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刘向《列女传》中的女性伦理思想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全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9,共5页
刘向《列女传》中的女性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女性所扮演的"民"、女儿、妻子、母亲、儿媳等各种社会角色提出伦理要求,而对女性的各种伦理要求又以"礼"、"义"为价值取向。《列女传》的女性伦理思想在历... 刘向《列女传》中的女性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女性所扮演的"民"、女儿、妻子、母亲、儿媳等各种社会角色提出伦理要求,而对女性的各种伦理要求又以"礼"、"义"为价值取向。《列女传》的女性伦理思想在历史上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影响。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对责任和义务的高度自觉、以心安理得作为为人处世的价值目标。消极影响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婚姻关系中的男尊女卑倾向、过于看重"礼"、"义"的形式而不知变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列女传》 女性伦理思想
下载PDF
谭恩美的关怀伦理观:以《接骨师之女》为例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彭逢春 蒋欣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谭恩美自认她在写作中会尝试回答一些道德观问题。《接骨师之女》是她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叙述了一个"三代女性、两对母女"关系变迁的故事,描绘了一幅女性情感历程的宏伟画卷。女性主体失语、伦理关系失序,既是关怀伦理声音式... 谭恩美自认她在写作中会尝试回答一些道德观问题。《接骨师之女》是她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叙述了一个"三代女性、两对母女"关系变迁的故事,描绘了一幅女性情感历程的宏伟画卷。女性主体失语、伦理关系失序,既是关怀伦理声音式微的表征,更是两种伦理观(公正伦理观与关怀伦理观)之紧张关系的表征。《接骨师之女》集中揭示了关怀伦理观的独特内涵,充分说明了关怀伦理观对于解决个体间冲突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并有助于消解公正伦理观一统天下的认知格局。《接骨师之女》从文学的角度描绘了以"爱"为纽带实现"真"与"善"的统一这一根本伦理命题的现实可能性,并赋予"书写"、特别是女性"爱"的书写以特别的伦理意义,具有呼吁人们重视关怀伦理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 女性伦理 关怀伦理观 公正伦理观
下载PDF
南方的心灵冲突——福克纳文学伦理学批评
3
作者 姚小娟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福克纳立足于美国南方,执着探索人类心灵的内在冲突这一永恒的主题。一方面,他痛斥南方人性的丧失,批判南方人逃避自我的生存状态,哀痛南方淑女的放纵堕落,同情南方种族主义下身份迷失的混血儿;另一方面,他又极力复苏人类的种种美德,充... 福克纳立足于美国南方,执着探索人类心灵的内在冲突这一永恒的主题。一方面,他痛斥南方人性的丧失,批判南方人逃避自我的生存状态,哀痛南方淑女的放纵堕落,同情南方种族主义下身份迷失的混血儿;另一方面,他又极力复苏人类的种种美德,充分肯定南方人敢于面对自我的勇气,醉心于南方女性的坚强与博爱,钦佩具有坚定人格的混血儿。从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出发,试图管窥福克纳主要作品中的伦理关系和伦理现象,从而剖析福克纳的伦理道德观,进一步揭示福克纳对美国南方伦理道德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人性伦理 生存伦理 女性伦理 身份伦理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女性伦理的引领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国云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10,共5页
社会主义价值具有解放与发展的基本意义,以人为本的价值优先为社会性别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条件,女性伦理应强调包容性别差异与尊重个性发展之上的、扬弃男女二元对立的整体和谐。"核心"是价值的客观性的体现,强调女性... 社会主义价值具有解放与发展的基本意义,以人为本的价值优先为社会性别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条件,女性伦理应强调包容性别差异与尊重个性发展之上的、扬弃男女二元对立的整体和谐。"核心"是价值的客观性的体现,强调女性伦理的实体传统,重视家庭对于实体建构的意义。价值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求把握女性主体特点,体现价值的主体性。女性对于社会伦理具有独特贡献,应把握并体现其价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女性伦理 意义 实体 主体
下载PDF
透过《米德尔马契》看19世纪英国的女性伦理观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李莹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56-57,共2页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的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她不仅集哲学思辨与艺术鉴赏力于一身,且对女性问题颇为关注,她塑造的很多女性形象,都极富代表性,透露出强烈的女性观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米德尔马契》,透过《米德尔马契》来解读乔...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的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她不仅集哲学思辨与艺术鉴赏力于一身,且对女性问题颇为关注,她塑造的很多女性形象,都极富代表性,透露出强烈的女性观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米德尔马契》,透过《米德尔马契》来解读乔治.艾略所持的英国19世纪的女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 《米德尔马契》 19世纪 英国 女性伦理观
下载PDF
淑女与“假小子”:英国儿童小说中女性伦理的渐进 被引量:1
6
作者 裴斐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78-82,共5页
