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女性医务人员妇科疾病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卢灿健 高连 +6 位作者 俞文兰 黎海红 周清春 滕翠兰 邓美琴 黄卓信 钟河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分析基层女性医务人员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县、乡(镇)、村2 308名女性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女职工生殖健康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职业史、生殖健康和生... 目的分析基层女性医务人员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县、乡(镇)、村2 308名女性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女职工生殖健康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职业史、生殖健康和生育情况。结果女性医务人员妇科疾病总患病率为21.6%;其中,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为15.6%,妇科肿瘤患病率为6.0%;患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阴道炎(9.2%)、子宫肌瘤(4.3%)和宫颈炎(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小者罹患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风险越高(P<0.01),但罹患妇科肿瘤的风险越低(P<0.01);已婚者罹患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和妇科肿瘤的风险均高于未婚者(P<0.05);流产次数越多者,罹患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和妇科肿瘤的风险均越高(P<0.01);轮班女性医务人员罹患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风险高于非轮班者(P<0.05),但罹患妇科肿瘤的风险低于非轮班者(P<0.05)。结论阴道炎、子宫肌瘤、宫颈炎是基层女性医务人员的主要妇科疾病;妇科疾病的发生与年龄、婚育史、流产史和轮班制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医务人员 妇科疾病 生殖道感染 妇科肿瘤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女性医务人员对HPV疫苗认知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艳秋 范爱飞 +1 位作者 杨智敬 刘志红 《临床护理杂志》 2016年第2期2-4,共3页
目的:研究女性医务人员对 HPV疫苗认知情况及分析HPV疫苗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月采用问卷方式对深圳市某三甲医院300名女性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有效问卷272份,其中91.91%的女性医务人员知道宫颈癌的病因(... 目的:研究女性医务人员对 HPV疫苗认知情况及分析HPV疫苗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月采用问卷方式对深圳市某三甲医院300名女性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有效问卷272份,其中91.91%的女性医务人员知道宫颈癌的病因(妇产科医务人员为100%,非妇产科医务人员为87.78%),77.21%知道 H PV疫苗(妇产科医务人员为91.30%,非妇产科医务人员为70.00%),愿意接种 HPV疫苗者占72.79%(妇产科医务人员为84.78%,非妇产科医务人员为66.67%),愿意让其女儿接种 HPV疫苗者占75.79%(妇产科医务人员为75.86%,非妇产科医务人员为75.76%)。医务人员的年龄、所在科室以及亲友有无宫颈癌史是影响接种 HPV疫苗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女性医务人员对HPV疫苗认知较高,妇产科女性医务人员对HPV的认知及其疫苗的接受度优于非妇产科医务人员。应着重加强对非妇产科女性医务人员的认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医务人员 HPV疫苗认知
下载PDF
两孩政策下女性医务人员职业压力 社会支持状况调查与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林海燕 于轶群 +3 位作者 黄晓丽 夏晓东 卢雪洁 陈淑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20期3722-3725,共4页
目的调查两孩政策下女性医务人员职业压力和社会支持状况,以此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缓解其职业压力,建立稳定医疗队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100例在职护士进行调查,采用自行问卷调查法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 目的调查两孩政策下女性医务人员职业压力和社会支持状况,以此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缓解其职业压力,建立稳定医疗队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100例在职护士进行调查,采用自行问卷调查法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时间分配和工作量是二胎女性医务人员职业压力强度最高维度,其次为患者护理;不同年龄、孕期、不同职称、职务、用工形式、护龄、月收入、学历及一孩年龄等是女性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护士社会支持总分平均为(39.11±7.82)分,主观支持为(21.96±4.88)分,客观支持(9.52±2.96)分,支持利用度(8.12±1.81)分。怀孕方式、不同年龄、孕期、一孩年龄、怀胎数量、护龄、职务、职称、用工形式等是女性医务人员社会支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医务人员职业中工作压力、护理专业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性,时间分配和工作量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孩政策下女性医务人员职业压力中时间分配和工作量维度得分较高,其次是患者护理,职业压力和社会支持影响因素较多,女性医务人员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水平越高,其所承受的职业压力也会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孩政策 职业压力 女性 医务人员 社会支持
原文传递
北京市抗疫一线女性医护人员焦虑、抑郁调查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赛娜 王纯 +5 位作者 李晓虹 田腾飞 孟繁强 刘君 王玉娟 张庆娥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39-143,共5页
