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大肠杆菌表达外源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苏鹏 龚国利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3,共8页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是目前表达外源蛋白的首选,利用该表达系统表达重组蛋白有许多优越性,但表达的外源蛋白容易被宿主蛋白酶攻击或未能正确折叠形成包涵体,其表达受到了限制。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外源蛋白过程中采用的一些优化策...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是目前表达外源蛋白的首选,利用该表达系统表达重组蛋白有许多优越性,但表达的外源蛋白容易被宿主蛋白酶攻击或未能正确折叠形成包涵体,其表达受到了限制。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外源蛋白过程中采用的一些优化策略,主要包括表达稀有密码子、应用融合标签,改变表达菌株、降低包涵体形成、单一蛋白技术、自诱导、流加培养以及高密度细胞培养等,以期探索外源蛋白表达的最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外源蛋白 流加培养 高密度培养
下载PDF
SAM产生菌酿酒酵母HYS98发酵动力学及比生长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昀羿 李元广 +2 位作者 金建 杨东 沈国敏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2-326,共5页
通过恒化培养对S-腺苷甲硫氨酸(SAM)产生菌酿酒酵母HYS98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生长与限制性基质蔗糖浓度之间符合Monod关系式,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为0.28h-1,饱和常数KS为1.27g/L;当0.005h?1≤μ≤0.11h-1,产物生成... 通过恒化培养对S-腺苷甲硫氨酸(SAM)产生菌酿酒酵母HYS98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生长与限制性基质蔗糖浓度之间符合Monod关系式,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为0.28h-1,饱和常数KS为1.27g/L;当0.005h?1≤μ≤0.11h-1,产物生成模型为qSAM=-1.39μ2+0.19μ,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为qS=μ/0.62+0.012.基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分阶段控制菌体比生长速率的流加培养策略,据此策略在5L反应器中发酵24h,SAM浓度达3.56g/L,而SAM产率达0.15g/(L?h),比文献报道的最高水平高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甲硫氨酸 恒化培养 动力学模型 流加培养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黎名元 郭新民 乔传令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5-58,共4页
重组大肠杆菌细胞高密度培养(High cell-density cultivation,HCDC)是获得高外源蛋白产率的一种重要策略,影响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重组体的构建及其稳定性,培养基成分,培养方式,培养条件及培养过程中抑制... 重组大肠杆菌细胞高密度培养(High cell-density cultivation,HCDC)是获得高外源蛋白产率的一种重要策略,影响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重组体的构建及其稳定性,培养基成分,培养方式,培养条件及培养过程中抑制性代谢产物的积累等。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近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 分批补料培养 高密度
下载PDF
蛋白核小球藻高效同化硝态氮联产微藻蛋白 被引量:9
4
作者 骆小英 陈俊辉 魏东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0-1161,共12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利用微藻去除高浓度废水中硝酸根并转化为藻蛋白的创新技术。先在摇瓶中研究了培养模式和光照模式对于混养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物量产量、硝酸根同化速率和藻蛋白产量的影响,随后在5 L光发酵罐中成功进行了放大验证。结果表... 本研究旨在建立利用微藻去除高浓度废水中硝酸根并转化为藻蛋白的创新技术。先在摇瓶中研究了培养模式和光照模式对于混养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物量产量、硝酸根同化速率和藻蛋白产量的影响,随后在5 L光发酵罐中成功进行了放大验证。结果表明,在摇瓶培养中,不回流培养基的补料分批培养是最佳培养模式,可获得最高生物量产量为35.95 g/L,硝酸根平均同化速率为2.06 g/(L·d),藻蛋白含量可高达42.44%干重;采用阶梯式增加光强的光照模式,能显著提高细胞比生长速率,最高达到0.65 d–1。在5 L光发酵罐中连续培养128 h,最高生物量产量和硝酸根平均同化速率分别达到66.22 g/L和4.38 g/(L·d),最高藻蛋白含量可达干重的47.13%。本研究能为高效处理工业废硝酸或高浓度硝酸盐废水提供微藻光发酵技术,基于微藻的生物转化过程可联产高蛋白微藻生物质,有利于实现这类废水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核小球藻 补料分批培养 硝态氮 蛋白质 光发酵
原文传递
