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牡丹亭》的女性批评者——《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
俞为民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15 |
1
|
|
2
|
视域、方法与效果:论辽宁女性批评家的小说批评 |
吴玉杰
|
《职大学报》
|
2017 |
0 |
|
3
|
“美丽”的假面——论张爱玲小说对女性心理阴影的理性透视 |
宋剑华
刘力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4
|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概论 |
阚鸿鹰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07 |
4
|
|
5
|
女性主义视域下吴月娘形象的文化解读 |
祝东
|
《绥化学院学报》
|
2008 |
4
|
|
6
|
女性关怀与女性批判——梅娘水族系列小说解读 |
褚洪敏
|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1
|
|
7
|
女性生存的审视与超越 |
朱玉霞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8
|
评《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新时期女性小说论稿》 |
李敏霞
|
《河套学院论坛》
|
2009 |
0 |
|
9
|
论文学经典化中的文化权力转移与文明新识 |
魏丽娜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明清女性序跋作者的戏曲功能论 |
刘奇玉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11
|
“免责性”网络厌女言论的解读与批判——基于豆瓣语料的女性批评话语分析 |
孙炳宇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2
|
论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学评论中的性别意识 |
林树明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13
|
多角度观照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 |
楚金波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5 |
0 |
|
14
|
女性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第九届中国女性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降红燕
李木桂
刘瑞兰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5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李秀清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0 |
0 |
|
16
|
当代女性文学版图上的辽海风光——辽宁女作家创作与批评研究 |
王春荣
|
《职大学报》
|
2017 |
1
|
|
17
|
新世纪以来女性文学批评面临的历史选择:从底层文学、自然小说、科幻文学和网络小说的兴起谈起 |
苏红军
|
《职大学报》
|
2016 |
1
|
|
18
|
后现代女性主义文论的特征 |
张玉能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9
|
女性诗学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
赵思奇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
2021 |
0 |
|
20
|
闺秀诗话所见之女性文学观念 |
吴国庆
张丽华
|
《语文学刊》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