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部表情识别的即时加工过程 被引量:28
1
作者 隋雪 任延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70,共7页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探讨面部表情识别的即时加工过程。基本的面部表情可以分为三种性质正性、中性和负性,实验一探讨大学生对这三种面部表情识别即时加工过程的基本模式;实验二采用遮蔽技术探讨面部不同部位信息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程度...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探讨面部表情识别的即时加工过程。基本的面部表情可以分为三种性质正性、中性和负性,实验一探讨大学生对这三种面部表情识别即时加工过程的基本模式;实验二采用遮蔽技术探讨面部不同部位信息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1)被试对不同性质面部表情识别的即时加工过程存在共性,其眼动轨迹呈“逆V型”;(2)被试对不同性质面部表情的识别存在显著差异,在行为指标和眼动指标上都有体现;(3)对不同部位进行遮蔽,眼动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遮蔽影响面部表情识别的反应时和正确率;(4)面部表情识别对面部不同部位信息依赖程度不同,眼部信息作用更大。上述结果提示,个体对不同性质面部表情识别的即时加工过程具有共性,但在不同性质面部表情识别上的心理能量消耗不同;并且表情识别对面部不同部位信息依赖程度不同,对眼部信息依赖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表情 识别 即时加工过程 眼动
下载PDF
成人与幼儿面部表情注意偏好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谷莉 白学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本研究选取45名3-5岁幼儿和39名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试。实验材料为恐惧、愤怒、悲伤、惊讶和高兴五种面部表情图片。用Tobbi眼动仪记录被试观察表情图片时的眼动轨迹。结果发现:(1)成人偏好高兴表情,并在高兴表情上的注视时间和次数显著... 本研究选取45名3-5岁幼儿和39名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试。实验材料为恐惧、愤怒、悲伤、惊讶和高兴五种面部表情图片。用Tobbi眼动仪记录被试观察表情图片时的眼动轨迹。结果发现:(1)成人偏好高兴表情,并在高兴表情上的注视时间和次数显著大于幼儿;(2)成人偏好注视眼部,幼儿偏好注视嘴部。结果表明,面部表情注意偏好的发展具有社会依存性,趋向于偏好积极情绪,这种发展变化与面部表情部位的注意偏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表情性质 注意偏好 眼动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下载PDF
Patterns of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in facial synkinesis:a task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被引量:7
3
作者 Yin Wang Wei-Wei Wang +2 位作者 Xu-Yun Hua Han-Qiu Liu Wei Di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637-1642,共6页
Facial synkinesis,a sequela of peripheral facial nerve palsy,is characterized by simultaneous involuntary facial movement during a voluntary desired one.Maladaptive cortical plasticity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dysfunc... Facial synkinesis,a sequela of peripheral facial nerve palsy,is characterized by simultaneous involuntary facial movement during a voluntary desired one.Maladaptive cortical plasticity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dysfunction of facial muscles.This cohor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ortical functional alte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facial synkinesis,using the task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acial motor tasks,including blinking and smiling,were performed by 16 patients(aged 30.6 ± 4.5 years,14 females/2 males) and 24 age-and sex-matched healthy controls(aged 29.1 ± 4.2 years,19 females/5 males).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ctivation in the cortico-facial motor representation area was lower during tasks in patients with facial synkinesis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Facial movements on either side performed by patients caused more intensive activation of the 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on the contralateral side of the affected face,than those on the unaffected side.