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mpling Geostatistical Structures in Extremal Framework
1
作者 Fabrice Ouoba Hay Yoba Talkibing Diakarya Barro 《Open Journal of Statistics》 2023年第1期46-60,共15页
Geostatistics of extreme values makes it possible to model the asymptotic behavior of random phenomena that depend on time or spac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new models of the extremal coefficient of a stationary ran... Geostatistics of extreme values makes it possible to model the asymptotic behavior of random phenomena that depend on time or spac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new models of the extremal coefficient of a stationary random field where the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multivariate copula. More precisely, some models of extensions of the extremogram and these derivatives are built in a spatial framework. Moreover, both these two geostatistical tools are modeled using the extremal variogram which characterizes the asymptotic stochastic behavior of the phenome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al Index extremogram VARIOGRAM COPULAS Stationary process extreme Values
下载PDF
离散的5阶凸随机序的极值分布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田有功 焦桂梅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4,共6页
获得了离散的5阶凸随机序的极值分布。作为应用,研究了分支过程中最终灭绝概率以及经典离散风险模型中Lunberg调整系数的上下界估计。
关键词 5阶凸随机序 矩空间 极值分布 分支过程 Lunberg调整系数
原文传递
极值过程的跳时点过程的精致渐近性
3
作者 杨洋 王岳宝 《数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54,共10页
以统一的形式,得到了极值过程的跳时点过程的精致渐近性的一般结果,揭示了精致渐近性研究中拟权函数,边界函数,收敛速度以及极限状态之间的有机关系,从而可以给出许多新的具体结果。
关键词 极值过程 跳时点过程 精致渐近性 收敛速度
下载PDF
一种支持大规模数据逻辑函数优化的改进选拔算法
4
作者 叶静 于磊 +1 位作者 曾光裕 白燕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45-2947,2951,共4页
选拔算法是两级逻辑综合中求解最小化覆盖的经典方法之一,但在输出变量集合和质立方体集合规模较大的情况下,采用选拔法求最小化覆盖存在空间复杂度高、求解时间长等问题。为此,提出了求解多输出函数最小化覆盖的改进选拔算法。利用相... 选拔算法是两级逻辑综合中求解最小化覆盖的经典方法之一,但在输出变量集合和质立方体集合规模较大的情况下,采用选拔法求最小化覆盖存在空间复杂度高、求解时间长等问题。为此,提出了求解多输出函数最小化覆盖的改进选拔算法。利用相交迭代和局部搜索的思想,分别对选拔法的极值运算和分支处理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在现有计算机资源条件下,该算法为大规模数据条件下逻辑函数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综合 最小覆盖 选拔法 极值 分支处理
下载PDF
基于Backbone的极值进化算法
5
作者 高永超 刘丽梅 +1 位作者 李歧强 王云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36-39,49,共5页
由于变量的适应度最优与问题的目标函数最优无法达到一致,从而利用极值过程原则的局部搜索算法对TSP问题效果不好,而通过改变变量的适应度,使其与目标函数相关,就能够提高个体解的搜索能力。比较参数取不同值时个体解搜索到的目标函数,... 由于变量的适应度最优与问题的目标函数最优无法达到一致,从而利用极值过程原则的局部搜索算法对TSP问题效果不好,而通过改变变量的适应度,使其与目标函数相关,就能够提高个体解的搜索能力。比较参数取不同值时个体解搜索到的目标函数,可以发现存在使个体解搜索性能最佳的参数取值,且与变量的变异方式无关,这就为参数设置提供了依据。但个体解接近最优解后改善缓慢,无法快速到达最优解,为此引入组合优化问题解的Backbone概念,在种群进入最优解域后固定解中的相同部分,从而保留解中包含的最优解的信息,在减小问题规模后继续进行优化,增强搜索能力,提高搜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BONE 极值过程 自组织临界模型 旅行商问题
下载PDF
冲击模型: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泽慧 白建明 孔新兵 《数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5-398,共14页
综述了近30年来冲击模型研究的主要进展.介绍了一个新模型(δ-冲击模型)及其最新工作.基于簇生标值点过程的结构,给出了冲击模型的一个一般性框架,最后作为特例提出并分析了一个新的保险风险模型.