在帝国殖民语境全面深刻的影响下,20世纪初儿童小说中的女性伦理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帝国在征服海外时把充满野性的殖民话语带回了国内,也带到了女性作家们的笔下。这个时期儿童小说的女主角,或多或少地都沾染了帝国征服期特有的冒... 在帝国殖民语境全面深刻的影响下,20世纪初儿童小说中的女性伦理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帝国在征服海外时把充满野性的殖民话语带回了国内,也带到了女性作家们的笔下。这个时期儿童小说的女主角,或多或少地都沾染了帝国征服期特有的冒险精神。这种颇具男性特质的冒险精神最终改变了女性原有顺从、忍让、善良的传统道德,成为了女性主义的萌芽,也渐渐形成了新的女性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 女性伦理 儿童小说 渐进
下载PDF
汉传佛教女性伦理思想探析
7
作者 刘玮玮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3-105,共3页
在女性伦理观上,汉传佛教一方面继承了大乘佛教“众生平等”观念,主张终极层面的男女同尊;另一方面深受世俗社会的偏见及儒家“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在制度和修行中实行“男尊女垢”的价值倾向,汉传佛教也因此留下男女不平等的口实。
关键词 汉传佛教 女性伦理 终极平等 男尊女垢
下载PDF
《寒夜》与巴金的女性伦理观 被引量:1
8
作者 邱方梅 杨红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寒夜》是巴金的一部重要代表作,极具感染力,描写了在抗战后期作为陪都的重庆的一个小知识分子的家庭生活。作家把眼光从关注大家庭、关注社会变迁转移到关注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文章试图从曾树生的悲剧命运中探析巴金这时期的女性伦理... 《寒夜》是巴金的一部重要代表作,极具感染力,描写了在抗战后期作为陪都的重庆的一个小知识分子的家庭生活。作家把眼光从关注大家庭、关注社会变迁转移到关注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文章试图从曾树生的悲剧命运中探析巴金这时期的女性伦理观,在女性解放的浪潮下巴金的女性伦理观日趋成熟客观,曾树生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女性的理想与现实的错位给她们带来的尴尬处境。曾树生正是作家这时期对女性解放的思考的一个结果,也是作家对于现代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出路的一种困惑和无奈心境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夜 生存 女性伦理
下载PDF
《新青年》的《娜拉》译介与女性伦理的现代转型
9
作者 王彬 《新余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7-91,共5页
以《新青年》对《娜拉》的译介为考察对象,深度探究了其助推女性伦理现代转型的历史文化动因,从家庭伦理中对平等的诉求,婚姻伦理中对自由的呼唤,社会伦理中对女子经济权、教育与职业的探讨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其助推女性伦理现代转型的路... 以《新青年》对《娜拉》的译介为考察对象,深度探究了其助推女性伦理现代转型的历史文化动因,从家庭伦理中对平等的诉求,婚姻伦理中对自由的呼唤,社会伦理中对女子经济权、教育与职业的探讨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其助推女性伦理现代转型的路径,简要概括了《新青年》戏剧译介助推女性伦理现代转型对当下戏剧译介的启示,以期能为当下通过文学作品译介实现对国人的伦理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娜拉》 译介 女性伦理 现代转型
下载PDF
论藏传佛教的女性伦理观
10
作者 刘玮玮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1-23,共3页
在女性伦理观上,藏传佛教一方面继承了密宗的“女身成佛”之说及“阴阳双合”的思想,肯定女性成就理想人格的权利和潜能,主张两性的平等与和谐;另一方面受到男权社会的影响,认为女性天性卑劣。这种充满矛盾色彩的女性伦理观对藏族... 在女性伦理观上,藏传佛教一方面继承了密宗的“女身成佛”之说及“阴阳双合”的思想,肯定女性成就理想人格的权利和潜能,主张两性的平等与和谐;另一方面受到男权社会的影响,认为女性天性卑劣。这种充满矛盾色彩的女性伦理观对藏族女性造成双重影响,使其在受到人们尊重的同时又遭到男权社会的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女性伦理 即身成佛 阴阳双合 罗刹女
下载PDF
女神与女从——中国文学中女性伦理表现的两极性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纯菲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29,共7页
在女性主义视阈下研究中国文学应注重其民族特色。儒家文化精神为主导的女性伦理,是中国女性历史上主体位置缺席的“元凶”。然而,儒家伦理之于女性又呈现二律背反现象。儒家伦理的妇德将女性置于“从属”地位,儒家伦理中的孝道在中国... 在女性主义视阈下研究中国文学应注重其民族特色。儒家文化精神为主导的女性伦理,是中国女性历史上主体位置缺席的“元凶”。然而,儒家伦理之于女性又呈现二律背反现象。儒家伦理的妇德将女性置于“从属”地位,儒家伦理中的孝道在中国“母性崇拜”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又将作为母亲的女性推到社会主体文化表述者位置。这形成中国女性处境不同于西方女子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女神”般的母亲形象与处于男性附属地位的“女从”形象两极化表现的缘由。它导致中国女性在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解放的自觉性方面整体地迟钝于西方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神 女从 儒家女性伦理 两极性
下载PDF
中国传统女性伦理与礼仪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付红梅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6期100-103,共4页
中国传统女性伦理与礼仪内容庞杂,糟粕精华并存。现代女性伦理与礼仪建设应当摒弃其中维护男性特权,束缚女性人身自由的非人道性的糟粕,承继其中具有现代价值的精华,从而建立人道、文明、科学的现代女性伦理与礼仪新体系。
关键词 女性 伦理与礼仪 现代价值
下载PDF
乔治·艾略特与女性伦理观的创建
13
