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亚亚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29,共23页
男同性恋者的婚姻在近些年来的报道和研究中比较受关注,但关于女同性恋者的婚姻状态的研究却非常少,而女同性恋者的婚姻相对男同性恋者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不能一概而论。本文通过网上参与式观察的方式,考察了国内女同性恋者的婚姻状态... 男同性恋者的婚姻在近些年来的报道和研究中比较受关注,但关于女同性恋者的婚姻状态的研究却非常少,而女同性恋者的婚姻相对男同性恋者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不能一概而论。本文通过网上参与式观察的方式,考察了国内女同性恋者的婚姻状态。笔者选取了网上论坛中较为集中的三个焦点议题:形式婚姻、婚外恋和亲子关系,从女同性恋者所面临的婚姻压力和婚姻困境等现状出发进行分析,反思传统婚姻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对同性恋伴侣关系的不兼容性。最后提出建议,希望通过渐进方式提升大众意识,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婚姻制度进行修订,力图使所涉及到的各方都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身份和生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外恋 女同性恋 形式婚姻 亲子关系 传统婚姻
下载PDF
近10年国内婚外恋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尽臣 陈志霞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101,共8页
本文主要就近10年国内有关婚外恋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和评价。现有研究主要涉及婚外恋的概念、引发因素和对策探讨,农民工、女性、同性恋者、研究生等不同人群婚外恋和网络婚外恋的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婚外恋观念的代际比较,婚... 本文主要就近10年国内有关婚外恋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和评价。现有研究主要涉及婚外恋的概念、引发因素和对策探讨,农民工、女性、同性恋者、研究生等不同人群婚外恋和网络婚外恋的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婚外恋观念的代际比较,婚外恋中的"第三者"研究等方面。通过对现有相关研究的梳理,本文分析和评价了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外恋 农民工婚外恋 女性婚外恋 网络婚外恋 代际差异
原文传递
从婚姻法角度谈法律制约“婚外恋”的可行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艺灵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32-136,共5页
针对当前"婚外恋"现象普遍存在,危害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的现实,从法律角度,分析论证在现有婚姻法的框架下通过法律规制来减少"婚外恋"导致婚姻破裂情形的可行性,以期从婚姻家庭法的层面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婚外恋 法律制约 离婚成本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对文学作品中婚外恋悲剧的文化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绿宇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3期75-77,共3页
婚外恋是典型的规范外恋情。婚外恋是婚姻的伴生物 ,也是婚姻的致命杀手。综观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婚外恋 ,可以看出 :“夫妻陌路”是诱发婚外恋的重要原因 ;因恋在婚外而受制于社会道德 ,故多以悲剧结局 ;男权中心文化更是婚外恋悲剧的始... 婚外恋是典型的规范外恋情。婚外恋是婚姻的伴生物 ,也是婚姻的致命杀手。综观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婚外恋 ,可以看出 :“夫妻陌路”是诱发婚外恋的重要原因 ;因恋在婚外而受制于社会道德 ,故多以悲剧结局 ;男权中心文化更是婚外恋悲剧的始作俑者 ;避免悲剧一是要修正男女婚姻观的大角度偏差 ;二是要为婚姻和爱情减负———为婚姻注入适量的爱情因素 ,为爱情加进适量的现实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婚外恋 男权中心文化 男权社会 爱情悲剧 社会道德
下载PDF
依法遏制婚外恋论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明文珍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3-46,共4页
当前,我国每年约有40万个家庭解体,其主要原因就是婚外恋。本文简要分析了婚外恋的特点、原因及其后果,着重阐述了遏制婚外恋的措施,以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净化社会风气。
关键词 婚外恋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合法权益
下载PDF
“红杏出墙”意象考释——再论古典文学中“墙喻”的阻隔功能 被引量:2
6
