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给岁月以生命:自我养老之精神和智慧 被引量:28
1
作者 穆光宗 淦宇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36,共7页
自我养老作为一种养老元素、养老方式和养老精神正在伴随人口老龄化和居家空巢化而迅速崛起。本文探讨了自我养老的涵义和重要性,自我养老与老年人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关系;积极的自我养老就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和有备而老,坚持“精... 自我养老作为一种养老元素、养老方式和养老精神正在伴随人口老龄化和居家空巢化而迅速崛起。本文探讨了自我养老的涵义和重要性,自我养老与老年人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关系;积极的自我养老就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和有备而老,坚持“精神自养”和“生活自理”;基于若干个案的分析揭示了自我养老精神实质就是不言老、不服老、不怕死、生命的自我负责和生活的自我料理等;自我养老的智慧就在于能否处理好几种养老的关系,如养老与生命、生活等的关系。概言之,自我养老就是“给岁月以生命”的养老精神和养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养老 家庭养老 居家养老 精神自养 养老智慧
下载PDF
中国家庭养老公共政策的重构——基于家庭养老功能变迁与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连友 李磊 邓依伊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2-119,共8页
家庭养老公共政策作为解决中国家庭养老问题的有效手段,经历了从传统社会、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转型初期到新世纪、新时期的发展演变。针对现有家庭养老公共政策存在的去家庭化与再家庭化矛盾,含蓄型与补缺型囿限,分散化与碎片化倾向... 家庭养老公共政策作为解决中国家庭养老问题的有效手段,经历了从传统社会、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转型初期到新世纪、新时期的发展演变。针对现有家庭养老公共政策存在的去家庭化与再家庭化矛盾,含蓄型与补缺型囿限,分散化与碎片化倾向,性别平等与工作家庭平衡理念缺失等问题,本文基于家庭养老功能变迁与发展视角,从政策原则理念、政策目标对象、政策内容框架、政策运行机制等方面重构中国家庭养老公共政策体系。以特殊家庭与普通家庭发展平衡,照料者工作-家庭责任平衡,养老资源供给与配置均衡,多元政策主体协同均衡,为预防和降低家庭养老风险,修复和强化家庭养老功能,改善家庭养老行为策略,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品质提供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老公共政策 家庭养老功能 工作-家庭平衡 家庭发展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基本现状及主要发展思路 被引量:20
3
作者 余碧岩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51-53,共3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冲击,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等的变迁,都使得我国农村家庭的实际养老保障能力大为弱化。为此,我们应主要从制度伦理建构入手,鞭策、鼓励、扶持家庭养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冲击,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等的变迁,都使得我国农村家庭的实际养老保障能力大为弱化。为此,我们应主要从制度伦理建构入手,鞭策、鼓励、扶持家庭养老,真正让家庭成为老人们安度晚年的稳固后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家庭养老 制度伦理
下载PDF
中国家庭养老方式的社会化机制研究——来自德国的启示 被引量:12
4
作者 武萍 周卉 赵越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0-96,共7页
我国未富先老的现状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德国在家庭养老方式的运营实践中,因长期贯彻家庭养老社会化的基本原则,确保了其养老方式运行的可持续性。所以通过研究支持德国家庭养老社会化... 我国未富先老的现状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德国在家庭养老方式的运营实践中,因长期贯彻家庭养老社会化的基本原则,确保了其养老方式运行的可持续性。所以通过研究支持德国家庭养老社会化运行的经济与非经济条件,提炼出设置多层次经济来源以提供物质基础、夯实服务基础以提供高质量服务、打造适老公寓以提供灵活服务方式等政策措施,这对于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社会化改革有着参考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家庭养老 社会化机制
下载PDF
共同生活的社会——老年福利建筑浅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磊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97-102,共6页
从人口老龄化给社区建设带来的挑战入手, 论证了建设老年福利建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上篇引证了欧美、澳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老年福利建筑的实践经验, 并对日本林玉子先生的无障碍试验示范性住宅作了重点描述。下篇旨在探讨具有... 从人口老龄化给社区建设带来的挑战入手, 论证了建设老年福利建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上篇引证了欧美、澳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老年福利建筑的实践经验, 并对日本林玉子先生的无障碍试验示范性住宅作了重点描述。下篇旨在探讨具有东方特点的家庭模式福利体系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 为我国的老龄福利建筑设计提供了一些可及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福利建筑 无障碍试验 住宅 家庭养老方式
下载PDF
西部农村家庭养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吴燕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112-116,共5页
家庭养老是当前西部农村地区主要的养老方式。文章以陕西省为例,实证分析转型期家庭养老方式在西部农村地区实施的现状,对家庭养老的养老环境、养老质量、养老意愿进行了客观描述与分析。依据需要理论,围绕健康医疗、经济收入、精神生... 家庭养老是当前西部农村地区主要的养老方式。文章以陕西省为例,实证分析转型期家庭养老方式在西部农村地区实施的现状,对家庭养老的养老环境、养老质量、养老意愿进行了客观描述与分析。依据需要理论,围绕健康医疗、经济收入、精神生活、生活照料等四方面的养老需求,应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西部农村老人应对养老的经济能力;完善医疗保障机制,促进西部农村老人身心健康;改善养老环境,提高西部农村老人精神生活质量;提供政策支持,提高西部农村老人生活照料水平等方面实现西部农村家庭养老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家庭养老 养老需求 养老质量
下载PDF
如何实现农民的“老有所养” 被引量:1
7
作者 谭樱芳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3-56,共4页
由于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但同时家庭养老社会化的条件又不成熟,因而要解决现阶段农民的养老问题。笔者认为应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并将家庭养老保障与土地养老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障整合起来,共同实现农民的养老。
关键词 土地养老 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 农民养老
下载PDF
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养老主体选择的影响——基于信任理论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秋成 马洪旭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89-99,共11页
