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概率分析的混凝土箱梁温度梯度模式 被引量:27
1
作者 陶翀 谢旭 +2 位作者 申永刚 吴冬雁 周荫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53-1361,共9页
为了建立混凝土箱梁的温度梯度模式,以位于浙江省千岛湖地区的一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的温度场长期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箱梁的竖向最大正温差与环境气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依据日最高气温与日气温变化幅度估算混凝土箱梁竖向最... 为了建立混凝土箱梁的温度梯度模式,以位于浙江省千岛湖地区的一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的温度场长期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箱梁的竖向最大正温差与环境气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依据日最高气温与日气温变化幅度估算混凝土箱梁竖向最大正温差的经验公式.根据极值统计理论提出箱梁的正温度梯度曲线,并与现行公路桥梁规范的温度梯度曲线进行比较.以实测气温、太阳辐射理论值为温度边界条件,根据二维热传导理论分析测试截面的理论温度场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现行规范的温度梯度曲线不能涵盖实测桥位地区50年一遇的气温条件,规范采用的温度梯度偏于不安全.按二维传热理论计算得到的理论温度场与实测值符合良好,理论分析能够模拟混凝土箱梁内部的温度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箱梁 温度梯度 极值理论 热传导分析
下载PDF
高温热管技术在空间核能热能转换系统中的应用及展望
2
作者 李欣 袁达忠 +1 位作者 陈民 杜宝瑞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8-1838,共21页
随着未来空间多元化任务的需求提升,空间核电源中核能热能转换系统的空间受限、长距离无动力循环、无重力环境等极限传热难题凸显。高温热管具有传热热流密度大、工作温度高、传热温差小、自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可作为空间核电源核能热能... 随着未来空间多元化任务的需求提升,空间核电源中核能热能转换系统的空间受限、长距离无动力循环、无重力环境等极限传热难题凸显。高温热管具有传热热流密度大、工作温度高、传热温差小、自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可作为空间核电源核能热能转换系统的关键核心器件,应用前景广阔。该文分析了当前空间核电源核能热能转换系统存在的极限传热难题,讨论了高温热管技术应用于空间核能热能转换系统的优势和挑战,从高温热管内工质流动传热机理、高温热管的冷态启动、稳态传热、传热极限和寿命失效以及异形高温热管设计和研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高温热管技术在空间核能热能转换系统中的研究现状和最新应用进展,并给出合理建议。适应极限传热的高温热管工质流动和传热机制、异形高温热管的研制和热力结构耦合传热实验验证、空间核能热能转换与用能之间的匹配和优化是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管 空间核电源 核能热能中间转换系统 极限传热
原文传递
极限重力下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中燃油流动及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玥 于佳佳 +2 位作者 肖恒 李友荣 彭岚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97-2105,共9页
为了了解重力水平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中航空燃油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有限容积法对不同重力水平下水平圆管内RP-3航空煤油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水平圆管内径为1.8 mm,壁厚为0.2 mm,长为300 mm,管内工质为RP-3... 为了了解重力水平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中航空燃油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有限容积法对不同重力水平下水平圆管内RP-3航空煤油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水平圆管内径为1.8 mm,壁厚为0.2 mm,长为300 mm,管内工质为RP-3航空煤油,管壁受到q=400 kW/m^(2)的均匀热流密度加热。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重力水平的不同可将二次流流型沿管长的变化归纳为3种流型演变规律。0g时截面流型由入口段的汇流发展为源流,最终再次变为汇流;当重力水平增加至0.1g时,在管道轴线上方出现涡状流动,涡胞中心沿管长方向逐渐向下移动,最终流型转变为汇流;当重力水平增加至0.3g时,涡状流动涡胞中心位于管道轴线下方,沿着管长方向快速上移至轴线上方,最终发展至管道轴线下方。随着重力水平的增大,水平圆管轴线上方流体的湍动能逐渐增大,而轴线下方流体的湍动能却逐渐减小。流体湍动能受浮升力效应诱导二次流影响呈非对称分布。重力水平的增大能强化下管壁附近的对流换热,而抑制上管壁附近的对流换热,在上壁面出现了传热恶化现象。管壁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会随重力水平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重力 再生冷却 超临界压力 航空煤油 流动传热
