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咸阳成任墓地东汉家族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明 郭卓(绘图) +4 位作者 郭佳帅(绘图) 高音(摄影) 王仓西(整理) 赵占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7,F0002,共26页
2021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北杜街道成任村南发掘了一组6座东汉晚期墓葬。墓葬形制完整,排列整齐,是一处家族墓葬。其中一座墓葬出土了2尊金铜佛像,是目前国内考古出土的时代最早的金铜佛像,对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及中国化具有重要... 2021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北杜街道成任村南发掘了一组6座东汉晚期墓葬。墓葬形制完整,排列整齐,是一处家族墓葬。其中一座墓葬出土了2尊金铜佛像,是目前国内考古出土的时代最早的金铜佛像,对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及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 成任墓地 东汉晚期 家族墓 金铜佛像
下载PDF
山东济阳前刘村唐代家族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
2
作者 郭俊峰 李铭 +1 位作者 刘剑 王勇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6,共11页
2015年3月,山东省济阳县垛石镇前刘村发现两座东西并列的唐代家族墓葬。两座墓葬的形制均为带墓道的圆形穹隆顶砖雕墓;M1为单室,M2为双室。M2出土的墓志中记载墓主人为顾忖,生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卒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顾忖... 2015年3月,山东省济阳县垛石镇前刘村发现两座东西并列的唐代家族墓葬。两座墓葬的形制均为带墓道的圆形穹隆顶砖雕墓;M1为单室,M2为双室。M2出土的墓志中记载墓主人为顾忖,生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卒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顾忖先后任官黄县尉,东光、章丘、临济县令。其家族是魏晋时期名门士族,多出官吏,涉及多位重要历史人物。M2是济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有明确年号的唐代砖雕双室墓,墓葬的形制、结构、砖雕风格均极富特色,为了解唐代穹隆顶双室墓提供了详细资料。墓志中记载墓葬的年代,准确解决了唐代墓葬考古上的断代问题,具有标尺意义。前刘村唐代家族墓的发掘,为了解济阳的地名沿革提供了重要资料,填补了现存《济阳县志》只能较为详细地记录到金代的历史;墓葬的发掘对于研究当地水利水文、自然环境变迁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前刘村 唐代 家族墓 砖雕 墓志
原文传递
南京市雨花台区后头山东晋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4
3
作者 周保华 陈大海 +4 位作者 徐华 付明山 董补顺 祝乃军 雷雨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43,I0004-I0006,共16页
2015年4-7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对南京市雨花台区后头山东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地坐北朝南,4座墓室东西向紧密排成一列,墓葬形制、大小相近,均为砖室券顶结构,长5米左右。墓葬多保存较好,出土了包括青瓷器、陶器、金饰、铜印章等在... 2015年4-7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对南京市雨花台区后头山东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地坐北朝南,4座墓室东西向紧密排成一列,墓葬形制、大小相近,均为砖室券顶结构,长5米左右。墓葬多保存较好,出土了包括青瓷器、陶器、金饰、铜印章等在内的各类遗物90余件(组),其中六面印、步摇金饰、头像砖等均较罕见。根据出土的六面印,初步判断M1墓主为张迈。这处墓地的发掘对于研究六朝墓的出土遗物、葬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家族墓 张迈 六面印 步摇 头像砖
原文传递
淮安金湖徐梁村战国西汉墓葬群发掘简报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玉军 王剑 +5 位作者 尹增淮 包立山 高永兵 殷舜娟 李和忠 胡兵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56,共9页