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in the primary sensorimotor area and the supplementary motor area.This study was registered in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registration number: Chi CTR1800014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facial synkinesis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eural plasticity cortical representation block design facial movement BLINKING SMILING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卿慧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40-142,共3页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使其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除传统的教学方法外,更需要借助于一些类似于面部表情或身体动作的肢体语言。它能够帮助教师把教学内容和意思表达的更生动、更清晰、更准...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使其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除传统的教学方法外,更需要借助于一些类似于面部表情或身体动作的肢体语言。它能够帮助教师把教学内容和意思表达的更生动、更清晰、更准确,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语言 面部表情 身体动作
下载PDF
不同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情绪识别线索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素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9-295,共7页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对汉族、白族、哈尼族、彝族、傣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识别线索进行了探测。结果发现:面部表情(眉眼、鼻子、嘴巴)区域和身体姿态表情(胳膊、手部)区域都能为自我意识情绪识别提供线索依据;各民族跨文化一致性地表现...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对汉族、白族、哈尼族、彝族、傣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识别线索进行了探测。结果发现:面部表情(眉眼、鼻子、嘴巴)区域和身体姿态表情(胳膊、手部)区域都能为自我意识情绪识别提供线索依据;各民族跨文化一致性地表现出面部表情线索相对于身体姿态表情线索更有助于自我意识情绪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情绪 面部表情 身体姿态 眼动
下载PDF
割治结合运动针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红 袁志强 +4 位作者 史良 朱卫星 朱月婵 杨贵尊 周勇忠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12期37-40,共4页
目的:比较割治结合运动针法与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法将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患侧太冲穴,行针时嘱患者依次做皱眉蹙额、睁眼闭眼、鼓腮、示齿等动作,主动活动面部肌肉,结合割... 目的:比较割治结合运动针法与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法将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患侧太冲穴,行针时嘱患者依次做皱眉蹙额、睁眼闭眼、鼓腮、示齿等动作,主动活动面部肌肉,结合割治患侧颊内膜,纵向切断“咬合线”,并使稍稍出血,隔日治疗1次,每次割治部位与上次刀口线平行,相距约1~2 cm,依次向近口角处割治,5次为一疗程。对照组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患侧阳白、四白、地仓、颊车、颧髎、牵正等穴,用泻法针刺健侧合谷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5%,对照组痊愈率为70%,两组痊愈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87.5%(P〈0.05)。结论:割治结合运动针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割治 针刺 运动针法
下载PDF
高角儿童面颈部肌肉的肌电活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华咏梅 李俊彦 赵丙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高角儿童在不同下颌运动时面颈部肌肉的肌电活动情况。方法用BioEMGⅡ型肌电图仪同步记录14名高角儿童和16名均角儿童在不同下颌运动时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胸锁乳突肌(SCM)和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活动。结果下颌息止位... 目的研究高角儿童在不同下颌运动时面颈部肌肉的肌电活动情况。方法用BioEMGⅡ型肌电图仪同步记录14名高角儿童和16名均角儿童在不同下颌运动时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胸锁乳突肌(SCM)和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活动。结果下颌息止位时,高角组TA、DA和SCM的肌电活动低于均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最大紧咬时,高角组TA和MM的肌电活动低于均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咀嚼口香糖时,高角组MM的肌电活动低于均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时高角组DA的肌电活动低于均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下颌运动时,高角儿童和均角儿童面颈部肌肉的肌电活动差异有所不同;面颈部肌肉的肌电活动可能与颅面垂直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描记术 高角 面部肌肉 下颌运动
