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蚕豆种质资源形态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徐东旭 姜翠棉 宗绪晓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9-406,共8页
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地理来源637份蚕豆资源的18个形态性状评价,初步了解其遗传多样性特点,寻找蚕豆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遗传基础狭窄问题的解决思路,为遗传与育种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春冬性蚕豆资源间,以及国内外蚕... 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地理来源637份蚕豆资源的18个形态性状评价,初步了解其遗传多样性特点,寻找蚕豆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遗传基础狭窄问题的解决思路,为遗传与育种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春冬性蚕豆资源间,以及国内外蚕豆资源间的遗传变异大;三维主成分分析探测到参试资源由三大基因库构成。资源群体间和参试资源基因型间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为蚕豆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vicia faba l.) 种质资源 形态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土壤湿度对蚕豆根病及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春杰 南志标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5-249,共5页
土壤湿度是影响蚕豆 ( Vicia faba L .)生长和根腐病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本文以来源于蚕豆产区的田间土壤 ,分别以 30 %、50 %和 70 %的土壤饱和持水量 ( WHC)处理进行盆栽试验 ,在室外自然条件下生长 ,测定了出苗率、出苗速度、... 土壤湿度是影响蚕豆 ( Vicia faba L .)生长和根腐病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本文以来源于蚕豆产区的田间土壤 ,分别以 30 %、50 %和 70 %的土壤饱和持水量 ( WHC)处理进行盆栽试验 ,在室外自然条件下生长 ,测定了出苗率、出苗速度、株高、生长速度、叶面积、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结荚数、根瘤数、生物量干重、根腐病严重度及死亡率。结果表明 50 % WHC的土壤含水量为蚕豆生长的最佳土壤湿度 ,有利于蚕豆健康生长 ,减少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在 30 %、50 %和 70 % WHC土壤湿度条件下 ,播后 10周蚕豆生物量干重和植株的死亡率依次分别为 1.53、3.16、2 .68g和 18.5%、4 .8%、2 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蚕豆 根腐病 生长
下载PDF
蚕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性状精准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生华 刘荣 +3 位作者 杨涛 张红岩 杜萌莹 宗绪晓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40,共9页
为深入了解蚕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性状特征及相关性,以防虫网隔离纯化1代的554份国内外蚕豆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采用数码考种仪获得的种子表型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蚕豆种质资源种... 为深入了解蚕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性状特征及相关性,以防虫网隔离纯化1代的554份国内外蚕豆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采用数码考种仪获得的种子表型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蚕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变异范围广,遗传多样性丰富,以百粒重的变异最大;百粒重、种子投影面积、周长、粒长、粒宽和直径这6个表型性状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80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对8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74.60%、23.09%和1.70%,累计贡献率达到99.39%,几乎覆盖参试种子数量性状的全部信息,上述6个表型性状的变异对第1主成分贡献较大,均为籽粒大小性状;聚类分析将所有参试材料聚为3类,与播期和地理来源有一定相关性。基于种子表型性状的综合分析,筛选出11份具有近圆形种子、适宜全程机械化种植和8份具有高产潜力的优异蚕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种质资源 种子表型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育种改良
下载PDF
外引蚕豆种质资源鉴定与形态多样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莉 万正煌 +2 位作者 陈宏伟 仲建锋 伍广洪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700-5704,共5页
