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女性诗歌文本中的躯体意象考察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思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75-79,共5页
女性诗歌以躯体写作作为话语建构的支点和逻辑起点。躯体作为她们最后的领地,既是对抗大工业社会和陈腐理念双重挤压的手段,又是抵抗男权秩序、成为充分意义上的女人的基点。女性诗歌文本中的躯体意象主要有四种:欲望主体型、欲望客体... 女性诗歌以躯体写作作为话语建构的支点和逻辑起点。躯体作为她们最后的领地,既是对抗大工业社会和陈腐理念双重挤压的手段,又是抵抗男权秩序、成为充分意义上的女人的基点。女性诗歌文本中的躯体意象主要有四种:欲望主体型、欲望客体型、主客体交融型和自恋神话型。通过对女性诗歌文本中躯体意象的考察,发现她们的私设话语既体现了女性的自我觉醒,同时又规避了人文精神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意象 女性诗歌 女性话语 男权秩序
下载PDF
女性诗歌的母题取向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微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新的写作倾向给女性诗歌创作带来了改变。女性诗人由于自身的性别带来了与男性的心理与生理机制的差异,以至诱发她们更多的倾注于人本身的内在情感与生命的体味。本文试从人的情感,人的困惑和呈露出来的女性意识三个方面论述女性诗歌的... 新的写作倾向给女性诗歌创作带来了改变。女性诗人由于自身的性别带来了与男性的心理与生理机制的差异,以至诱发她们更多的倾注于人本身的内在情感与生命的体味。本文试从人的情感,人的困惑和呈露出来的女性意识三个方面论述女性诗歌的母题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诗歌 母题取向 女性意识 内在情感 母爱 情爱 友爱 人生哲理
下载PDF
时空牢笼里的躯体——新时期女性诗歌文本中的躯体意象再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思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68-73,共6页
具体考察伊蕾、翟永明、唐亚平、海男等诗歌文本中与躯体意象相关的空间意象(房间意象、镜子意象、黑夜意象)和时间意象(死亡意象、母女意象)。发现女性私设的话语体现了女性话语主体的自觉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但由于其缺乏对具体生存情... 具体考察伊蕾、翟永明、唐亚平、海男等诗歌文本中与躯体意象相关的空间意象(房间意象、镜子意象、黑夜意象)和时间意象(死亡意象、母女意象)。发现女性私设的话语体现了女性话语主体的自觉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但由于其缺乏对具体生存情境的展开而成为被悬置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诗歌 躯体意象 空间意象 时间意象 自我意识
下载PDF
日与月的对话与潜对话——论双性同体诗语空间之共建
4
作者 赵思运 《菏泽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5-29,共5页
作为具有人性价值准则意义的艺术哲学,双性同体哲学为双性同体诗语空间的共建提供了理论支持,而要实现共建的目标有两大障碍:一是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性别差异,二是历史文化层面的性别等级。对于前者,我们不必在差异中强求平等,而应在互... 作为具有人性价值准则意义的艺术哲学,双性同体哲学为双性同体诗语空间的共建提供了理论支持,而要实现共建的目标有两大障碍:一是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性别差异,二是历史文化层面的性别等级。对于前者,我们不必在差异中强求平等,而应在互洽互补的整体文化背景下争取人的最大限度的自由;对于后者,我们应予以拒斥、清洗。这不仅需要女性而且也需要男性的参与。通过对男性诗语的简单考察,我们看见了双性同体诗语共建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性同体诗语 双性同体哲学 女性诗歌 男性诗歌
下载PDF
走向自我之后: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中的自我书写及其发展境遇
5
作者 朱郁文 《殷都学刊》 2008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真正张扬性别意识的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浮出地表,其最鲜明和为人瞩目之处在于对女性自我的书写。这表现在身体写作、欲望叙事和对自我/女人在自然、时间及两性关系中的认知和定位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困惑和追问。当... 真正张扬性别意识的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浮出地表,其最鲜明和为人瞩目之处在于对女性自我的书写。这表现在身体写作、欲望叙事和对自我/女人在自然、时间及两性关系中的认知和定位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困惑和追问。当代女性诗歌在自我书写带来的正负两面的影响下陷入两难的发展境遇,并进行着艰难的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诗歌 自我书写 身体写作