下载PDF
眼部运动时面部相关联点运动的三维定量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冯国栋 庄园 +2 位作者 赵杨 田旭 高志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索眼部运动时,面部相关联部位运动的特点,为评价周围性面瘫时面部联动提供参考。方法健康志愿者22人(45-60岁),利用自行设计的"基于运动捕捉的面部运动三维动态定量分析系统"记录并分析"用力抬眉""用力... 目的探索眼部运动时,面部相关联部位运动的特点,为评价周围性面瘫时面部联动提供参考。方法健康志愿者22人(45-60岁),利用自行设计的"基于运动捕捉的面部运动三维动态定量分析系统"记录并分析"用力抬眉""用力闭眼"两个表情动作中,面部相关标记点的运动,使用移动距离(Smax)及运动速率(Vmax)两个参数描述其运动。结果 1."用力抬眉"动作,眉弓点左9.75mm,24.11mm/s,右10.14mm,25.87mm/s;除眼周标记点外,余标记点均有运动,移动距离为3.65mm至4.46mm,鼻唇沟点的运动速率明显大于其他标记点,左60.60mm/s,右62.70mm/s。口角点、鼻唇沟点运动距离、速率与眉弓点对应参数间线性相关关系强。2."用力闭眼"动作,上眼睑点移动距离和速率最大,左10.56mm,87.68mm/s,右10.54mm,81.83mm/s。除眼周标记点外,余标记点均有运动,移动距离1.58mm至1.92mm,运动速率分布于11.40-14.76mm/s。口角点、鼻唇沟点运动距离、速率与上眼睑点相关参数线性相关关系差。结论健康人进行眼部主动运动时,会引起面部其他标记点发生运动,其获得最大距离、最大速率的时间一致,用力闭眼动作中运动幅度最大的点在口角点,用力抬眉动作速率最大点在鼻唇沟点,运动距离最大的点在下唇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运动 相关联运动 三维 定量 健康志愿者 面神经
下载PDF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associated mimic muscle movements 被引量:1
9
作者 Guodong Feng Yuan Zhuang Zhiqiang Gao 《Journal of Otology》 CSCD 2015年第1期39-45,共7页
Objective: To measure movements of markers over the primary site and associated mimic muscles in certain facial expressions, for evaluating facial paresis and synkinesis. Methods: Participants included 22 normal subje... Objective: To measure movements of markers over the primary site and associated mimic muscles in certain facial expressions, for evaluating facial paresis and synkinesis. Methods: Participants included 22 normal subjects aged 45e66 years. Maximum shift(Smax) and velocity(Vmax)were measured using a custom-designed 3-D dynamic quantitative analysis system of facial motion(3-D ASFM) based on motion capture technology. Measures were taken from peri-oral muscles during forceful brow raising and tight eye closure, and from muscles around the eye during grinning, right/left/bilateral mouth corner raising and smiling. Results: 1) During forceful brow raising, Smaxwas 3.65e4.46 mm for markers over perioral muscles, with the marker over the nasolabial fold showing a Vmaxgreater than others(60.60 mm/s on left and 62.70 mm/s on right). 2) In tight eye closure, Smaxof perioral muscle markers was 1.58e1.92 mm, with Vmaxbeing 11.40e14.76 mm/s. 3) In grinning, the largest eye muscle marker Smaxwas seen at the lower lid(3.93 mm on left and 4.15 mm on right) and the smallest at the inner canthus(1.59 mm on left and 1.53 mm on right), with the largest Vmaxseen at the upper lid and smallest also at the inner canthus(11.71 mm/s on left and11.09 mm/s on right). 4) In smiling, the largest non-oral Smaxand Vmaxwere seen at the upper lid(3.05 mm and 36.14 mm/s on left and 2.53 mm and 28.90 mm/s on right) and the smallest also at the inner canthus(0.69 mm and 7.22 mm/s on left and 0.77 mm and 7.80 mm/s on right). 5) In right mouth corner raising, Smaxand Vmaxat lateral and medial canthus and at lower lid were greater on right than left, while those at upper lid and brow were slightly greater on left than right. 6) In left mouth corner raising, Smaxand Vmaxat lateral canthus and upper and lower lids were greater on left than right. Conclusions: There are no absolute immobile points on the face when making facial expressions. In addition to the primary movement site, there are associated movements at other points on the face with consis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ial expression Associated movement 3-Dimensiona
