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外部问题行为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蔡春凤 周宗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72,共7页
儿童早期外部问题行为对后期的学业、行为和同伴关系以及成人期的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探讨外部问题行为的起源、影响因素和发展机制,对考察童年期外部问题行为是否可预测将来的问题、评估干预和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都是必不可少... 儿童早期外部问题行为对后期的学业、行为和同伴关系以及成人期的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探讨外部问题行为的起源、影响因素和发展机制,对考察童年期外部问题行为是否可预测将来的问题、评估干预和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都是必不可少的。文章阐述了儿童外部问题行为稳定性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外部问题行为的发展趋势、“童年期开始的”和“青春期开始的”外部问题行为的发展路径、行为遗传学研究成果以及影响外部问题行为稳定性的因素,并指出了这类研究对治疗和干预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问题行为 稳定性 “早期开始的发展路径” “晚期开始的发展路径”
下载PDF
父母严厉管教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蓓 魏志民 +1 位作者 邢晓沛 王美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2-845,共4页
目的:考察父亲和母亲的严厉管教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traus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儿童自我报告版测查1070名初中生。结果:①初中男生遭受的父亲严厉管教的频繁性高于女生。初中男生遭... 目的:考察父亲和母亲的严厉管教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traus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儿童自我报告版测查1070名初中生。结果:①初中男生遭受的父亲严厉管教的频繁性高于女生。初中男生遭受母亲体罚的频繁性高于女生。初二学生遭受母亲心理攻击的频繁性显著高于初一学生。②父亲和母亲的心理攻击、体罚和身体虐待均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③父亲和母亲的心理攻击、母亲的体罚和身体虐待可以显著预测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但父亲的体罚和身体虐待不能显著预测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结论:父母实施严厉管教行为的频繁性受到初中生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并且父母亲的严厉管教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攻击 体罚 身体虐待 初中生 外化问题行为
原文传递
父母冲突对初中生外显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关系和友谊质量的作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田微微 杨晨晨 +1 位作者 孙丽萍 边玉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2-537,共6页
目的:探究父母冲突对初中生外显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2所中学的2032名初中生追踪1年。结果:(1)控制同一时间点的父母冲突后,父母冲突对间隔一年后的外显问题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亲子关系在父母冲突对外显... 目的:探究父母冲突对初中生外显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2所中学的2032名初中生追踪1年。结果:(1)控制同一时间点的父母冲突后,父母冲突对间隔一年后的外显问题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亲子关系在父母冲突对外显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友谊质量在父母冲突对外显问题行为的直接效应中起调节作用,当友谊质量较低时,父母冲突对外显问题行为有影响;当友谊质量较高时,父母冲突对外显问题行为没有影响。结论:父母冲突既直接影响外显问题行为,也通过降低亲子关系质量间接影响外显问题行为;友谊质量在父母冲突和外显问题行为之间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冲突 外显问题行为 亲子关系 友谊质量
原文传递
相对剥夺感与留守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和父母情感温暖的调节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邦林 黄瑾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8-572,560,共6页
目的:考察相对剥夺感对留守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方法:采用相对剥夺感量表、越轨同伴交往量表、父母情感温暖量表和外化问题行为量表对952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相对剥夺感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外化问题行为;(2)... 目的:考察相对剥夺感对留守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方法:采用相对剥夺感量表、越轨同伴交往量表、父母情感温暖量表和外化问题行为量表对952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相对剥夺感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外化问题行为;(2)越轨同伴交往在相对剥夺感与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起中介作用;(3)父母情感温暖显著调节相对剥夺感与留守儿童越轨同伴交往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即在父母情感温暖水平较低的留守儿童中,相对剥夺感对越轨同伴交往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更大。结论:相对剥夺感通过影响留守儿童越轨同伴交往进而影响其外化问题行为,相对剥夺感对低父母情感温暖留守儿童的越轨同伴交往和外化问题行为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剥夺感 越轨同伴交往 父母情感温暖 外化问题行为 留守儿童
原文传递
婴儿期外显问题行为的发生与表现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少月 王争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10-1921,共12页
外显问题行为是指一组表现在外的、反映了儿童对外部环境消极反应的行为。研究表明婴儿最早于8个月时便已出现外显问题行为,且婴儿期这类行为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不顺从/反抗、攻击、破坏性、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等,其成因可从... 外显问题行为是指一组表现在外的、反映了儿童对外部环境消极反应的行为。研究表明婴儿最早于8个月时便已出现外显问题行为,且婴儿期这类行为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不顺从/反抗、攻击、破坏性、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等,其成因可从早期经验因素、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等方面解释。此外,外显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可从差别易感性理论入手,从而为特定气质类型以及携带可塑性基因的婴儿提高了外显问题行为的干预效果。本文在梳理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小结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外显问题行为 发生 表现 成因
下载PDF
气质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龄儿童外化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6
作者 吕秀华 赵曼 李玉玲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2-538,共7页