下载PDF
从家庭角度浅析当代女性诗歌中的女性处境
6
作者 陈荣香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0-43,共4页
当代女性诗人更加关怀日常生活中个体生命的经验 ,在现实的女性境遇中来书写女性。从家庭这个角度 ,我们可以很好地剖析当代女性诗歌中男女两性文化的关系。对于婚姻 ,男女有不同的想象 ;妻子们往往成为家庭的“囚徒”,被繁琐的家务所击... 当代女性诗人更加关怀日常生活中个体生命的经验 ,在现实的女性境遇中来书写女性。从家庭这个角度 ,我们可以很好地剖析当代女性诗歌中男女两性文化的关系。对于婚姻 ,男女有不同的想象 ;妻子们往往成为家庭的“囚徒”,被繁琐的家务所击败 ,伤痕累累 ;男女对峙的结果使她们不是成为沉默的“神女”就是成为疯狂的“魔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诗歌 婚姻 家庭 女性处境
下载PDF
论陈衡哲新诗中的女性意识书写
7
作者 方雪梅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1-24,42,共5页
作为中国现代女作家的第一人,常州女诗人陈衡哲以"人"与"女性"的双重觉醒,凭借学贯中西的学养与无可辩驳的自信,把关切的目光投射到一己之外的周围世界,不仅以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关怀现实人生,还以高扬的主体精神... 作为中国现代女作家的第一人,常州女诗人陈衡哲以"人"与"女性"的双重觉醒,凭借学贯中西的学养与无可辩驳的自信,把关切的目光投射到一己之外的周围世界,不仅以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关怀现实人生,还以高扬的主体精神抒写女性奋斗不息的人生追求,并以女性对自由人生的渴望高扬现代情爱的旗帜,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新诗坛的"拓荒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诗歌 陈衡哲 新诗 女性意识
下载PDF
身体在边缘处思想——当代女性诗歌现状一探
8
作者 李微 《巢湖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7-71,共5页
新的写作倾向给女性诗歌创作带来了改变。女性诗人由于她们自身性别的异质于男性的心理与生理机制,以至诱发她们更多的倾注于人本身的内在情感与生命的体味。本文试从人的情感,人的困惑和呈露出来的女性意识三个方面论述了女性诗歌母题... 新的写作倾向给女性诗歌创作带来了改变。女性诗人由于她们自身性别的异质于男性的心理与生理机制,以至诱发她们更多的倾注于人本身的内在情感与生命的体味。本文试从人的情感,人的困惑和呈露出来的女性意识三个方面论述了女性诗歌母题的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诗歌 心理 生理 情感 意识 中国 文化
下载PDF
“新红颜写作”与当代女性诗歌的经典化
9
作者 王书博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5-68,共4页
从"新红颜"的命名到《新红颜写作诗歌档案》、《新红颜集》的出版,关于"新红颜写作"的讨论一时成为了诗坛上的热门话题。可以说,"新红颜写作"的命名与推广在某种意义上为探究当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女性诗... 从"新红颜"的命名到《新红颜写作诗歌档案》、《新红颜集》的出版,关于"新红颜写作"的讨论一时成为了诗坛上的热门话题。可以说,"新红颜写作"的命名与推广在某种意义上为探究当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女性诗歌创作的演变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新红颜写作"这一诗学概念的提出与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当下新诗诗学命名的多样性与复杂化。不管这一诗学命名是否得当,是否具有相应的合理性与诗学价值,其对于当代女性诗歌作品的经典化以及女性诗歌在当下多元文化主导下的文学语境中的传播与传承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红颜写作 新红颜集 新红颜诗歌档案 女性诗歌 经典化
下载PDF
动摇的金字塔——新时期女性诗歌中的两个家庭意象
10
作者 赵思运 《菏泽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文考察了新时期女性诗歌文本中的“家庭”意象和“母女”意象。“家庭”意象象征着一个具有超稳定性结构的男权统治金字塔,“母女”意象则揭示了动态的历史结构中男权统治下的女性命运。通过考察,论述了女性为走出男权镜像的限制而获... 本文考察了新时期女性诗歌文本中的“家庭”意象和“母女”意象。“家庭”意象象征着一个具有超稳定性结构的男权统治金字塔,“母女”意象则揭示了动态的历史结构中男权统治下的女性命运。通过考察,论述了女性为走出男权镜像的限制而获得自由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诗歌 家庭意象 母女意象 女性命运 男权专制 男权镜像