关键词 累积模型 极端值模型 Δ-冲击模型 簇生标值点过程 保险风险模型
下载PDF
我国极端降水过程频数时空变化的季节差异 被引量:63
7
作者 邹用昌 杨修群 +3 位作者 孙旭光 汤剑平 房佳蓓 廖玉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8-109,共12页
利用我国586个气象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在对每个站点极端降水过程阈值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揭示了近45年我国年和各季极端降水过程频数的线性变化趋势及其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年和季节极端降水过程频数主要为趋势性变化... 利用我国586个气象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在对每个站点极端降水过程阈值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揭示了近45年我国年和各季极端降水过程频数的线性变化趋势及其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年和季节极端降水过程频数主要为趋势性变化,不同地区不同季节趋势性变化差异显著,极端降水量在降水总量的趋势变化中占主导地位;长江中下游、西北地区北部和西南地区西部年极端降水过程频数呈现趋势性增加,而我国华北等地区呈现趋势性减少,并且主要反映的是夏季的特征;年和季节极端降水过程频数具有明显不同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我国各季极端降水过程时空变化异常型明显不同,但与极端日降水的时空变化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降水过程 变化趋势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珠江流域多尺度极端降水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郑江禹 张强 +2 位作者 史培军 顾西辉 郑泳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291,共9页
基于珠江流域74个气象站点1952~2013年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POT抽样、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泊松回归等方法,从降水量级、降水频率及发生时间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珠江流域年、雨季及旱季3个时间尺度上的极端降水特征,并从降水对温... 基于珠江流域74个气象站点1952~2013年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POT抽样、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泊松回归等方法,从降水量级、降水频率及发生时间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珠江流域年、雨季及旱季3个时间尺度上的极端降水特征,并从降水对温度变化响应及ENSO影响等角度,探讨了极端降水变化特征的机理。研究表明:1珠江流域极端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多发于4~9月,其中6月份发生频率最高;2珠江流域极端降水频率在雨季及年际间分布较为均匀。但在旱季,珠三角地区极端降水在不同年份差异性较大;3在雨季及年际尺度上,极端降水年序列趋势性并不显著;而相对干旱季节,极端降雨量级、发生频次均随年份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发生时间提前。珠江流域农业以水稻(Oryzasativa)种植为主,旱季极端降水增加易导致冬汛及其引起的作物倒伏与农田渍涝等灾害,同时对秋冬防洪提出新的挑战,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4温度升高和ENSO事件对珠江流域极端降水过程有显著影响。从ENSO影响的角度讲,在厄尔尼诺年,珠江流域西部极端降水量级和频率增加,而流域东部沿海区域极端降水量级减少,时间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集聚眭 泊松过程 ENSO 珠江流域
下载PDF
A contribution to large deviations for heavy-tailed random sums 被引量:27
9
作者 苏淳 唐启鹤 江涛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2001年第4期438-444,共7页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large deviations for random sums $S(t) = \sum _{i = t}^{N(t)} X_i ,t \geqslant 0$ , whereX n,n?1 are independent, identically distributed and non-negative random variables with a common h...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large deviations for random sums $S(t) = \sum _{i = t}^{N(t)} X_i ,t \geqslant 0$ , whereX n,n?1 are independent, identically distributed and non-negative random variables with a common heavy-tailed distribution function F, andN(t), t?0 is a process of non-negative integer-valued random variables, independent ofX n,n?1.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tail of F is of Pareto’s type (regularly or extended regularly varying), we investigate what reasonable condition can be given onN(t), t?0 under which precise large deviation for S( t) holds. In particular, the condition we obtain is satisfied for renewal counting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nded) regular variation extreme value theory large deviations renewal counting process renewal risk model subexponential distributions
原文传递
从“城市看海”到“城市看江”:极端暴雨情景下福州市洪涝过程模拟与风险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徐宗学 叶陈雷 《中国防汛抗旱》 2021年第9期12-20,共9页
