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照对水生动物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88
1
作者 周显青 牛翠娟 李庆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关键词 光照 水生动物 摄食 生长 存活率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对鳜仔鱼摄食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晓华 苏锦祥 殷名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94,共4页
鳜(Sinipercachuatsi)又称季花鱼、桂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科(Seranidae)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其肉嫩味美,为淡水鱼类中珍品,鉴于鳜本身的价值以及在人工养殖中尤其是鱼苗繁育过程... 鳜(Sinipercachuatsi)又称季花鱼、桂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科(Seranidae)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其肉嫩味美,为淡水鱼类中珍品,鉴于鳜本身的价值以及在人工养殖中尤其是鱼苗繁育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对鳜的研究也陆续见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仔鱼 温度 摄食率 生长速度 发育
下载PDF
不同光照强度下乌鳢幼鱼的摄食强度及动力学 被引量:30
3
作者 谢从新 熊传喜 +2 位作者 周洁 万新淼 金晖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3-218,共6页
在103-10-3lx光照强度范围内,乌鳢幼鱼对浮游动物的摄食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强,在10-3lx时达最大值;摄食丰在10-3lx时最高,并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
关键词 乌鳢 幼鱼 光照强度 摄食强度 人工养殖
下载PDF
盐度和昼夜节律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吴桂汉 陈品健 +2 位作者 江瑞胜 杨圣云 沈锦兰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2-77,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 ,用流水系统测定盐度和昼夜节律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的影响 .分别对 1 5、2 0、2 5、3 0、3 5这 5个盐度梯度 ,以及连续 2 4h的 0 0 :0 0、0 4:0 0、0 8:0 0、1 2 :0 0、1 6:0 0、2 0 :0 0这 6个时间点下菲律宾蛤仔的摄... 在实验室条件下 ,用流水系统测定盐度和昼夜节律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的影响 .分别对 1 5、2 0、2 5、3 0、3 5这 5个盐度梯度 ,以及连续 2 4h的 0 0 :0 0、0 4:0 0、0 8:0 0、1 2 :0 0、1 6:0 0、2 0 :0 0这 6个时间点下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在1 5~ 2 5的盐度范围内 ,蛤仔的摄食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 ,在盐度 2 5时达到最大 ,而在 2 5~ 3 5盐度范围内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一个昼夜里 ,蛤仔的摄食率存在显著的差异 ,夜间的摄食率明显高于白昼 ,0 0 :0 0和 1 2 :0 0分别是两个极值 ;菲律宾蛤仔是一个有着明显昼夜节律性的底栖动物 ,并且对盐度有一个适应范围 ,盐度 2 5~ 3 0是其最适的盐度 .本实验为以后进一步研究菲律宾蛤仔在贝类混养虾池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昼夜节律 盐度 摄食率
下载PDF
不同投饵率对施氏鲟幼鱼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赵吉伟 邱岭泉 +4 位作者 杨雨辉 刘红柏 卢彤岩 孙大江 叶继丹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5-378,共4页
采用同一种饵料 5个投喂率水平 (1.5 %、2 .0 %、2 .5 %、3.0 %、3.5 % ) ,室外流水养殖系统 ,在水温 (16 .5± 1.8)℃的条件下对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幼鱼 (4 2 .6± 9.2 )g进行 4 2d生长实验。结果表明 ,相对增重率... 采用同一种饵料 5个投喂率水平 (1.5 %、2 .0 %、2 .5 %、3.0 %、3.5 % ) ,室外流水养殖系统 ,在水温 (16 .5± 1.8)℃的条件下对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幼鱼 (4 2 .6± 9.2 )g进行 4 2d生长实验。结果表明 ,相对增重率、饵料利用率、鱼体蛋白质及水分含量受投饵率影响显著 (P <0 .0 5 )。随着投饵率的增加 ,相对增重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饵料利用率随着投饵率的升高而下降。根据最大相对增重率和最大饵料利用率 ,确定施氏鲟幼鱼适宜投喂率在水温 15~ 18℃时为体重的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饵率 施氏鲟 幼鱼生长 体成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水产养殖动物摄食节律与投喂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华 李勇 +2 位作者 陈康 王美琴 夏苏东 《饲料工业》 2008年第24期17-21,共5页
