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秒孤子传输演化的数值研究
1
作者 王志斌 李志全 刘洋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66-368,共3页
利用分步傅里叶法数值模拟了飞秒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演化过程。对光纤中单个孤子的传输及二阶孤子的自陡峭效应和自频移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一定的参数取值范围内,自频移效应对二阶fs孤子传输的影响要比自陡峭效应大,占主导地位,且对... 利用分步傅里叶法数值模拟了飞秒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演化过程。对光纤中单个孤子的传输及二阶孤子的自陡峭效应和自频移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一定的参数取值范围内,自频移效应对二阶fs孤子传输的影响要比自陡峭效应大,占主导地位,且对自陡峭效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孤子 高阶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自陡峭 自频移
原文传递
高能量飞秒脉冲掺Er^(3+)光纤激光器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德双 刘永智 +2 位作者 王秉中 张长命 黄绣江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22-925,共4页
为了从反常色散光纤构成的飞秒锁模掺Er3+光纤(EDF)激光器获得高能量锁模脉冲,提出了采用集总放大器和高损耗耦合输出器有机组合的办法来设计激光器腔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小降低腔内脉冲能量周期性波动,抑制频谱边带幅度... 为了从反常色散光纤构成的飞秒锁模掺Er3+光纤(EDF)激光器获得高能量锁模脉冲,提出了采用集总放大器和高损耗耦合输出器有机组合的办法来设计激光器腔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小降低腔内脉冲能量周期性波动,抑制频谱边带幅度,提高飞秒脉冲高能量及其频谱宽度。采用非线性偏振旋转机制进行锁模,成功获得谱线宽度为18.0 nm、重复速率为14.0 MHz、脉冲宽度约200 fs、单脉冲能量超过1 nJ稳定锁模光脉冲,并且激光器自启动锁模泵浦阈值小于20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光孤子 飞秒脉冲 锁模 掺Er^3+光纤(EDF)
原文传递
自喇曼散射及二阶色散系数对三阶飞秒孤子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志斌 李志全 +1 位作者 刘洋 杨红艳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介绍了分步傅里叶数值方法的原理和步骤。通过数值模拟,得到随着自喇曼散射系数的增大,三阶飞秒孤子分裂的两个孤峰,左峰的超前越来越小,而右峰的延迟越来越大。从频谱上看,开始蓝移随着自喇曼散射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介绍了分步傅里叶数值方法的原理和步骤。通过数值模拟,得到随着自喇曼散射系数的增大,三阶飞秒孤子分裂的两个孤峰,左峰的超前越来越小,而右峰的延迟越来越大。从频谱上看,开始蓝移随着自喇曼散射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两边的频谱会中移。增加二阶色散系数,三阶飞秒孤子的裂化也会得到控制,在频域内表现为频谱中移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孤子 高阶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分步傅里叶法 自喇曼散射
下载PDF
VisxStarS4准分子激光机治疗近视眼实际切削深度与预计值差值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齐颖 周跃华 +1 位作者 张晶 张丽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通过Visx Star S4准分子激光机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角膜实际切削深度与机器预计值之间差值的比较,更好地预测术后角膜厚度。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屈光中心治疗的近视患者共119例(234眼),按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将... 目的通过Visx Star S4准分子激光机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角膜实际切削深度与机器预计值之间差值的比较,更好地预测术后角膜厚度。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屈光中心治疗的近视患者共119例(234眼),按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将患眼分为低度近视(低于-3 D,63眼)、中度近视(-3^-6 D,93眼)和高度近视(高于-6 D,78眼)。方法采用Zimmer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Visx Star S4准分子激光机切削角膜基质。术前和术后1周,采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计算实际切削深度,与激光机本身预计切削深度值相减得到差值,比较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组的差值,以判断激光切削的精确性。主要指标 CCT值、实际切削深度与预计切削深度的差值。结果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三组术前CCT分别为(521.95±37.97)μm、(523.16±30.38)μm、(524.77±33.57)μm(F=0.125,P=0.882)。每组术前预计切削值分别为(41.83±8.53)μm、(69.15±12.72)μm、(96.23±11.46)μm,实际切削值分别为(46.13±9.78)μm、(77.05±16.72)μm、(107.78±14.27)μm),各组间预计切削与实际切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3.63,-5.57;P=0.01,<0.001,<0.001);三组实际切削深度与预计切削深度的差值分别为(6.40±4.44)μm、(8.89±6.84)μm、(11.81±8.72)μm(F=10.497,P<0.001),三组间差值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07,<0.001)。结论 Visx Star S4准分子激光机治疗近视的实际切削深度比预计切削略深,对低、中度近视有较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外科学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飞秒激光 切削深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