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M筋膜手法联合筋膜刀疗法对老年下背疼痛的生物力学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罗军 肖立娟 刘四文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1年第5期530-535,共6页
目的探讨FM筋膜手法联合筋膜刀疗法对老年下背疼痛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下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FM筋膜手法治疗)及实验组(FM筋膜手法结合筋膜刀疗法),进行为期3周的随机... 目的探讨FM筋膜手法联合筋膜刀疗法对老年下背疼痛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下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FM筋膜手法治疗)及实验组(FM筋膜手法结合筋膜刀疗法),进行为期3周的随机对照实验。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3周。于疗程结束后1个月、3个月随访评价中、远期疗效;治疗前、治疗3周后,评估并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各时点,评估并比较两组的腰椎间凸度和骶骨倾斜角;各时点,测量比较两组的60°/s角速的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峰力矩(peak torque,PT)及腰背屈/伸比值(flexion/extension,F/E)等腰背肌生物力学情况。结果实验组随访1个月、随访3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PRI、VAS、ODI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的PRI、VAS、ODI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腰椎间凸度和骶骨倾斜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腰椎间凸度较治疗前升高,骶骨倾斜角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的腰椎间凸度高于对照组,骶骨倾斜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P、PT均较治疗前升高,F/E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AP、PT高于对照组,F/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筋膜手法联合筋膜刀疗法治疗老年下背痛,较单用FM筋膜手法的治疗效果更好,更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患者治疗后的胸腰椎生物力学性能明显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背痛 FM筋膜手法 筋膜刀疗法 疼痛 胸腰椎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