原文传递
极端气象条件对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换热性能影响
4
作者 王洪亮 冯雨 +6 位作者 李云屹 马屹松 于明锐 刘卓 韩旭 郭强 元一单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69-1174,共6页
极端气象条件可能会导致模块化小型压水堆核电厂(ACP100)出现倾斜风或进风口堵塞情况,探究其对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换热能力的影响意义重大。本文在风洞平台内搭建模块化小型压水堆核电厂小比例模型并采用ANSYS FLUENT对原厂模型... 极端气象条件可能会导致模块化小型压水堆核电厂(ACP100)出现倾斜风或进风口堵塞情况,探究其对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换热能力的影响意义重大。本文在风洞平台内搭建模块化小型压水堆核电厂小比例模型并采用ANSYS FLUENT对原厂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表明:各倾斜风条件下,环境风场对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换热均是有利的;各进风口阻塞条件下,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均可建立循环,无倒流或旁通现象;倾斜风、进风口阻塞耦合条件下,循环亦可建立。数值模拟表明:各倾斜风条件下,环境风场对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换热均是有利的,换热增强11.3%~33.9%;各进风口阻塞条件下,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换热最大削弱4.5%;而倾斜风、进风口阻塞耦合条件下,换热最大削弱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象条件 模块化小型压水堆核电厂 倾斜风 阻塞 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 小比例模型 数值模拟 换热
下载PDF
极限偏心环缝中液氮的热虹吸沸腾传热特性第一部分:沸腾换热曲线
5
作者 李世岗 陈流芳 +2 位作者 陈菡 李宏伟 吴裕远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7-52,共6页
狭窄空间中的池沸腾传热强度高于大空间池沸腾,其主导传热机理是受压变形气泡底部的微液膜蒸发机理。而极限偏心环缝通道不仅有利于微膜蒸发机理的有效实现,更有其自身特点:尖角处具有人工气化核心作用,还兼有宽缝区的供液功能。文... 狭窄空间中的池沸腾传热强度高于大空间池沸腾,其主导传热机理是受压变形气泡底部的微液膜蒸发机理。而极限偏心环缝通道不仅有利于微膜蒸发机理的有效实现,更有其自身特点:尖角处具有人工气化核心作用,还兼有宽缝区的供液功能。文中以液氮为工质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形式的通道具有很好的换热性能,换热系数为同等热流密度下光管的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偏心 微膜蒸发 传热强化 液氮 沸腾换热
下载PDF
正交试验在气缸散热片设计中的应用
6
作者 许大钊 许崇 《压缩机技术》 2011年第6期30-32,共3页
以W-0.3/10空压机为例,介绍了正交试验方法在气缸散热片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正交试验设计的原理、方法以及正交试验计算结果的处理方法,并且利用正交试验得出了气缸散热片的最佳设计方案。
关键词 正交表 正交试验 气缸散热片 极差分析 传热 排气温度
下载PDF
极限偏心环缝中液氮的热虹吸沸腾传热特性 第二部分:结构尺寸的影响
7
作者 李世岗 陈流芳 +2 位作者 张华 陈军 吴裕远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6-51,共6页
在国内外首次研究了结构尺寸对极限偏心环缝中液氮的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实验所用试件的间隙分别为1.3,0.8,0.5,0.4,0.3mm,长度分别为800,600,400mm。结果表明狭缝通道强化换热特性受其结构尺寸的... 在国内外首次研究了结构尺寸对极限偏心环缝中液氮的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实验所用试件的间隙分别为1.3,0.8,0.5,0.4,0.3mm,长度分别为800,600,400mm。结果表明狭缝通道强化换热特性受其结构尺寸的影响较大,并存在某一最佳结构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偏心环缝 沸腾传热 结构尺寸 液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