研究了10份外引蚕豆(Vicia faba L.)种质资源的生育期、子粒形态特征、主要农艺性状等.结果表明,埃塞俄比亚蚕豆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为8.01%~55.80%,其中种皮光滑度和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高,达55%以上,变异系数较小的是主... 研究了10份外引蚕豆(Vicia faba L.)种质资源的生育期、子粒形态特征、主要农艺性状等.结果表明,埃塞俄比亚蚕豆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为8.01%~55.80%,其中种皮光滑度和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高,达55%以上,变异系数较小的是主茎节数(8.01%)和株高(8.99%).4个质量性状中种皮光滑度的形态多样性指数最高,而15个数量性状中每果节荚数的形态多样性指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vicia faba l ) 种质资源 鉴定 形态多样性
下载PDF
利用SSR标记分析蚕豆品种(品系)与优异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红岩 郭兴莲 +5 位作者 杨涛 刘荣 黄宇宁 季一山 王栋 宗绪晓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1,共8页
利用99对SSR荧光标记对102份国内蚕豆育成品种(品系)和优异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9对SSR标记共检测出937个等位变异,每对标记平均检测出4~19个等位变异,平均为9.46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38~0.88,平均为0.63... 利用99对SSR荧光标记对102份国内蚕豆育成品种(品系)和优异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9对SSR标记共检测出937个等位变异,每对标记平均检测出4~19个等位变异,平均为9.46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38~0.88,平均为0.63;有效等位变异(Ne)变化范围为1.79~9.22,平均为3.41;Shannon信息指数变化范围为0.79~2.44,平均为1.45。基于邻接法(NJ)的聚类分析将102份国内育成蚕豆品种(品系)及优异种质划分成春播和秋播两大生态类型;优异蚕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为青海品种(品系)和云南品种,江苏品种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群体遗传结构和主成分分析将供试蚕豆材料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主要以云南育成品种为主,第二大类全部为青海育成品种(品系),第三大类主要为大部分优异种质资源以及全部江苏育成品种;供试材料具有生态适应性狭窄和极强的地域生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标记 蚕豆 品种 优异种质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云南省地方蚕豆种质资源形态学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玉华 杨峰 +4 位作者 王丽萍 吕梅媛 宗绪晓 代程 包世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2-517,共6页
研究分析了云南省202份地方蚕豆资源10个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02份资源各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株高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7%。10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表明,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0.84,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78。聚类分析... 研究分析了云南省202份地方蚕豆资源10个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02份资源各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株高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7%。10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表明,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0.84,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78。聚类分析表明,云南省蚕豆地方资源分为3个大组群,以株高为主要聚类依据,综合聚类和Simpson指数结果可以知道株高是衡量云南地方蚕豆种质资源多样性的重要性状。聚类的结果同时表明:云南地方蚕豆种质资源的株高、生育期、百粒重有一定内在联系性,生育期(158.59 d)长的群体则株高较高(81.13 cm),但是百粒重偏低(95 g),反之亦然。本研究将云南省蚕豆种质资源类型划分为滇西北以丽江、中甸地区为代表是中等株高(74.82 cm)、小粒种(101 g)、晚熟种质资源富集地;滇中的楚雄以及滇东北的曲靖市周边为代表是大粒种(105 g)种质资源富集区域;矮株高,中粒早熟资源分布区域则以滇南的红河州和思茅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种质资源 多样性 云南省
下载PDF
蚕豆产量研究与高产育种 被引量:10
7
作者 崔世友 缪亚梅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1-14,21,共5页
对近30余年蚕豆(ViciafabaL.)产量研究与高产育种技术进行了总结,蚕豆产量研究表明:生物学产量是经济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两者间存在高度正相关;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形成均有较高的正向作用,但产量构成因素的改良受单株荚、粒数与粒重... 对近30余年蚕豆(ViciafabaL.)产量研究与高产育种技术进行了总结,蚕豆产量研究表明:生物学产量是经济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两者间存在高度正相关;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形成均有较高的正向作用,但产量构成因素的改良受单株荚、粒数与粒重间负相关的制约;收获指数与籽粒产量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还对蚕豆高产育种中高结荚率、早熟性的选择以及如何协调荚、粒数与粒重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育种 技术原理 结荚率 早熟性 荚粒数 粒重
