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岩相的形成、分类与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273
1
作者 邹才能 陶士振 +11 位作者 周慧 张响响 何东博 周川闽 王岚 王雪松 李富恒 朱如凯 罗平 袁选俊 徐春春 杨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6-540,共15页
根据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对储集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及与储集层分布的关系,探讨成岩相的形成机理、划分方案与评价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和意义。针对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等扩容性成岩相,提出了有机酸性水溶解作用、白云石化等8种... 根据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对储集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及与储集层分布的关系,探讨成岩相的形成机理、划分方案与评价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和意义。针对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等扩容性成岩相,提出了有机酸性水溶解作用、白云石化等8种主要成岩作用机理。划分出9类扩容性成岩相和7类致密化成岩相,提出了反映岩性、成岩作用和孔渗性3个层次内容的"孔渗级别+岩石类型+成岩作用类型"的成岩相命名方案。在成岩相勘探评价中,强调根据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和岩心薄片等综合定量预测,提出了"四个步骤"、"三图叠合"的评价方法和成图方式,根据不同成岩相类型的分布预测有利储集体、"甜点"、成岩圈闭及油气成藏。指出了成岩相的发展方向及成岩学的设想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成因机理 分类命名 评价方法 油气勘探 成岩学
下载PDF
大地构造相的定义、划分、特征及其鉴别标志 被引量:90
2
作者 潘桂棠 肖庆辉 +8 位作者 陆松年 邓晋福 冯益民 张克信 张智勇 王方国 邢光福 郝国杰 冯艳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13-1637,共25页
大地构造相是反映陆块区和造山系(带)形成演变过程中,在特定演化阶段、特定构造部位的大地构造环境中,形成的一套岩石-构造组合,是表达大陆岩石圈板块经过离散、聚合、碰撞、旋扭等动力学过程而形成的地质构造作用的综合产物,具有恢复... 大地构造相是反映陆块区和造山系(带)形成演变过程中,在特定演化阶段、特定构造部位的大地构造环境中,形成的一套岩石-构造组合,是表达大陆岩石圈板块经过离散、聚合、碰撞、旋扭等动力学过程而形成的地质构造作用的综合产物,具有恢复与揭示陆块区和造山系(带)的组成、结构、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的功能。根据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和长期研究中国大陆构造的实践经验,在前人大地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和详细的大地构造相划分方案。总结了这些大地构造相的基本特征及其鉴别标志,不仅丰富了大陆板块构造研究的内容,而且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资源预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大地构造相的鉴别也是厘定大地构造单元属性、划分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相 划分方案 构造相的特征:鉴别标志
下载PDF
基于岩石物理相的储集层孔隙结构分类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64
3
作者 赖锦 王贵文 +5 位作者 陈敏 王书南 柴毓 蔡超 张永辰 李鉴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6-573,共8页
利用岩心、薄片、钻井、测井等资料,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储集层沉积相、成岩相和裂缝相特征,据此分析长8油层组储集层岩石物理相,对储集层孔隙结构进行分类评价、预测有利孔渗发育带。通过沉积微相、成岩相和裂缝相的叠... 利用岩心、薄片、钻井、测井等资料,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储集层沉积相、成岩相和裂缝相特征,据此分析长8油层组储集层岩石物理相,对储集层孔隙结构进行分类评价、预测有利孔渗发育带。通过沉积微相、成岩相和裂缝相的叠加与复合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储集层岩石物理相进行分类命名,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不稳定组分溶蚀-高角度斜交缝等岩石物理相;按照沉积相、成岩相和裂缝相对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建设与破坏作用归纳总结出4大类岩石物理相。分别计算了不同岩石物理相的储集层品质指数,由此基于岩石物理相划分并结合测井资料实现了长8油层组单井纵向上的孔隙结构分类评价。最后以小层为单位对长8油层组纵向沉积微相和成岩相进行剖面展开和平面成图,通过有利岩石物理相的展布实现了其有利孔渗发育带分布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相 沉积相 成岩相 裂缝相 孔隙结构 分类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 长8油层组
下载PDF
国外地震相划分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4
4
作者 朱剑兵 赵培坤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3期167-171,共5页