流加培养裂殖壶菌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 被引量:8
5
作者 陈丽珠 凌雪萍 +3 位作者 敬科举 白帆 袁源 卢英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8,共5页
利用流加技术高密度培养裂殖壶菌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根据裂殖壶菌间歇发酵的特性,通过分别流加浓缩全培养基和高浓度葡萄糖(600g/L)以提高细胞密度和DHA含量.结果表明,当培养过程中葡萄糖浓度降至10g/L左右时,采用变... 利用流加技术高密度培养裂殖壶菌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根据裂殖壶菌间歇发酵的特性,通过分别流加浓缩全培养基和高浓度葡萄糖(600g/L)以提高细胞密度和DHA含量.结果表明,当培养过程中葡萄糖浓度降至10g/L左右时,采用变速流加葡萄糖使发酵液的糖浓度维持在10-20g/L之间,对裂殖壶菌的生长和脂肪酸的积累最有利,发酵120h后,其生物量、脂肪酸以及DHA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0.6、40.2和8.0g/L,DHA累计速率为66.7mg/(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菌 DHA 流加培养 生物量
下载PDF
不同补料方式对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荣博涵 甄玉国 +2 位作者 赵小丽 刘乙辰 冀红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2-75,共4页
以酿酒酵母为发酵菌种,使用自主优化筛选配制的糖蜜培养基,分别采用残糖反馈分批补料和连续流加补料方式,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以提高发酵液中菌体密度.残糖反馈分批补料,拟设定3个梯度,分别控制对数期发酵液中残糖含量在0.5%~1.5%,1.0%... 以酿酒酵母为发酵菌种,使用自主优化筛选配制的糖蜜培养基,分别采用残糖反馈分批补料和连续流加补料方式,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以提高发酵液中菌体密度.残糖反馈分批补料,拟设定3个梯度,分别控制对数期发酵液中残糖含量在0.5%~1.5%,1.0%~2.0%,1.5%~2.5%.三次试验结果分别为,试验1菌体培养32 h时达到最大生物量,为28.88 g/L;试验2菌体培养52 h时达到最大生物量,为27.43 g/L;试验3菌体培养24 h时达到最大生物量,为22.06 g/L.通过连续流加补料培养菌体,结果培养30 h时达到最大生物量,为29.29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 高密度发酵 残糖反馈分批补料 流加补料
下载PDF
乳酸菌分批培养的菌体增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振民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4-86,共3页
选用Logistic equation作为菌体细胞生长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得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菌体分批培养的动力学方程及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菌体分批培养的动力学方程,为进一步放大试验和工业化生产以及优化培养工艺提供了理论模型.
关键词 分批培养 动力学研究 菌体 乳酸菌 LOGISTIC 动力学方程 增殖 动力学模型 乳酸乳球菌 德氏乳杆菌 工业化生产 细胞生长 保加利亚 理论模型 培养工艺 放大试验 亚种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β-葡聚糖酶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征 程志敬 +2 位作者 何宁 敬科举 卢英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4,共6页
通过对重组大肠杆菌JM109-pLF3摇瓶发酵生产β-1,3-1,4-葡聚糖酶工艺条件的研究,得出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9℃,摇床转速150 r/min,培养基装量20 mL/250 mL,培养基初始pH 6.7,种子培养时间16 h,接种量1%.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发酵30 h酶活... 通过对重组大肠杆菌JM109-pLF3摇瓶发酵生产β-1,3-1,4-葡聚糖酶工艺条件的研究,得出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9℃,摇床转速150 r/min,培养基装量20 mL/250 mL,培养基初始pH 6.7,种子培养时间16 h,接种量1%.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发酵30 h酶活力达到最大值481.41 U/mL.最优条件下摇瓶恒速补加氮源对酶活的提高贡献较大,且适当提高流加量对促进产酶效果更明显,酶活力可达628.30 U/mL,为初始时的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酶 大肠杆菌 培养条件 流加培养
下载PDF
关键核网络及其在发酵过程在线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毅 王海清 李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94-1199,共6页