受气候变化、快速城市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多重影响,我国城市面临的洪涝形势十分严峻。2021年7月17日开始,河南省遭遇持续性极端强降雨,特别是郑州市“2021.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使得“城市看海”问题又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受气候变化、快速城市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多重影响,我国城市面临的洪涝形势十分严峻。2021年7月17日开始,河南省遭遇持续性极端强降雨,特别是郑州市“2021.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使得“城市看海”问题又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而且由于汹涌奔腾的洪水,城市街道变成了一条条水流湍急的江河,“城市看江”又成为城市洪涝灾害中新的威胁,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数千车辆化为废铁,经济损失惨重,“城市看江”的危害远远超过“城市看海”。对近年来我国城市极端暴雨洪涝事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以沿海城市福州市江北城区为例,参考本次郑州市遭遇1000年一遇特大暴雨降雨过程,模拟计算了福州市城区管网、河道、地面在遭遇类似郑州市“2021.7.20”特大暴雨的500年一遇乃至1000年一遇强降雨下的洪涝过程。然后,基于最大淹没水深与最大流速评估城市洪涝风险。结果表明,在极端暴雨工况下,福州市江北城区淹没十分严重,“城市看江”不容小觑,应当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急防汛预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减少洪涝灾害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保障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本研究可以为城市遭遇极端暴雨时的防洪决策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雨 城市看海 城市看江 洪涝过程 洪涝风险 郑州 福州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糖尿病伴下肢创伤后慢性溃疡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17
11
作者 顾磊磊 潘红英 范顺武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4-749,共6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糖尿病伴下肢创伤后慢性溃疡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伴下肢创伤后慢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糖尿病伴下肢创伤后慢性溃疡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伴下肢创伤后慢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64例;年龄40~76岁[(56.0 ± 4.7)岁]。创面部位:足跟部10例,外踝部12例,足趾22例,小腿59例,大腿19例。60例患者接受MDT模式护理(协作护理组),62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传统护理组)。比较两组术后1,3 d及出院当天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空腹血糖、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2周及1个月创面面积及深度、术后1个月内空腹血糖、术后1个月再次入院时截肢率、再次清创发生率及直接缝合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0.5~3个月[(1.2 ± 0.7)个月]。协作护理组术后1 d、3 d、出院当天观察组VAS分别为1.0(1.0,2.0)分、1.0(0.0,1.0)分、1.0(0.0,1.0)分,低于传统护理组的2.0(2.0,2.3)分、2.0(2.0,2.0)分、1.0(1.0,2.0)分( P < 0.05)。协作护理组术后1 d、3 d、出院当天空腹血糖为(7.2 ± 0.8)mmol/L、(6.9 ± 0.8)mmol/L、(6.9 ± 0.7)mmol/L,低于传统护理组的(7.8 ± 0.8)mmol/L、(7.8 ± 0.8)mmol/L、(7.7 ± 0.9)mmol/L( P < 0.05)。协作护理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8.4 ± 0.8)分和(11.2 ± 1.0)分,传统护理组为(8.7 ± 0.7)分和(12.3 ± 1.0)分( P < 0.05)。协作护理组术后2周创面面积及深度为(29.4 ± 3.9)cm 2、(1.4 ± 0.4)cm,低于传统护理组的(33.3 ± 3.6)cm 2、(1.5 ± 0.5)cm( P < 0.05);术后1个月创面面积、深度为(24.5 ± 3.8)cm 2、(0.9 ± 0.4)cm,低于传统护理组的(30.6 ± 4.8)cm 2、(1.2 ± 0.5)cm( P < 0.05)。协作护理组术后1个月内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 P < 0.05)。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再次入院时,协作护理组截肢率为5%(3/60),需要再次清创发生率为7%(4/60),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的18%(1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护理过程 糖尿病 多学科协作模式
原文传递
小团队结对编程实践研究和重构 被引量:11
12
作者 钟扬 刘业政 马向辉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7年第11期160-163,共4页
结对编程是两个软件开发者在一台电脑前一起工作的一种编程实践,是极限编程方法的基础。对于软件产品的开发,人的知识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组织的软件过程改进中,合适地引入结对编程,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并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进而改... 结对编程是两个软件开发者在一台电脑前一起工作的一种编程实践,是极限编程方法的基础。对于软件产品的开发,人的知识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组织的软件过程改进中,合适地引入结对编程,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并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进而改善产品质量和缩短完成时间。不同规模的组织采用的软件过程的不同,对结对编程的引入会有不同的影响,所以在实践中结对编程的重构是必需的。基于小型组织和敏捷过程的项目实践,给出了一个切合实际的结对编程重构方案,进而提高小团队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对编程 极限编程 敏捷方法 软件过程 重构