介绍了国外地震相划分的主要几种方法——波形分类法、地震结构属性映射法和地震地貌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波形分类法是基于波形特征的地震相划分方法,具有分类简单,算法成熟的特点,适合于大级别沉积相带的划分。地震结构属性映... 介绍了国外地震相划分的主要几种方法——波形分类法、地震结构属性映射法和地震地貌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波形分类法是基于波形特征的地震相划分方法,具有分类简单,算法成熟的特点,适合于大级别沉积相带的划分。地震结构属性映射法是利用已知的地震反射特征在一个小的空间内建立灰度协概率矩阵,再通过有关参数进行地震相的描述,具有较好的物理基础及人机交互性。地震地貌学法是在地震反射特征无法区分沉积相的情况下,利用沉积相带平面分布模式来识别地震相,需要在一定的地质认识下才能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波形分类 地震结构属性 地震沉积学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地震相分析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陈方鸿 王树平 李志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75,共3页
波形分类主要适用于地层厚度相近、构造比较简单的地区。对于吉林探区,利用地震波形分类可识别厚10~15m的砂层组,分类的数目要参考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种类,迭代次数以20~30次为宜。在吉林探区大老爷府地区青山口组一段沉积相分... 波形分类主要适用于地层厚度相近、构造比较简单的地区。对于吉林探区,利用地震波形分类可识别厚10~15m的砂层组,分类的数目要参考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种类,迭代次数以20~30次为宜。在吉林探区大老爷府地区青山口组一段沉积相分析中,将地震道波形特征划分为比较典型的6类,通过精细标定联井剖面,从标准层向下开时窗16ms得到水进体系域四级层序地震微相图,主体构造上三角洲朵叶形态清晰,工区西南和东北角的无井区有呈枝状延伸的水道,据此预测无井区存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可形成岩性油藏。波形分类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包含的地质信息,能有效提高井间和无井区微相划分的精度,解决微相分布和组合问题,能满足勘探阶段研究沉积微相和隐蔽油气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沉积相 波形分类
下载PDF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河道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玉学 丛玉梅 +1 位作者 黄见 张文胜 《资源与产业》 2006年第2期71-74,共4页
近年来,地震油气储层预测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该技术的基础是当沉积相单元发生变化时其地震反射特征(包括振幅、频率、相位、积分能谱、时频能量等)也必定有所变化,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把地震信号的总体变... 近年来,地震油气储层预测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该技术的基础是当沉积相单元发生变化时其地震反射特征(包括振幅、频率、相位、积分能谱、时频能量等)也必定有所变化,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把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定量地刻画出来即对波形进行分类,形成地震波形异常即地震相图。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一般流程及关键参数等技术环节。在分析某油田河道砂体测井和地震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应用这一技术对该油田主要目的层段河道进行了准确预测,确定了主河道的平面展布范围,为钻探部署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储层预测 地震波形分类 河道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链先验模型的贝叶斯岩相识别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芳芳 李景叶 陈小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3-189,306,共7页
基于贝叶斯判别法的基本理论,通过实际应用,文中归纳出基于马尔科夫链先验模型的贝叶斯判别法识别岩性的主要步骤:①选择确定关键井,联合应用岩心、测井信息定义岩相;②进行岩石物理分析,扩展训练数据,由测井数据合成地震属性,估算地震... 基于贝叶斯判别法的基本理论,通过实际应用,文中归纳出基于马尔科夫链先验模型的贝叶斯判别法识别岩性的主要步骤:①选择确定关键井,联合应用岩心、测井信息定义岩相;②进行岩石物理分析,扩展训练数据,由测井数据合成地震属性,估算地震岩相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③将测井数据得到的地震属性利用Backus平均进行尺度放大;④利用基于马尔科夫链先验模型的贝叶斯判别方法,得到样点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从而获得岩相的最大后验概率解。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模型数据和海上实际资料,并采用熵和贝叶斯分类混淆矩阵对加入马尔科夫链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得到了较好的岩相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识别 贝叶斯判别 马尔科夫链 分类混淆矩阵
下载PDF
地震相分析技术在马岭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杰 张振红 +3 位作者 辛红刚 赵德勇 李美 黄黎刚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0-595,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1段主要发育长811、长8312套砂体,砂体薄、横向变化快。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在地震正演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波形分类及分频解释技术进行地震相分析,并将2种分析方法的结果进行补充印证,对马岭...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1段主要发育长811、长8312套砂体,砂体薄、横向变化快。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在地震正演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波形分类及分频解释技术进行地震相分析,并将2种分析方法的结果进行补充印证,对马岭地区长811砂体、长831砂体地震相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地震相单元中的钻井资料进行单井微相分析,并依此建立长811砂体、长831砂体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研究砂体的分布特征及横向变化规律,对储层进行预测。在该区的实际应用中已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鄂尔多斯盆地 波形分类 分频成像 沉积相
