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工疲劳状态分析及评定研究
1
作者 田水承 高晓颖 +1 位作者 冯帅 陈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21-2730,共10页
为衡量矿工的疲劳状态水平,在疲劳自评量表的基础上设计个体因素下的矿工疲劳评价量表。根据已有矿工疲劳风险因素相关文献确定矿工疲劳指标体系;采用疲劳指数模型得出疲劳指数,运用灰色关联法得出疲劳指标与疲劳指数的关联度;最后根据... 为衡量矿工的疲劳状态水平,在疲劳自评量表的基础上设计个体因素下的矿工疲劳评价量表。根据已有矿工疲劳风险因素相关文献确定矿工疲劳指标体系;采用疲劳指数模型得出疲劳指数,运用灰色关联法得出疲劳指标与疲劳指数的关联度;最后根据关联度进行疲劳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班前影响矿工疲劳指数的主要因素为总体疲劳、工种、体力疲劳,班后影响矿工疲劳指数的主要因素为体力疲劳、脑力疲劳、疲劳表现;晚班矿工疲劳指数与早班相比显著升高3.66(p<0.05);矿工在年龄、工种、学历等方面存在疲劳差异性。研究结果为煤炭企业制定合理的疲劳调控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疲劳指标 疲劳指数 灰色关联分析 疲劳评定
下载PDF
导轨副表面摩擦疲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谭雁清 张连洪 胡亚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7-880,共4页
利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机对典型的滑动导轨副试样进行摩擦疲劳实验,定量地分析了接触表面的疲劳磨损性能并获得了相关的摩擦疲劳指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灰铁200-45号钢导轨副试样,通过硬化处理,可以使其耐磨性提高3~4倍;对表面进行边界润滑... 利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机对典型的滑动导轨副试样进行摩擦疲劳实验,定量地分析了接触表面的疲劳磨损性能并获得了相关的摩擦疲劳指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灰铁200-45号钢导轨副试样,通过硬化处理,可以使其耐磨性提高3~4倍;对表面进行边界润滑,可以使其耐磨性提高5~6倍。实验获得的HT200和淬火HT200在干摩擦和边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疲劳指数分别为1.12、1.33、1.43和1.41。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导轨副表面疲劳磨损的理论计算提供关键参数,并为定量地进行导轨副的摩擦学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导轨 摩擦疲劳 往复式摩擦 疲劳指数 定量摩擦分析
下载PDF
基于混沌分形理论的金属疲劳损伤过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华 李欣欣 +1 位作者 黄振峰 毛汉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2-76,84,共6页
为了有效地分析金属疲劳损伤过程中裂纹扩展与演化的特征,提出利用混沌分形理论对蕴含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的超声非线性输出信号进行分析,用Lyapunov指数、K熵、关联维数等特征量对金属疲劳损伤过程的特性进行表征和评价。采用RITEC公司的R... 为了有效地分析金属疲劳损伤过程中裂纹扩展与演化的特征,提出利用混沌分形理论对蕴含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的超声非线性输出信号进行分析,用Lyapunov指数、K熵、关联维数等特征量对金属疲劳损伤过程的特性进行表征和评价。采用RITEC公司的RAM-5000系统获得具有不同疲劳损伤程度试件的超声非线性输出信号,计算疲劳过程中的Lyapunov指数、K熵、关联维数。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疲劳损伤过程中超声非线性输出信号具有混沌特性;Lyapunov指数、关联维数、K熵等特征值随疲劳循环次数单调递增,当宏观裂纹出现后趋于饱和,说明疲劳损伤过程中试件内部的复杂程度和混沌特征逐渐增强;由疲劳过程中微裂纹的演化规律可知,混沌分形特征值可以有效地表征试件在疲劳过程中裂纹的变化规律和群体性行为。因此混沌分形理论可以有效地分析金属疲劳损伤过程中裂纹扩展与演化的特征,根据混沌分形特征值—疲劳循环次数的关系,为试件的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超声 疲劳损伤 LYAPUNOV指数 关联维数 K熵
下载PDF
疲劳指数值对起重机金属结构件疲劳许用应力的影响
4
作者 华小洋 余顺清 +1 位作者 胡宗武 范祖尧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362-365,共4页
本文定量化分析了疲劳指数对起重机载荷谱系数、工作级别和结构疲劳许用应力的影响。根据分析和计算结果,作者认为疲劳指数值对起重机工作级别划分和结构疲劳许用应力值的影响很大,《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取疲劳指数为3是不太合理的。
关键词 起重机 许用应力 结构疲劳 力值 影响 视疲劳 指数 数值 合理 分析
全文增补中
三旋细粉输送罐的疲劳设计
5
作者 王丹超 卢峰 《一重技术》 2017年第3期46-52,共7页
介绍压力容器疲劳设计的必要性,以某厂三旋细粉输送罐为例,阐述疲劳设计的整个过程,并提出输送罐在结构设计和制造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计算得出输送罐交变应力最大点的应力指数。
关键词 疲劳设计 三旋细粉输送罐 有限元分析 应力指数
下载PDF