作者 程婷立 章少泉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1-65,共5页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位具有深沉的哲学思辨能力和艺术欣赏力的女作家。她的创作是丰富而变化的,从早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写实到中后期的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及现代因素的现实主义风格,从对童年故乡农村生活的描写到对...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位具有深沉的哲学思辨能力和艺术欣赏力的女作家。她的创作是丰富而变化的,从早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写实到中后期的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及现代因素的现实主义风格,从对童年故乡农村生活的描写到对复杂城市中产阶级社会生活及矛盾的刻画,从单纯的外貌描写到描写复杂的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等等。但她的创作有一个主题始终未变,那就是小说中对伦理道德的关注与诠释。并与女性文学结合,塑造了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对道德主题的探索对女权主义文学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的女性伦理在当时是具有先进性、预见性的,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女性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 女性伦理观 女性文学 先进性
下载PDF
重评班昭《女诫》的女性伦理观 被引量:4
14
作者 晋文 赵会英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6期1-5,共5页
班昭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女性史学家和教育家。她所写的《女诫》一书,历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女性劝诫要籍。尽管其中不无糟粕,但深入考察她的男女有别、夫尊妻卑的伦理观、谦恭柔顺的女性观和委曲求全的家庭观,实际还有着明显的历史... 班昭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女性史学家和教育家。她所写的《女诫》一书,历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女性劝诫要籍。尽管其中不无糟粕,但深入考察她的男女有别、夫尊妻卑的伦理观、谦恭柔顺的女性观和委曲求全的家庭观,实际还有着明显的历史进步作用和维护家庭稳定的功能。特别是某些一以贯之的中华妇女道德传统,至今仍有其强大的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昭 《女诫》 女性伦理观
下载PDF
论陈独秀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
15
作者 李炼 张晗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16,75,共6页
早期陈独秀倡导妇女解放的伦理思想,力主排除封建礼教的精神束缚,重塑妇女的自我意志与社会的道德风气。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陈独秀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关照妇女运动,提出妇女解放要从教育、职业和经济独立三方面的具体实践出发,拓展妇女... 早期陈独秀倡导妇女解放的伦理思想,力主排除封建礼教的精神束缚,重塑妇女的自我意志与社会的道德风气。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陈独秀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关照妇女运动,提出妇女解放要从教育、职业和经济独立三方面的具体实践出发,拓展妇女解放的实践路径。妇女运动要进阶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从社会制度的根源上彻底解决妇女受压迫的困境。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妇女事业,使妇女权益得到保障,重构女性伦理观,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妇女的独立与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女性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伦理观
下载PDF
女性性功能障碍诊断治疗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 被引量:3
16
作者 丛中 高文凤 《中国医学伦理学》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女性性功能障碍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心理医生应该成为女性性功能障碍的及时发现者和最佳治疗者。在治疗中医生必须坚持病人自愿、知情同意、必要、对病人有益和保密等伦理学原则。男医生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时宜与病人签订治疗协议。
关键词 性功能障碍 女性 心理治疗 医学伦理学
下载PDF
论庄子的女性伦理美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玮玮 王友良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1-13,共3页
庄子认为,女性伦理美应该体现"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表现为一种返朴归真的自然美。对于女性的外表,庄子主张"大朴不雕";对于女性的心灵和人格,庄子主张去"迹"返"真"。虽然庄子以"全德全形... 庄子认为,女性伦理美应该体现"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表现为一种返朴归真的自然美。对于女性的外表,庄子主张"大朴不雕";对于女性的心灵和人格,庄子主张去"迹"返"真"。虽然庄子以"全德全形"为女性伦理美的最高境界,但在女性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庄子认为女性的内在美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女性伦理美
下载PDF
小说《辫子》的空间叙事与女性伦理困境
18
作者 陈丽娟 刘新梅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2年第2期71-80,93,共11页
法国女作家莱蒂西娅·科隆巴尼的小说《辫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者将印度、意大利和加拿大三个空间并置,分别围绕斯密塔、朱丽娅和萨拉三位女性的伦理困境展开共时性叙事。作者通过故事人物视角的转换,将不同空间所承载的伦理... 法国女作家莱蒂西娅·科隆巴尼的小说《辫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者将印度、意大利和加拿大三个空间并置,分别围绕斯密塔、朱丽娅和萨拉三位女性的伦理困境展开共时性叙事。作者通过故事人物视角的转换,将不同空间所承载的伦理规范与主人公的个体经验相糅合,投射出三位女性各自遭遇的不同伦理困境,涉及种姓伦理、性别伦理、种族伦理、职场伦理等问题。本文将结合空间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相关理论,探讨三个不同空间下的伦理语境及女性所处的伦理困境。三位女性因“辫子”建立起了一种超越国别、种族、阶级和文化的“女性情谊”,她们不仅在与自身遭遇的伦理束缚相抗争,更是为更多的女性争取权益而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子》 空间叙事 女性伦理困境 女性情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