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的无绝缘轨道电路故障综合诊断方法 被引量:50
1
作者 赵林海 冉义奎 穆建成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7-114,共8页
基于传输线理论提出机车信号感应电压幅值包络仿真模型,利用机车信号感应电压与轨道电路信号电流的线性映射关系,分析补偿电容故障对机车信号感应电压幅值包络的影响规律,给出基于遗传算法的轨道电路故障综合诊断方法。以补偿电容和道... 基于传输线理论提出机车信号感应电压幅值包络仿真模型,利用机车信号感应电压与轨道电路信号电流的线性映射关系,分析补偿电容故障对机车信号感应电压幅值包络的影响规律,给出基于遗传算法的轨道电路故障综合诊断方法。以补偿电容和道砟电阻为决策变量,以实际的和仿真的机车信号感应电压幅值包络间差值的最小化为目标,构造适应度函数,通过对种群个体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等遗传操作,得到当前状态下各决策变量的最优值,从而实现轨道电路故障的综合诊断。实验表明,将遗传算法引入到轨道电路的故障诊断领域,利用机车信号的实际记录数据,能够对无绝缘轨道电路中多个补偿电容故障以及道砟电阻波动等情况作出正确的综合评判,从而弥补了目前检测方法的不足,为轨道电路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绝缘轨道电路 故障诊断 遗传算法 补偿电容 道砟电阻
下载PDF
自适应接地距离继电器 被引量:43
2
作者 索南加乐 许庆强 +3 位作者 宋国兵 赵文涛 李瑞生 张克元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54-58,共5页
基于单相接地模型,推导得到由故障点两侧零序阻抗角差异引起测量电抗的综合误差,根据综合误差的具体情况对测量电抗进行补偿,从而得到自适应接地距离继电器动作判据。新判据的多边形阻抗特性用纯电抗线来代替传统的电抗下倾线,不再像传... 基于单相接地模型,推导得到由故障点两侧零序阻抗角差异引起测量电抗的综合误差,根据综合误差的具体情况对测量电抗进行补偿,从而得到自适应接地距离继电器动作判据。新判据的多边形阻抗特性用纯电抗线来代替传统的电抗下倾线,不再像传统距离保护那样盲目地缩小动作范围。在可靠防止距离保护超越误动作的前提下,扩大了距离保护的动作范围。用EMTP进行了大量的数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阻抗动作判据能有效防止保护超越误动作,也提高了区内故障的动作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距离继电器 过渡电阻
下载PDF
T型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 被引量:41
3
作者 施世鸿 何奔腾 张武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5-110,共6页
现有的T型线路故障测距算法都是先判断故障支路,然后将3端线路等效成双端线路进行测距。该文指出了在T节点附近短路,尤其是经高阻短路时,现有的T型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由于无法正确判别故障支路而存在一个测距死区。考虑上述问题,该文利用... 现有的T型线路故障测距算法都是先判断故障支路,然后将3端线路等效成双端线路进行测距。该文指出了在T节点附近短路,尤其是经高阻短路时,现有的T型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由于无法正确判别故障支路而存在一个测距死区。考虑上述问题,该文利用过渡阻抗的纯电阻性质,提出了一种新的T型线路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先判断故障支路再故障定位的模式,无需事先判别故障支路即可测距。该方法无测距死区,测距精度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影响,较好的克服了传统方法在T节点附近有测距死区的不足。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测距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线路 故障测距 继电保护 过渡电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状态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0
4
作者 赵立英 王敏珍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0-103,107,共5页
采用人工方式监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状态时,存在测量时间较长,无法及时监测故障点的弊端,因此研究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状态在线监测方法。分析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在线监测原理,获取故障发生时接地电位与入地电流,修正不同形状接地装置,利... 采用人工方式监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状态时,存在测量时间较长,无法及时监测故障点的弊端,因此研究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状态在线监测方法。分析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在线监测原理,获取故障发生时接地电位与入地电流,修正不同形状接地装置,利用平均电位求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再计算加入埋深与降阻剂的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电阻,以及考虑4个基础接地电阻并联得到的最终接地电阻;故障检测器中设定电流数值,若通过该输电线路杆塔工频接地电流比设定电流大,则故障指示器提示故障,接地电流短路时,依据差动电路原理通过传感器确认故障杆塔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检测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与故障点准确位置,监测电阻误差均低于0.1Ω,监测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杆塔 接地状态 在线检测 故障监测 接地电阻
下载PDF
基于电能质量检测系统电压暂降信息的故障定位估计方法 被引量:35
5
作者 赵晨雪 陶顺 肖湘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42-648,共7页