下载PDF
听障学生汉语唇读面部加工方式的差异:来自眼动的证据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江华 肖冉 +2 位作者 张奋 宫慧娜 范佳露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4-849,共6页
为探讨高低唇读理解能力听障学生唇读面部加工方式的差异,研究采用视频—图片匹配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考察高低唇读能力组语前-语中-语后和整体面部加工方式。结果发现,虽然两组都表现出社会协调模式,但高唇读能力组社会协调分数更高,... 为探讨高低唇读理解能力听障学生唇读面部加工方式的差异,研究采用视频—图片匹配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考察高低唇读能力组语前-语中-语后和整体面部加工方式。结果发现,虽然两组都表现出社会协调模式,但高唇读能力组社会协调分数更高,且眼部维持时间更长。表明高唇读能力者整体加工和眼部、口形并行加工能力强,支持凝视假说和社会协调模式;低唇读能力者整体加工效率低,更依赖口形,未能通过补偿策略获得良好的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学生 唇读理解能力 面部加工 眼动
下载PDF
面部表情与姿态表情识别的眼动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肖霞 《科教文汇》 2016年第14期147-148,共2页
面部表情与姿态表情是我们日常生活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近年来关于情绪识别的研究愈来愈热,而基于眼动的研究比较新颖,国内研究相对比较少。本文介绍从理论和实际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和面部表情和姿态表情,阐述了面部表情和姿态... 面部表情与姿态表情是我们日常生活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近年来关于情绪识别的研究愈来愈热,而基于眼动的研究比较新颖,国内研究相对比较少。本文介绍从理论和实际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和面部表情和姿态表情,阐述了面部表情和姿态表情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面部表情和姿态表情眼动研究的一些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 眼动
下载PDF
大鼠眼睑运动加速度及角加速度的三维动态定量测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庄园 冯国栋 高志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7-464,共8页
目的探索面瘫大鼠眼睑运动三维动态测量,尤其是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指标,为定量评价面瘫大鼠模型的眼睑运动提供方法。方法建立面瘫大鼠模型54只,使用自主设计的三维动态面肌运动测量系统采集大鼠面部与眼睑运动相关标记点的运动,计算其运... 目的探索面瘫大鼠眼睑运动三维动态测量,尤其是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指标,为定量评价面瘫大鼠模型的眼睑运动提供方法。方法建立面瘫大鼠模型54只,使用自主设计的三维动态面肌运动测量系统采集大鼠面部与眼睑运动相关标记点的运动,计算其运动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指标,统计分析其规律。结果实验纳入的加速度及角加速度,实验组的面瘫侧与健侧,或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1.单侧测量指标中:(1)上睑中点相对下睑中点运动加速度最大值,对照组为左侧1949mm/s^2,右侧为1895mm/s^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98>0.05),右侧/左侧比值为0.99;实验组左侧为1694mm/s^2,右侧为452mm/s^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右侧/左侧比值为0.25,与对照组比值的分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小于上睑中点相对于内眦点运动加速度最大值及下睑中点相对于内眦点运动加速度最大值。(2)内眦角的角加速度最大值,对照组为左侧12416°/s^2,右侧为12813°/s^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81>0.05),右侧/左侧比值为1.00;实验组左侧为12532°/s^2,右侧为894°mm/s^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右侧/左侧比值为0.07,与对照组比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2.双侧测量指标中:(1)右侧上睑中点相对于左侧上睑中点运动加速度的最大值,对照组为2472mm/s^2,实验组为2461mm/s^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3>0.05);(2)以鼻尖为顶点,左侧上睑中点及右侧上睑中点为边的角,其角加速度最大值,对照组为5007°/s^2,实验组为3328°/s^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05。结论该系统可适用于测量大鼠等小型实验动物的眼睑运动的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实现小型动物的三维、定量、动态、连续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眼睑运动 三维测量 定量测量 大鼠
下载PDF