从信任理论视角出发,借助CGSS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养老主体选择现状,并着重探究了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养老主体选择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对社会养老主体的信任与偏好存在“亲知识分子现象”,即农... 从信任理论视角出发,借助CGSS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养老主体选择现状,并着重探究了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养老主体选择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对社会养老主体的信任与偏好存在“亲知识分子现象”,即农村劳动力不断提升的受教育程度能促进其养老主体选择从家庭向社会的转变;基于受教育程度的经济效应和相对易损性理论,选取个人收入与受教育程度进行交互项检验,结果显示,教育对养老主体选择的影响存在经济和非经济的双重效应。养老主体选择从家庭向社会或复合型主体的转变其实也是特殊信任向社会信任转变的过程。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不应只重视农村养老设施等外在条件的改善,还应重视农村养老信任培育从制度化向社会化的转变及对农村养老社会化实质性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主体 教育 养老主体选择 家庭养老
下载PDF
宁波市未来养老及居住方式的选择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利娟 吴萍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4-77,57,共5页
养老是每个人必经阶段,社会能否提供适合不同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模式决定老年人能否享受晚年生活,老有所养的关键。在我国当前养老呈现未富先老的状况,特别在宁波,老龄化情况较严峻,宁波市政府养老负担较重。因此,有必要研究宁波市未来老... 养老是每个人必经阶段,社会能否提供适合不同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模式决定老年人能否享受晚年生活,老有所养的关键。在我国当前养老呈现未富先老的状况,特别在宁波,老龄化情况较严峻,宁波市政府养老负担较重。因此,有必要研究宁波市未来老年人会对养老做出如何选择,为宁波养老模式的供给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老 机构养老 居家养老 宁波
原文传递
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农村家庭养老社会保障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扬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9-11,18,共4页
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农村养老问题特别突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传统文化观念因素的影响,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的地位不能动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的经济支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符合亲子关系中权利义务对... 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农村养老问题特别突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传统文化观念因素的影响,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的地位不能动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的经济支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符合亲子关系中权利义务对等的社会公正原则,弥补了其他养老模式在精神赡养方面的先天不足,是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养老的现实选择。但与此同时,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已不适应我国老龄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农村家庭养老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老 老龄化
下载PDF
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养老制度变迁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昭华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13-17,共5页
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传统的重要养老形式 ,但是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 ,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为填补农村养老的“半真空”状态 ,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针对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本文试图从制度构建、基金设立和城镇化等方面 ... 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传统的重要养老形式 ,但是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 ,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为填补农村养老的“半真空”状态 ,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针对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本文试图从制度构建、基金设立和城镇化等方面 ,探寻解决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新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老 养老保险基金 人口老龄化 城镇化 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 制度创新
下载PDF
新加坡家庭养老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31
12
作者 胡灿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35-38,共4页
文章指出新加坡政府通过政府引导 ,立法及经济援助等手段 ,大力推进家庭养老保障 ,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而家庭养老保障也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支柱之一 ,借鉴新加坡的经验 ,完善我国家庭养老制 。
关键词 新加坡 家庭养老 养老模式 养老保障 立法规制 老龄化 经验借鉴 社会保障
下载PDF
皖南山区养老状况和养老机制研究——以黄山市黟县四镇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仙华 陈彧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12,共4页
通过对安徽黄山黟县四镇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出皖南山区养老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优化皖南山区农村养老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 皖南山区 家庭养老 养老意识
下载PDF
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家庭养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莹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4,共2页
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及文化传统的影响,农村养老问题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显得格外突出,迫于现实的考虑,家庭养老模式依然是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主要选择。如何因地制宜探索和实践适合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农村养老新... 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及文化传统的影响,农村养老问题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显得格外突出,迫于现实的考虑,家庭养老模式依然是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主要选择。如何因地制宜探索和实践适合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农村养老新模式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 人口老龄化 农村家庭养老