针对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提出一种故障定位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电能质量监测系统(pow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PQMS)提供的详尽电压暂降信息,利用多源信息融合获取电网故障前的系统模型,根据SCADA系统的事故追忆功能确定故障线路... 针对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提出一种故障定位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电能质量监测系统(pow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PQMS)提供的详尽电压暂降信息,利用多源信息融合获取电网故障前的系统模型,根据SCADA系统的事故追忆功能确定故障线路,提高了定位效率和准确性;建立故障定位状态估计模型,估计故障位置和故障电阻,选择了自适应的粒子群算法对模型求解;并基于故障定位结果分析了电压暂降的影响域,为事故安全调查分析和敏感客户服务快速响应提供了依据;最后在Matlab中对IEEE 30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对某地区560节点大电网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提高监测装置的测量精度和增加监测点冗余都会提高定位精度,前者对提高定位精度的影响更大,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选择测量精度高的监测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故障定位 电压暂降 故障电阻 故障影响域
下载PDF
桩-土-断层耦合作用下桥梁桩基竖向承载特性 被引量:35
6
作者 冯忠居 陈慧芸 +6 位作者 袁枫斌 尹洪桦 李孝雄 刘闯 张福强 王蒙蒙 李少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48,共13页
基于海南铺前大桥,采用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分析了断层-桩-岩土相互作用时桥梁桩基的距离效应与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模型试验中,对于直径为6.3 cm,长度为60 cm的桩基,当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由9.45 cm增加到22.05 cm时,承载力... 基于海南铺前大桥,采用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分析了断层-桩-岩土相互作用时桥梁桩基的距离效应与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模型试验中,对于直径为6.3 cm,长度为60 cm的桩基,当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由9.45 cm增加到22.05 cm时,承载力增幅为26.7%,当水平距离由22.05 cm增加到31.50 cm时,承载力增幅仅为3.8%,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对桩基承载力影响度降至6.5%,可以忽略;当桩长一定,荷载相同时,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越小,桩身轴力变化越小;当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由9.45 cm增加到22.05 cm时,桩身30 cm处桩侧阻力增大了0.059 kN,水平距离对桩侧阻力影响度降低了44.5%,当水平距离由22.05 cm增加到31.50 cm时,桩侧阻力增大了0.029 kN,水平距离对桩侧阻力影响度降低了8.3%。在数值仿真中,在桩基直径为1.5 m,长度为30 m,覆盖层厚度为10 m的工况下,当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由1.5 m增加到6.0 m时,承载力增幅由11.0%减小到6.5%,当水平距离由6.0 m增加到7.5 m时,承载力增幅减小到4.9%;当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由7.5 m减小到1.5 m时,桩身轴力沿桩长方向减小趋势逐渐变缓,当桩长一定,荷载相同时,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越小,桩身轴力变化越小;当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由1.5 m增加到6.0 m时,桩身16 m处桩侧阻力增大了1.90 MN,水平距离对桩侧阻力影响度降低了28.0%,当水平距离由6.0 m增加到7.5 m时,桩侧阻力增大了0.33 MN,水平距离对桩侧阻力影响度降低了5.0%。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结果均表明,在5倍桩径范围内,桩基竖向承载特性受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的影响较大;超出5倍桩径后,水平距离的影响较小,甚至可以忽略;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对承载力、桩侧阻力的影响度与桩侧阻力占比的仿真值均减小较快,在水平距离为5倍桩径时,较模型试验值分别降低了2.2%、6.0%、0.174,结果较理想化,可用作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桩基 断层 室内模型试验 数值仿真 竖向承载力 轴力 侧阻力 影响度
原文传递
新型自适应距离继电器 被引量:28
7
作者 沈冰 何奔腾 张武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9-44,共6页
距离保护测量到的阻抗由于受对侧系统助增电流的影响会偏离故障线路的实际值,从而引起距离保护发生超越或者缩短保护距离。实际应用中往往利用零序电抗元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对于相间故障则无能为力。通过分析发现,无论对于相间故障还... 距离保护测量到的阻抗由于受对侧系统助增电流的影响会偏离故障线路的实际值,从而引起距离保护发生超越或者缩短保护距离。实际应用中往往利用零序电抗元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对于相间故障则无能为力。通过分析发现,无论对于相间故障还是接地故障,当线路经过渡电阻故障时,距离保护测量阻抗随着过渡电阻变化的轨迹是一段圆弧,利用故障前保护测量到的电压、电流量可以估算出其圆心和半径。文中利用对阻抗变化轨迹的估算,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电抗元件的四边形距离继电器的原理以及实施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都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距离继电器除了能够有效防止区外经过渡电阻故障时发生超越,在区内故障时其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也较常规四边形继电器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过渡电阻 超越 测量阻抗
下载PDF
适用于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的高频突变量距离保护 被引量:28