下载PDF
智慧之美:一位女性主义诗人与城市的交谈——荒林诗集《北京,仁慈的城》印象
11
作者 吴思敬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9-14,共6页
荒林诗集《北京,仁慈的城》,从独特的角度,用诗化的语言记录了诗人与北京的交谈,这是充满了不同于农耕时代生存体验的全新的城市书写,体现了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位女性主义诗人的心理历程。其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与对当下城市女性生存状态... 荒林诗集《北京,仁慈的城》,从独特的角度,用诗化的语言记录了诗人与北京的交谈,这是充满了不同于农耕时代生存体验的全新的城市书写,体现了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位女性主义诗人的心理历程。其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与对当下城市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达到了较完满的统一,而写作方法上对知性写作的引入与熟练的把握,对当下女性诗歌中的无节制的情欲宣泄与无难度的生活流写作亦是一种纠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林 《北京 仁慈的城》 女性诗歌 知性写作
下载PDF
20世纪女性诗歌创作回顾与思考
12
作者 白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爱情主题是中国20世纪女性诗歌创作的第一主题。从20世纪新诗草创时期到世纪后期,女性爱情诗创作从对爱的理性呼唤到情爱的温和抒唱,进而深入到对性爱的神秘探索,直至超越本能的疯狂,实现创造生命本质意义哲学深思,20世纪女性诗歌中最... 爱情主题是中国20世纪女性诗歌创作的第一主题。从20世纪新诗草创时期到世纪后期,女性爱情诗创作从对爱的理性呼唤到情爱的温和抒唱,进而深入到对性爱的神秘探索,直至超越本能的疯狂,实现创造生命本质意义哲学深思,20世纪女性诗歌中最终产生的创作生命的“伟大的疲倦”的雕像,隐示着她们实现本真又超越性爱后的庄严与美丽。这种“人类的思想”正是20世纪女性爱情诗歌的最高境界,它为女性诗歌中这个永恒的话题完成了最美、最神秘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女性诗歌 温情抒唱 生命本质
下载PDF
论民国女性词的发展流变——以民国女性词集为中心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燕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73,共7页
以民国女性词集为中心来观照民国女性词,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词集刊刻数量上看,中期时间短,词集刊刻数量多,前期和后期时间相对长,词集刊刻数量少,间接反映了女性词创作在民国由低谷到高潮继而衰退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女性词发展流变... 以民国女性词集为中心来观照民国女性词,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词集刊刻数量上看,中期时间短,词集刊刻数量多,前期和后期时间相对长,词集刊刻数量少,间接反映了女性词创作在民国由低谷到高潮继而衰退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女性词发展流变观之,第一个阶段,1912年至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前,词集作者主要为官宦女子,词作集中表现为晚清闺秀词余风的笼罩与突围。第二个阶段,1927年至1937年抗战爆发,词集作者主体以职业女性为主,词作集中表现在新学教育背景中词的因循与新变。第三阶段,1937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词作呈现明显的两极走向:一类女性词彻底回归传统,另一类女性词则向现代词转型。在这整个发展流变过程中,又贯穿着民国女性词对特殊的历史阶段与特定的社会政治时局的观照和书写。同时,女性词由词人纯任性灵的书写逐渐过渡到有一定词学理论指导的有为而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词 女性词 词集 发展 流变
原文传递
“小我”的超越与皈依——中国20世纪30~40年代女性革命诗歌话语形态分析
14
作者 欧阳小昱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8-50,共3页
20世纪30~40年代女性诗歌在社会政治的渗透下,树立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崭新内涵。在话语形态上,她们放弃了自恋自怜的忧愁与感伤,在变化了的时代环境展现了“小我”的超越与皈依,在诗歌艺术方面也呈现出新的特征。
关键词 中国 20世纪30-40年代女性革命诗歌 自我意识 超越 皈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