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科的区系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建泉 周永祥 +2 位作者 周多良 吴昊 王天晖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167,共6页
2015年5月-2018年7月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维管植物237种,隶属37科117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1科1属5种,被子植物34科115属231种(含7亚种和6变... 2015年5月-2018年7月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维管植物237种,隶属37科117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1科1属5种,被子植物34科115属231种(含7亚种和6变种);保护区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科比较贫乏,科的进化程度较高;孑遗科和单种科的大量存在,表明植物起源有一定的古老性,充分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及其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表征科有麻黄科、柽柳科、藜科、蒺藜科、车前科,表明科的区系具抗旱和抗盐的特点。藜科不仅是优势科,而且是表征科,藜科植物的耐盐和抗盐性在安南坝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中得到充分的表现。维管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划分为6种分布区类型和6种变型,区系属温带性质,广布成分和北温带成分的多样性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植物 植物区系 表征科 分布区类型 安南坝保护区
原文传递
大小兴安岭地区伞菌和牛肝菌类区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图力古尔 王雪珊 张鹏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67-872,共6页
2014–2016年间,对大小兴安岭地区伞菌和牛肝菌类的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组成等进行了研究。对野外采集的3,363份标本整理鉴定,共鉴定出661种(包括变种),隶属于1门4纲18目61科180属。其中食用菌185种,药用菌92种,有毒菌110种。区系组成上,含... 2014–2016年间,对大小兴安岭地区伞菌和牛肝菌类的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组成等进行了研究。对野外采集的3,363份标本整理鉴定,共鉴定出661种(包括变种),隶属于1门4纲18目61科180属。其中食用菌185种,药用菌92种,有毒菌110种。区系组成上,含有10种及以上的优势科有16科,共计519种,占大小兴安岭地区伞菌和牛肝菌类总科数的27.87%,总种数的78.51%。含有10种以下的共有45科,而种数仅为142种,占总种数的21.48%,在本区系中为从属地位。含有5种及以上的优势属有29个,占总属数的16.11%,共计412种,占总种数的62.33%。物种的地理区系组成上主要以北温带分布种、世界广布种和欧亚大陆分布种为主,其中北温带分布种216种,占大小兴安岭地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32.68%;世界广布种167种,所占比例为25.26%;欧亚大陆分布种161种,所占比例为2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菌和牛肝菌类 物种多样性 区系组成 优势科 分布型
原文传递
肃南和肃北草地种子植物区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燕 何毅 赵忠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9-187,共9页
对地处甘肃省祁连山-河西走廊西北端的肃南、肃北县草地植物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草地植物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植物376种,分属53科、178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3科4属7种,被子植物49科173属368种,种子植物是调查区植... 对地处甘肃省祁连山-河西走廊西北端的肃南、肃北县草地植物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草地植物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植物376种,分属53科、178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3科4属7种,被子植物49科173属368种,种子植物是调查区植被组成的主体成分。优势植物科有5个,分别为菊科(Asteraceae) 59种、禾本科(Poaceae) 57种、豆科(Fabaceae) 35种、藜科(Chenopodiaceae) 26种和莎草科(Cyperaceae) 20种,占调查区科、属、种总数的9.4%、39.6%和51.5%。另外,单种科占比高达41.5%,且种数/属数比和种数/科数比值较低,分别为2.11和7.09,显示出调查区较高的植物区系多样性。52个种子植物科在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中分属5个分布型5个变型,优势科多为世界分(广)布科,占调查区种子植物科数的57.7%,温带分布科和热带分布科为次优势科,分别为总科数的26.9%和11.5%;177个种子植物属在属分布区类型中分属9个类型和15个变型,其中温带成分占57.9%,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地中海成分和中亚成分也有明显表现,分别为总属数的10.7%和6.2%;而西亚成分、东亚成分和热带成分表现微弱。区域内植物区系特点符合我国西北干旱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植物 种子植物 植物名录 优势植物科 植物区系及组成 科分布区类型 属分布区类型
下载PDF
Recursive equations for compound distribution with the severity distribution of the mixed type 被引量:2
4
作者 YANG Jingping, CHENG Shihong & WU Qin LMAM, Department of Financial Mathemat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2005年第5期594-609,共16页
In this paper, recursive equations are obtained for compound distribution with the number of claims belonging to (a, b)-family and the severity distribution of the mixed type. Numerical methods to solve these equation... In this paper, recursive equations are obtained for compound distribution with the number of claims belonging to (a, b)-family and the severity distribution of the mixed type. Numerical methods to solve these equations are presented, and some numerical results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ursive equation compound distribution (a b)-family severity distribution of the mixed type.
原文传递
EXPTAR(1)过程的递推预测
5
作者 陈家鑫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2期30-38,共9页
本文推广文献[4]关于EXPTAR(1)过程的预测方法,给出EXPTAR(1)的递推预测方法,系统噪声不再限定为正态白噪声,适用于更广泛的指数型噪声的范围,模拟计算表明EXPTAR(1)的递推预测效果优于外推法预测效果。
关键词 预测误差 EXPTAR过程 递推预测
下载PDF
长春地区黏菌区系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小姝 谷硕 +3 位作者 宋晓霞 李姝 王琦 李玉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9-807,共9页
为调查长春地区黏菌资源的物种多样性,便于掌握长春地区黏菌资源情况,对长春地区的黏菌进行了为期3年的系统调查,共采集到标本2,000余份,通过形态特征鉴定为5目7科23属59种。团毛菌科、绒泡菌科和发网菌科为优势科,共计49种,占长春地区... 为调查长春地区黏菌资源的物种多样性,便于掌握长春地区黏菌资源情况,对长春地区的黏菌进行了为期3年的系统调查,共采集到标本2,000余份,通过形态特征鉴定为5目7科23属59种。团毛菌科、绒泡菌科和发网菌科为优势科,共计49种,占长春地区黏菌总种数的83.1%,科的数目占总科数的42.8%。团网菌属、半网菌属、团毛菌属、绒泡菌属和发网菌属为优势属,共计34种,占总种数的57.6%。从种的组成上可以划分为世界广布种(67.8%),北温带分布种(10.17%),东亚-北美洲间断分布种(5.08%),温带-亚热带、热带间断分布种(10.17%),北温带-南温带间断分布种(5.08%),中国分布种(1.69%)共6个分布型,表现出明显的温带区系特征,在区系亲缘关系上与长白山较为接近,而与热带、亚热带的区系较为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科 优势属 分布区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