8
作者 贾科 杨哲 +3 位作者 赵其娟 朱正轩 郑黎明 毕天姝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71-3279,共9页
新能源电源均直接或间接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其短路电流呈现幅值受限、非工频、相角受控、内阻抗不稳定等特性,从而导致送出线路上新能源侧距离保护存在拒动风险。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高频突变量距离保护方法。由于故障产生的电压跌... 新能源电源均直接或间接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其短路电流呈现幅值受限、非工频、相角受控、内阻抗不稳定等特性,从而导致送出线路上新能源侧距离保护存在拒动风险。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高频突变量距离保护方法。由于故障产生的电压跌落具有全频率分量,因此首先建立了逆变型电源和双馈风机的高频阻抗模型,并确定了使其具备稳定相角的频率选取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高频工作电压与故障点高频电压的大小,可靠地区分区内外故障。该方法利用故障点电压跌落产生的高频信号消除了频率偏移及新能源弱馈作用的影响。同时由于在高频下阻抗圆的半径较大,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仿真结果和录波数据均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源 高频突变量 距离保护 过渡电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线路自适应行波保护 被引量:28
9
作者 郑伟 武霁阳 +1 位作者 李海锋 王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95-2001,共7页
针对目前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差的问题,在系统地分析±800 k V直流线路不同故障暂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压比自适应调整保护定值的极线行波保护新原理及其定值整定原则。采用应用于±800 k V云广直... 针对目前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差的问题,在系统地分析±800 k V直流线路不同故障暂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压比自适应调整保护定值的极线行波保护新原理及其定值整定原则。采用应用于±800 k V云广直流实际工程运维分析的PSCAD/EMTDC详细仿真模型对保护新原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原理能有效地提高目前行波保护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且可在现有行波保护软硬件平台上实现,工程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线路 行波保护 过渡电阻 电压比
下载PDF
反应重负荷下高阻故障的稳态量线路差动保护判据 被引量:25
10
作者 汤俊 王晓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77,共6页
指出传统稳态量差动保护判据受穿越电流影响,导致重负荷接地故障情况下带过渡电阻能力弱,提出一种改进的稳态量电流差动判据,对两种判据灵敏度的理论分析表明,改进判据在内部带电阻接地故障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别是对重负荷下的高阻... 指出传统稳态量差动保护判据受穿越电流影响,导致重负荷接地故障情况下带过渡电阻能力弱,提出一种改进的稳态量电流差动判据,对两种判据灵敏度的理论分析表明,改进判据在内部带电阻接地故障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别是对重负荷下的高阻接地故障,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根据一条750 kV线路故障和保护的仿真试验,证明该电流差动改进判据较传统稳态量判据,在保证区外故障安全性的基础上,对重负荷状况下的带过渡电阻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超高压或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差动保护 超/特高压 输电线路 故障过渡电阻 穿越电流
下载PDF
基于平行双回线单端实时数据的准确故障测距实用新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粟小华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12,共4页
针对平行双回输电线的构成特点 ,提出了利用平行双回线单端实时数据进行准确故障测距的新算法。算法从原理上可完全消除过渡电阻、负荷电流及系统阻抗参数变化等因素对测距精度的影响 ,解决了平行双回线单线故障的准确测距问题。算法只... 针对平行双回输电线的构成特点 ,提出了利用平行双回线单端实时数据进行准确故障测距的新算法。算法从原理上可完全消除过渡电阻、负荷电流及系统阻抗参数变化等因素对测距精度的影响 ,解决了平行双回线单线故障的准确测距问题。算法只需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运算量比已有同类测距算法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过渡电阻 平行双回线 全波傅氏算法 高压输电线路
下载PDF
1000kV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设计 被引量:25
12
作者 严飞 盛国钊 倪学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56-1861,共6页
由于特高压系统110kV侧用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容量大、电压等级高,其保护设计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为了保障特高压系统安全运行,提高并联电容器装置保护的可靠性,根据电容器组的不平衡保护整定原则,以EMTP软件为计算工具,计算分析了特高压... 由于特高压系统110kV侧用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容量大、电压等级高,其保护设计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为了保障特高压系统安全运行,提高并联电容器装置保护的可靠性,根据电容器组的不平衡保护整定原则,以EMTP软件为计算工具,计算分析了特高压示范工程中并联电容器组多种接线方式下的保护的灵敏度和整定值之间的差异及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对耐爆性能的影响。计算得出了故障时电容器元件过电压与不平衡保护电流的关系曲线和保护整定值的合理范围,结果表明:双桥差保护的灵敏度远高于单桥差,目前特高压系统用的并联电容器不平衡保护整定值设置成5个元件发生击穿时跳闸是合适的,这些可为今后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容器 不平衡保护 整定计算 电容器故障 耐爆 EMTP