1999年至2006年,淮安市博物馆在金湖县徐梁村共发掘墓葬18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随葬品。其中部分墓葬具有同为家族墓的可能,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器形分析,这批墓葬的年代初定为战国末期至西汉早期,M18年代属于西... 1999年至2006年,淮安市博物馆在金湖县徐梁村共发掘墓葬18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随葬品。其中部分墓葬具有同为家族墓的可能,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器形分析,这批墓葬的年代初定为战国末期至西汉早期,M18年代属于西汉中期。这批墓葬中M1主人身份地位最高,M18主人也应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 战国西汉 家族墓
原文传递
两周墓地制度变革概说
5
作者 薛蓉 凌达彬 《保定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6-59,共4页
墓地制度是社会形态的一种反映,是一个人族属、身份、等级在另一个世界的表现形式。在宗法等级极为森严的西周,墓地制度被看作是礼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得以加强,族葬制盛行。然而,到了东周时期,随着新兴地主的崛起,宗法等级逐渐松弛,尤... 墓地制度是社会形态的一种反映,是一个人族属、身份、等级在另一个世界的表现形式。在宗法等级极为森严的西周,墓地制度被看作是礼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得以加强,族葬制盛行。然而,到了东周时期,随着新兴地主的崛起,宗法等级逐渐松弛,尤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变化更为明显,反映在墓葬制度上就是族葬制的瓦解,新的墓葬形式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时期 墓地制度 族葬制 宗法等级 墓葬变革
下载PDF
河北容城县北郑墓地金代砖室墓试掘简报
6
作者 徐海峰 赵瑾 +2 位作者 王太一(摄影) 李树伟(绘图) 吴伟(绘图)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9,106,共8页
北郑墓地位于河北容城县大河镇北郑村东北,在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定为战国至汉时期遗址。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为配合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和探勘,发现一处墓地;2018年5月,故宫博物院考... 北郑墓地位于河北容城县大河镇北郑村东北,在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定为战国至汉时期遗址。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为配合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和探勘,发现一处墓地;2018年5月,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该墓地进行局部试掘,共清理3座带南向墓道的圆形砖室单室墓,出土各类遗物52件(组),包括铜钱42枚、女真族组合式玉耳环、定窑瓷碗等,根据遗迹遗物推断属于金代。金代墓地的发现,为探讨白洋淀地区乃至太行山以东平原地带金元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风俗,以及当地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和比较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城县 金代 砖室墓 家族墓
原文传递
江苏淮安清江浦区拱辰佳苑小区明代家族墓发掘报告
7
作者 祁小东 +1 位作者 薛玲玲 赵李博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95,共13页
2016年1—3月间,淮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淮安市博物馆考古部)对清江浦区拱辰佳苑小区工地的四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各类器物149件(套)。经过整理分析出土器物,可知这四座墓葬属于明代一处小型家族墓地。M4出土了唯一一合墓志,... 2016年1—3月间,淮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淮安市博物馆考古部)对清江浦区拱辰佳苑小区工地的四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各类器物149件(套)。经过整理分析出土器物,可知这四座墓葬属于明代一处小型家族墓地。M4出土了唯一一合墓志,志盖显示墓主人名杨仲康,志石大部分文字已漫灭不清,仅有的文字可简单了解墓主人及其家族的一些情况。这对于研究该家族墓地的时代、明代中晚期淮安地区的丧葬习俗以及文献记载的相关乡镇地域范围的进一步确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 明代 家族墓 安乐乡
