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崩塌落石研究 被引量:83
1
作者 胡厚田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387-391,共5页
崩塌落石是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崩塌落石研究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崩塌落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按崩塌的形成机理把崩塌划分为5个类型,倾倒式崩塌、滑移式崩塌、鼓胀式崩塌、拉裂式崩塌和错断式崩塌;提出了各类崩塌稳定性... 崩塌落石是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崩塌落石研究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崩塌落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按崩塌的形成机理把崩塌划分为5个类型,倾倒式崩塌、滑移式崩塌、鼓胀式崩塌、拉裂式崩塌和错断式崩塌;提出了各类崩塌稳定性的检算方法;提出了崩塌落石综合预测方法。崩塌分类和崩塌稳定性检算方法已被《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和《地质灾害勘查指南》等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落石 研究
下载PDF
国道317线汶川-理县段边坡地震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唐胜传 杨伟 张昌林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1036-1040,共5页
通过对汶川地震前后国道317线汶川-理县段边坡现场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了该路段边坡的主要破坏类型、分布特点和防治建议。研究表明破坏类型主要为坡面碎屑流、崩塌落石,但未造成沿线欠稳定边坡的整体破坏;此类灾害具有影响路段长... 通过对汶川地震前后国道317线汶川-理县段边坡现场调查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了该路段边坡的主要破坏类型、分布特点和防治建议。研究表明破坏类型主要为坡面碎屑流、崩塌落石,但未造成沿线欠稳定边坡的整体破坏;此类灾害具有影响路段长、偶发性明显、发生部位难以精确确定等明显特点,并导致后期发生坡面碎屑流和稀性泥石流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且这一风险将长期存在;对于此类灾害,其防治宜遵循绕避为主,工程治理为辅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坡面碎屑流 崩塌 汶川地震
下载PDF
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输尿管镜碎石失败后的输尿管L_5至骶髂关节水平结石 被引量:4
3
作者 于杰 田闯 +5 位作者 石松山 陈泰安 吴凯 万康 胡红梅 王亚兰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镜钬激光或者气压弹道碎石失败后的输尿管L_5至骶髂关节水平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泗洪县分金亭医院泌尿外科8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处理输尿管L_5至骶...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镜钬激光或者气压弹道碎石失败后的输尿管L_5至骶髂关节水平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泗洪县分金亭医院泌尿外科8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处理输尿管L_5至骶髂关节水平结石,由于进镜困难导致输尿管镜治疗失败后改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顺利完成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无副损伤,无并发症,结石清除率为100%。结论输尿管L_5至骶髂关节水平结石行输尿管镜碎石失败后中转经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安全有效,值得在有条件的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技术 输尿管镜碎石 失败 输尿管结石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皮肾通道丢失的处理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傅崇德 李涛 +3 位作者 陈广瑜 魏乔红 汤尧 焦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943-946,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皮肾通道丢失的处理措施,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456例,术中因各种原因致皮肾通道丢失13例(2.85%),其中通道建立过程中丢失5例(38.4%),通道...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皮肾通道丢失的处理措施,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456例,术中因各种原因致皮肾通道丢失13例(2.85%),其中通道建立过程中丢失5例(38.4%),通道建立后丢失8例(61.6%),术中采用组织层次辨别法或美蓝示踪法找回皮肾通道,通道找回失败者重新穿刺建立通道或二期手术处理。结果 13例皮肾通道丢失病例,导丝移位致丢失3例(23.1%),剥皮鞘拖出致丢失7例(53.8%),扩张过深致丢失3例(23.1%)。其中学习曲线早期(〈100例)、中期(100~300例)、后期(〉300例)者分别为8例(61.5%)、4例(30.8%)、1例(7.8%)。采用两种方法成功找回通道9例(69.2%),通道找回失败者4例重新穿刺成功3例(23.1%),因持续出血终止手术者1例(7.7%)。一期找回通道9例及重新穿刺3例均成功实施手术,术中出血量约50~300(121.0±64.6)mL,通道重新建立时间5~60(24.7±16.0)min,总手术时间85~225(116.0±34.2)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4~30(7.9±9.5)d,术后住院时间5~12(6.4±2.5)d,结石残留3例,一次性清石率75%,其中1例于术后1周二期手术取石,2例术后1月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3月复查均无结石残留,总清石率100%。1例终止手术者,术后保守治疗,3月后再次mPCNL成功。结论皮肾通道丢失多发于学习曲线早期,多由术中操作不当导致,通道丢失后,采用组织层次辨别法或美蓝示踪法重新找回通道是可行的,如不成功可重新穿刺或二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皮肾通道丢失 肾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