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落差分析研究生长断层 被引量:132
1
作者 赵勇 戴俊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
将生长断层的落差定义为两盘地层厚度之差 ,将其某时期古落差定义为该时期两盘沉积的厚度差。生长断层落差可以根据对构造演化剖面或地质剖面的直接测量而计算 ,也可以对经时深转换的地震剖面进行测量而计算 ,还能够通过某地层顶、底构... 将生长断层的落差定义为两盘地层厚度之差 ,将其某时期古落差定义为该时期两盘沉积的厚度差。生长断层落差可以根据对构造演化剖面或地质剖面的直接测量而计算 ,也可以对经时深转换的地震剖面进行测量而计算 ,还能够通过某地层顶、底构造图的深度计算。与断层生长指数分析相比 ,落差分析不受上升盘地层是否缺失的限制 ,不受盆地整体沉降幅度的影响 ,地质含义明确 ,容易对比断层的活动强度 ,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采用该方法分析东营凹陷始新世中期沙三下亚段沉积期明显活动的断层有 45条 ,当时断陷最深的地区位于陈南断层西段、胜永断层中段和中央主断层之间。图 2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断层 断层落差 断层生长指数 地层厚度
下载PDF
一种断裂活动强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5
2
作者 卢异 王书香 +2 位作者 陈松 张志攀 林华英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2-616,共5页
断裂活动研究及对比是构造研究的重要内容。断裂活动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目前较为常用的定量方法主要有生长指数法、活动速率法、古落差法等。在总结分析常用断裂活动强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古)滑距开展断裂活动强度分析与对比... 断裂活动研究及对比是构造研究的重要内容。断裂活动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目前较为常用的定量方法主要有生长指数法、活动速率法、古落差法等。在总结分析常用断裂活动强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古)滑距开展断裂活动强度分析与对比,在实际应用上,采用"似断层面"方式等比例表达断裂活动强度参数。该方法在歧口凹陷主要断裂活动性研究应用中,较好地解决了不同层系、不同断裂的横、纵向活动性对比,初步明确了歧口凹陷新生代盆地内断层活动具有时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强度 落差 滑距 古滑距 似断层面
原文传递
沾化凹陷断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凡芹 王伟锋 +1 位作者 张晶 李宝钢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共6页
应用断层落差法对沾化凹陷断层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断层具有幕式活动的特点,即在沙三早期断层活动强烈,沙三中、晚期—沙二早期断层活动变弱,沙二晚期—沙一早期断层活动又变强烈,东营早期和晚期断层活动又变弱。断层的... 应用断层落差法对沾化凹陷断层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断层具有幕式活动的特点,即在沙三早期断层活动强烈,沙三中、晚期—沙二早期断层活动变弱,沙二晚期—沙一早期断层活动又变强烈,东营早期和晚期断层活动又变弱。断层的幕式活动控制了各时期沉积地层的厚度和空间展布形态,使得沉降中心以五号桩长堤断裂带附近为起点进行顺时针迁移;断层活动的性质控制了沉积物内部的叠加方式,即张性断层活动时期以发育退积式准层序组为主,压性断层活动时期以发育进积式准层序组为主。同时,断裂的不同组合样式也控制了砂体的发育和空间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断层落差 沉降中心 叠加方式 控制作用
下载PDF
莱州湾凹陷同沉积断层活动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坤 黄镜嘉 +2 位作者 江涛 殷际航 董柔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13-20,共8页
同沉积断层是伸展盆地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形式,控制着凹陷的平面展布、构造形态、沉积充填以及油气赋存。通过对同沉积断层定量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分析,选取古落差法、滑距分析法和活动速率法对莱州湾地区莱北1号断层、莱南1号断层... 同沉积断层是伸展盆地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形式,控制着凹陷的平面展布、构造形态、沉积充填以及油气赋存。通过对同沉积断层定量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分析,选取古落差法、滑距分析法和活动速率法对莱州湾地区莱北1号断层、莱南1号断层和莱南2号断层三条典型的同沉积主干断层开展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时间上,三条断层活动性均表现为早强晚弱的特点,其中活动最强烈时期为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时期;空间上,莱北1号断层和莱南1号断层活动由中部向两端迁移,莱南2号断层由东部向中部迁移,其中莱北1号断层活动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沉积断层 定量评价 古落差 滑距 活动速率 莱州湾凹陷
下载PDF
金湖凹陷铜城断裂带断层活动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祥成 戴俊生 +3 位作者 邹娟 王新新 岳喜伟 伍亚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4年第4期424-433,共10页
通过地震和地质资料解析,分析了铜城断裂带的构造特征,讨论了构造演化阶段及特征。研究表明,铜城断裂带多发育北东走向的断裂构造,阜宁期和三垛期是断层集中发育的阶段,阜宁期掀斜旋转明显,断块、断鼻构造发育。铜城断裂带新生代断层活... 通过地震和地质资料解析,分析了铜城断裂带的构造特征,讨论了构造演化阶段及特征。研究表明,铜城断裂带多发育北东走向的断裂构造,阜宁期和三垛期是断层集中发育的阶段,阜宁期掀斜旋转明显,断块、断鼻构造发育。铜城断裂带新生代断层活动性表现出强弱交替的特征,断层活动性复杂。阜宁期断层活动性加强,戴南期相对较弱,三垛期断裂活动又增强,此后,断层活动基本停止。铜城断层两侧地层差异沉降明显。铜城断裂带构造演化经历断块发育期(E1f)、差异沉降期(E2d—E2s)、逆冲褶断期(E2s末期)、构造稳定期(Ny—Qd)等4个时期。在吴堡运动、三垛运动的叠加与早期基底断层的共同作用下,铜城断裂带形成断鼻构造、复杂断块构造及弧形断层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良好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凹陷 古近系 构造演化 断裂活动性 断层落差
下载PDF
68302综采工作面注浆加固施工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倪国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年第35期181-183,共3页
介绍了68302综采工作面概况,阐述了注浆加固施工的设计方案和注浆工艺流程,指出该注浆方法的技术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关键词 68302综采工作面 注浆加固 断层冒顶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