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别·民族与革命:女红军长征时期在四川筹粮活动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汤锐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1期73-84,共12页
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之后,因自然条件恶劣、国民党反动派恶意宣传等因素,使得生存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产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在此情势之下,长征时期主要担负后勤任务的女红军,在筹粮活动中展演出女性的细心、... 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之后,因自然条件恶劣、国民党反动派恶意宣传等因素,使得生存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产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在此情势之下,长征时期主要担负后勤任务的女红军,在筹粮活动中展演出女性的细心、灵巧、坚韧等优良品质,为长征最终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进言之,女红军不遗余力的筹粮得益于深层革命力量助推,即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帮助女红军摆脱了童养媳的底层境遇,告别性别桎梏的她们在长征途中彰显出绝对服从、绝对执行的军人气质。另一方面,女红军全力筹粮,与底层少数民族人民解放休戚相关,通过设置基层筹粮委员会,少数民族地区阶级关系、政权建设渐次得以产生新的塑形。性别与民族交相辉映的革命浪潮,勾勒出1930年代中国乡村妇女革命动因的多重历史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红军 四川 筹粮 性别
下载PDF
女红军的旗帜——试论长征途中女红军的革命性及女性感受
2
作者 郭海文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79-83,共5页
长征途中的女红军既表现出革命的一面:抬担架,救伤员;鼓动宣传、沿途扩红;搞运输、保供给;勇斗张国焘;反对家长专制。但是也有作为女性的特殊感受:克服“三期”(经期、孕期、生产哺乳期)的特殊困难。正因如此,女红军的旗帜高高飘扬。
关键词 女红军 革命性 女性感受
下载PDF
川陕苏区女红军群体特征探析及工作职能考察
3
作者 沈婷婷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5-10,共6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全国第二大苏区。文章以川陕苏区女红军为考察对象,采用群体研究方法,考察该区域女红军群体特征及工作职能的状况。川陕苏区女红军包括鄂豫皖入川女红军和川陕苏区当地女红军两部分,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全国第二大苏区。文章以川陕苏区女红军为考察对象,采用群体研究方法,考察该区域女红军群体特征及工作职能的状况。川陕苏区女红军包括鄂豫皖入川女红军和川陕苏区当地女红军两部分,该群体年龄小人数多;家庭出身普通;文化程度较低。与其群体特征形成反差的是,她们在川陕苏区建设中的作用则更为引人注目。其工作职能涵盖战斗、游击、宣传、医务、内务等方面,工作种类多,分配科学,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为红色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和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苏区 女红军 根据地建设
下载PDF
略论长征中女红军战士在后勤保障方面的作用
4
作者 马菲菲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78-79,共2页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在这次艰难的行军过程中女红军战士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她们在长征中还承担了重要的工作,例如宣传工作、执行民族政策、救死扶伤等,尽管这样,在很长时期内史学界很少有著作专门介绍女红军战士,随着历史的...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在这次艰难的行军过程中女红军战士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她们在长征中还承担了重要的工作,例如宣传工作、执行民族政策、救死扶伤等,尽管这样,在很长时期内史学界很少有著作专门介绍女红军战士,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应该从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传记和资料中挖掘关于女红军战士的素材,以期肯定女红军战士在长征中的突出贡献。本文拟从在长征进程中女红军战士在后勤保障中的作用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 女红军 后勤保障 作用
下载PDF
论川陕苏区女红军的突出贡献和重要作用
5
作者 郑丽天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7-15,共9页
川陕苏区女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支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战斗最强的妇女武装,她们和根据地的男人一起,建立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奋勇杀敌、流血牺牲,经受了比男人更多的苦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奉献了青春... 川陕苏区女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支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战斗最强的妇女武装,她们和根据地的男人一起,建立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奋勇杀敌、流血牺牲,经受了比男人更多的苦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奉献了青春、贞洁、尊严和生命。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不怕牺牲、顽强不屈的革命斗志,铁骨铮铮、顶天立地的革命气节,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巾帼风采,顶起了川陕苏区的半边天、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半边天、河西征战的半边天,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中国妇女解放史上、中国民族精神史上都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苏区 女红军 贡献 作用
下载PDF