下载PDF
适于AFLP分析的蚕豆DNA提取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玉皎 杨菁 崔志松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47-750,共4页
蚕豆是高蛋白含酚类物质较多的作物之一,为了提取适于蚕豆AFLP分析的高质量的DNA,采用改良CTAB法,以β-巯基乙醇和PVP浓度为因素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用改良的CTAT法提取蚕豆DNA的质量较好,纯度高λ=260nm/280nm的平均OD值为1.915,变幅... 蚕豆是高蛋白含酚类物质较多的作物之一,为了提取适于蚕豆AFLP分析的高质量的DNA,采用改良CTAB法,以β-巯基乙醇和PVP浓度为因素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用改良的CTAT法提取蚕豆DNA的质量较好,纯度高λ=260nm/280nm的平均OD值为1.915,变幅在1.81~2.08之间,绝大多数集中在1.9左右,其中,在CTAB提取液中加入1%的β-巯基乙醇和0.5%的PVP或直接加入1%PVP后,提取的DNA纯度较高,λ=260nm/280nmOD平均值分别为1.868和1.865,提取的DNA适于AFLP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vicia faba l.) AFlP DNA提取
下载PDF
蚕豆低异交率结实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武云 余东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蚕豆 异交结实性 育种 品种推广 四川
下载PDF
蚕豆新品种鄂蚕豆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莉 王明成 +5 位作者 张呈友 万正煌 陈定国 刘昌燕 伍广洪 黎大革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6期4100-4102,共3页
鄂蚕豆1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谷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选育的蚕豆(Vicia faba L.)新品种,在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种中都表现出产量高、熟期适中、综合抗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等特征特性。2015年该品系通过了湖北... 鄂蚕豆1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谷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选育的蚕豆(Vicia faba L.)新品种,在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种中都表现出产量高、熟期适中、综合抗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等特征特性。2015年该品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其适宜种植区域为湖北省及同类型生态地区。本文主要介绍了鄂蚕豆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vicia faba l.) 鄂蚕豆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129份湖北蚕豆地方种质的子粒外观及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宏伟 李莉 +2 位作者 刘昌燕 万正煌 沙爱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4期6377-6380,6384,共5页
对129份湖北蚕豆(Vicia faba L.)地方种质的外观特性和品质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这些品种的外观特性表现为中小粒型、粒色为乳白色和深绿色。品种的品质特性表现为蛋白质含量24.48%~30.93%,脂肪含量1.09%~2.58%,直链淀粉含量7.92%~12.... 对129份湖北蚕豆(Vicia faba L.)地方种质的外观特性和品质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这些品种的外观特性表现为中小粒型、粒色为乳白色和深绿色。品种的品质特性表现为蛋白质含量24.48%~30.93%,脂肪含量1.09%~2.58%,直链淀粉含量7.92%~12.99%,支链淀粉含量27.28%~42.25%,总淀粉含量36.62%~50.99%。品质特性与子粒大小无关,但与子粒颜色关联紧密,乳白色品种蛋白质含量较高,而深绿色品种淀粉含量较高。品质性状之间蛋白质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据品质性状可将129个地方品种聚为四类,第Ⅰ类和第Ⅲ类为高蛋白质品种,第Ⅳ类为高脂肪和高淀粉品种,第Ⅱ类为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适中品种。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湖北地方品种选育和改良蚕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vicia faba l.) 湖北地方品种 子粒外观 品质特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湖北省蚕豆地方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宏伟 范贵生 沙爱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2期4242-4247,共6页