目的对支援小汤山定点医院一线女性医护人员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维护一线女性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2020年4月6~10日于小汤山定点医院抗疫的一线女性医护人员的压力... 目的对支援小汤山定点医院一线女性医护人员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维护一线女性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2020年4月6~10日于小汤山定点医院抗疫的一线女性医护人员的压力、抑郁和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有659名女性医务人员参加并完成了问卷调查。存在明显压力、抑郁、焦虑症状的人数分别为396(60.1%)、297(45.1%)、126(19.1%)例,存在焦虑及抑郁症状的人数为10(1.5%)例。存在中重度抑郁、焦虑症状的人数分别为65(9.9%)、19(2.9%)例。工作内容变化大、每日关注疫情信息时间>1 h、每日睡眠时间<6 h者压力感更普遍且更易出现焦虑症状;工作内容变化大、每日睡眠时间<6 h、参与抗疫天数较长者更易出现抑郁症状。结论为保障抗疫一线女性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建议减少支援人员工作变动、安排适度支援时间及倒休、开展感控知识培训并鼓励医护人员保持适量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女性医护人员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北京市女性医务人员乳腺增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5
作者 罗虎 胡丽 +4 位作者 王姿欢 孙立庚 沈壮 叶研 刘芬 《职业与健康》 CAS 2018年第7期942-945,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女性医务人员乳腺增生发生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中整群抽样法,对北京市抽中的3个区的女性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3 230名女性医... 目的了解北京市女性医务人员乳腺增生发生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中整群抽样法,对北京市抽中的3个区的女性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3 230名女性医务人员,其中644人患有乳腺增生,总患病率为19.94%。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收入水平,是否经常加班、经常上夜班、长时间站立、工作负荷大、视屏作业的女性医务人员乳腺增生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长时间站立、工作负荷大、视屏作业4项因素是女性医务人员患乳腺增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女性医务人员乳腺增生状况应引起重视,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年龄、长时间站立、工作负荷大、视屏作业,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工作形式和工作状态的调整,做好预防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医务人员 乳腺增生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社区医院女性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冯磊 王艳玲 孙全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3年第3期62-63,共2页
目的了解社区医院女性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情况,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教育干预措施寻找有效途径。方法参考马斯勒倦怠感量表自制调查问卷,选择不同地区的社区医院进行随机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18份,年龄、职称、工龄和... 目的了解社区医院女性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情况,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教育干预措施寻找有效途径。方法参考马斯勒倦怠感量表自制调查问卷,选择不同地区的社区医院进行随机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18份,年龄、职称、工龄和学历的不同表现的职业倦怠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情绪衰竭、情感疏远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降低效能与心理健康状况呈负相关。结论社区医院女性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较高;年龄、职称、工龄和学历均对职业倦怠的某几个维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医院 女性 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下载PDF
综合医院女性医务人员抑郁症状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晓艳 李冯锐 王哲 《中国民康医学》 2009年第17期2078-2079,共2页
目的:初步了解综合医院女性医务人员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方法:使用贝克抑郁问卷(BDI)对沈阳市综合医院326名25~49岁女性医务人员(医生142人,护士184人;平均年龄34.9岁)进行抑郁现状调查,具有阳性症状者用DSM-Ⅳ诊断会谈明确诊断。结果:... 目的:初步了解综合医院女性医务人员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方法:使用贝克抑郁问卷(BDI)对沈阳市综合医院326名25~49岁女性医务人员(医生142人,护士184人;平均年龄34.9岁)进行抑郁现状调查,具有阳性症状者用DSM-Ⅳ诊断会谈明确诊断。结果:女性医务人员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3.2%,符合DSM-Ⅳ诊断标准为19.1%。结论:抑郁症状在综合医院女性医务人员中存在较普遍,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医务人员 抑郁
下载PDF