投喂模式是集约化养殖管理的核心之一,是由投饲量(或投饲率)、投饲频率、投饲方式等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使其最优化是获取最佳生长速度、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养殖自污染的有效途径。动物内在摄食节律则是建立科学投喂模式的生物学基础。... 投喂模式是集约化养殖管理的核心之一,是由投饲量(或投饲率)、投饲频率、投饲方式等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使其最优化是获取最佳生长速度、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养殖自污染的有效途径。动物内在摄食节律则是建立科学投喂模式的生物学基础。投饲量和投饲频率与养殖动物的生长和饲料利用密切相关。文章针对国内外关于水产养殖动物摄食节律、投饲量、投饲频率和投饲方式等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期望能对投喂模式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节律 投喂模式 投饲率 投喂频率
下载PDF
饲喂频率对南方鲇的摄食率、生长和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何利君 谢小军 艾庆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4-436,共3页
关键词 饲喂频率 摄食率 生长率 南方鲇 饲料转化效率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褐牙鲆生长及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8
作者 徐冬冬 楼宝 +4 位作者 詹炜 史会来 毛国民 骆季安 程丽娜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99-1105,共7页
为了研究高温对褐牙鲆幼鱼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对其不同温度处理(25、28、30、31、32℃)下的存活、生长、摄食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5℃组、28℃组及30℃组的鱼没有死亡,31℃组的成活... 为了研究高温对褐牙鲆幼鱼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对其不同温度处理(25、28、30、31、32℃)下的存活、生长、摄食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5℃组、28℃组及30℃组的鱼没有死亡,31℃组的成活率为(95%±1.18%),32℃组的成活率仅为(20.83%±2.20%)。各温度处理组的特定生长率(SGR)、摄食率(FR)和饲料转化率(FCE)和水温的平方呈显著的负相关(SGR:R2=0.93;FR:R2=0.90;FCE:R2=0.86;P<0.01),即25~32℃时,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各处理组的肝脏组织中的SOD及CAT活力随胁迫温度升高而降低。本研究表明32℃是褐牙鲆长期生存的临界上限温度,高温能够显著影响其生长和抗氧化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牙鲆 高温胁迫 特定生长率 摄食率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温度胁迫对福寿螺生长、摄食及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33
9
作者 潘颖瑛 董胜张 俞晓平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9-244,共6页
为探讨福寿螺对温度的耐受性及其在我国南方稻区成灾的原因,通过高温(30、33、36、39、42℃)和低温(6、9、12、15℃)胁迫处理,对福寿螺幼螺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及存活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过福寿螺幼螺适宜生长温度的高温胁迫... 为探讨福寿螺对温度的耐受性及其在我国南方稻区成灾的原因,通过高温(30、33、36、39、42℃)和低温(6、9、12、15℃)胁迫处理,对福寿螺幼螺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及存活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过福寿螺幼螺适宜生长温度的高温胁迫,对其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及存活率的影响差异显著,三者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福寿螺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强,36℃条件下处理21天仍有50%的生存率,42℃下平均生存时间为2.57天。福寿螺不耐低温,在偏离适温的低温下,福寿螺生长缓慢,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及存活率下降,6℃时7天内全部死亡,致死中时间为4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温度胁迫 特定生长率 摄食率 存活率
原文传递
南方鲇的营养学研究:饲料中大豆蛋白水平对消化率及摄食率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艾庆辉 谢小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5-220,共6页