对湖北省211份蚕豆(Vicia faba L.)地方品种的8个产量性状进行了测定,通过频数分布、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研究了其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地方品种产量性状变异范围较大,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粒长、粒宽、百粒重... 对湖北省211份蚕豆(Vicia faba L.)地方品种的8个产量性状进行了测定,通过频数分布、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研究了其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地方品种产量性状变异范围较大,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粒长、粒宽、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52.6~135.5 cm、1.6~8.0个、6.1~33.3个、1.2~2.6粒、5.1~10.2 cm、1.1~1.9 cm、42.5~88.6 g、7.0~29.7 g,均值分别为100.9 cm、3.9个、14.7个、1.8粒、6.7 cm、1.6 cm、65.2 g和15.8 g。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单株产量和有效分枝数呈正相关,与百粒重、单荚粒数和荚长呈负相关。有效分枝数与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呈正相关,与单荚粒数和荚长呈负相关。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与单粒荚数、荚长、百粒重呈负相关。单荚粒数与荚长和单株产量呈正相关,与百粒重呈负相关。单株产量与荚长、荚宽、百粒重呈正相关。荚宽与百粒呈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211份地方品种聚为3类。以上结果可为充分利用湖北地方品种进行蚕豆遗传育种与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vicia faba l.) 产量性状 遗传变异
下载PDF
蚕豆异交率相关因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海天 王丽萍 +5 位作者 吕梅媛 杨涛 杨峰 刘荣 何玉华 宗绪晓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5,共7页
蚕豆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一般为20%~30%,最高可达84%。媒介昆虫、气候条件、地理因素、种植密度、品种基因型、花序的小花数量及小花结构特点、田间环境等都对异交率产生影响,媒介昆虫是异交发生的主要途径。异交会导致种质一致性... 蚕豆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一般为20%~30%,最高可达84%。媒介昆虫、气候条件、地理因素、种植密度、品种基因型、花序的小花数量及小花结构特点、田间环境等都对异交率产生影响,媒介昆虫是异交发生的主要途径。异交会导致种质一致性的丧失,给资源的保存利用、品种繁育和应用基础研究等带来一定阻碍,但同时异交又是群体遗传多样性保障和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异交率、异交媒介、异交影响因素及异交率的应用研究4个方面总结蚕豆异交率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异交率 应用进展
原文传递
155份蚕豆种质资源全生育期耐盐碱性鉴定与综合评价
14
作者 范惠玲 白生文 +6 位作者 路妍 彭小星 周仙莉 张红岩 滕长才 武学霞 刘玉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35-3045,共11页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蚕豆生长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蚕豆耐盐碱性种质鉴定为挖掘耐盐碱基因和耐盐碱品种选育奠定基础,对利用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155份国内外蚕豆种质全生育期利用基质+混合盐碱(9 g L^(-1) NaCl+Na_(2)CO_(3)+Na...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蚕豆生长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蚕豆耐盐碱性种质鉴定为挖掘耐盐碱基因和耐盐碱品种选育奠定基础,对利用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155份国内外蚕豆种质全生育期利用基质+混合盐碱(9 g L^(-1) NaCl+Na_(2)CO_(3)+Na_(2)SO_(4),pH 10.5)进行胁迫处理。测定了成苗率、盐害指数、株高、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7个指标,采用相关性、主成分、隶属函数和系统聚类分析,对各种质的耐盐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归类,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耐盐碱性预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筛选出耐盐碱(20≤盐害指数<40)蚕豆种质3份,占1.94%;中耐盐碱(40≤盐害指数<60)种质8份,占5.16%;未发现高耐盐碱(盐害指数<20)蚕豆种质。(2)盐害指数与株高、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鲜重、株高、盐害指数、叶绿素含量和成苗率5个指标可以作为蚕豆全生育期耐盐碱鉴定评价指标。(4)155份蚕豆种质可分为2大类群,其中耐盐碱种质类群具有较高的成苗率、生物量、含氮量和叶绿素含量。研究结果可为蚕豆耐盐碱机理研究、耐盐碱基因挖掘和耐盐碱品种的选育提供可靠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全生育期 盐碱胁迫 耐盐碱种质鉴定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蚕豆幼苗内生固氮菌促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新南 罗家豪 +6 位作者 郝俊杰 张晓艳 刘璐 付丽平 王家林 韩燕红 刘全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39,共7页