原文传递
论糜棱岩的分类 被引量:8
9
作者 甘盛飞 邱玉民 +1 位作者 杨红英 于明旭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1期73-78,共6页
糜棱岩是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明显塑性变形、具有明显的运动指向标志、集中呈带状产出的构造岩。根据实用性和目的性建立庆棱岩的描述性和成因两个分类系列。在描述性分类中,将糜棱岩分为细粒糜棱岩、中粒糜棱岩和粗粒糜棱岩3个类型... 糜棱岩是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明显塑性变形、具有明显的运动指向标志、集中呈带状产出的构造岩。根据实用性和目的性建立庆棱岩的描述性和成因两个分类系列。在描述性分类中,将糜棱岩分为细粒糜棱岩、中粒糜棱岩和粗粒糜棱岩3个类型。各类型再进一步分为均匀、均匀碎斑和非均匀碎斑3个亚类。在成因分类中,将糜棱岩分为低温脆一韧性糜棱岩、中温韧性糜棱岩和高温超韧性糜棱岩3个类型,再分为低温石英脆一韧性糜棱岩、中温石英韧性糜棱岩、中温石英一斜长有韧性糜棱岩及高温斜长石一钾长石超韧性糜棱岩、高温钾长石一辉石超韧性糜棱岩、高温辉石-橄榄石超韧性糜棱岩6个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棱岩 构造岩 麻粒岩相 分类
下载PDF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浅水湖盆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帅 祝有海 +3 位作者 刘豪 王平康 庞守吉 赵春晨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18-2625,共8页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目标已由大型构造油气藏勘探逐渐转向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渤海盆地浅层油气藏中岩性因素占据着重要地位,进而对于砂体特征的把握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砂体的预测方法多采用波阻抗反演和地震属性计算,但以...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目标已由大型构造油气藏勘探逐渐转向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渤海盆地浅层油气藏中岩性因素占据着重要地位,进而对于砂体特征的把握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砂体的预测方法多采用波阻抗反演和地震属性计算,但以上两种方法往往丢失了两个基本信息,即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分布规律.因此,它很难给出井位处地震信号变化的可靠评估,也就很难进行可靠的信息外推.Stratimagic波形地震相分析技术可很好地解决上述砂体预测中存在的问题.前人在油气勘探中应用波形地震相的研究大多为确定目的区沉积、物源体系,并未实际建立起岩性发育与地震波形之间的关系,本文在黄河口凹陷B井区建立高频层序地层的基础上应用波形分类,尝试在浅水三角洲沉积背景下建立岩性与地震波形之间的联系.在建立岩性发育特征与地震波形之间的模式基础上,通过波形分类精细解析,对浅水湖盆砂体精细预测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进而探讨该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其对砂体预测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imagic地震相 波形分类 浅水湖盆 砂体预测
下载PDF
地震相划分方法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剑兵 《油气地球物理》 2008年第3期6-9,共4页
介绍了地震相划分的主要几种方法,包括波形分类法、地震结构属性映射法和地貌学成像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波形分类法是基于波形特征的地震相划分方法,具有分类简单,算法成熟的特点,适合于大级别沉积相带的划分。地震结构属性映射法... 介绍了地震相划分的主要几种方法,包括波形分类法、地震结构属性映射法和地貌学成像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波形分类法是基于波形特征的地震相划分方法,具有分类简单,算法成熟的特点,适合于大级别沉积相带的划分。地震结构属性映射法是利用已知的地震反射特征在一个小的空间内建立灰度协概率矩阵,再通过有关参数进行地震相的描述,具有较好的物理基础及人机交互性。地貌学成像法是在地震反射特征无法区分沉积相的情况下,利用沉积相带平面分布模式来识别地震相,需要一定的地质认识情况下才能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波形分类 地震结构属性 地貌学成像
下载PDF
关于相的命名及其分类的建议 被引量:10
12
作者 牟传龙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1-339,共9页