7B04-T6铝合金腐蚀疲劳交替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昌范 何宇廷 +3 位作者 张胜 李旭 杜旭 张腾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3-1080,共8页
利用7B04-T6铝合金进行了预腐蚀试验和"腐蚀+疲劳+腐蚀+疲劳+……"交替模式作用下的腐蚀疲劳交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腐蚀疲劳交替作用下,试验件寿命比相同腐蚀时间作用下的预腐蚀试验件寿命长.利用试验结果建立了基于损伤... 利用7B04-T6铝合金进行了预腐蚀试验和"腐蚀+疲劳+腐蚀+疲劳+……"交替模式作用下的腐蚀疲劳交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腐蚀疲劳交替作用下,试验件寿命比相同腐蚀时间作用下的预腐蚀试验件寿命长.利用试验结果建立了基于损伤力学和非线性损伤累积理论的腐蚀疲劳交替寿命预测模型.提出了利用损伤指数描述腐蚀损伤和疲劳损伤在交替过程中的耦合关系,并分析了损伤指数变化对模型迟滞因子和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在腐蚀疲劳交替过程中,疲劳加载次数对寿命的影响大于腐蚀时间的影响,并且随着加载次数增加试验件的寿命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疲劳交替 迟滞因子 非线性损伤累积理论 损伤指数 寿命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风切变指数对于风电机组载荷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付德义 薛扬 +2 位作者 边伟 周士栋 龚利策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80-1387,共8页
分析风切变指数对风电机组机械载荷特性的影响,并以某2 MW风电机组载荷测试数据为例,对相同风速不同风切变情况下的载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风切变指数对风电机组极限载荷、疲劳等效载荷的影响。最后运用GH Bladed软件,对相同外部条件不... 分析风切变指数对风电机组机械载荷特性的影响,并以某2 MW风电机组载荷测试数据为例,对相同风速不同风切变情况下的载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风切变指数对风电机组极限载荷、疲劳等效载荷的影响。最后运用GH Bladed软件,对相同外部条件不同风切变指数下的风电机组载荷进行仿真计算,验证风切变指数与风电机组载荷特性之间的内在相关性。测试数据与仿真结果均表明,风电机组结构部件载荷特性与风切变指数强相关,且随着风切变指数的增加,极限载荷与疲劳等效载荷也随之变大。风切变指数的增长率与极限载荷增长率、疲劳等效载荷增长率均呈现二次函数关系,且风切变指数每增加约5%,极限载荷增加约0.1%,疲劳等效载荷增加约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结构载荷 疲劳 载荷测试 风切变指数
下载PDF
Fatigue-creep interaction based on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for AISI H13 hot work tool steel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被引量:7
8
作者 Hai-sheng Chen Yong-qin Wang +2 位作者 Wei-qi Du Liang Wu Yuan-xin LUO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80-588,共9页
AISI H13 (4Cr5MoSiV1) is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materials for extrusion tool, and it suffers from fatigue-creep damage during the hot extrusion process. Stress-controlled fatigue and creep-fatigue interaction test... AISI H13 (4Cr5MoSiV1) is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materials for extrusion tool, and it suffers from fatigue-creep damage during the hot extrusion process. Stress-controlled fatigue and creep-fatigue interac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t 500℃ to investigate its damage evolution. The accumulated plastic strain was selected to define the damage variable due to its clear physical meaning. A new fatigue-creep interaction damage model wa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A new equivalent impulse density for fatigue-creep tests was proposed to incorporate the holding time effect by transforming creep impulse density into fatigue impulse densit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amage model is able to describe the damage evolution under these work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I H13 hot work tool steel · fatigue-creep · Damage evolution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Nonlinear interaction · Damage exponent