为研究蚕豆内生固氮菌的促生长特性,对蚕豆幼苗叶和根中的内生固氮菌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这些菌的溶磷溶钾能力与产固氮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酶的能力,确定潜在的促植物生长菌株。从蚕豆幼苗的叶和根中分离得到了8株内生固氮菌,其中7... 为研究蚕豆内生固氮菌的促生长特性,对蚕豆幼苗叶和根中的内生固氮菌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这些菌的溶磷溶钾能力与产固氮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酶的能力,确定潜在的促植物生长菌株。从蚕豆幼苗的叶和根中分离得到了8株内生固氮菌,其中7株有溶无机磷能力,2株有溶钾能力,4株有产纤维素酶能力,2株有产果胶酶能力;叶中SL24-3菌株的固氮酶活最高,还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分泌能力,根中SR23-1固氮菌有溶解无机磷和溶解钾的能力。这些结果表明,蚕豆幼苗内生固氮菌的促生长特性明显,其中SL24-3和SR23-1固氮菌是潜在的优势促生长菌。挖掘了潜在的优良促生菌,为内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内生菌 固氮菌 促生长特性
下载PDF
蚕豆耐旱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武学霞 李兰平 刘玉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6-1216,共11页
蚕豆因其蛋白质含量高,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植物蛋白来源。降水不均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世界各地干旱频发,严重影响蚕豆生长发育并导致其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因此,耐旱蚕豆品种的培育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蚕豆耐旱机制的研究尤其... 蚕豆因其蛋白质含量高,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植物蛋白来源。降水不均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世界各地干旱频发,严重影响蚕豆生长发育并导致其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因此,耐旱蚕豆品种的培育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蚕豆耐旱机制的研究尤其是耐旱基因的挖掘将为耐旱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因此,通过对蚕豆干旱胁迫下形态、生理生化、转录组及蛋白质组变化的研究展开讨论,可为蚕豆抗旱基因鉴定及抗旱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vicia faba l.)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 转录组 蛋白组
原文传递
盐胁迫下蚕豆不同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2
17
作者 樊有存 张红岩 +3 位作者 韩芊 杨旭升 武学霞 刘玉皎 《青海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6-23,共8页
为筛选出蚕豆盐胁迫下不同组织中表达稳定的内参基因,本研究以不同浓度氯化钠胁迫下的蚕豆叶片、茎、根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LF1A、ACT2、GAPA、18S rRNA、TUA和CYP2六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Ct值分析、及GeNorm... 为筛选出蚕豆盐胁迫下不同组织中表达稳定的内参基因,本研究以不同浓度氯化钠胁迫下的蚕豆叶片、茎、根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LF1A、ACT2、GAPA、18S rRNA、TUA和CYP2六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Ct值分析、及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软件综合分析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氯化钠处理下,蚕豆叶片中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由高到低排序为ACT2>18S rRNA>CYP2>ELF1A>GAPA>TUA;蚕豆茎中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由高到低排序为CYP2>ACT2>ELF1A>GAPA>18S rRNA>TUA;蚕豆根中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由高到低排序为CYP2>ELF1A>18S rRNA>ACT2>TUA>GAPA。本研究确定的蚕豆在盐胁迫下不同组织中适宜的内参基因,可为后续研究与盐胁迫相关功能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盐胁迫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组织
下载PDF
春蚕豆试管苗炼苗和移栽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洋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7-58,61,共3页
通过对春蚕豆试管苗炼苗方法与移栽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一套蚕豆试管苗炼苗移栽的工艺流程;采用闭口—开口炼苗方法后,试管苗长势好,抗性强,成苗率达90%以上。
关键词 蚕豆 试管苗 炼苗 移栽
下载PDF
春蚕豆再生植株遗传变异鉴定研究
19
作者 刘洋 高霞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2-43,47,共3页
对继代6代的蚕豆的再生植株的遗传变异进行田间鉴定、籽粒形态鉴定和DNA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在田间对株型、叶色、茎色、花色、荚色进行鉴定均没有发现变异;对籽粒形态的鉴定中仅有1%的粒色和0.5%的脐色变异;利用AFLP技术对发生农艺... 对继代6代的蚕豆的再生植株的遗传变异进行田间鉴定、籽粒形态鉴定和DNA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在田间对株型、叶色、茎色、花色、荚色进行鉴定均没有发现变异;对籽粒形态的鉴定中仅有1%的粒色和0.5%的脐色变异;利用AFLP技术对发生农艺学性状变异的组和未发生农艺学性状变异的组进行检测,没有检测到变异;说明在继代6代时,未检测到在基因组水平上发生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再生 遗传稳定性 AFl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