原文传递
吉林和龙市龙海渤海王室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36
8
作者 李强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39,I0010-I0013,共21页
2004~2005年在龙海墓区发掘了14座渤海王室墓葬。墓葬形制有大中型石室墓、大型砖室墓、大型砖室塔墓以及墓上有建筑的同封异穴砖椁墓。墓中出有金冠饰、金托玉带、菱花形嵌银鎏金珍禽瑞兽镜、三彩俑及顺穆皇后墓志等遗物,为研究渤海... 2004~2005年在龙海墓区发掘了14座渤海王室墓葬。墓葬形制有大中型石室墓、大型砖室墓、大型砖室塔墓以及墓上有建筑的同封异穴砖椁墓。墓中出有金冠饰、金托玉带、菱花形嵌银鎏金珍禽瑞兽镜、三彩俑及顺穆皇后墓志等遗物,为研究渤海王室的墓葬形制、丧葬制度等提供了全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龙海墓区 王室墓葬 渤海国
原文传递
江苏常州花园底明代白氏家族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2
9
作者 唐星良 袁予 +10 位作者 郑铎 任林平 曹明 陈磊 蒋丁伊 苏苑 吴宏刚 汪莲 金霆蔚 丁为新 黄督军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52,68,127,共13页
2013年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花园底村发现明代家族墓群一处,共10座浇浆墓,墓葬形制统一,排列有序,出土了一批金、银、锡、铜、瓷、木和石质文物。该墓群的发现对于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丧葬习俗、社会生活、生产工艺、服装首饰以及地方历史... 2013年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花园底村发现明代家族墓群一处,共10座浇浆墓,墓葬形制统一,排列有序,出土了一批金、银、锡、铜、瓷、木和石质文物。该墓群的发现对于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丧葬习俗、社会生活、生产工艺、服装首饰以及地方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 明代 白氏家族墓群 浇浆墓 白埈 锡明器组合
原文传递
甘肃武威市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国科 刘兵兵 +3 位作者 沙琛乔 张奋强 魏彦飞 仇梦涵(拍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47,F0002,共20页
通过发掘与调查,武威南山地区吐谷浑王族墓群主要集中分布在青咀湾-喇嘛湾、岔山村、长岭-马场滩三片区域,可分别称为“阳晖谷”陵区、“大可汗陵”陵区、“白杨山”陵区,墓群呈现出“广集中、大分散、小聚集、有呼应”的分布特征。确... 通过发掘与调查,武威南山地区吐谷浑王族墓群主要集中分布在青咀湾-喇嘛湾、岔山村、长岭-马场滩三片区域,可分别称为“阳晖谷”陵区、“大可汗陵”陵区、“白杨山”陵区,墓群呈现出“广集中、大分散、小聚集、有呼应”的分布特征。确认吐谷浑墓葬“不设封土,死则潜葬”的营建特点,并出土一批罕见的唐代珍贵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武威市 吐谷浑 王族墓葬 唐代
原文传递
马鞍山孙吴朱然家族墓时代及墓主身份的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志高 王俊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28,共9页
1996年发掘的朱然家族墓是一座与朱然墓同样重要的孙吴墓葬。本文对两墓的形制结构、墓砖、出土遗物及在墓地内的排葬次序进行了重点分析,认为朱然家族墓时代比朱然墓早,墓主可能是朱然养父朱治。文章进而认为包括朱然家族诸墓在内的今... 1996年发掘的朱然家族墓是一座与朱然墓同样重要的孙吴墓葬。本文对两墓的形制结构、墓砖、出土遗物及在墓地内的排葬次序进行了重点分析,认为朱然家族墓时代比朱然墓早,墓主可能是朱然养父朱治。文章进而认为包括朱然家族诸墓在内的今马鞍山市采石周围地区发现的其他高等级大型孙吴贵族墓颇疑与葬于牛渚的孙策、孙休二陵有关,是这个陵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山 朱然墓 朱然家族墓 孙吴时期
下载PDF
淮安楚州翔宇花园明清墓葬群发掘简报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则斌 孙玉军 +6 位作者 王剑 尹增淮 包立山 刘光亮 祁小东 胡兵 李艳梅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4,65-67,I0004,共9页