以23.78±0.09g的南方鲇为实验对象,以Cr2O3作为测定饲料消化率的指示物,以大豆蛋白分别替代0%、13%、26%、39%、52%和6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6种等氮(粗蛋白48%)、等能(总能20KJ/g)的饲料,用于探讨饲料中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 以23.78±0.09g的南方鲇为实验对象,以Cr2O3作为测定饲料消化率的指示物,以大豆蛋白分别替代0%、13%、26%、39%、52%和6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6种等氮(粗蛋白48%)、等能(总能20KJ/g)的饲料,用于探讨饲料中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对南方鲇消化率及摄食率的影响。实验在27.5±0.02℃水温条件下进行6周,溶氧维持在5mg/L以上,光制为14L∶10D。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比例的鱼粉蛋白与大豆蛋白对南方鲇的消化率及摄食率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其中南方鲇对于物质、蛋白质、脂肪和能量的消化率随着大豆蛋白替代率的提高而逐步下降,当替代量为65%时,其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而南方鲇的摄食率均随着饲料中大豆粉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当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超过39%时,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通过分析认为,消化率是限制南方鲇利用大豆粉的重要因素,而摄食率不是影响其利用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营养学 大豆蛋白水平 消化率 摄食率 饲料蛋白 大豆粉
下载PDF
饥饿对唐鱼仔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国柱 方展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61,共13页
用初次摄食率测定法测定饥饿胁迫下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仔鱼耐饥饿能力,观察了饥饿对仔鱼摄食、生长和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24.0-28.5℃条件下仔鱼在孵化后第2.5-3d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33.3%,最高初次摄食率为100%... 用初次摄食率测定法测定饥饿胁迫下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仔鱼耐饥饿能力,观察了饥饿对仔鱼摄食、生长和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24.0-28.5℃条件下仔鱼在孵化后第2.5-3d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33.3%,最高初次摄食率为100%并持续4d;混合营养期约2d;第5d卵黄耗尽,并达到最高摄食强度;第8.5d进入不可逆点(PNR),PNR有效积温为222.7d.℃,第10d死亡率超过50%,12d全部死亡。饥饿对仔鱼发育起延迟作用,混合营养期延迟投喂,仔鱼生长发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投喂仔鱼,饥饿仔鱼发育停滞且在PNR前后负增长并出现胸角。本文讨论了仔鱼耐饥饿能力与生境、生活史策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鱼 仔鱼 摄食率 摄食强度 不可逆点(PNR)
下载PDF
投喂频率对鳡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杜海明 刘文奎 +2 位作者 张磊 董俊峰 樊启学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2次/d,3次/d,4次/d)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从1次/d增加到4次/d,鳡幼鱼的摄食率逐步提高,1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体重增加率、...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2次/d,3次/d,4次/d)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从1次/d增加到4次/d,鳡幼鱼的摄食率逐步提高,1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体重增加率、特定生长率有不同程度增高,在3次/d时达到最高;饲料转化率逐次下降,1次/d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实验各组组内个体体重差异显著下降,鳡的规格趋于整齐,组间每日摄食表现也各不相同。试验表明:鳡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3次是鳡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鳡(Elopichthys bambusa) 投喂频率 摄食率 生长
下载PDF
不同投饵率对黑鲷生长及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楼宝 毛国民 +3 位作者 骆季安 辛俭 陈雪昌 史海东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0-235,共6页