原文传递
确定总应变寿命方程中指数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香 王延荣 田爱梅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3,共9页
在由材料的单调拉伸强度极限和断面收缩率确定总应变寿命方程中疲劳强度系数和疲劳延性系数的基础上,考查了利用材料在两个不同应力幅下的疲劳试验数据和单调拉伸延伸率来确定总应变寿命方程中疲劳强度指数和疲劳延性指数的一种方法,给... 在由材料的单调拉伸强度极限和断面收缩率确定总应变寿命方程中疲劳强度系数和疲劳延性系数的基础上,考查了利用材料在两个不同应力幅下的疲劳试验数据和单调拉伸延伸率来确定总应变寿命方程中疲劳强度指数和疲劳延性指数的一种方法,给出了只需较少的疲劳试验数据和单调拉伸力学性能参数即可确定材料的总应变寿命方程中全部4个参数的分析流程,并利用航空发动机中常用的钛合金和镍基合金材料的疲劳试验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所确定的总应变寿命方程对所考查的材料大多数情形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较为理想,基本在3倍分散带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应变寿命方程 疲劳强度系数 疲劳延性系数 疲劳强度指数 疲劳延性指数 寿命预测
原文传递
应用幂变换法构造低周疲劳寿命预测的幂指函数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立杰 冮铁强 谢里阳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7-271,共5页
以GH4049合金低周疲劳数据分析为例,以数据残差检验为基础,说明应用Manson-Coffin方程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塑性应变幅与疲劳失效反向数在双对数坐标系下的二次曲线特征及残差稳定化角度考虑,基于幂变换方法构造了低周疲劳寿命预测的幂... 以GH4049合金低周疲劳数据分析为例,以数据残差检验为基础,说明应用Manson-Coffin方程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塑性应变幅与疲劳失效反向数在双对数坐标系下的二次曲线特征及残差稳定化角度考虑,基于幂变换方法构造了低周疲劳寿命预测的幂指函数模型,来改善残差图性态及模型预测精度。给出了13种材料的幂变换指数p值及模型寿命预测能力对比结果。分析表明:幂指函数模型对低周疲劳寿命预测结果分散带均在2倍因子以内,具有良好的精度。Manson-Coffin方程实际是幂指函数模型在双对数坐标系下的一阶线性近似,这是幂指函数模型寿命预测精度较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变换 低周疲劳 寿命预测 幂指函数模型 残差检验
下载PDF
热处理对挤压态6061铝合金低周疲劳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林 郝艳君 +3 位作者 马春艳 计海涛 车欣 陈立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0年第5期496-500,共5页
为了确定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及固溶+时效处理对挤压变形6061铝合金的疲劳变形行为和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针对不同处理状态的挤压变形6061铝合金进行了低周疲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低周疲劳加载条件下,不同处理状态的挤压变形6061铝合金... 为了确定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及固溶+时效处理对挤压变形6061铝合金的疲劳变形行为和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针对不同处理状态的挤压变形6061铝合金进行了低周疲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低周疲劳加载条件下,不同处理状态的挤压变形6061铝合金均呈现明显的循环应变硬化,且随着外加总应变幅的增加,循环应变硬化效果愈明显;在较高的外加总应变幅下,固溶态6061铝合金的疲劳寿命最长,而时效态6061铝合金的疲劳寿命最短,当外加总应变幅较低时,挤压态6061铝合金的疲劳寿命高于经过热处理的合金的疲劳寿命;此外,固溶处理可明显降低挤压变形6061铝合金的循环应变硬化指数和循环强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挤压变形 热处理 低周疲劳 循环应力响应 疲劳寿命 循环应变硬化指数 循环强度系数
下载PDF
合金钢与铝合金疲劳极限的理论估算方法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乔艳江 孙强 +2 位作者 李春旺 李静 张忠平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50,共4页
基于27种合金钢与铝合金的机械、力学性能,分析对比了3种理论估算疲劳极限方法的估算结果,发现3种方法中只有两种方法能够比较精确地估算材料的疲劳极限;当引入强度系数和应变硬化指数与常规机械与力学性能的关系之后,这两种方法都可借... 基于27种合金钢与铝合金的机械、力学性能,分析对比了3种理论估算疲劳极限方法的估算结果,发现3种方法中只有两种方法能够比较精确地估算材料的疲劳极限;当引入强度系数和应变硬化指数与常规机械与力学性能的关系之后,这两种方法都可借助材料的常规机械与力学性能估算疲劳极限,估算过程中的限制性条件"高强度钢"应予取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极限 强度系数 应变硬化指数 断裂延性 抗拉强度