目的探讨教养方式对学龄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气质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380名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报告版、父母教养... 目的探讨教养方式对学龄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气质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380名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报告版、父母教养方式量表、8~12岁儿童气质问卷对所有学龄儿童进行评估。利用SPSS-PROCESS程序建立中介作用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学龄儿童各量表评分分别为:父-权威教养(3.77±1.11)分,父-独裁教养(1.55±0.68)分,父-纵容教养(1.25±0.57)分,母-权威教养(3.86±1.16)分,母-独裁教养(1.64±0.73)分,母-纵容教养(1.25±0.61)分,反应强度(2.42±0.71)分,注意分散度(3.78±0.81)分,外化问题行为3.0(4.0)分。外化问题行为与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5,-0.11,均P<0.05),与父、母独裁型、纵容型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17~0.33,均P<0.05)。外化问题行为与适应性、情绪本质、反应阈、注意分散度、坚持性、节律性、活动水平和反应强度8个气质维度呈正相关(r=0.17~0.42,均P<0.05)。控制年龄和性别后,注意分散度在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遮蔽效应",间接效应占直接效应的21.05%(|0.04/-0.19|),26.67%(|0.04/-0.15|);注意分散度在父亲独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71%(0.03/0.28)。反应强度在父-母独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5.00%(0.07/0.28),27.58%(0.08/0.29)。结论气质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龄儿童外化问题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应创设适合儿童气质的养育环境,预防学龄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养方式 气质 外化问题行为 中介作用 学龄儿童
原文传递
限于青少年期的外部问题行为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光辉 侯忠伟 张文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50-52,56,共4页
限于青少年期的外部问题行为(theadolescence-limited externalizing behaviors)的出现主要是由生物性成熟与社会性成熟的失同步性引发的.成熟的失同步性的消失会逐渐终止该种外部问题行为.已有研究结论在限于青少年期外部问题行为的诸... 限于青少年期的外部问题行为(theadolescence-limited externalizing behaviors)的出现主要是由生物性成熟与社会性成熟的失同步性引发的.成熟的失同步性的消失会逐渐终止该种外部问题行为.已有研究结论在限于青少年期外部问题行为的诸多理论假设上还存有争议,采用追踪研究、轨迹分析技术和多主体报告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已有研究在探究该类问题行为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问题行为 成熟的失同步性 不良同伴 追踪研究
下载PDF
中小学生亲子亲合对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安全感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亚静 刘畅 +3 位作者 杨紫欣 俞强伟 肖雨蒙 马红霞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33-937,共5页
目的探究中小学生安全感和自我控制在亲子亲合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问题行为频率量表(problem behavior frequency scale, PBFS)、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 FACES-CV)、安全... 目的探究中小学生安全感和自我控制在亲子亲合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问题行为频率量表(problem behavior frequency scale, PBFS)、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 FACES-CV)、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 SQ)、自我控制量表简版(brief self control scale, BSCS)对1 40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和PROCESS v2.16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方法采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结果中小学生亲子亲合与安全感、自我控制均正相关(r=0.279, 0.303;均P<0.01), 与外化问题行为负相关(r=-0.154, P<0.01);安全感与自我控制正相关(r=0.567, P<0.01);安全感、自我控制与外化问题行为均负相关(r=-0.147, -0.250;均P<0.01)。中小学生安全感和自我控制在亲子亲合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中介效应由2条路径组成:亲子亲合—自我控制—外化问题行为;亲子亲合—安全感—自我控制—外化问题行为。这两条路径的效应值分别占总效应的20.52%, 20.26%。结论亲子亲合除了直接影响中小学生外化问题行为, 还通过自我控制的独立中介效应以及安全感—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外化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亲合 外化问题行为 安全感 自我控制
原文传递
家长行为管理技能小组训练治疗学龄前儿童外化性行为问题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冯哲 崔梓天 +3 位作者 黄敏施 钟琴 陈玉英 万国斌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索家长行为管理技能小组训练治疗学龄前儿童外化性行为问题的疗效。方法 2016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在深圳市两所幼儿园用学龄前儿童行为量表(CBSC)进行筛查,每所幼儿园分别选取外化性行为问题干预组(15名)和对... 目的探索家长行为管理技能小组训练治疗学龄前儿童外化性行为问题的疗效。方法 2016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在深圳市两所幼儿园用学龄前儿童行为量表(CBSC)进行筛查,每所幼儿园分别选取外化性行为问题干预组(15名)和对照组(10名)。干预组家长进行8次行为管理技能小组培训,对照组未做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儿童的学龄前儿童行为量表分数改变,并调查家长对此次课程的满意度。结果共收集有效数据干预组23份,对照组18份。干预组儿童家长接受培训后其孩子学前行为量表注意分数(12.30±5.30)分、多动分数(10.96±4.76)分、外化性问题分数(24.13±8.65)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16.13±5.35)分、(13.35±4.16)分、(30.78±5.81)分(P<0.05);攻击行为(0.87±0.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67±2.95)分(P<0.05)。满意度调查显示,对此次培训效果表示满意的家长达到100%,其中认为本次培训帮助很大的家长占到73.91%。结论家长行为管理技能小组培训是改善学龄前儿童外化性行为问题的有效可行的干预方式。进一步的完善和探索标准化的家长培训方法有助于满足儿童心理临床与保健业务发展的需要,满足广大儿童的健康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外化性行为问题 行为管理 家长训练小组
原文传递
父母教养与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对学前儿童外化问题的共同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凡 赵德懋 +3 位作者 刘霞 白荣 张明亮 邢淑芬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9-667,共9页