选取同一种饵料设置7个投饵率水平(分别为体重的1.0%、1.5%、2.0%、2.5%、3.0%、3.5%、4.0%),采用静水连续充气养殖系统,在盐度为26.0-27.5、温度为27.8-26.5℃的条件下对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成鱼和黑鲷鱼种进行为期40 d的生长... 选取同一种饵料设置7个投饵率水平(分别为体重的1.0%、1.5%、2.0%、2.5%、3.0%、3.5%、4.0%),采用静水连续充气养殖系统,在盐度为26.0-27.5、温度为27.8-26.5℃的条件下对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成鱼和黑鲷鱼种进行为期40 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1)黑鲷成鱼和鱼种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随着投饵率的增加,黑鲷的饲料转化率逐渐下降,相对增重率先升高后下降。但是在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上,黑鲷鱼种远大于黑鲷成鱼。(2)黑鲷成鱼和鱼种的水分含量随投饵率的增高而下降,脂肪含量随投饵率的升高而增加。(3)适宜投饵率随着黑鲷体重的增加而降低,黑鲷鱼种的适宜投饵率为其体重的3.0%,黑鲷成鱼的适宜投饵率为其体重的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 投饵率 生长 饲料转化率
下载PDF
方格星虫幼体饵料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兰国宝 廖思明 +1 位作者 阎冰 吴斌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以10种饵料投喂方格星虫幼体进行定性和定量试验,实验用的方格星虫幼体是通过人工催产孵化获得。试验结果表明:9种海产单细胞藻类和面包酵母都是方格星虫幼体的良好饵料,其中以扁藻、等鞭金藻、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牟氏角毛藻和三角... 以10种饵料投喂方格星虫幼体进行定性和定量试验,实验用的方格星虫幼体是通过人工催产孵化获得。试验结果表明:9种海产单细胞藻类和面包酵母都是方格星虫幼体的良好饵料,其中以扁藻、等鞭金藻、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牟氏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投喂效果最好,星虫幼体日平均生长率达46~52μm,存活率达80%以上。饵料密度对星虫幼体生长及存活的影响明显。饵料密度过低,星虫幼体生长率和存活率都较低;饵料密度过高时,虽然星虫生长率有所提高,但存活率明显下降。扁藻投喂密度以4000~6000cell ml、金藻、角毛藻密度以15000~20000cell ml为宜。初期幼体投喂金藻和角毛藻时,其生长率大于投喂扁藻的生长率;后期幼体投喂扁藻时,幼体生长率反而大于投喂金藻和角毛藻的生长率。因此,初期幼体宜投喂细胞较小的金藻和角毛藻,后期投喂扁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幼体 饵料种类 饵料密度 幼体生长率 幼体存活率
下载PDF
延迟投饵对杂交鲟仔鱼生长、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宋兵 陈立侨 +2 位作者 高露姣 陈亚瞿 徐彦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226,共5页
以杂交鲟(Huso huso ×Acipenser baeri )仔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8个处理组,每组100尾(各设2个平行组),分别在孵化后6 d(对照组)、8 d、10 d、12 d、14 d、16 d和18 d开始投喂冰冻卤虫和碎水蚯蚓(以质量比1:1混合),5 d后只投喂碎... 以杂交鲟(Huso huso ×Acipenser baeri )仔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8个处理组,每组100尾(各设2个平行组),分别在孵化后6 d(对照组)、8 d、10 d、12 d、14 d、16 d和18 d开始投喂冰冻卤虫和碎水蚯蚓(以质量比1:1混合),5 d后只投喂碎水蚯蚓。第8组为饥饿组,从不投饵。水温17 ℃,实验周期30 d。结果显示,仔鱼于孵出后8日龄进入混合营养期;10日龄左右是仔鱼开始加速生长的关键时期;12日龄仔鱼进入外源性营养期。随起始投饵时间的延迟,仔鱼的全长、湿重、干重和粗蛋白含量下降,鱼体水分含量则随之升高。但对照组、8日龄及10日龄起始投喂组之间的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14日龄及其以后各起始投喂组仔鱼的生长和鱼体生化成分则与上述各组存在显著差异(P<O.05)。各组仔鱼的最终死亡率以10日龄起始投喂组为最低,仅为5.0%。实验结果表明,杂交鲟仔鱼开始投喂的适宜时间是孵出后1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投饵 杂交鲟 仔鱼 生长 体成分 存活率
下载PDF
不同投饲率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及鱼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史会来 楼宝 +3 位作者 骆季安 郑代明 毛国民 辛俭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一种饲料5个投喂水平(鱼体重1.0%、2.0%、3.0%、4.0%、5.0%)在水温26~28℃的条件下对日本黄姑鱼幼鱼(26.85±1.69g)进行了40d生长实验。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随着投饲率的增加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 采用一种饲料5个投喂水平(鱼体重1.0%、2.0%、3.0%、4.0%、5.0%)在水温26~28℃的条件下对日本黄姑鱼幼鱼(26.85±1.69g)进行了40d生长实验。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随着投饲率的增加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饲料利用率随着投饲率的升高呈先下降后平稳再下降的趋势;鱼体的水分含量随投饲率的增加而下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投饲率的增加而升高,投饲率对灰分无影响。根据最大相对增重率和最大饲料利用率,确定日本黄姑鱼幼鱼适宜投饲率在水温26-28℃时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投饲率 相对增重率 饲料利用率 体成分
