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主义回归之路——山姆·谢泼德后期戏剧风格探析
1
作者 刘昌利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32-35,共4页
如果说山姆·谢泼德早期作品是一场戏剧实验的话,那么其后期的家庭剧就是他风格趋于稳定的成熟之作,其戏剧语言凝练、易懂,充满了现实主义的反思和丰富的人文情怀,与其早期超现实主义色彩截然不同。对其后期作品中舞台、人物及情节... 如果说山姆·谢泼德早期作品是一场戏剧实验的话,那么其后期的家庭剧就是他风格趋于稳定的成熟之作,其戏剧语言凝练、易懂,充满了现实主义的反思和丰富的人文情怀,与其早期超现实主义色彩截然不同。对其后期作品中舞台、人物及情节的分析,可以更全面的理解谢泼德的戏剧创作和当时的美国剧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泼德 现实主义 家庭剧 风格
下载PDF
镜中幻影:山姆·谢泼德家庭剧中的“阳具”缺失
2
作者 姜萌萌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1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当代美国剧作家山姆•谢泼德始终在创作中探寻真正的男性气质,并常被认为是通过消费女性主体性而建构男性主体性。其家庭剧中的女性人物要么“不在场”,要么“无声”,男性则以女性为观看的镜像中心展现了一系列话语权力关系,由此强调自... 当代美国剧作家山姆•谢泼德始终在创作中探寻真正的男性气质,并常被认为是通过消费女性主体性而建构男性主体性。其家庭剧中的女性人物要么“不在场”,要么“无声”,男性则以女性为观看的镜像中心展现了一系列话语权力关系,由此强调自我“女性/母性单一对立面”的男性身份。事实上,谢泼德家庭剧中的性别关系较之前期作品有着明显的转换。男性人物不但没能在“弑母”中找寻到父亲身份,成长为“真正的英雄”,也未能在向女性施暴中成全自我的男性权威身份,更未在表演“非女”气质中获得自我男性身份的认同。他们的暴虐行为与男性身份想象投射出自我内在软弱的一面,最终确认的是“阳具”的缺失,由此发现男性身份不可能通过对女性使用权力,以女性为镜像参照而获得,其结果只能是悖论地牺牲自我而获得一种可疑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姆·谢泼德 家庭剧 镜像 “阳具”缺失
下载PDF
不断演变的威胁喜剧——论哈罗德·品特的家庭戏剧《回家》
3
作者 李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哈罗德·品特是20世纪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生的戏剧创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威胁喜剧、家庭戏剧、记忆戏剧和政治戏剧。《回家》是哈罗德·品特家庭戏剧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手法在延续了威胁喜剧的艺术特点之外,还融入... 哈罗德·品特是20世纪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生的戏剧创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威胁喜剧、家庭戏剧、记忆戏剧和政治戏剧。《回家》是哈罗德·品特家庭戏剧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手法在延续了威胁喜剧的艺术特点之外,还融入了家庭伦理等耐人寻味的道德元素。它以荒诞、匪夷所思,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人物关系为主线,以错位失衡的伦理关系作为反映当时社会道德的突破口,从另一层面丰富和发展了荒诞派戏剧的本质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戏剧 陌生化 伦理关系 荒诞
下载PDF
中国早期电影和话剧中的“家庭戏”
4
作者 曲德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家庭戏"是我国早期电影文艺片和话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比较和分析了"家庭戏"在电影和戏剧中的不同趋向。在电影中,家庭戏呈现繁荣进步的景象,而在话剧中,家庭戏却逐步走向消亡。本文对于造成该情况的原因作了... "家庭戏"是我国早期电影文艺片和话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比较和分析了"家庭戏"在电影和戏剧中的不同趋向。在电影中,家庭戏呈现繁荣进步的景象,而在话剧中,家庭戏却逐步走向消亡。本文对于造成该情况的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戏 郑正秋 电影文艺片
下载PDF
游戏治疗和家庭治疗的新发展:家庭游戏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迟新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37-140,共4页
近年来,西方国家发展起来一种新型心理治疗法———家庭游戏治疗。文章主要介绍了家庭游戏治疗理论的提出、理论原理、功能、方法、家庭治疗师的作用以及怎样使成人摆脱对游戏的抵触心理,最后对该疗法进行了简要展望。
关键词 游戏治疗 家庭治疗 家庭游戏治疗
下载PDF
矿物质对焦炭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启厚 《燃料与化工》 2007年第3期22-25,共4页
选取9种金属氧化物按干煤量0.5%、1%、3%、5%添加到马钢配煤、芦岭煤、古交煤中炼成坩埚焦后,测定焦炭的显微强度、结构强度、焦炭反应性。结果表明:PbO、B2O3、V2O5使焦炭强度显著下降;SiO2、TiO2使焦炭强度略微下降;MnO2、Al2O3、CuO... 选取9种金属氧化物按干煤量0.5%、1%、3%、5%添加到马钢配煤、芦岭煤、古交煤中炼成坩埚焦后,测定焦炭的显微强度、结构强度、焦炭反应性。结果表明:PbO、B2O3、V2O5使焦炭强度显著下降;SiO2、TiO2使焦炭强度略微下降;MnO2、Al2O3、CuO、ZnO对焦炭强度无明显影响。过渡金属对焦炭反应性起正催化作用,硼族元素对焦炭反应性起负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质 焦炭强度 反应性