下载PDF
居家养老研究综述 被引量:30
15
作者 张春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1-64,共4页
居家养老是有中国特色并合乎中国国情的养老方式。本文指出了关于居家养老研究在近十年时间里取得的主要进展,分别讨论了居家养老方式的概念、特征、必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等,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居家养老方式研究中存在的... 居家养老是有中国特色并合乎中国国情的养老方式。本文指出了关于居家养老研究在近十年时间里取得的主要进展,分别讨论了居家养老方式的概念、特征、必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等,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居家养老方式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
下载PDF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24
16
作者 曹冲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10,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而社会养老模式存在许多弊端,社会认可度不高,入住率比较低。居家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既保留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而社会养老模式存在许多弊端,社会认可度不高,入住率比较低。居家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既保留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的优势,又引入新的社会力量的参与,因此符合我国的国情。但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需通过明确政府职责、完善相关的制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等措施促进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老 机构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
下载PDF
家庭建设背景下中国式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展望 被引量:20
17
作者 胡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7,129,共8页
家庭养老是居家社区养老乃至整个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性要件。当代人口与家庭变迁给传统家庭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发展带来若干结构性挑战,主要表现为:家庭老龄化和空巢化将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压力,高龄化加剧将形成家庭压力并倒逼... 家庭养老是居家社区养老乃至整个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性要件。当代人口与家庭变迁给传统家庭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发展带来若干结构性挑战,主要表现为:家庭老龄化和空巢化将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压力,高龄化加剧将形成家庭压力并倒逼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升级,代际关系和居住模式变迁将加剧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强化居家社区养老的首要任务是支持家庭功能发展,以家庭建设为契机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在夯实文化一致性的基础上构建中国式养老生活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家庭养老 居家社区养老 家庭建设 人口老龄化
下载PDF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历史变革与现实选择 被引量:14
18
作者 许照红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4-115,共2页
一定时期的养老模式选择和特定时期的经济形态、家庭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相适应。从历史变革的过程看,我国的农村养老经历了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过程,随着社会转型、城市化加速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 一定时期的养老模式选择和特定时期的经济形态、家庭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相适应。从历史变革的过程看,我国的农村养老经历了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过程,随着社会转型、城市化加速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农村养老的发展趋势,也是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保障 养老模式 制度化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下载PDF
农村家庭养老的家国责任边界 被引量:18
19
作者 钟曼丽 刘筱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3,共8页
随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国(政府)进入了家庭养老供给层面。国对家承担了更多责任,这是善治发展的必然逻辑。但在家庭养老责任分配上,国与家的责任边界该划在哪里?这个边界的模糊会导致家国责任的相互推诿。通过对福利国家理论、自... 随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国(政府)进入了家庭养老供给层面。国对家承担了更多责任,这是善治发展的必然逻辑。但在家庭养老责任分配上,国与家的责任边界该划在哪里?这个边界的模糊会导致家国责任的相互推诿。通过对福利国家理论、自由主义福利观点与福利多元主义的论述,指出了三种理论在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应用中的困惑。为保障农村老人的权益,在元治理指引下,首先从物质赡养、精神赡养以及赡养人的法律责任上明确了家国责任边界;其次从制度设计、法律惩戒、政策支持以及文化倡导上明确了国在家庭养老中的责任;从提高责任意识、遵从道德和法律责任方面明确了家庭的养老责任。双方边界的厘定和责任划分,既有助于理论上的贡献,也有助于农村家庭养老责任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养老 国家养老责任 家庭养老责任 社会保障 责任边界
下载PDF
中国当前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9
20
作者 石金群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7,共6页
家庭、社会和自我这三种养老方式普遍存在于各种社会中,但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传统和制度因素的不同,三种养老方式在不同社会呈现出不同的比重和特色。本文利用国内相关的研究和调查数据分析目前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并结合老... 家庭、社会和自我这三种养老方式普遍存在于各种社会中,但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传统和制度因素的不同,三种养老方式在不同社会呈现出不同的比重和特色。本文利用国内相关的研究和调查数据分析目前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并结合老年人的基本需要和中国的现实探究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主张在现阶段制定社会养老政策时,应当注意家庭的价值,制定一些扶持家庭养老的政策,以弥补社会养老的不足和赢取更多的时间去发展社会养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老 养老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