下载PDF
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超伦 李富超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6年第12期1302-1307,共6页
深海作为海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国家战略和疆域拓展,一直是海洋强国争夺的战略重点。深海极端环境塑造了特殊的生命过程,资源潜力巨大,对其探测与研究是国际地球科学前沿。对水深1 000 m以下的海山、热液、冷泉等海洋极端环境... 深海作为海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国家战略和疆域拓展,一直是海洋强国争夺的战略重点。深海极端环境塑造了特殊的生命过程,资源潜力巨大,对其探测与研究是国际地球科学前沿。对水深1 000 m以下的海山、热液、冷泉等海洋极端环境与生活在这些环境中的特殊生命进行综合探测,涉及到深海地质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和特殊生态系统,涉及到深海极端环境特殊装备的研发以及深海探测与研究综合平台建设,涉及到考察船、深潜器、特殊装备、方法体系的建立和技术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文章总结了国际上深海极端环境和生命过程研究进展,在分析我国深海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深海极端环境和生命过程研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极端环境 生命过程 研究现状与对策
原文传递
太湖流域典型水源水库藻类水华的促发条件 被引量:7
14
作者 吕翔宇 朱梦圆 +4 位作者 马永山 邹伟 徐天予 张志斌 朱广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6-1528,共13页
藻类异常增殖引发的水华是威胁我国水源地水库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探究水源水库中藻类异常增殖的促发因素是防控藻类水华水质问题的前提。本文以太湖流域两个大(Ⅱ)型中营养水库为例,通过周年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生物量及相关环境因子... 藻类异常增殖引发的水华是威胁我国水源地水库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探究水源水库中藻类异常增殖的促发因素是防控藻类水华水质问题的前提。本文以太湖流域两个大(Ⅱ)型中营养水库为例,通过周年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生物量及相关环境因子逐月监测,分析影响水库有害藻类生物量季节性异常增殖特征及其促发条件。结果表明,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的两个水源水库均存在蓝藻和硅藻阶段性异常增殖的风险,老石坎水库5月暴发了以曲壳藻为绝对优势种的重度硅藻水华现象,硅藻细胞密度达到6232×10^(4)cells/L,赋石水库则在6和9月均出现了蓝藻细胞数达到水华级别的异常增殖现象。冗余分析表明,总磷、水温和水位是影响水库硅藻、蓝藻异常增殖的关键因素。非线性回归等统计分析表明,两个水库中水体总磷浓度显著影响藻类异常增殖强度的临界值为0.024 mg/L,而水温高于16℃时,硅藻水华事件可能发生,硅藻水华发生的最佳温度为22℃水温高于20℃时,蓝藻水华事件可能发生,蓝藻水华发生的最佳温度为30℃持续低水位或水位快速波动过程中藻类水华暴发的风险较高。研究表明,太湖流域中营养水源水库藻类异常增殖或藻类水华的发生往往是营养盐与水文气象因素共同促发的结果,在水源水库藻类水华风险防控方面,除了加强营养盐外源输入控制力度外,还应密切关注极端天气现象,充分发挥水文调度、食物链调控及应急处置等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库 蓝藻水华 硅藻水华 极端天气 中营养 水文过程
下载PDF
极限编程的软件过程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吉 陈建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9-82,共4页
轻载化的极限编程 (ExtremeProgramming下称XP)方法 ,可以在保证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软件质量的前提下 ,简化繁重的软件过程以减轻软件工程人员的负担。尽管XP有应用限制 ,但只要剪裁得当 ,国内大部分应用软件项目的开发管理均可采用。具... 轻载化的极限编程 (ExtremeProgramming下称XP)方法 ,可以在保证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软件质量的前提下 ,简化繁重的软件过程以减轻软件工程人员的负担。尽管XP有应用限制 ,但只要剪裁得当 ,国内大部分应用软件项目的开发管理均可采用。具体到实施中应注意解决操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不断对XP过程进行改进 ,切忌生搬硬套 ,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 ,充分保证团队交流。其中以人为本改进过程 ,建立度量评价指标体系 ,不能因活而乱是XP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编程 软件生产率 软件质量 软件过程 开发管理 度量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山东地区一次夏季极端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演变过程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龚琬丁 周玉淑 +3 位作者 钟珊珊 沈新勇 李小凡 邓国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6-804,共19页
