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廊道旅游地农户旅游生计资本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皖南川藏线为例
1
作者 刘昌琪 杨钊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与传统板块型旅游地相比,廊道旅游地具有产品全时化、空间广域化、消费乘数化特征,对农户生计辐射带动作用更强。以皖南川藏线为例,构建农户旅游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动态探究廊道旅游地农户旅游生计资本变化,并采用地理探... 与传统板块型旅游地相比,廊道旅游地具有产品全时化、空间广域化、消费乘数化特征,对农户生计辐射带动作用更强。以皖南川藏线为例,构建农户旅游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动态探究廊道旅游地农户旅游生计资本变化,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对其驱动因子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参与旅游经营后,农户旅游生计资本变化显著,自然资本下降了31.13%,物质资本变化幅度最大,增长了297.86%。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分别增长了176.66%、175.20%和95.32%。(2)自然资本中生态环境约束强度下降幅度最大,物质资本中私家停车位的增加值和增加率均最高,人力资本中返乡人数增长最为显著,金融资本中农户家庭年收入增长最强劲,社会资本中使用网络媒体种类上升最明显。(3)廊道旅游地农户旅游生计资本变化同时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廊道条件影响,表现为自然环境限制农户用地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释放景区引流作用并将农户旅游生计资本嵌入在地生计链、廊道近邻效应提升旅游生计资本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廊道旅游地 农户生计 旅游生计资本 皖南川藏线
下载PDF
民族旅游乡村农户生计恢复力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以湘鄂武陵山片区10个村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吉林 肖玉春 +3 位作者 刘水良 左金友 尹宁玲 谢文海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4,共11页
生计恢复力能够评估农户应对乡村旅游等外部冲击时的适应能力,是当前乡村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基于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转型能力3个维度构建了民族旅游乡村农户生计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湘鄂武陵山片区10个民族... 生计恢复力能够评估农户应对乡村旅游等外部冲击时的适应能力,是当前乡村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基于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转型能力3个维度构建了民族旅游乡村农户生计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湘鄂武陵山片区10个民族旅游乡村480户农户为研究对象,划分其生计恢复力类型,定量评价生计恢复力指数,并分析生计恢复力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农户生计恢复力可分为文化传承型、生计多样型、政策扶持型和传统生计型4种类型。(2)4种类型农户的生计恢复力指数分别为0.4562、0.3865、0.2022和0.1964,文化传承型农户的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转型能力均最高,生计多样型次之,政策扶持型的转型能力最低,传统生计型农户的缓冲能力和适应能力均最低。(3)家庭成员参与旅游人数、获得专业技能培训机会、家庭核心成员受教育程度、家庭能够获得救助补贴种类等4项指标是不同类型农户生计恢复力的最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乡村 农户生计 生计恢复力 文化传承 政策扶持 障碍因子 武陵山片区
原文传递
基于福祉视角的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惠梅 张安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65-1070,共6页
生态补偿通过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激励机制,对福祉损失进行补偿以激励生态保护的行为,进而增加人类福祉。通过文献分析认为生态补偿是贫困减缓的重要机制,在生态保护行为意愿和福祉损失的基础上制定生态补偿标准,明确界定利益相关方和区域... 生态补偿通过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激励机制,对福祉损失进行补偿以激励生态保护的行为,进而增加人类福祉。通过文献分析认为生态补偿是贫困减缓的重要机制,在生态保护行为意愿和福祉损失的基础上制定生态补偿标准,明确界定利益相关方和区域的生态保护责任,构建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实现福利均衡。关注农牧民生计,引导实现主动参与式保护,制定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规划,才能真正实现生态保护—人类福祉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福祉 生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