下载PDF
低碳微合金钢连续管低周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毕宗岳 张锦刚 +1 位作者 余晗 鲜林云 《焊管》 2023年第7期38-44,共7页
通过控制应变和控制应力方法,对12CrMnMoNi低碳微合金钢连续管管材进行了室温下的低周疲劳试验和循环应变硬化测试,分析了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结果显示,在0.4%~1.2%不同应变幅条件下,管材总体呈现循环软化现象,在1.2%大应变幅下疲劳寿... 通过控制应变和控制应力方法,对12CrMnMoNi低碳微合金钢连续管管材进行了室温下的低周疲劳试验和循环应变硬化测试,分析了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结果显示,在0.4%~1.2%不同应变幅条件下,管材总体呈现循环软化现象,在1.2%大应变幅下疲劳寿命只有54次,是0.6%~0.8%应变幅的20%左右;在循环初始阶段,低应变表现为循环软化,高应变表现为循环硬化,临界应变(εc)介于0.8%~1.0%。在控制应力高于屈服强度5%时,平均疲劳寿命为318次,表明管材在承受较高载荷下仍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同时,硬化指数对疲劳寿命有直接影响,在总循环次数的50%以内,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硬化指数增加,表明该管材在循环过程中依靠硬化实现均匀变形的能力增强;细小的铁素体+M/A组元是实现良好疲劳性能的组织保障;断口SEM观察表明,疲劳裂纹起源于外表面,且伴有二次裂纹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 低碳微合金钢 低周疲劳 硬化指数
下载PDF
氧化锆陶瓷室温循环疲劳行为研究
14
作者 李春光 司文捷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44-347,共4页
对一种氧化锆陶瓷材料的室温循环疲劳行为进行了研究。陶瓷材料通过干压、冷等静压成型,无压烧结。循环疲劳实验采用四点弯曲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氧化锆陶瓷材料的循环疲劳寿命与循环应力最大值和循环应力幅值在双对数坐标下皆为线性关... 对一种氧化锆陶瓷材料的室温循环疲劳行为进行了研究。陶瓷材料通过干压、冷等静压成型,无压烧结。循环疲劳实验采用四点弯曲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氧化锆陶瓷材料的循环疲劳寿命与循环应力最大值和循环应力幅值在双对数坐标下皆为线性关系,循环应力最大值增大,循环疲劳寿命降低;循环应力幅值增大,疲劳寿命也降低。但循环疲劳寿命对循环应力最大值的依赖程度要大于对循环应力幅值的依赖。循环疲劳寿命与裂纹的初始尺寸在双对数坐标下也呈线性关系,随着裂纹初始尺寸增加,循环疲劳寿命降低。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回火消除残余应力试样的循环疲劳寿命都远大于未回火试样。计算表明,该种氧化锆陶瓷的裂纹缓慢扩展指数大约在8~1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陶瓷 循环疲劳 裂纹缓慢扩展指数 疲劳寿命
下载PDF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金属疲劳损伤过程研究
15
作者 刘永坚 黄振峰 毛汉领 《装备制造技术》 2016年第3期5-8,共4页
建立一种基于混沌特征演化分析的金属疲劳损伤过程的监测方法,通过计算金属疲劳损伤过程声发射信号的混沌特性参数分析其疲劳损伤程度。利用声发射技术采集了金属在不同疲劳损伤阶段的声发射信号。采用C-C法计算了金属在不同疲劳损伤阶... 建立一种基于混沌特征演化分析的金属疲劳损伤过程的监测方法,通过计算金属疲劳损伤过程声发射信号的混沌特性参数分析其疲劳损伤程度。利用声发射技术采集了金属在不同疲劳损伤阶段的声发射信号。采用C-C法计算了金属在不同疲劳损伤阶段声发射时间序列的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然后进行相空间重构。计算金属在不同时间段声发射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金属在不同疲劳损伤阶段声发射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征,最大Lyapunov的变化趋势与金属疲劳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关联,用混沌理论可以较好的揭示金属疲劳损伤过程的动力学特性,这为金属疲劳损伤程度的在线监测及预测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疲劳损伤 相空间重构 最大LYAPUNOV指数
下载PDF
温度对氮化硅材料动态疲劳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王红洁 王永兰 +1 位作者 金志浩 周惠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41-846,共6页
研究了一种Si3N4陶瓷材料在室温、800及1100℃条件下的动态疲劳特性.结果发现与ZrO2及玻璃陶瓷相似,在高应力速率区,仍出现断裂应力随应力速率的提高而迅速下降的现象。同时应力腐蚀指数n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通过断口分析,表明Si3N... 研究了一种Si3N4陶瓷材料在室温、800及1100℃条件下的动态疲劳特性.结果发现与ZrO2及玻璃陶瓷相似,在高应力速率区,仍出现断裂应力随应力速率的提高而迅速下降的现象。同时应力腐蚀指数n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通过断口分析,表明Si3N4陶瓷材料高温动态疲劳失效主要是由于晶间玻璃相软化流动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疲劳 应力腐蚀 氮化硅陶瓷 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