海南省三甲医院女性医护人员疲劳现况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允锁 王小丹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2期1964-1965,共2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三甲医院女性医护人员疲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甚至预防"过劳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疲劳量表-14对海南省三家三甲医院共952名女性医护人员进行横断面调... 目的了解海南省三甲医院女性医护人员疲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甚至预防"过劳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疲劳量表-14对海南省三家三甲医院共952名女性医护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①疲劳量表-14总平均得分为(7.92±2.98)分,有21.6%的女性医护人员感到疲劳。医护间躯体疲劳得分、脑力疲劳得分、疲劳总得分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有81.9%的人每周值两次以上的夜班,不同夜班情况间脑力疲劳得分(t=-2.547,P=0.011)和疲劳总得分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255,P=0.024)。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医护人员躯体疲劳的因素有工作单位、经常不吃早餐、饮食规律、患病情况。影响医护人员脑力疲劳的因素有工作单位、每周值夜班≥2次、患病情况和身体自我感觉情况。结论影响女性医护人员疲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影响因素 女性医护人员
下载PDF
工作-家庭平衡对女性医务人员离职倾向的影响:有调节的链式中介 被引量:3
9
作者 胡牡丽 袁东玲 +1 位作者 张逸 姚娜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0-825,共6页
目的: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探讨女性医务人员工作−家庭平衡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家庭平衡量表、压力知觉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对435名女性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中介及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工作-家庭平... 目的: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探讨女性医务人员工作−家庭平衡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家庭平衡量表、压力知觉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对435名女性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中介及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工作-家庭平衡不仅能直接影响女性医务人员离职倾向水平,也可通过压力知觉和职业倦怠间接影响离职倾向(效果量分别为0.114,0.138),还可通过压力知觉→职业倦怠的链式中介间接影响离职倾向(效果量为0.077)。同时有无子女在该链式中介中起调节作用,即有子女的高压力女性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显著低于无子女的高压力女性医务人员。结论:工作-家庭平衡既能直接影响女性医务人员的离职倾向,也能通过压力知觉和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及其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离职倾向,且有无子女在链式中介路径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家庭平衡 离职倾向 女性医务人员
原文传递
某三甲医院女医护人员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桂敏 滕雅轩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9期18-19,共2页
目的早期发现女医务人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保健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女医务工作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猝死率。方法对某三甲医院一线工作的239名女医护人员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39例女医护... 目的早期发现女医务人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保健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女医务工作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猝死率。方法对某三甲医院一线工作的239名女医护人员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39例女医护人员,高脂血症检出率最高,高总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分别为21.76%、20.95%和14.64%,其次是超重12.13%、高血压8.37%、高血糖5.86%和高尿酸1.26%。除了三酰甘油、超重之外,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均随着年龄增加而检出率增加。结论各年龄阶段女医务人员均存在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故干预和预防女医务人员危险因素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危险因素 心血管 三甲医院
下载PDF
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女性医务人员妇科疾病患病情况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飞 郑艳 +4 位作者 沈叶 许文倩 李慧明 黄徐 练燕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1705-1708,1714,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女性医务工作者健康状况,重点分析妇科疾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有关单位制定女性医务工作者健康维护措施提供参考信息与决策依据。方法对2021年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1912名女性医务人员体检资...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女性医务工作者健康状况,重点分析妇科疾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有关单位制定女性医务工作者健康维护措施提供参考信息与决策依据。方法对2021年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1912名女性医务人员体检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医务人员工作岗位、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对妇科疾病患病的影响。