阈下重复曝光对面孔偏好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宗杰 韩尚锋 +3 位作者 沈洁 陈玉雪 王羽凌 张林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9期569-576,共8页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阈下重复曝光对面孔偏好的影响,以及面孔吸引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随着阈下曝光次数的增多,面孔的偏好比例上升,个体观看面孔的首次注视时间减少、总注视时间增多、瞳孔直径缩短;(2)面孔吸引力调节了...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阈下重复曝光对面孔偏好的影响,以及面孔吸引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随着阈下曝光次数的增多,面孔的偏好比例上升,个体观看面孔的首次注视时间减少、总注视时间增多、瞳孔直径缩短;(2)面孔吸引力调节了阈下重复曝光对面孔偏好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高、低吸引力面孔的偏好比例随着阈下曝光次数的增多呈上升趋势,而中等吸引力面孔随着阈下曝光次数的增多呈倒U型趋势。从阈下重复的视角,探讨了自下而上的视觉刺激对面孔偏好的影响,拓展了面孔加工的双通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 重复曝光 面孔吸引力 眼动
下载PDF
多特征融合的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周俊宇 刘亚群 +1 位作者 章学良 王众 《电子设计工程》 2023年第16期1-5,共5页
针对无人机多维度飞行控制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融合多类别脑-机接口特征、面部表情特征以及头部动作特征的无人机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同步采集用户的脑电信号、面部表情相关信号以及头部动作信号并送入地面站,经系统软件处理后识别... 针对无人机多维度飞行控制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融合多类别脑-机接口特征、面部表情特征以及头部动作特征的无人机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同步采集用户的脑电信号、面部表情相关信号以及头部动作信号并送入地面站,经系统软件处理后识别出用户的控制意图,进而将其映射为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指令并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给无人机。相比于传统的基于单一特征模式的脑-机接口控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脑电、面部表情以及头部动作对无人机的联合控制,具有更多的指令数目以及更高的识别准确率。经过试验验证表明,该系统应用于无人机控制的可行性,可为未来无人机在军民领域的应用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多特征融合 联合控制 脑-机接口 面部表情 头部动作
下载PDF
浅析动画短片中动作设计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利民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3年第7X期93-95,共3页
在动画片中,角色的动作是表达和演绎角色的最关键因素。角色的动作设计不仅是影片中塑造角色的重要手段,还是衡量动画片质量的重要标准,只有精细的动作设计,才能使动画角色栩栩如生。
关键词 动画动作设计 表情动作 性格化动作 情绪化动作 特征化动作
原文传递
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加工的差异 被引量:1
16
作者 隋雪 纪雅婷 +1 位作者 陈欣 任桂琴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2,共6页
为探讨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识别的差异,采用独立呈现范式呈现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控制呈现时间和提示线索位置,并利用眼动仪记录识别过程中的眼动指标。结果发现:(1)在识别速度和正确率上,加工积极面部表情图片高于加工消极面部表情... 为探讨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识别的差异,采用独立呈现范式呈现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控制呈现时间和提示线索位置,并利用眼动仪记录识别过程中的眼动指标。结果发现:(1)在识别速度和正确率上,加工积极面部表情图片高于加工消极面部表情图片,显示出积极表情优势。(2)呈现时间没有改变正负效价表情图片加工之间的差异。(3)存在提示线索位置效应,即提示线索在嘴部有利于面部表情识别。(4)面部表情识别遵循"眼部-嘴部-眼部"的规律。结果提示不同性质面部表情的加工机制不同,加工深度作用小于线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表情 效价 呈现时间 提示线索 眼动
下载PDF
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相貌词的注意偏向:眼动的证据 被引量:14
17
作者 寇慧 苏艳华 +1 位作者 罗小春 陈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3-1222,共10页