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是能源资源调查与勘探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要开展岩相古地理研究,必须要准确理解和定义与岩相古地理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现在涉及到相的研究成果,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对相的含义、使用及其分类不尽一致。通过系统... 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是能源资源调查与勘探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要开展岩相古地理研究,必须要准确理解和定义与岩相古地理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现在涉及到相的研究成果,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对相的含义、使用及其分类不尽一致。通过系统回顾“相”一词诞生到发展演化过程,结合多数学者的意见和使用习惯,本文建议采用“相”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包含了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的含义。对于相的命名,可以使用代表物质的如灰岩相;代表环境的,如河流相;代表成因的,如浊流相;代表生物综合特征的,如笔石相;以及代表构造背景如磨拉石相等。对侧重环境的相命名与分类,按照“环境+相”原则来使用。根据研究程度,按照相(facies)—亚相(subfacies)—次相(suborder facies)来描述和分类。即相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亚相是相的次一级环境的物质表现,次相是亚相的次一级环境的物质表现,而微相(microfacies)则是岩石薄片、揭片和磨光面中的生物学和沉积学的全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相 次相 微相 分类
下载PDF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在地震相分析中的应用——以清溪场地区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雷涛 肖秋红 《天然气技术》 2010年第5期4-7,共4页
以波形分类为基础的地震相分类研究可以有效筛选并快速逼近有利勘探目标。通过对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原理的分析,以川东北地区清溪场区块为例,讨论了实施过程中时窗选取、模型道创建以及地震相成图中分类数和迭代次数的确定等问题,对清溪... 以波形分类为基础的地震相分类研究可以有效筛选并快速逼近有利勘探目标。通过对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原理的分析,以川东北地区清溪场区块为例,讨论了实施过程中时窗选取、模型道创建以及地震相成图中分类数和迭代次数的确定等问题,对清溪场构造飞仙关组飞四段地震相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较为清晰的地震相成图,从图中分辨出了清溪A、B、C井的地震相情况,与钻探情况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波形分类 时窗 模型道 飞仙关组 四川 东北
下载PDF
金湖凹陷闵桥地区玄武岩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章志英 杨新明 +1 位作者 蔡洪芽 廖光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为识别玄武岩喷溢相微相类型 ,研究不同储层类型和不同孔隙结构的储层参数 ,以岩心、分析化验及试油为依据 ,测井资料为基础 ,研究闵桥地区玄武岩储层特征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其结果 :本区玄武岩储层可划分为 3类 ,其中Ⅰ、Ⅱ类为有效... 为识别玄武岩喷溢相微相类型 ,研究不同储层类型和不同孔隙结构的储层参数 ,以岩心、分析化验及试油为依据 ,测井资料为基础 ,研究闵桥地区玄武岩储层特征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其结果 :本区玄武岩储层可划分为 3类 ,其中Ⅰ、Ⅱ类为有效储层 ,Ⅲ类为非有效储层 ;建立了储层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图版及有效厚度划分标准 ;应用本文研究成果完成了 8个断块探明储量申报工作 ,同时指导了本区玄武岩油藏的滚动勘探开发 ,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储层特征 微相类型 划分标准 控制因素 金湖凹陷 闵桥地区 油藏
下载PDF
基于岩石物理相的储集层分类评价:以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区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Ⅱ油组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曾小明 张辉 +2 位作者 邹明生 黄冬梅 莫冯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3-712,共10页
目前储集层分类方法多数只是从储集层的物性特征角度进行分类,而没有从储集层的成因机制进行分类。通过利用分析化验资料、钻测井资料和测试资料,对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区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Ⅱ油组(L_3Ⅱ油组)的沉积特征、成岩作用和... 目前储集层分类方法多数只是从储集层的物性特征角度进行分类,而没有从储集层的成因机制进行分类。通过利用分析化验资料、钻测井资料和测试资料,对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区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Ⅱ油组(L_3Ⅱ油组)的沉积特征、成岩作用和构造特征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其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并对储集层进行分类。结果表明:L_3Ⅱ油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外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3种沉积微相;成岩相主要识别出泥质杂基充填相、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和强压实致密相3种成岩相;裂缝相则以无裂缝相为主,局部可观察到高角度和网状裂缝相。在此基础上通过三者的叠加对储集层的岩石物理相进行分类命名,划分出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泥质杂基充填相—高角度裂缝相等9种不同的岩石物理相。根据不同的岩石物理相特征,总结归纳出了Ⅰ类好储集层、Ⅱ类中等储集层和Ⅲ类差储集层共3类储集层,实现了从储集层成因机制的角度对储集层进行分类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相 成岩相 裂缝相 储集层分类 乌石凹陷东区 流三段Ⅱ油组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地震岩石物理模板应用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万龙 孙赞东 +1 位作者 贺薪蔚 吴伯福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24-2329,共6页
