,生物型6例。结果:手术时间为55~90min,平均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约为380ml;术后16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脂肪栓塞、褥疮、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6d。术后1月开始自主负重行走,随访1年至3年,随访期间未见假体松动、脱位、断裂等并发症。术后半年Harris评分,优(90~100分)8例,良(80~89分)6例,可(70~79分)2例,差(70分以下)0例,优良率87.5%。结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可以早日恢复患肢功能,大大降低卧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生活护理负担,减少病死率,是一种良好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患者 半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施巧宜 《南方护理学报》 2005年第11期43-44,共2页
笔者报道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正确评估手术耐受性,做好术前健康教育,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营养支持;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早期正确地进行患肢及全身的功能锻... 笔者报道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正确评估手术耐受性,做好术前健康教育,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营养支持;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早期正确地进行患肢及全身的功能锻炼,指导早期离床活动:是保证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 康复指导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DHS螺钉配合补肾健脾汤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世魁 曾纳新 +2 位作者 罗大光 孙渊 毛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DHS螺钉配合服用补肾健脾汤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自入院起即给予内服补肾健脾汤,择期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DHS螺钉内固定,对照组仅... 目的:观察DHS螺钉配合服用补肾健脾汤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自入院起即给予内服补肾健脾汤,择期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DHS螺钉内固定,对照组仅择期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DHS螺钓内固定;疗程1个月,并观察治疗组、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髓螺钉穿出股骨头、髓内翻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围手术期内均无死亡病例,骨折均临床愈合,随机对比研究观察,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25)。结论:采用DHS配合补肾健脾汤加减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良好的方法,可以扩大手术的适应症,减少各种并发症,减少病残率,从而保证病人的骨折完全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骨折 老年人 DHS 镙钉 补肾健脾汤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韦晨晖 邓振中 唐健强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8期6-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提高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自2009年6月~2011年9月间收治30例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别采用人工双中心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和DHS内固定治疗(B组),每组15例。分别将手术...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提高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自2009年6月~2011年9月间收治30例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别采用人工双中心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和DHS内固定治疗(B组),每组15例。分别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第3、6及12个月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2(12~24)个月。A、B2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0分钟、45分钟;平均术中失血量分别为:550ml、350ml;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周及6~8周;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3.33%、26.67%;参照Harris标准评分,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第3个月:86.67%、66.67%;第6个月:86.67%、73.33%;第12个月:93.33%、80.00%。结论: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综合比较,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较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明显的优越性,是一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 DHS 股骨粗隆间骨折
原文传递
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世林 谌刚 +2 位作者 伍万清 戢良超 胡豇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0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回顾性评估应用普通双动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2009年使用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例,EvansⅢ型7例,Ⅳ型5例,平均年龄82.7岁(78~89),术后随访8~32个月,平均1... 目的回顾性评估应用普通双动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2009年使用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例,EvansⅢ型7例,Ⅳ型5例,平均年龄82.7岁(78~89),术后随访8~32个月,平均19.4个月。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活动能力。术后2周内、3~6个月、1年拍患髋X线片,依据Cruen分区检查假体有无松动迹象。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0m i,出血量平均300 m l,10例术后5~10 d下床负重行走,2例3周后开始负重。Harris评分:优4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83.3%。12例术后X线片检查未见假体松动现象。结论应用双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对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 不稳定 关节置换
下载PDF
Inter TAN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霍海涛 张树明 +3 位作者 乔林 刘元新 赵永军 武通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2期20-21,24,共3页
目的比较Inter TAN、DHS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骨折患者中,32例行DHS内固定,27例行Inter TAN内固定,对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 Inter TAN组与DHS组相比,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Inter TAN、DHS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骨折患者中,32例行DHS内固定,27例行Inter TAN内固定,对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 Inter TAN组与DHS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主要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组和DHS组相比,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DHS内固定,Inter TAN内固定具有微创操作,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势,不仅适用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也可以作为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DHS INTER TAN
下载PDF
3D打印骨折模型联合正骨手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20
作者 邱凯 龚剑斌 +1 位作者 宋颖军 郭哲毅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3D打印骨折模型联合正骨手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60例,采用Evans骨折分型,使用SPSS统计软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 目的:观察3D打印骨折模型联合正骨手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60例,采用Evans骨折分型,使用SPSS统计软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骨折模型联合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用骨折复位手术。观察记录2组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比较,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骨折术后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骨折模型联合正骨手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无需牵引床等优点,可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3D打印 骨折模型 正骨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