采用改进的点探测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以相貌词(积极和消极)为刺激材料,实验中积极相貌词-中性词、消极相貌词-中性词、积极相貌词-消极相貌词以及中性词-中性词配对呈现,考察了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相貌词的注意偏向及其时间进程。... 采用改进的点探测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以相貌词(积极和消极)为刺激材料,实验中积极相貌词-中性词、消极相貌词-中性词、积极相貌词-消极相貌词以及中性词-中性词配对呈现,考察了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相貌词的注意偏向及其时间进程。眼动数据的结果发现,在积极相貌词-中性词和消极相貌词-中性词条件下,与控制组相比,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的首视点更频繁地指向消极相貌词,对消极相貌词探测速度更快,并且首视点维持在此类词语上的时间更长,但未发现总体的注视时间偏向;与积极相貌相比较时,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呈现与上述相同的结果,此时的注意模式为警觉-脱离困难。此外,相貌负面身体自我的女性还表现出对积极相貌词的减速探测偏向。行为证据进一步显示,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消极相貌词存在注意脱离困难。在积极相貌词-消极相貌词配对条件下,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消极相貌词也表现出注意脱离困难。以上结果表明,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消极相貌词表现出警觉-脱离困难的注意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女性 注意偏向 相貌词 眼动
下载PDF
下颌骨髁突不同类型骨折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金宝忠 肖进 +2 位作者 胡孙强 徐伟 李祖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73-776,共4页
目的:分析下颌骨髁突不同类型骨折进行钛板内固定手术及其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为以后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总结经验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3年4月~2012年4月手术完成的下颌骨髁突骨折行钛板... 目的:分析下颌骨髁突不同类型骨折进行钛板内固定手术及其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为以后下颌骨髁突骨折治疗总结经验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3年4月~2012年4月手术完成的下颌骨髁突骨折行钛板内固定患者,手术前后复查对比下颌骨全景片、下颌骨平扫CT、下颌骨矢状CT及颅颌三维CT重建。依据下颌骨骨折部位分为髁突囊内骨折,髁突颈部骨折,髁突基部骨折3组,对3组骨折术后患者的咬合状况、开口度、面神经功能等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0例随访病例中,术后咬合关系恢复不良30例;螺钉松动57枚,钛板断裂0例,面神经颧支损伤15例,面神经颞支损伤30例,张口受限伴下颌运动曲线患侧偏斜35例。结论:解剖手术能力或者面神经的个体变异;创口感染;不适当的应力集中、钛板和螺钉的位置、数量及固定部位,颌间牵引,关节周围相关软组织复位状况等为影响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强内固定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骨折 坚强内固定 面神经损伤 张口受限及咬合偏斜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康复治疗结合面肌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被引量:9
19
作者 韩肖华 叶飞 +1 位作者 柯志刚 刘学敏 《中国康复》 2010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结合面肌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7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A组35例和B组38例,均给以常规药物、理疗和针刺治疗。A组同时结合面肌运动训练。结果:治疗21d后,Sunnybrook神经功能评分2组均较治疗...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结合面肌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7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A组35例和B组38例,均给以常规药物、理疗和针刺治疗。A组同时结合面肌运动训练。结果:治疗21d后,Sunnybrook神经功能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2组间比较,A组提高幅度高于B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A组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B组(65.8%与51.4%,P<0.05)。结论:康复结合面肌运动训练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肌运动功能的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康复治疗 面肌运动训练
下载PDF
面孔群持续时间对自闭症儿童表情威胁知觉影响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云强 曹贤佳 +1 位作者 朱慧敏 李菲菲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68,共8页
以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各28名为被试,通过面孔群图片视觉搜索的方式,借助Tobii X120记录被试的眼动及行为反应情况,探讨自闭症儿童表情威胁知觉的特点。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对面孔群图片的威胁知觉受到持续时间的限制,表现出对目标表... 以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各28名为被试,通过面孔群图片视觉搜索的方式,借助Tobii X120记录被试的眼动及行为反应情况,探讨自闭症儿童表情威胁知觉的特点。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对面孔群图片的威胁知觉受到持续时间的限制,表现出对目标表情搜索短时快反应的特点;自闭症儿童威胁知觉具有情绪突显效应,正性加工优势明显;自闭症儿童威胁知觉的眼动特征,能为其临床研究和早期干预提供重要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面孔群持续时间 表情威胁知觉 眼动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