作者 纪永贵 《阅江学刊》 2015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红杏出墙"是当今世俗生活中一个广为人知的俗语,它的意义指向非常明确,即已婚女子婚外情的象征。这个意象首先出现于中晚唐诗歌,诗人先是发现各种事物都有冲破围墙的迹象,后将视角集中到杏花之上。"红杏出墙"经历... "红杏出墙"是当今世俗生活中一个广为人知的俗语,它的意义指向非常明确,即已婚女子婚外情的象征。这个意象首先出现于中晚唐诗歌,诗人先是发现各种事物都有冲破围墙的迹象,后将视角集中到杏花之上。"红杏出墙"经历了"红杏"突破"自然之墙"、"礼教之墙"、"法律之墙"三个阶段。从唐至宋,有许多诗人都描写过"红杏出墙"的意象,到南宋,叶绍翁的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成为一个经典,影响了后来人们对此意象的理解。在唐宋诗词与元明戏曲中,虽然杏花意象逐渐有女性化倾向,但"红杏出墙"仍然只与生命与自由相关,尚未附着已婚女子情感出轨的意义,这一义项的转化是从明清小说的暗示开始的,到了20世纪才演化为一个有明确所指的俗语。从唐宋诗词的诗意创设到近现代的世俗混同,这一意象的意义转换成为传统文化品格降低的一个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杏出墙 阻隔 婚外情 法律之墙
下载PDF
农村留守妇女娱乐性“赌博”的法律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袁翠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1112-1117,共6页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加快,城市涌现了大量的农民工兄弟,导致农村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群体——留守妇女。农村留守妇女参与娱乐性"赌博"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社会调查,收集了有关农村留守妇女参与娱乐性赌博...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加快,城市涌现了大量的农民工兄弟,导致农村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群体——留守妇女。农村留守妇女参与娱乐性"赌博"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社会调查,收集了有关农村留守妇女参与娱乐性赌博的资料。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到农村留守妇女参与赌博现象背后更为复杂的社会原因。并对农村留守妇女娱乐性"赌博"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该现象导致的婚外情不正当关系、家庭暴力的法律问题;最后,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娱乐性"赌博"现象引发的一系列法律问题,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从立法和法律实施角度提出了减少和消除农村留守妇女娱乐性"赌博"现象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妇女 娱乐性“赌博” 婚外情 家庭暴力
下载PDF
论婚姻法中创设配偶权的局限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勇民 覃事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4-26,共3页
市场经济的发展 ,不仅带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人民生活的大大改善 ,也带来了高度发展的金钱物质关系对婚姻家庭关系的强烈震憾和冲击 ,传统夫妻关系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已经并将继续受到挑战。那么法律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行为规范将作何... 市场经济的发展 ,不仅带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人民生活的大大改善 ,也带来了高度发展的金钱物质关系对婚姻家庭关系的强烈震憾和冲击 ,传统夫妻关系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已经并将继续受到挑战。那么法律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行为规范将作何定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偶权 婚内暴力 婚外情 非理智性行为 婚姻法 中国
下载PDF
在夹缝中妥协:农村女性情感实践模式个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杜灵 郭伟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64,共10页
通过对农村女性婚外恋个案研究,我们发现,农村女性的婚外恋是一种寄居在家庭外壳下的情欲模式,且这种情欲模式已经呈现出物质化与享乐主义的特征。在熟人社会中,她们通过婚姻家庭获得乡村社会的认可与满足其合法女性的象征资本;同时借... 通过对农村女性婚外恋个案研究,我们发现,农村女性的婚外恋是一种寄居在家庭外壳下的情欲模式,且这种情欲模式已经呈现出物质化与享乐主义的特征。在熟人社会中,她们通过婚姻家庭获得乡村社会的认可与满足其合法女性的象征资本;同时借助婚姻的外衣,她们又在婚外恋中追求着优雅、体面的享乐恋情。处于这样的夹缝位置,一方面是女性自身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与生活环境造就了女性的牢笼处境;另一方面,对精英男性的经济依附以及优于底层男性的婚姻市场优势,构成了女性情欲实践的结构性基础。在象征资本、经济资本与熟人社会的复杂建构中,农村女性情欲模式的行动策略,呈现出农村女性的半自主的性别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外恋 农村女性 情欲模式 家庭外壳 半自主性主体
下载PDF
农村留守妇女婚外情中的权益保障制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翠清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第7期93-96,共4页