对2020年7月22日山东半岛一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开展观测分析,并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此次局地降水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对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背景和中尺度降雨的诊断。WRF模式较好地再现了此次极端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极端暴... 对2020年7月22日山东半岛一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开展观测分析,并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此次局地降水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对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背景和中尺度降雨的诊断。WRF模式较好地再现了此次极端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极端暴雨过程短时降水强度大且局地性强,在时空上具有明显中尺度特征。降水发生在北抬副热带高压与华北低涡底部之间的西南气流中,强低涡与低空急流是影响此次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西南急流为本次暴雨过程极端水汽的主要输送载体;在弱高空辐散场下,从地表延伸至500 hPa高空的深厚低涡是造成本次暴雨的主要影响因子,其时空演变特征与中尺度云团变化一致,与暴雨的发生直接相关。低涡、低空急流和副高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低涡加强发展,低涡南部有暖湿气流入流,北部有干冷气流流入,比湿梯度基本呈现为自南向北递减分布,是典型的伴有低空急流的中尺度低涡流场分布;低涡辐合及其与副热带高压边缘强风速带的共同作用,导致强垂直运动发展并维持,是造成本次山东半岛极端暴雨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极端暴雨 中尺度低涡 低空急流 发展演变过程
下载PDF
Effect of Free Radicals on Irradiation Chemistry of a Double-Coordination Organotin(Sn_(4))Photoresist by Adjusting Alkyl Ligands 被引量:2
17
作者 Hao Chen Yifeng Peng +7 位作者 Haichao Fu Fuping Han Guangyue Shi Feng Luo Jun Zhao Danhong Zhou Pengzhong Chen Xiaojun Peng 《CCS Chemistry》 CSCD 2024年第8期2044-2053,共10页
Metal oxide cluster(MOC)photoresists are highly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EUVL).The consecutive exploration of novel MOC materials and their structural irradiation ... Metal oxide cluster(MOC)photoresists are highly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EUVL).The consecutive exploration of novel MOC materials and their structural irradiation chemistry are the major concerns associated with EUVL.Herein,we report two bicoordinated tin-oxo clusters(TOCs),the organic ligands of which contain both adamantane carboxylic acids and alkyl groups(methyl:Sn_(4)–Me–C10;butyl:Sn_(4)–Bu–C10).We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es of the TOCs and their patterning properties by adjusting the alkyl groups coordinated to the Sn atom.The structural variation causes different irradiation chemistry,with Sn_(4)–Me–C10 exhibiting improved resolution and Sn_(4)–Bu–C10 demonstrating higher sensitivity.These differences are attributed to the bonding energies of the Sn-methyl and Sn-butyl groups,the size of the resulting alkyl radicals,and their reaction probabilities.Both clusters occur in the reactions of Sn–C bond cleavage and the decarboxylation of adamantane carboxylic acids upon irradiation.However,the entire process exhibit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the electron-beam lithography and other experiments,we proposed irradiationinduced reaction mechanisms for both clusters.The Sn_(4)–Bu–C10 cluster predominantly undergoes alkane chain linkage,whereas the Sn_(4)–Me–C10 cluster mainly follows the adamantanes linkage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 ultraviolet photoresist tin-oxo clusters free radical alkyl ligand lithographic process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原文传递
基于形式化方法的测试驱动开发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振宇 王恒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3944-3946,3950,共4页
对测试驱动开发中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和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现有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给出了一种基于形式化方法的测试用例生成和管理方案。该方案通过形式化语言描述软件规约,并通过相应工具生成和管理测试用例,从而提高了测试... 对测试驱动开发中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和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现有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给出了一种基于形式化方法的测试用例生成和管理方案。该方案通过形式化语言描述软件规约,并通过相应工具生成和管理测试用例,从而提高了测试驱动开发的效率。最后给出了该方案在极限编程各个开发阶段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编程 形式化方法 测试驱动开发 软件过程 软件重构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he Queuing Theory in Characterizing and Optimizing the Passenger Flow at the Airport Security 被引量:4