下载PDF
中韩在儒家文化传承方面的差异探析——以韩国家庭伦理剧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英 张婷 +1 位作者 胡欣怡 肖体仁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79-82,共4页
从韩国家庭伦理剧中反映的儒家伦理文化可知,儒学在韩国得到了完整继承,并对韩国伦理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中国在儒学传承上的非延续性,反而使中国在儒家伦理文化的传承方面弱于韩国。
关键词 韩国家庭伦理剧 儒家伦理文化 文化传承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和谐价值观域下的家庭伦理剧存在的问题及应努力的方向
8
作者 李玛丽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73-78,共6页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中国梦”的重要讲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后期提出的加强家风建设,对和谐价值观域下的家庭伦理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伦理剧是中国电视剧数十年屹立不倒的旗帜.在发展过程中,已明显存在诸如...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中国梦”的重要讲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后期提出的加强家风建设,对和谐价值观域下的家庭伦理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伦理剧是中国电视剧数十年屹立不倒的旗帜.在发展过程中,已明显存在诸如同质化、消极化、尺度把握不当等问题,对社会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视域下,家庭伦理剧应从剧本、人物形象、团队成员的素养、环境氛围着手,加以多方面完善提升,对家庭伦理剧的发展具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价值观 家庭伦理剧 叙事艺术 家风 剧本
下载PDF
流行时尚潮流下职业女性在家庭伦理剧中的形象建构
9
作者 崔丽媛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94-98,共5页
2011年初,随着消费主义浪潮的兴起,一些新的家庭伦理剧走进观众生活。在这些新题材的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从传统家庭主妇转变为新时代、新潮流下的一批新女性、新媳妇形象,她们多以年轻职业女性的形象出现。在面对以往夫妻地位、婆... 2011年初,随着消费主义浪潮的兴起,一些新的家庭伦理剧走进观众生活。在这些新题材的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从传统家庭主妇转变为新时代、新潮流下的一批新女性、新媳妇形象,她们多以年轻职业女性的形象出现。在面对以往夫妻地位、婆媳关系以及生育等各种家庭问题时,这些家庭妇女既能扮演好职业女性角色,又同时在传统角色中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塑造出全新的女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家庭伦理剧 流行时尚潮流
下载PDF
试析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爱莲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38-42,共5页
家庭人伦角色是最基本的社会角色,人生其他社会角色都是以家庭生活中的人伦角色为原型而延伸的。大多数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都源于童年时期,良好家庭伦理是家庭和个人幸福的基石。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家庭成员角色扮演... 家庭人伦角色是最基本的社会角色,人生其他社会角色都是以家庭生活中的人伦角色为原型而延伸的。大多数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都源于童年时期,良好家庭伦理是家庭和个人幸福的基石。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家庭成员角色扮演对家庭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家庭伦理与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伦理 家庭教育 人伦角色 家庭角色扮演 社会化
下载PDF
中国电影和家庭伦理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华丽 《长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2-44,共3页
文章从中国早期电影和家庭伦理剧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而说明了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不应忽视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剧。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 技术主义 陌生化 民族性
下载PDF
韩国家庭伦理剧中“家”的形象分析
12
作者 马莉莎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33-33,35,共2页