农村留守妇女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与城镇间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社会及法律问题。这一群体中的婚外情现象是基于农村留守妇女自身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等因素,在农村环境下衍生出的一种社会现象和法律问... 农村留守妇女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与城镇间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社会及法律问题。这一群体中的婚外情现象是基于农村留守妇女自身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等因素,在农村环境下衍生出的一种社会现象和法律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生存状况及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外情现象、婚外情对留守妇女权利的影响等,进一步提出减少农村留守妇女婚外情现象、保护其合法权益的建议和措施,力求为农村留守妇女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及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妇女 婚外情 婚姻家庭 权利保障
下载PDF
龚自珍《和归佩珊诗》本事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毅 章培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2,共5页
本文通过对龚自珍的一首诗和六首词的阐释、考证,抉发了龚自珍的自20世纪以来一直未被研究者注意到的一次婚外恋情及其结局,勾勒了其大致过程。同时也揭示出龚自珍这些诗词的男性话语性质。
关键词 龚自珍 婚外恋情 男性话语
下载PDF
限制“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研究——以涉婚外情案件裁判现状为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照祝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3-47,共5页
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之一,具有概括性和灵活性,能有力地填补法律漏洞。但公序良俗原则也有模糊性,对该原则的适用更多地依赖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这使公序良俗原则在判案中使用频率走高,在涉婚外情及财产纠纷的案件中尤甚,然... 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之一,具有概括性和灵活性,能有力地填补法律漏洞。但公序良俗原则也有模糊性,对该原则的适用更多地依赖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这使公序良俗原则在判案中使用频率走高,在涉婚外情及财产纠纷的案件中尤甚,然而简单适用公序良俗原则易导致不公正的审判。未来应该规范公序良俗的适用,有限制地将其适用在涉婚外情及财产纠纷的案件中,充分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如当事人赠与财产时的主观意愿及目的、第三者是否是善意、诉讼主体范围、各方过错及原被告主张的其他事由。此外,可适当引用不法原因给付制度保障善意第三者的利益、援用夫妻一方隐藏转移财产的规定来惩罚给付方,保障给付方配偶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外情 公序良俗 善意第三者 不法原因给付
下载PDF
婚外恋中自由的悖论——生存境界论视域下《夫妇们》“欲望乌托邦”的消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荣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40-44,32,共6页
约翰·厄普代克因在富有争议的长篇小说《夫妇们》中表现出"道德上非常含糊"而备受诟病,本文拟采用克尔凯郭尔"生存三境界论"理论为之一辩,并挖掘小说私人史书写的历史意义。依托"生存三境界论",可... 约翰·厄普代克因在富有争议的长篇小说《夫妇们》中表现出"道德上非常含糊"而备受诟病,本文拟采用克尔凯郭尔"生存三境界论"理论为之一辩,并挖掘小说私人史书写的历史意义。依托"生存三境界论",可发现《夫妇们》中的人们沉迷于婚外肉体之欢的审美境界,并意欲从中建立"欲望乌托邦",在激情中诉求自由,但伦理境界的缺失和宗教境界的难以企及最终瓦解了"欲望乌托邦"。对脆弱无力的"欲望乌托邦"的阐释不仅摆正了作者的伦理取位,也是对弥漫着自由憧憬的肯尼迪时代的反讽,并可为同陷其中的当代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妇们》 婚外恋 欲望乌托邦 生存境界 自由
下载PDF
法律解释方法在“忠诚协议”案中的运用
14
作者 颜秀秀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58-60,77,共4页
2002年,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对国内首例夫妻"忠诚协议"案作出判决。但至今最高院仍对夫妻"忠诚协议"保持沉默。本文通过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对判决的正确性进行评析。因"婚外情"这种违背夫妻忠实义务而... 2002年,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对国内首例夫妻"忠诚协议"案作出判决。但至今最高院仍对夫妻"忠诚协议"保持沉默。本文通过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对判决的正确性进行评析。因"婚外情"这种违背夫妻忠实义务而订立的"忠诚协议",只要内容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应当有效,无过错一方有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权利,具体的赔偿数额应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诚协议 婚外情 离婚损害赔偿
下载PDF
吴绡婚内情与婚外情诗词探析
15
作者 骆新泉 王佩瑶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6-62,共7页