本文首先总结了地震岩石物理模板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指出目前业界应用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基于岩石物理模板指示的多边形岩相分类,二是根据弹性参数相对变化量优选岩性/流体敏弹性因子,这两个关键环节会的问题在于多边形岩相分类不能考... 本文首先总结了地震岩石物理模板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指出目前业界应用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基于岩石物理模板指示的多边形岩相分类,二是根据弹性参数相对变化量优选岩性/流体敏弹性因子,这两个关键环节会的问题在于多边形岩相分类不能考虑测量误差、随机噪声等的影响,另一个限制是不允许岩相重叠;仅根据弹性参数相对变化量优选岩性/流体敏弹性因子没有考虑各岩相的分布及标准偏差的差异性,得到的优选结果可能不客观.这两个方面都会影响定量地震解释精度,甚至可能导致得到错误的结果.针对这两个问题,文中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基于关键井及岩石物理模板的概率密度函数(PDF)执行贝叶斯分类能够较好避免岩相分类中的问题;根据弹性参数概率分布优选岩性/流体敏弹性因子综合考虑不同岩相均值及方差的差异,是相对更为客观的评价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公式,相比于传统做法,本文所作的改进能够提高定量地震解释结果的精度,避免落入解释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岩石物理 模板 岩相分类 弹性参数 敏弹性因子 定量地震解释
原文传递
波形分类分析技术在复杂岩性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以准噶尔盆地风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姚爽 阎建国 +1 位作者 李雪峰 赵洲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86-490,461-462,共5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南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风一段云质岩类储集层,是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的主力储层。风城组储集层基质孔隙、裂缝和孔洞三种类型储集空间共存,油气关系复杂。在井资料较少、储层较薄的情况下,利用常规地震反演预测储层...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南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风一段云质岩类储集层,是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的主力储层。风城组储集层基质孔隙、裂缝和孔洞三种类型储集空间共存,油气关系复杂。在井资料较少、储层较薄的情况下,利用常规地震反演预测储层岩性十分困难。利用波形分类地震相分析技术对风城组风一段的地震数据道进行对比分类,能很好地反应地震信号的横向变化,以此用于岩性油藏的预测。运用波形分类分析技术对该地区油藏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到的岩性分布与地层取芯资料十分吻合,说明利用波形分类分析技术进行岩性油藏分布预测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波形分类 云质岩 岩性预测
下载PDF
地震岩相识别概率表征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袁成 李景叶 陈小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7-298,共12页
储层岩相分布信息是油藏表征的重要参数,基于地震资料开展储层岩相识别通常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传统方法仅获取唯一确定的岩相分布信息,无法解析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油藏评价的风险.本文引入基于概率统计的多步骤反演方法开展地... 储层岩相分布信息是油藏表征的重要参数,基于地震资料开展储层岩相识别通常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传统方法仅获取唯一确定的岩相分布信息,无法解析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油藏评价的风险.本文引入基于概率统计的多步骤反演方法开展地震岩相识别,通过在其各个环节建立输入与输出参量的统计关系,然后融合各环节概率统计信息构建地震数据与储层岩相的条件概率关系以反演岩相分布概率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文中方法通过概率统计关系表征了地震岩相识别各个环节中地球物理响应关系的不确定性,并通过融合各环节概率信息实现了不确定性传递的数值模拟,最终反演的岩相概率信息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地震岩相识别结果的不确定性,为油藏评价及储层建模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识别 概率统计 多步骤反演 不确定性
下载PDF
Classifications,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facies associations of tidal flats 被引量:6
19