发酵过程通常采用流加补料操作,无稳态工作点、非线性强,且重要生物量往往无法在线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的发酵过程在线建模方法:关键核网络(key kernelnetwork,KKN)。结合过程的先验知识给出控制模型关键节点... 发酵过程通常采用流加补料操作,无稳态工作点、非线性强,且重要生物量往往无法在线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的发酵过程在线建模方法:关键核网络(key kernelnetwork,KKN)。结合过程的先验知识给出控制模型关键节点加入的准则,使其能自适应调整模型的复杂度,以提高建模的精度和速度,并给出了关键节点增加时KKN模型的在线递推形式。将KKN应用于青霉素发酵过程的在线建模,研究表明,KKN能同时快速、准确地预报菌体和产物浓度,且随着批次的增加,过程信息不断得到积累,模型精度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学习 在线建模 流加补料 青霉素发酵过程
下载PDF
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在气升式反应器中补料培养合成多糖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明 姜绍通 罗建平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5-379,共5页
在10 L气升式反应器中进行了霍山石斛类原球茎悬浮培养.研究了接种量、通气量、碳、磷等营养成分对霍山石斛类原球茎生长和多糖合成的影响.在接种量为100 g/L(鲜重)、通气量为0.5 L/min时,30 g/L的蔗糖、2.5 mmol/L的磷酸盐有利于... 在10 L气升式反应器中进行了霍山石斛类原球茎悬浮培养.研究了接种量、通气量、碳、磷等营养成分对霍山石斛类原球茎生长和多糖合成的影响.在接种量为100 g/L(鲜重)、通气量为0.5 L/min时,30 g/L的蔗糖、2.5 mmol/L的磷酸盐有利于类原球茎生长,而0.312 mmol/L的磷酸盐有利于多糖积累.根据霍山石斛类原球茎生长和多糖积累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两步培养方式,采用补料策略,确定了最佳补料时间.结果表明,采用两步培养,生物量达46.7 g/L(干重),是一步培养的1.5倍,多糖产率达8.15g/L,是一步培养的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石斛 类原球茎 气升式反应器 多糖 补料培养
下载PDF
双碳源单细胞蛋白间歇培养及流加培养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刚 郑重鸣 +1 位作者 宋达 岑沛霖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2-227,共6页
应用非结构的逻辑增殖模型研究了两种酵母的单碳源和双碳源单细胞蛋白间歇培养的动力学,用改进的逻辑增殖模型研究了双碳源流加培养过程的动力学,从实验数据拟合了动力学模型参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关键词 单细胞蛋白 间歇培养 流加培养 动力学模型 发酵
下载PDF
溶氧反馈-分批补料高密度培养人骨形成蛋白-2工程菌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毅 蒲勤 +3 位作者 赵忠良 柴玉波 陈南春 陈苏民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8-723,共6页
对表达人骨形成蛋白 2成熟肽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E .coliDH5α pDH B2 m在 5 0 0mL摇瓶中进行了培养条件的摸索实验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至NBSBiofloIV 2 0L发酵罐 ,利用溶氧反馈 -分批补料培养技术 :在培养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溶解氧 (4 0 % ... 对表达人骨形成蛋白 2成熟肽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E .coliDH5α pDH B2 m在 5 0 0mL摇瓶中进行了培养条件的摸索实验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至NBSBiofloIV 2 0L发酵罐 ,利用溶氧反馈 -分批补料培养技术 :在培养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溶解氧 (4 0 % ) ,以溶氧值在线反馈控制搅拌速度及流加补料培养基 ,使细菌保持适当的比生长率 ,成功地进行了工程菌的高密度培养 ,最终菌体密度达OD60 0 =5 7,每升干菌量 2 2 .8g ,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30 % ,人骨形成蛋白 2成熟肽的理论产率达到 3.5 9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氧反馈-分批补料 高密度培养 人骨形成蛋白-2 工程菌
下载PDF
分批补料及缺氮培养对小球藻油脂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葛珍珍 王杰 余晓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1929-11931,11971,共4页
[目的]为了实现小球藻的高密度及高产油培养。[方法]通过分析分批培养过程中藻细胞的生长曲线、葡萄糖消耗曲线、pH及溶氧变化曲线,对小球藻进行分批补料,待藻细胞达到一定的高密度后再进行缺氮培养以富集细胞内的油脂。[结果]经过4次... [目的]为了实现小球藻的高密度及高产油培养。[方法]通过分析分批培养过程中藻细胞的生长曲线、葡萄糖消耗曲线、pH及溶氧变化曲线,对小球藻进行分批补料,待藻细胞达到一定的高密度后再进行缺氮培养以富集细胞内的油脂。[结果]经过4次分批补料,小球藻的生物量达到了65.25 g/L,然后进行缺氮培养12 h,小球藻的油脂含量由42.75%提高到了63.82%,油脂产量达43.37 g/L。[结论]合理的分批补料明显地提高了小球藻的生物量。缺氮培养进一步提高了小球藻的油脂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分批补料 缺氮培养 油脂含量
下载PDF
毕氏酵母细胞循环模型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林 袁景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10,115,共4页