下载PDF
基于故障类型的零序方向元件 被引量:25
13
作者 索南加乐 孟祥来 +3 位作者 陈勇 王向兵 谢静 刘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30,共6页
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可能因零序电压不满足灵敏度要求,而导致零序方向元件误动或者拒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零序电压和故障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故障类型的方向元件。当零序电压低于门槛值时,依据选相结... 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可能因零序电压不满足灵敏度要求,而导致零序方向元件误动或者拒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零序电压和故障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故障类型的方向元件。当零序电压低于门槛值时,依据选相结果,该元件采用保护安装处故障前的故障相电压代替零序电压,进行零序功率方向判别。经现场故障数据验证,该元件正确、可靠,已应用于750kV线路微机保护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故障类型 方向元件 过渡电阻 微机保护
下载PDF
直流馈入下的输电线路距离保护动作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璞 王钢 李海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62,共7页
直流馈入使传统输电线路距离保护的运行环境发生了改变,从而对其动作特性产生影响。结合距离保护原理的特点分析了直流馈入对输电线路距离保护影响的机理,指出其影响主要在于直流系统等值电流作用于故障过渡电阻而造成测量电抗的波动变... 直流馈入使传统输电线路距离保护的运行环境发生了改变,从而对其动作特性产生影响。结合距离保护原理的特点分析了直流馈入对输电线路距离保护影响的机理,指出其影响主要在于直流系统等值电流作用于故障过渡电阻而造成测量电抗的波动变化;基于受端电网故障引发各种换相失败情况下直流系统等值工频量电流的变化特性,从理论上分析、比较了不同输电线路情况下的距离保护受直流系统影响的特点。基于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距离保护 换相失败 过渡电阻
下载PDF
基于电流突变量的直流电网区内双极短路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22
15
作者 吕煜 朱思丞 +4 位作者 汪楠楠 王佳成 赵成勇 许建中 唐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4686-4694,共9页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是保障直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该文针对现有故障测距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突变量的直流电网区内双极短路故障定位方法。它利用直流线路两端的电流突变量计算定位系数来定量表示短...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是保障直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该文针对现有故障测距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突变量的直流电网区内双极短路故障定位方法。它利用直流线路两端的电流突变量计算定位系数来定量表示短路点在线路中的位置,即故障点至本线路一侧保护的距离与线路全长的比值。为了避免线路保护区出口处短路引起的距离误判,引入判区依据K以确保故障定位只在区内短路时有效,该定位方法采用改进电压梯度法快速启动。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四端柔性直流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出的定位方法可以在发生区内双极短路故障时可靠定位,并且几乎不受直流电网传输功率和过渡电阻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 定位系数 判区依据 故障定位 过渡电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矩阵谱分析的输电线路故障检测算法 被引量:22
16
作者 童晓阳 余森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115,共15页
针对基于基波相量体系和时域波形相似度的故障检测算法抗干扰能力不强,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矩阵谱分析的输电线路故障检测算法。首先,利用故障线路两侧电流故障分量波形几乎反向的特性,通过滑动的定长时间窗,将线路的一侧电流故障分量与... 针对基于基波相量体系和时域波形相似度的故障检测算法抗干扰能力不强,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矩阵谱分析的输电线路故障检测算法。首先,利用故障线路两侧电流故障分量波形几乎反向的特性,通过滑动的定长时间窗,将线路的一侧电流故障分量与另一侧电流故障分量相反量形成原始矩阵,进行复制、平移、加噪声等处理构造随机矩阵,计算其平均谱半径,并进行谱分析,给出了线路的两个故障检测判据。然后,结合随机矩阵理论的单环定理,给出了阈值的确定办法,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所提算法的影响。最后,利用IEEE 39节点系统的大量仿真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实验表明该算法不受故障点位置、线路重载、非全相运行等因素的影响,在系统发生振荡时也不会误切除正常线路,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对信息的同步性要求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矩阵 故障检测 过渡电阻 系统振荡 异常数据
下载PDF
基于行波相位特性的三端混合直流线路行波保护原理 被引量:21
17
作者 梁远升 黄泽杰 +2 位作者 李海锋 王钢 江链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525-4542,共18页