19
作者 Mengjiao Wang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17年第9期1620-1628,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mathematics models that describe and optimize the passenger flow at the airport security checkpoints by applying the queuing theory. Firstly, a Poisson process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flow of passe... This paper presents mathematics models that describe and optimize the passenger flow at the airport security checkpoints by applying the queuing theory. Firstly, a Poisson process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flow of passengers waiting for going through the security. Then, the Poisson distribution is combined with a multiple M/M/s model. Following that, an arrival model (passengers’ arriving at the checkpoints preparing for security examination and departure) with Gumbel extreme value estimation is described that predicts the busiest time in the busiest airport. Real case data collected from several major airports worldwide is used for creating a hybrid Poisson model to generate the simulation of passenger volume. At last, Markov Chain theory is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to randomly simulate the flow of enplaned passengers again, and the results of these two simulations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revealing that the hybrid Poisson model is the more accurate one. After successfully characterizing the passenger flow mathematically, two methods for optimizing the passenger flow are then provided in two different respects: one is bypassing passengers and creating an express pass;while the other one promotes Pre-Check service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UING Theory POISSON process Gumbel extremE VALUE Estimation Hybrid POISSON Model MARKOV CHAIN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韩台村“23·7”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俊学 高会然 许冲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共18页
【目的】近年来,受极端降雨事件影响,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针对北京市昌平区韩台村“23·7”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事件开展灾害过程和特征研究,为小流域灾害防治及提升灾害应对能力... 【目的】近年来,受极端降雨事件影响,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针对北京市昌平区韩台村“23·7”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事件开展灾害过程和特征研究,为小流域灾害防治及提升灾害应对能力供基础支撑和参考依据。【方法】以昌平区高崖口沟韩台村支沟为研究区,采用“区域灾情调查-重灾区现场调研-室内评估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查明研究区的雨水情特征及灾情特征。基于堆积物沉积结构、实物破坏形式和流体的内在特性,分析了韩台村支沟内山洪泥石流的灾害过程和基本特征,初步探讨了此次灾害的成因,并提出灾害防范对策建议。【结果】结果表明:(1)韩台村上游沟道集雨面积约0.1 km^(2),根据王家园水库自动站2023年8月31日12时至13时降雨数据,估算的韩台村上游沟道内1小时洪水总量约6870 m^(3),其破坏力非常大。(2)韩台村支沟自沟顶至韩台村西部村南口,具有典型的泥石流特征。村南口进村120 m范围内有泥石流堆积物,覆盖于山洪沉积物之上,属于典型的泥石流堆积前缘特征。由此至韩台村北口(韩台村支沟沟口),具有明显的山洪灾害特征,平均洪水深度超过5 m,淹没面积约33940 m^(2)。(3)2305号台风“杜苏芮”外围残余环流北上引发的极端强降雨是此次灾害的直接致灾因子,同时,受区域地形地貌、山洪泥石流作用及居民对所处地质环境的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此次昌平区高崖口沟韩台村支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是一次极端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复合灾害事件。短时强降雨导致地表径流流量陡增是造成此次灾害的直接原因,初步推测泥石流发生时间晚于山洪,亦或是形成于山洪减弱阶段。自支沟顶至韩台村西部村南口(约1.4 km)为泥石流区域,村南口进村120 m左右为泥石流堆积前缘区域,同时部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降雨 “23·7”京津冀特大暴雨 山洪泥石流灾害 受灾过程 灾害特征 高崖口沟韩台村支沟 防洪减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