基于芽殖酵母细胞形态的特征,提出了毕氏酵母甘油流加发酵过程的细胞循环模型.模型的输入为比生长速率,由宏观动力学模型得到.通过细胞循环模型,求得与细胞循环过程相关的变量,如细胞带芽分率和细胞数目浓度.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毕氏酵母 细胞循环模型 流加发酵 比生长速率
下载PDF
不同流加策略对内生真菌拟茎点霉生产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劲平 林逸君 +3 位作者 敬科举 陈志鸿 凌雪萍 卢英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6-681,共6页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是红树林内生真菌拟茎点霉(Phomopsissp.)的次级代谢产物,为罕见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二烯类化合物,结构十分新颖,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本实验以诱变后获得的拟茎点霉A818为出发菌株,采用发酵罐对拟茎点霉A818进行培养...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是红树林内生真菌拟茎点霉(Phomopsissp.)的次级代谢产物,为罕见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二烯类化合物,结构十分新颖,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本实验以诱变后获得的拟茎点霉A818为出发菌株,采用发酵罐对拟茎点霉A818进行培养,考察了不同发酵策略对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积累的影响,获得了适合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发酵生产的流加策略.与间歇培养相比,分别流加麦芽糖和马铃薯煮汁均能显著提高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积累量,而且将糖质量浓度控制在30~40 g/L利于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积累.实验最终确定的发酵策略为:前期恒速流加马铃薯煮汁同时变速流加麦芽糖,并控制糖质量浓度在30~40 g/L的联合流加方式.采用该发酵策略对拟茎点霉A818进行发酵,最终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质量浓度达到184.0 mg/L,为间歇发酵的4.6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 拟茎点霉 发酵 流加
下载PDF
用重组大肠杆菌生产rhG-CSF高密度发酵的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海波 王骊丽 +1 位作者 欧俊杰 耿信笃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 :优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factor,rhG CSF)的生产工艺 ,了解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规律 ,为rhG CSF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方法 :以摇瓶发酵的研究结果为基础 ,在 5L发酵罐中 ,... 目的 :优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factor,rhG CSF)的生产工艺 ,了解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规律 ,为rhG CSF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方法 :以摇瓶发酵的研究结果为基础 ,在 5L发酵罐中 ,测定工程菌rhG CSF的生长曲线 ,根据在不同pH值、溶氧和诱导时机时工程菌生长的情况 ,研究重组大肠杆菌DH5(/pBV2 2 0生产rhG CSF分批补料培养的工艺条件 ,确定 5L发酵罐稳定的发酵工艺参数 .结果 :培养工程菌的优化条件为 :发酵前期流加 2mol/L的氢氧化钠控制pH值为 7.2 ,当开始诱导表达时 ,控制pH为 6 .8;溶氧水平控制在 5 0 %以上 ;选择菌体在对数生长中期A60 0nm值为 1 2 .0进行诱导表达 .在此优化的培养条件下 ,菌体A60 0nm值达到 (2 1 .3± 0 .9) ,细胞干质量可达 (1 2 .3± 0 .7)g/L ,细胞湿体积质量为 (4 3.8± 0 .9)g/L ,rhG CSF的表达量为 (4 1 .9± 1 .6 ) % .结论 :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发酵 流加培养
下载PDF
油脂酵母Trichosporon fermentans HWZ004的分批补料法高密度培养 被引量:1
17
作者 宗敏华 刘宗俊 +2 位作者 吴虹 娄文勇 朱定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7-52,65,共7页
为提高发酵性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fermentans HWZ004发酵产油脂的能力,采用分批补料的培养方式对其进行高密度培养,考察了初始糖浓度对发酵性丝孢酵母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确定初始糖浓度为100 g/L,在该浓度下Trichosporon fermentan... 为提高发酵性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fermentans HWZ004发酵产油脂的能力,采用分批补料的培养方式对其进行高密度培养,考察了初始糖浓度对发酵性丝孢酵母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确定初始糖浓度为100 g/L,在该浓度下Trichosporon fermentans HWZ004可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及油脂产量,且不存在底物抑制现象;然后,在5 L发酵罐中进行分批补料培养,发酵132h后,Trichosporon fermentans HWZ004的生物量、油脂含量及油脂生产强度分别为102g/L、48%和0.37g/(L·h).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所得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主要为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5%以上,适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性丝孢酵母 分批补料式发酵 高密度培养 生物量 油脂产量