采用G×E交互作用的研究范式,以295名学前儿童(M=4.49)和其母亲、父亲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母亲和父亲的教养方式与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对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母亲、父亲教养方式和MAOA基因多态性对学前儿童外化问... 采用G×E交互作用的研究范式,以295名学前儿童(M=4.49)和其母亲、父亲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母亲和父亲的教养方式与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对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母亲、父亲教养方式和MAOA基因多态性对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预测男孩外化问题行为时,母亲和父亲教养方式的主效应显著,与MAOA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在预测女孩外化问题行为时,父亲教养方式的主效应显著,母亲教养方式与MAOA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显著,显著性区域分析发现,携带T等位基因的女孩更容易受到母亲消极教养的不利影响而产生更多外化问题行为,也更容易受到其积极教养的有利影响而减少外化问题行为,这一结果支持差别易感性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养方式 MAOA基因 rs6323多态性 外化问题行为 学前儿童
原文传递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共情和情绪能力的多重中介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银辉 赵莉 +4 位作者 李祥 龙宇 徐新茂 张换芳 蒋莉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2,共7页
目的探析共情和情绪能力在家庭功能和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关联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成都儿童正向成长队列中2022年6–7月调查数据,研究对象为成都市6所中小学5~9年级学生。分别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家庭评估测量... 目的探析共情和情绪能力在家庭功能和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关联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成都儿童正向成长队列中2022年6–7月调查数据,研究对象为成都市6所中小学5~9年级学生。分别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家庭评估测量工具(C-FAI)、人际反应指数中文版共情分量表(C-IRI)、中国积极青年发展量表(CPYD)情绪能力(EC)分量表评估调查对象的内外化问题行为、家庭功能、共情和情绪能力,以各量表总得分分别除以各维度条目数后的平均分为其最终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级和地区)学生群体间,家庭功能、共情、情绪能力和内外化问题行为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家庭功能、共情、情绪能力与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使用AMOS 24.0验证假设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共情和情绪能力在家庭功能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026名,其中男生1548人(51.16%),女生1478人(48.84%);5年级798人(26.37%),6年级738人(24.39%),7年级567人(18.74%),8年级614人(20.29%),9年级309人(10.21%);城镇2064人(68.21%),农村962人(31.79%)。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在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且家庭功能、共情能力得分在不同年级学生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在不同性别和地区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9,0.959)。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得分(得分越高家庭功能越差)与共情、情绪能力均呈负相关(r=−0.482、−0.432,P<0.01),与内外化问题行为呈正相关(r=0.220,P<0.01);共情与情绪能力呈正相关(r=0.402,P<0.01);共情、情绪能力与内外化问题行为各维度均呈负相关(r=−0.115、−0.305,P<0.01)。情绪能力在家庭功能与青少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功能 共情 情绪能力 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 多重中介模型
原文传递
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与小学4~6年级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交叉滞后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其利 郑惠珍 +4 位作者 江光荣 任志洪 樊燕飞 刘加怀 张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20-1132,共13页
为探讨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1个学年中,采用问卷法对1407名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3次追踪测量。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1)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启动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T1时的班主任协商... 为探讨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1个学年中,采用问卷法对1407名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3次追踪测量。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1)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启动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T1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能显著减少T2时的学生的外化问题行为、提升T2时的师生关系亲密和降低T2时的师生关系冲突,进而显著影响T3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2)学生外化问题行为驱动消极的相互作用过程,T1时的学生外化问题行为能显著减少T2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降低T2时的师生关系亲密和增加T2时的师生关系冲突,进而显著影响T3时的学生外化问题行为、师生关系和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研究结果支持动态相互作用模型,提示班主任在警醒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负面驱动作用的同时,可有意识地利用协商管理行为的积极驱动作用干预学生的外化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 学生外化问题行为 师生关系 相互作用关系 交叉滞后研究
下载PDF
班级同学关系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自尊和亲子亲合的作用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永欣 周宗奎 +1 位作者 丁倩 魏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2-741,共10页