结果1912名女性医务人员妇科疾病患病率为92.1%(1761/1912),排名前5位者分别为乳腺增生[87.4%(1672/1912)]、宫颈疾病[38.1%(729/1912)]、乳腺囊肿[9.6%(184/1912)]、子宫肌瘤[8.6%(165/1912)]、卵巢囊肿[0.6%(11/1912)]。非临床岗位、年龄增加、受教育程度较低是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年龄增加是宫颈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医务人员妇科疾病患病率较高,需引起重视,应采取多种手段促进女性医务人员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医务人员 妇科疾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女性医务人员与公司女职工健康状况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霞 高峰 缑润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1年第5期610-612,共3页
目的 进一步认识女性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特点以及与职业的关系,为制定针对这一群体的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女性医务人员和公司女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女性医务人员检查项目全部正常者占9.67%,显著低于公... 目的 进一步认识女性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特点以及与职业的关系,为制定针对这一群体的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女性医务人员和公司女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女性医务人员检查项目全部正常者占9.67%,显著低于公司女职工的21.95%(调整年龄的影响后分别为12.21%和18.07%).两组对象中疾病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的前10位疾病都是女性医务人员高于公司女职工.女性医务人员的高血脂、脂肪肝、胆结石、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病率都具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χ2高血脂=14.38、χ2脂肪肝=15.46、χ2胆结石=20.62、χ2高血压=9.75、χ2高血糖=10.30,均P〈0.01).结论 与公司女职工相比,女性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引起有关人员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可行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医务人员 公司女职工 健康状况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健康体检及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萍 史秋生 赵红梅 《洛阳医专学报》 2001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 了解作为特殊群体的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健康状况及疾病谱。方法 由我院专科医师对全院92 8名女性医务工作者进行乳腺检查、妇科检查、超声检查 ,标准统一。结果 检查出乳腺疾患 90例 ,占乳腺体检人数的 5 5 .6 % ,占全体女性医务... 目的 了解作为特殊群体的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健康状况及疾病谱。方法 由我院专科医师对全院92 8名女性医务工作者进行乳腺检查、妇科检查、超声检查 ,标准统一。结果 检查出乳腺疾患 90例 ,占乳腺体检人数的 5 5 .6 % ,占全体女性医务工作者的 9.7% ,宫颈炎及子宫肌瘤分别为 5 8例、2 9例 ,分别占妇科体检人数和全体女性医务工作者的 2 4.5 % ,12 .2 %和 6 .3%、3.1%。结论 女性医务工作者健康普查的疾病发生率 ,从高到低依次为乳腺疾患、宫颈炎和子宫肌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医务工作者 体检 特殊群体 疾病谱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微博新闻标题中女性医护人员的身份建构研究
14
作者 吴娜 景晓平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3年第1期29-41,共13页
本文基于语用身份理论,以《人民日报》微博在新冠疫情期间发布的有关女性医护人员的新闻标题为语料,探讨疫情语境中女性医护人员的身份建构。研究发现,微博新闻标题主要建构了女性医护人员的默认职业身份,同时也建构了抗疫战士、奉献者... 本文基于语用身份理论,以《人民日报》微博在新冠疫情期间发布的有关女性医护人员的新闻标题为语料,探讨疫情语境中女性医护人员的身份建构。研究发现,微博新闻标题主要建构了女性医护人员的默认职业身份,同时也建构了抗疫战士、奉献者和服务提供者等变异身份。新闻标题整体上没有刻意呈现女性医护人员的性别身份,仅在建构其职业身份和抗疫战士身份时有少量体现。身份建构的话语策略包括指称语、隐喻、网络流行语、网络副语言等,体现了新闻标题吸引读者注意,有效传递新闻内容的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建构 女性医护人员 微博新闻标题
下载PDF
中山市外科女性医护人员下尿路症状患病情况及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坚成 杨增士 叶宁 《职业与健康》 CAS 2018年第10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调查中山市外科女性医护人员下尿路症状(LUTS)的患病情况及其职业紧张水平,探讨LUTS严重程度与职业紧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2—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LUTS相关问卷以及职业紧张量表对中山市5家综合医院的360名外科女性医... 目的调查中山市外科女性医护人员下尿路症状(LUTS)的患病情况及其职业紧张水平,探讨LUTS严重程度与职业紧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2—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LUTS相关问卷以及职业紧张量表对中山市5家综合医院的360名外科女性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60名调查对象中,至少发生一种LUTS的有219人(60.87%)。年龄、分娩方式、是否便秘、盆腔手术史以及运动习惯是女性医护人员LUTS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LUTS量表的平均得分为15.58±3.91,以储尿期症状(尿急、夜尿、尿频)得分最高;患有LUTS的医护人员职业紧张水平高于非LUTS医护人员(P<0.05),且LUTS的严重程度与医护人员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呈正相关(r=0.48、0.27,均P<0.01)。结论中山市外科女性医护人员的LUTS患病率高于普通职业女性。LUTS的严重程度与女性医护人员职业任务水平、个体紧张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医护人员 下尿路症状 职业紧张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全面二孩”政策下天津市某大学医院不同学历女医护人员生育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纯玲 黄金浩 +6 位作者 徐从喆 王庆 王井淼 杜雅 周健美 常虹 邓东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8-63,共6页