明末清初苏州才媛吴绡,诗词文兼优,丹青丝竹并擅,十七岁嫁江苏常熟人许瑶。婚后因丈夫多内宠而导致夫妻情感破裂,在一再隐忍、规劝无果的情况下,勇敢冲破世俗枷锁,与常熟文人陶世济发生了数年轰轰烈烈的婚外恋情,事发后被夫家休弃,最终... 明末清初苏州才媛吴绡,诗词文兼优,丹青丝竹并擅,十七岁嫁江苏常熟人许瑶。婚后因丈夫多内宠而导致夫妻情感破裂,在一再隐忍、规劝无果的情况下,勇敢冲破世俗枷锁,与常熟文人陶世济发生了数年轰轰烈烈的婚外恋情,事发后被夫家休弃,最终以陶世济的溺亡和丈夫的接纳重回夫家。吴绡诗词多涉婚内、婚外情感生活,却有明显差异:对丈夫许瑶,诗词旨意明白显豁,既有新婚期的幸福,又有婚后被冷落的幽怨与激愤;对情人陶世济,诗词旨意隐约幽曲,却传达出热烈而真挚的爱情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才媛吴绡 婚内情 婚外情 诗词解读
下载PDF
温州新生代海归和本土青年婚外情观念的调查与分析
16
作者 徐小舒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3-35,93,共4页
婚外情是影响家庭稳定乃至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对温州新生代海归和本土青年婚恋观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对婚外情多持理解和宽容态度,但当配偶发生婚外情时多选择坚决离婚。为维持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夫妻双方应相互信任,加强沟通,善... 婚外情是影响家庭稳定乃至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对温州新生代海归和本土青年婚恋观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对婚外情多持理解和宽容态度,但当配偶发生婚外情时多选择坚决离婚。为维持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夫妻双方应相互信任,加强沟通,善于经营婚姻;社会应积极倡导科学的婚恋观,弘扬社会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 新生代海归 本土青年 婚外情
下载PDF
婚外情的文学诠释——重读廖辉英的《窗口的女人》
17
作者 朱丽萍 赵琼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85-87,96,共4页
台湾女作家廖辉英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窗口的女人》所描述的婚外情以及在婚外情中的男性和女性所展现的微妙而复杂的心态相当真实可信,即使是在二十年后,这部小说依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它成功地为中国当代文学较早地提供... 台湾女作家廖辉英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窗口的女人》所描述的婚外情以及在婚外情中的男性和女性所展现的微妙而复杂的心态相当真实可信,即使是在二十年后,这部小说依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它成功地为中国当代文学较早地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婚外恋的个案,它让我们思索在社会的转型时期,旧的传统道德将尽未尽、新的道德体系将立未立之时,作为个体的人如何约束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对爱情负责任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辉英 《窗口的女人》 婚外恋
下载PDF
《奥丽芙·基特里奇》中的婚恋创伤
18
作者 薛玉凤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75,共6页
人类历史可谓是“应对灾难和创伤的历史”。创伤性事件往往令人瞬间心理崩溃,极度沮丧。正因如此,它们一直是中外文学中的永恒主题。2009年美国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奥丽芙·基特里奇》也不例外。失恋、婚姻危机和婚外恋是书中... 人类历史可谓是“应对灾难和创伤的历史”。创伤性事件往往令人瞬间心理崩溃,极度沮丧。正因如此,它们一直是中外文学中的永恒主题。2009年美国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奥丽芙·基特里奇》也不例外。失恋、婚姻危机和婚外恋是书中几乎所有故事所反映的重要主题。透过形形色色的婚恋创伤故事,小说集形象地阐释了女作家伊丽莎白·斯特鲁特独特的婚恋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丽芙·基特里奇》 创伤 爱情 婚姻 婚外恋
下载PDF
昔钟灵秀生神禹 浩浩长江流万古——与纪连海先生《大禹的婚外情》一文商榷
19
作者 谢兴鹏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2-44,共3页
2008年春,《质疑纪连海〈大禹的婚外情〉》一文在"文化中国"网站首发,人民网接着编发全文并加了编者案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媒体反响强烈。浙江、福建、湖南、河南、四川、台北等地姒氏、禹氏、夏氏为代表的大禹后裔强烈不... 2008年春,《质疑纪连海〈大禹的婚外情〉》一文在"文化中国"网站首发,人民网接着编发全文并加了编者案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媒体反响强烈。浙江、福建、湖南、河南、四川、台北等地姒氏、禹氏、夏氏为代表的大禹后裔强烈不满,尤其是大禹出生地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社会各界群众,更是群情激愤。本文列举了部分反禹观点并逐一批驳,以维护大禹这个华夏祖先,千古圣贤的崇高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 华夏祖先 婚外情
下载PDF
论贾琏偷情描写
20
作者 罗永忠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8-50,共3页
《红楼梦》中有关贾琏偷情的描写共有三处,一处比一处严重,且每一次都有其背景。在这些描写中,突现了凤姐的性格变化,具有结构上的意义。
关键词 偷情 性格变化 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