淮安楚州翔宇花园明清墓葬群是一处大型的古代墓地,墓葬时代早晚不一,墓地中出现了排列有序、长幼关系清楚的明代家族墓。此批墓葬随葬器物丰富精美,时代特征明显,文化因素较为复杂,这对研究明清时期丧葬礼俗及淮安地方历史文化特别是... 淮安楚州翔宇花园明清墓葬群是一处大型的古代墓地,墓葬时代早晚不一,墓地中出现了排列有序、长幼关系清楚的明代家族墓。此批墓葬随葬器物丰富精美,时代特征明显,文化因素较为复杂,这对研究明清时期丧葬礼俗及淮安地方历史文化特别是明清时期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楚州 明清 吴信家族墓
原文传递
明代南京钦天监副贝琳家族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宏 马涛 +11 位作者 岳涌 龚巨平 骆鹏 于为磊 范伟伟 苏舒 董补顺 蒋艳华 董航凯 雷雨 陈洪飞 祝乃军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58,I0009,I0010,共12页
2015年4-6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南京市江宁区南京南站南侧、宏运大道北侧清理了14座明代竖穴土坑墓,出土了一批金、银、铜和砖质文物。家族墓群呈“品”字形有序排列。位于墓群东部的墓葬M32出土了墓志,墓主为南京钦天监副贝琳。该家... 2015年4-6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南京市江宁区南京南站南侧、宏运大道北侧清理了14座明代竖穴土坑墓,出土了一批金、银、铜和砖质文物。家族墓群呈“品”字形有序排列。位于墓群东部的墓葬M32出土了墓志,墓主为南京钦天监副贝琳。该家族墓的发现,为研究南京地区明代地方人文历史、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实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明代 贝琳家族塞 竖穴土坑墓 墓志
原文传递
晚唐五代钱氏家族墓葬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玉兰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47,共7页
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梳理,可以将迄今为止已发掘清理的9座晚唐五代时期钱氏家族墓葬划分为以吴越建国为界的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水邱氏墓为代表,后一阶段以马氏墓(康陵)为代表。前后两个阶段的墓葬形制有明显的发展变化,在随葬品的种... 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梳理,可以将迄今为止已发掘清理的9座晚唐五代时期钱氏家族墓葬划分为以吴越建国为界的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水邱氏墓为代表,后一阶段以马氏墓(康陵)为代表。前后两个阶段的墓葬形制有明显的发展变化,在随葬品的种类及组合方面也有差别。总体上,钱氏家族墓葬以秘色瓷为主要随葬品,特别是在墓内绘刻天文星象图,在同时期墓葬中具有鲜明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越国 钱氏家族墓 墓葬研究
下载PDF
台湾美浓地区葬法风俗的初探
15
作者 曾纯纯 刘绍丰 《嘉应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11,共7页
台湾客家坟式与纳骨葬俗名目繁多,在美浓地区现有坟式,综括有捡骨前的"长地",捡骨后未筑风水前的寄罐、寄岩,正式贮存骨坛的风水吉葬,尚有古老大人墓、打银牌、生基、家冢以及纳骨塔。
关键词 墓葬文化 风水信仰 祖先崇拜 二次葬 家冢
下载PDF
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编绣文物的服饰原形蠡测
16
作者 高洁 邹利华 周璞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4年第5期101-105,共5页
文章以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重证据法,对“勾边网纹叠花贴绣素缎”残片的位置与排布规律进行推测。通过对编绣纺织品文物的纹饰图案、材质、尺寸、缝纫细节等观察和测量,结合发掘报告、发掘现场人员访谈、文献资料... 文章以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重证据法,对“勾边网纹叠花贴绣素缎”残片的位置与排布规律进行推测。通过对编绣纺织品文物的纹饰图案、材质、尺寸、缝纫细节等观察和测量,结合发掘报告、发掘现场人员访谈、文献资料等提供的相关信息,梳理出编绣文物残片之间的联系。运用类型学研究方法,在明代同时期服饰文物资料的基础上推测此文物的服饰原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勾编网纹叠花贴绣 王洛家族墓 编环针 编绣 裙裳