下载PDF
用于丝状菌固态培养研究的膜培养技术
18
作者 师俊玲 李寅 陈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84-1689,共6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膜转移培养技术 ,并以盾壳霉 (Coniothyriumminitans)的固态培养为例 ,从菌体生长、孢子产量及培养基中 pH变化等方面对该培养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 ,这种培养体系可以将菌丝体与培养基完全分开 ,...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膜转移培养技术 ,并以盾壳霉 (Coniothyriumminitans)的固态培养为例 ,从菌体生长、孢子产量及培养基中 pH变化等方面对该培养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 ,这种培养体系可以将菌丝体与培养基完全分开 ,但不影响菌体的正常生长与孢子形成 ;通过膜转移培养技术可将盾壳霉的孢子产量提高 1 8倍以上 ;用浸有液体培养基的脱脂棉支撑体培养体系可达到与琼脂培养体系相同的研究目的 ,但其操作更为简单 ,更利于连续培养研究 .这种培养体系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其他丝状菌的固态连续培养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壳霉 固态发酵 补料 连续培养 膜培养
下载PDF
重组酪氨酸酚裂解酶发酵工艺的研究
19
作者 汤晓玲 杨健 +2 位作者 王志超 索慧 郑仁朝 《工业微生物》 CAS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氏病的首选药物,生物酶法合成左旋多巴具有工艺简单、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高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本论文以实验室前期构建的表达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TPL (Fn-TPL)的重组大肠杆菌为基础,采用单因素...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氏病的首选药物,生物酶法合成左旋多巴具有工艺简单、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高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本论文以实验室前期构建的表达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TPL (Fn-TPL)的重组大肠杆菌为基础,采用单因素实验通过对5 L发酵罐发酵工艺优化以及补料策略的研究,确定了分批发酵的工艺参数:pH 6. 5,诱导温度30℃,诱导剂乳糖20 g/L。在5 L发酵罐中,进一步研究了10 mL/h、20 mL/h、30 mL/h三个速率的恒速流加对菌体生物量和TPL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料速率为20 mL/h时,生物量最高为30. 43 g dcw/L,体积酶活最高为9 420 U/L,较摇瓶发酵培养活力提高了3. 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酚裂解酶 左旋多巴 发酵工艺优化 分批补料培养
下载PDF
补料分批培养大肠杆菌表达胸腺素α_1融合蛋白
20
作者 程波 段涛 +3 位作者 白凤武 包永明 丁洁 谢健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1-25,共5页
在摇瓶培养含有trymosin α1基因的重组pET32a质粒的工程菌BL21表达胸腺素α1融合蛋白的基础上,确定了分批发酵的基本培养条件.分别在B.Braun 5L自控发酵罐中进行了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针对发酵过程中工程菌生长较旺盛而表达量... 在摇瓶培养含有trymosin α1基因的重组pET32a质粒的工程菌BL21表达胸腺素α1融合蛋白的基础上,确定了分批发酵的基本培养条件.分别在B.Braun 5L自控发酵罐中进行了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针对发酵过程中工程菌生长较旺盛而表达量小的情况,改变了培养方式.比较了不同的培养条件和方式下的工程菌的生长状况和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得到了高产量和高表达的培养条件:在培养过程中始终保持DO值〉30%,在对数生长期溶氧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提高搅拌速度到最大并适当补充纯氧;(2)限制性流加葡萄糖;(3)培养温度35℃,诱导表达温度30℃;(4)对数中期诱导,表达时间为4~5h;(5)在诱导前加入新鲜培养基,稀释发酵液一倍,并以稀释后的发酵液体积为准加入诱导剂.最终使菌体的干重达10g/L,融合蛋白表达量达2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菌 分批补料 胸腺素 α1融合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