革命的想象:《红色娘子军》中女革命者形象叙事规范的生成及更新(1956-1976)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小蕾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66,共13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成员们以群体身份展现了女性在革命中的自觉能动性。1956-1976年,这一女革命者群体形象在以"红色娘子军"命名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被反复塑造与摹写,并根据不同时期的现实...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成员们以群体身份展现了女性在革命中的自觉能动性。1956-1976年,这一女革命者群体形象在以"红色娘子军"命名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被反复塑造与摹写,并根据不同时期的现实需要和社会氛围形成了相应的叙事规范,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革命想象提供了话语资源。在"红色娘子军"的形象被改编和艺术重构的过程中,创作者们诠释了革命对女性成长乃至无产阶级解放的意义,还将革命历史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使之具有了不同的叙事侧重和表达方式。虽然其中难免存在性别与阶级两个叙述角度之间的渗透和转换,但二者皆有助于激活受众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化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想象 女革命者 形象叙事 红色娘子军
原文传递
弘扬和传承长征女红军精神:“红妍记忆”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7
作者 张媛恬子 王庆浩 +1 位作者 陈程 熊莹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长征中的女红军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红妍记忆”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遵义市女红军纪念馆为创作背景,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将女红军精神融入文创产品之中,它... 长征中的女红军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红妍记忆”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遵义市女红军纪念馆为创作背景,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将女红军精神融入文创产品之中,它不仅有助于受众深入理解女红军精神,还能为文创设计的创新和开发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精神 红妍记忆 文创产品
下载PDF
长征路上的女红军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彩玲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0-49,共10页
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途中,活跃着数千名年轻的红军女战士。她们既要与男战士一样去承担艰难的行军与繁重的工作,又要去面对因女性生理特点带来的困境,承受着比男红军战士更多的艰辛与磨难。她们不仅担负着护抬担架、筹粮运粮、医疗救护... 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途中,活跃着数千名年轻的红军女战士。她们既要与男战士一样去承担艰难的行军与繁重的工作,又要去面对因女性生理特点带来的困境,承受着比男红军战士更多的艰辛与磨难。她们不仅担负着护抬担架、筹粮运粮、医疗救护、宣传鼓动等重任,还时常参与对敌作战,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女红军战士凭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乐观向上的人生信念,战胜了超越人类生理与心理极限的挑战。她们的勇敢与坚强,既"为自己赢得了在红星下的合法地位",也树立了中国女性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正面形象,改变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脆弱、卑微、胆小与顺从的习惯认知,从而在中国近代妇女解放史上,树立了一座永不褪色的历史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 女红军 任务 困境 信念
原文传递
性别视角下的女红军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海文 《唐都学刊》 2011年第1期59-65,共7页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可以通过对女红军婚姻选择、人格独立、功绩认可、地位确定四个方面,来探求战争年代女红军自身在这场革命中的独特的经验和体会,探究女红军所经历过的"妇女解放"的艰辛历程,歌颂其在中国妇女运动史的贡献,以...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可以通过对女红军婚姻选择、人格独立、功绩认可、地位确定四个方面,来探求战争年代女红军自身在这场革命中的独特的经验和体会,探究女红军所经历过的"妇女解放"的艰辛历程,歌颂其在中国妇女运动史的贡献,以提供不同于"宏大叙事"的另一种历史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红军 性别视角 婚姻 人格 功绩
下载PDF
论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的历史及其地位
10
作者 姚意军 张志平 +1 位作者 连焕荣 林杮华 《嘉应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7-31,共5页
1927年秋开创的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东江革命的一面旗帜,是粤东北革命的大本营,被誉为“粤东井冈山”。这里曾建立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开展田野调查、走访女红军亲属等... 1927年秋开创的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东江革命的一面旗帜,是粤东北革命的大本营,被誉为“粤东井冈山”。这里曾建立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开展田野调查、走访女红军亲属等形式,试图厘清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的历史及其地位: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开创了中国红军正规建制妇女武装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红军连 革命根据地 九龙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