目的:调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某大学医院不同学历的女医护人员的生育情况,以探索影响其生育率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策略。方法:收集2016年以来的已育女医护人员基本人口学数据,统计其年生育率,将女医护人员按学历分为博士医生与非... 目的:调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某大学医院不同学历的女医护人员的生育情况,以探索影响其生育率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策略。方法:收集2016年以来的已育女医护人员基本人口学数据,统计其年生育率,将女医护人员按学历分为博士医生与非博士医生组、学士护士与非学士护士组等4个亚组,统计各组生育二孩比例,生育一、二孩间隔时间和生育二孩时的年龄及职称分布等。通过方差分析、t检验和卡方检验等分析其差异。结果:共调查5484人次育龄女医护人员,总体生育率逐年降低。博士与非博士医生生育二孩比例分别为13.89%和35.54%;生育一、二孩的间隔时间分别为(7.62±2.73)年和(4.27±2.15)年。学士护士与非学士护士生育二孩比例分别为24.34%和40.22%;生育一、二孩的间隔时间分别为(4.17±1.95)年和(6.32±2.77)年。以上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1)。约60%的女医护人员在29-34岁生育二孩。生育二孩的女医护人员超过72%为中级职称。结论:女医护人员生育率有所降低,生育二孩时年龄较大,高学历医护人员有少生育二孩和更迟生育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医护人员 二孩政策 学历背景 生育意愿
下载PDF
老年无陪护病房女性医护人员焦虑、抑郁状况及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
17
作者 李婷 魏珂 陈霞 《妇儿健康导刊》 2022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目的对老年无陪护病房女性医护人员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分析,为老年无陪护病房女性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老年无陪护病房女性医护人员12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 目的对老年无陪护病房女性医护人员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分析,为老年无陪护病房女性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老年无陪护病房女性医护人员12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本院未在老年无陪护病房工作的其他科室女性医护人员120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星进行人口学资料调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调查,统一发放二维码,调查条目由专业人员解释说明,确保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无误填写。参与调查人员240例,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100%。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抑郁、焦虑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SQI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无陪护病房女性医护人员焦虑、抑郁状况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人员,睡眠质量明显低于其他科室人员,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无陪护病房 女性医护人员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辽宁6市青年女医护人员与女大学生对HPV疫苗接种意愿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娇娇 曲连洋 +4 位作者 曲贤颖 孙立蕴 陆奕冰 孙羽彤 董莉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88-92,共5页
目的通过对辽宁省青年女医护人员和女大学生接种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和研究,为我国HPV疫苗在青年女医护人员和女大学生及其他女性中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并给出相关建议。方法采... 目的通过对辽宁省青年女医护人员和女大学生接种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和研究,为我国HPV疫苗在青年女医护人员和女大学生及其他女性中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并给出相关建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利用便利抽样对辽宁省青年女医护人员和女大学生关于HPV疫苗的认知情况和接种意愿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深入探究了解程度、接种成本、媒介途径和疫苗供应等4个方面对于接种意愿的影响。结果在本次调查的349名青年女医护人员中,有75.12%的人愿意接种HPV疫苗,323名女大学生中有56.11%的人愿意接种HPV疫苗,青年女医护人员接种意愿高于女大学生,不同人群、对HPV疫苗不同认知程度均与HPV疫苗接种意愿存在相关关系(P<0.05)。青年女医护人员关于HPV疫苗了解程度、接种成本、媒介途径、疫苗供应的OR值分别为3.226、0.300、1.334、7.392;女大学生关于HPV疫苗了解程度、接种成本、媒介途径、疫苗供应的OR值分别为15.171、0.361、2.254、5.998。结论辽宁地区青年女医护人员和女大学生均有较高的意愿接种HPV疫苗,导致目前辽宁地区HPV疫苗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公众对HPV疫苗认知度低及疫苗供应不足,建议建立政府-医院-公众长效机制构建HPV疫苗接种与推广路径,进一步提高适龄女性HPV疫苗的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疫苗 女大学生 青年女医护人员 接种意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