在韩国家庭伦理剧中,家经常被塑造成平民温情的载体、个人情感的归依核心以及代际矛盾的和解场所,展示了现代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本文通过对"家"荧屏形象的分析,找到韩剧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 形象
下载PDF
近年中国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刻板形象分析
13
作者 叶慧娟 郑翠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1-63,80,共4页
家庭伦理剧因其对家庭生活的贴合表现和针对亲情、爱情的日常化叙事,赢得了很多受众的关注。家庭伦理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尤其是女性受众的社会性别构建。以社会性别视角为出发点,通过对近年来家庭伦理剧中出现... 家庭伦理剧因其对家庭生活的贴合表现和针对亲情、爱情的日常化叙事,赢得了很多受众的关注。家庭伦理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尤其是女性受众的社会性别构建。以社会性别视角为出发点,通过对近年来家庭伦理剧中出现的女性刻板形象进行梳理和特点解析,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可以为今后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的指导,并促进两性平等和谐关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 女性刻板形象 社会性别 类型化
下载PDF
安徽省蚌埠余家皮影戏的造型艺术考略
14
作者 宋蔚 王倩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87-90,96,共5页
影偶的造型与影戏的演变历史是一个同步发展的过程。历代艺人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受寺庙雕塑、壁画和戏剧的影响,吸收小说中人物的描写,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用于影戏的造型规律和特征。在历经百余年的传承与腾挪变化后,蚌埠余家皮影戏除... 影偶的造型与影戏的演变历史是一个同步发展的过程。历代艺人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受寺庙雕塑、壁画和戏剧的影响,吸收小说中人物的描写,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用于影戏的造型规律和特征。在历经百余年的传承与腾挪变化后,蚌埠余家皮影戏除沿袭戏曲文化中对忠奸、正邪角色寓褒贬、别善恶于其上的造型传统外,糅合艺人的审美理念和民间美术等诸多元素,形成了一整套程式化的造型谱式和图案纹样,这种谱式并非某个人的独创,而是历经了三代艺人的学习、积累和创造逐渐完善定型的艺术程式。它质朴生动地折射出民间艺人集具象的生活经验和意象的审美理念于一体的造型艺术特征,生动地折射出蚌埠余家皮影戏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家皮影戏 造型谱式 影偶造型 艺术特征
下载PDF
电视家庭伦理剧创作的变与不变
15
作者 赵洁薇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19-20,共2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伦理剧的发展历程,始终是在一种变与不变的循环上升中获得发展的。其主题始终都是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人物塑造始终以女性形象为主导,情节日趋曲折,故事性越来越强。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 主题 女性形象 情节故事
下载PDF
从家庭伦理剧看电视媒体文化的后现代倾向
16
作者 胡丹 邱模庆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71,106,共3页
家庭伦理剧是我国新时期样式最多,观众面最广,并最能满足观众审美需要的大型剧种之一,它具有“后现代”倾向,我们在面对“后现代”给电视媒体文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需正视它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 家庭故事后现代倾向 审美需求
下载PDF
试论国产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德增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95-95,共1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电视剧、电影以及音乐等这些生活娱乐节目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使得它们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国产家庭伦理剧的发展越来越好,其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也逐渐丰富起来,文章分析了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电视剧、电影以及音乐等这些生活娱乐节目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使得它们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国产家庭伦理剧的发展越来越好,其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也逐渐丰富起来,文章分析了家庭伦理剧的概念以及家庭伦理剧中一些主要的女性形象,详细讨论了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 女性形象 塑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