三端混合直流线路的汇流母线连接两段不同参数的线路和换流站,因此故障行波传播至汇流母线时将产生折射和畸变,对现有行波保护原理造成影响。为此,考虑三端混合直流系统中换流站通过汇流母线并联接入的特殊结构,推导线路区内外故障时行... 三端混合直流线路的汇流母线连接两段不同参数的线路和换流站,因此故障行波传播至汇流母线时将产生折射和畸变,对现有行波保护原理造成影响。为此,考虑三端混合直流系统中换流站通过汇流母线并联接入的特殊结构,推导线路区内外故障时行波的复域表达式,分析线路区内外不同过渡电阻故障时的行波相位特性,进而基于Morlet小波相位构建了一套具有较强耐受过渡电阻性能的三端混合直流线路保护方案。基于PSCAD的大量时域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和耐受过渡电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混合直流 线路故障 行波保护 过渡电阻
下载PDF
Single-phase-to-ground Fault Detection with Distributed Parameters Analysis in Non-direct Grounded Systems 被引量:20
18
作者 Baowen Liu Hongzhong Ma +1 位作者 Honghua Xu Ping Ju 《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SCIE CSCD 2019年第1期139-147,共9页
The fast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the single-phaseto-ground faul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power supply.In this paper,novel algorithms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tection were pr... The fast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the single-phaseto-ground faul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power supply.In this paper,novel algorithms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tection were proposed with distributed parameters analysis in non-direct grounded systems.At first,novel generating mechanisms of zero-sequence voltage and residual current were proposed.Then the compositions of residue parameters,including residual current and residual admittances,were decomposed in detail.After that,an improved algorithm for a fault resistance calculation of a single phase-to-earth fault was also proposed,and the algorithm is much more convenient as it only needs to measure the variation of the zero-sequence voltage and does not need the prerequisites of the faulty feeder selection.Furthermore,the fault feeder can also be selected by an improved calculation algorithm of zero-sequence admittance of the faulty feeder,which cannot be affected by the asymmetry of the network.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MATALB/Simulink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 resistance calculation fault feeder selection non-direct grounded system residual parameters residual current zero-sequence voltage
原文传递
一种T形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方法 被引量:14
19
作者 施世鸿 何奔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9-52,76,共5页
对T形线路的故障测距,现有方法都是先判断故障支路,再将3端线路等效成2端线路进行测距。但在T节点附近短路,尤其是经高阻短路时,现有的测距方法由于无法正确判别故障支路而存在一定范围的测距死区。针对上述缺陷,分别假设故障发生在某... 对T形线路的故障测距,现有方法都是先判断故障支路,再将3端线路等效成2端线路进行测距。但在T节点附近短路,尤其是经高阻短路时,现有的测距方法由于无法正确判别故障支路而存在一定范围的测距死区。针对上述缺陷,分别假设故障发生在某一支路,由假定正常的2段支路端的电压、电流推算求得T节点电压和注入假定故障支路的电流,从而分别求得3个故障距离。经证明,求得的3个故障距离有且仅有1个在0和对应支路总长度之间,该距离就是真实的故障距离,故障发生在对应支路上。该方法无需事先判别故障支路即可测距,在T节点附近经高阻故障时无测距死区。其测距精度理论上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影响,无需故障前数据,且对滤波无高要求。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测距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保护 故障测距 T形线路 过渡电阻 测距死区
下载PDF
基于双平衡桥探测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的新方法 被引量:18
20
作者 黄晶 朱武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5-79,共5页
针对电桥法、变频法等常用接地故障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桥探测法用于直流系统的故障检测,该方法通过控制开关两次投切电阻,检测双桥不平衡电流以及支路漏电流,并计算接地故障电阻,从而定位接地支路。首先详细阐述了双桥探... 针对电桥法、变频法等常用接地故障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桥探测法用于直流系统的故障检测,该方法通过控制开关两次投切电阻,检测双桥不平衡电流以及支路漏电流,并计算接地故障电阻,从而定位接地支路。首先详细阐述了双桥探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然后提出一种新的双桥探测法,该方法不仅能够解决检测死区问题,并且不受分布电容的影响。最后通过模拟接地电阻试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接地故障 双平衡桥探测 绝缘监测 故障检测 绝缘电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