原文传递
家庭祭扫活动类型结构和情感表达的多模态分析:以粤西某乡村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玲 何明华 徐慧雯 《外国语言文学》 2022年第3期30-40,133,134,共13页
本研究聚焦家庭祭扫过程中祭扫者的行为和语言,关注家庭祭扫的活动类型结构和祭扫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等符号表达自己对逝者的情感以及传递了怎样的情感的。采用交际民族志的方法考察粤西乡村一个家庭清明节的祭扫活动。语料包括非参与式... 本研究聚焦家庭祭扫过程中祭扫者的行为和语言,关注家庭祭扫的活动类型结构和祭扫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等符号表达自己对逝者的情感以及传递了怎样的情感的。采用交际民族志的方法考察粤西乡村一个家庭清明节的祭扫活动。语料包括非参与式观察所收集的家庭祭扫录像和田野观察笔记以及对祭扫者进行深度访谈的录音。依据“活动类型”框架,对语料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家庭祭扫活动类型在结构上包含了打扫墓地和墓前祭奠话语类型并又作为活动类型有各自的话语类型。对逝者的情感表达较少直接使用语言,而主要通过祭扫中的行为符号表达。祭扫者通过家庭祭扫表达了对逝者的孝道、感恩、怀念和传承。研究揭示了在我国粤西乡村仍保留着传统的祭扫方式,这种祭扫在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促进家族成员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祭扫 民族志 活动类型 多模态话语分析
原文传递
无锡鸿山越墓玉器的造型与纹饰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蕙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99-104,共6页
无锡鸿山越墓是在2004年发掘的越国贵族墓葬,其中玉器是最引人注目的出土文物。文章详尽论述了鸿山越墓玉器的造型与纹饰分类,并从艺术特征角度分析了其构成、形态特点,通过对其优美灵动的造型和繁缛精美的纹饰分析与思考,为后续更深入... 无锡鸿山越墓是在2004年发掘的越国贵族墓葬,其中玉器是最引人注目的出土文物。文章详尽论述了鸿山越墓玉器的造型与纹饰分类,并从艺术特征角度分析了其构成、形态特点,通过对其优美灵动的造型和繁缛精美的纹饰分析与思考,为后续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 鸿山越墓 玉器 造型 纹饰
下载PDF
湖南常德南坪汉代赵玄友等家族土墩墓群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9
作者 龙朝彬 文智 +3 位作者 徐小林 潘志勇 刘颜春 胡重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3年第1期96-110,8-11,共16页
常德市博物馆在常德南坪继清理西汉武陵郡孱陵县县丞、长沙国郎中令廖福家族等土墩墓群后,又在其南部抢救性清理发掘了两座西汉封堆,其中D8出土的龟纽青铜印章上'赵玄友印'铭文表明系赵氏家族土墩墓。其熟土台和墓葬的营建方式... 常德市博物馆在常德南坪继清理西汉武陵郡孱陵县县丞、长沙国郎中令廖福家族等土墩墓群后,又在其南部抢救性清理发掘了两座西汉封堆,其中D8出土的龟纽青铜印章上'赵玄友印'铭文表明系赵氏家族土墩墓。其熟土台和墓葬的营建方式与廖福家族墓群如出一辙。出土了铜、铁、玉、滑石、陶、青瓷、漆木器等珍贵文物200余件(套)。通过对此地多个家族土墩墓群的发掘,彻底梳理了常德南坪家族土墩墓群的结构特征,在江浙、山东等地之外首次确认了一种从西汉中期至新莽时期的竖穴土墩墓的特殊墓葬形式,为秦汉土墩墓的研究提供了一批崭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 南坪 赵玄友 西汉晚期 家族土墩墓
原文传递
湖南常德南坪西汉长沙国郎中令廖福家族土墩墓群发掘简报 被引量:1
20
作者 龙朝彬 文智 徐小林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2年第1期121-136,共16页
2010—2011年间,常德博物馆在常德南坪清理了6座西汉—六朝的封土堆,其中有3座封土堆为西汉土墩墓群。一号封土堆为西汉武陵郡孱陵县县丞之墓,三号封土堆为西汉—新莽时期的长沙国郎中令廖福家族土墩墓群,出土了铜、铁、玉、滑石、琉璃... 2010—2011年间,常德博物馆在常德南坪清理了6座西汉—六朝的封土堆,其中有3座封土堆为西汉土墩墓群。一号封土堆为西汉武陵郡孱陵县县丞之墓,三号封土堆为西汉—新莽时期的长沙国郎中令廖福家族土墩墓群,出土了铜、铁、玉、滑石、琉璃、陶、青瓷、漆木器等珍贵文物500余件套。其特殊的土墩墓营造方式是湖南省的首次发现,确定了湖南地区西汉至新莽时期的一种竖穴土墩墓的特殊墓葬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市 南坪 土墩墓 廖福 西汉—新莽时期 家族土墩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