作者 Fan Daidu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SCIE 2013年第1期66-80,共15页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research of tide-dominated environment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se studies highlight both the importance and diversity of tidal flats in modern coastal environments. B...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research of tide-dominated environment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se studies highlight both the importance and diversity of tidal flats in modern coastal environments. Based on their developing settings, tidal flats are subdivided into nine types, which are in turn grouped into sheltered or exposed spectrums according to the magnitude of exposure to waves. The ternary coastal classification model is revised with an embedded triangle to highlight non-open coast tidal flats as major second-order morphological elements to the first-order coastal environments including deltas, estuaries and lagoons. A new continuous spectrum of open coast depositional settings is proposed from muddy tidal flats of tide dominance with wave influence, through sandy tidal flats of mixed energy (tide-dominated), and tidal beaches of mixed energy (wave-dominated), to beaches of wave-dominance with tide influence.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no open coast setting is absolutely exempt from wave or tide influence. Thre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he intertidal-flat deposits are proposed. Upon an upward-fining succession, (1) regular changes vertically from flaser bed-ding, through wavy bedding and to lenticular bedding are diagnostic of most of intertidal flats; (2) cyclical tidal rhythmites point to sheltered intertidal flats typically at the inner part of macrot-idal estuaries; (3) rhythmic alternations of storm and tidal deposition are diagnostic of exposed intertidal flats, especially the open coast types. Intertidal-flat deposits are generally topped by saltmarsh deposits, but underlain by different subtidal successions, like thick subtidal channel-fills, sand-bar complexes (sheltered coastal settings), and upwards coarsening successions of subtidal flats or thick subtidal sand ridge/bar complexes (exposed coastal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stal classification tidal flat tidal deposit open coast facies association
原文传递
廊固凹陷沙四上亚段储层成岩相及其测井识别 被引量:7
20
作者 操应长 葸克来 +6 位作者 赵贤正 金凤鸣 周磊 苏芮 董雄英 李梦瑶 杨春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83-4194,共12页
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图像分析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廊固凹陷沙四上亚段储层成岩作用类型进行研究,建立储层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在此基础上重新探讨成岩相的分类命名方案,以成岩作用演化序列为约束,在廊固凹陷沙四上亚段储... 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图像分析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廊固凹陷沙四上亚段储层成岩作用类型进行研究,建立储层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在此基础上重新探讨成岩相的分类命名方案,以成岩作用演化序列为约束,在廊固凹陷沙四上亚段储层中划分4类典型的成岩相组合类型。利用自然伽马、电阻率及声波时差测井曲线特征,采用Fisher典型判别分析确定各成岩相组合类型的定量判别函数,并建立测井参数交会图版。采用铸体薄片鉴定与测井识别相结合的手段,在对典型井段储层成岩体系进行精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相研究,分析廊固凹陷沙四上亚段储层沉积—成岩相组合平面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Ⅰ类成岩相组合主要分布于旧州—固安构造带近岸水下扇扇根及部分扇中沉积环境,Ⅱ类成岩相组合主要分布在河西务构造带北部区块辫状河三角洲及旧州—固安构造带近岸水下扇扇缘沉积环境,Ⅲ类成岩相组合类型主要分布在河西务构造带中南部区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中,Ⅳ类成岩相组合类型主要分布在河西务构造带南部以及柳泉—曹家务构造带南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分类命名 测井识别 廊固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