下载PDF
近邻剑水蚤对浮游动物的摄食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宇峰 杨家新 黄祥飞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78,共8页
近邻剑水蚤能捕获和摄食实验所提供的所有浮游动物,尤喜食小型浮游动物。猎物受攻击的部位发生在头部,背部和腹部。猎物密度、水温、光照强度和昼夜变化对近邻剑水蚤的摄食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近邻剑水蚤 摄食 摄食率 浮游植物 剑水蚤
下载PDF
四种淡水贝的摄食率和耗氧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许峰 吴小平 +1 位作者 欧阳珊 甘武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4-154,共11页
研究了4种淡水贝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河蚬、铜锈环棱螺的摄食率和耗氧率。摄食率的测定采用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法,耗氧率的测定采用winkler碘量法。结果表明:温度对4种贝摄食率均有显著影响,在一定的适宜温度范围内,摄食率随温度的... 研究了4种淡水贝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河蚬、铜锈环棱螺的摄食率和耗氧率。摄食率的测定采用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法,耗氧率的测定采用winkler碘量法。结果表明:温度对4种贝摄食率均有显著影响,在一定的适宜温度范围内,摄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到一定温度时达到最大值;以单一藻类为食时,铜锈环棱螺的摄食率最大,4种贝对栅藻和微囊藻均无选择性,其摄食率无显著性差异;当以混合藻类为食时,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和河蚬的摄食率均大于以单一藻类为食时的摄食率,而铜锈环棱螺对微囊藻的摄食则受到了抑制。用双曲线模型OC=DO/(K1+K2×DO)评估贝类对低溶氧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的控氧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贝类 富营养化 生物操控 摄食率 耗氧率
下载PDF
不同光照度下南方鲇稚鱼的摄食强度及摄食动力学 被引量:17
19
作者 谢从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7-269,共3页
在 10 3 ~ 10 -1lx光照度范围内 ,南方鲇稚鱼对团头鲂鱼苗的摄食强度随光照度减弱而增强 ,在 10 0 lx时达最大值 ,随后下降 .摄食率在开始摄食后 10min,光照强度为 10 0 lx时最高 ,并随摄食时间延长而下降 .图 3表 1参
关键词 光照度 南方鲇 稚鱼 摄食强度 摄食率 摄食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投喂率对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幼鱼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徐革锋 刘洋 +1 位作者 李永发 牟振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3-437,共5页
选取同一种进口鳟鱼标准饲料,设1.0%、2.0%、3.0%、4.0%和5.0%共5个投喂率水平,在溶解氧为8.0—8.5mg/L、水温为(16±0.5)℃的流水条件下,对初始体重为5.32—6.43g的细鳞鲑幼鱼进行为期35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投喂率的增加,... 选取同一种进口鳟鱼标准饲料,设1.0%、2.0%、3.0%、4.0%和5.0%共5个投喂率水平,在溶解氧为8.0—8.5mg/L、水温为(16±0.5)℃的流水条件下,对初始体重为5.32—6.43g的细鳞鲑幼鱼进行为期35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投喂率的增加,相对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先升高后降低,4.0%处理组的这两项指标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分别为289.82和3.89;饲料转化率(FCE)则呈现逐渐降低趋势,2.0%组的FCE最低,5.0%组最高。随着投饲率的增加,细鳞鲑幼鱼鱼体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灰分含量无规律性变化;粗蛋白含量保持在相近水平(除1.0%处理组);粗脂肪含量无规律性变化,但3.0%组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4.0%组鱼体粗脂肪含量最低。综合衡量WGR、SGR和FCE等指标,认为细鳞鲑幼鱼(5—25g体重)在密度为300尾/m3、水温为(16±0.5)℃流水条件下,最适宜的投饲率为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鲑 投喂率 饲料转化率 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