采用问卷法对169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自尊在班级同学关系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中介过程是否受到亲子亲合(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的调节。结果发现:(1)控制性别和年龄之后,班级同学关系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具有... 采用问卷法对169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自尊在班级同学关系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中介过程是否受到亲子亲合(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的调节。结果发现:(1)控制性别和年龄之后,班级同学关系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班级同学关系不仅可以直接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还可以通过自尊间接预测外化问题行为;(3)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均在班级同学关系与自尊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4)父子亲合而非母子亲合能够调节班级同学关系对外化问题行为的直接影响。总之,班级同学关系通过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且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进一步对该过程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同学关系 外化问题行为 自尊 亲子亲合
原文传递
青少年同伴依恋与外化问题行为:自尊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彭小燕 窦凯 +2 位作者 梁钰炫 方浩帆 聂衍刚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并检验自尊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二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同伴依恋量表(IPPA)、自尊量表(SES)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SRESE)、外化行为问题量表(EPBS)对1108名青少年进行施测... 目的:探讨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并检验自尊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二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同伴依恋量表(IPPA)、自尊量表(SES)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SRESE)、外化行为问题量表(EPBS)对1108名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青少年EPBS得分与IPPA、SES和SRESE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2,-0.25,-0.25;P<0.001);IPPA得分与SES和SRESE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4,0.40;P<0.001);SES和SRESE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56,P<0.001);自尊(效应值=-0.06;95%CI=[-0.09,-0.029])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效应值=-0.03;95%CI=[-0.065,-0.009])在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均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自尊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0.02;95%CI=[-0.042,-0.006])。结论:安全的同伴依恋可缓解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这一效应可通过自尊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间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依恋 自尊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外化问题行为
下载PDF
学前儿童执行功能与同伴关系:外化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新蕊 邢晓沛 张轶男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6-550,527,共6页
目的:考察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对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的影响及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春季对315名幼儿进行测查,2015年采用EF Touch程序测量儿童执行功能;2016年采用长处与困难量表(SDQ)测... 目的:考察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对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的影响及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春季对315名幼儿进行测查,2015年采用EF Touch程序测量儿童执行功能;2016年采用长处与困难量表(SDQ)测查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并用同伴提名法测量同伴关系质量。结果:(1)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注意转移与一年后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0.24、-0.18,Ps<0.01),与一年后儿童的同伴拒绝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18、-0.18,Ps<0.01),与同伴接纳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0.18、0.15,Ps<0.01);(2)抑制控制能显著地直接影响或通过儿童外化问题行为间接影响一年后儿童的同伴拒绝;(3)虽然工作记忆不能显著预测一年后的同伴拒绝,但它能通过外化问题行为间接影响儿童同伴拒绝。结论: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在执行功能特别是抑制控制成分与同伴拒绝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同伴接纳 同伴拒绝 外化问题 学前儿童
原文传递
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6
作者 廖友国 王峥 +2 位作者 陈建文 张妍 张本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7-300,305,共5页
目的:考察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潜在类别以及各类别在人口学等因素上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CEPS)数据,对9253名初中生在外化问题行为问卷上的测评结果进行潜在类别分析。结果:(1)初中生... 目的:考察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潜在类别以及各类别在人口学等因素上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CEPS)数据,对9253名初中生在外化问题行为问卷上的测评结果进行潜在类别分析。结果:(1)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存在3种类别,分别为高发组(12%)、低发组(30%)与普通组(58%)。(2)以外化问题行为低发组为参照,高发组与普通组中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寄宿以及同伴存在外化问题行为的学生占比更大(OR=1.47~21.69),男生在高发组(OR=4.69)所占比例更大,留守学生在高发组(OR=0.26)与普通组(OR=0.68)所占比例更小。结论: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潜在类别与性别、独生与否、家庭经济条件、是否寄宿或留守、同伴有无外化问题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化问题行为 潜在类别分析 青少年
原文传递
社区暴力暴露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一波 张卫 +3 位作者 朱键军 喻承甫 陈圆圆 卢镇辉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8-239,共12页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041名初一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结交越轨同伴在社区暴力暴露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母子关系和/或父子关系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亲子关系、父母受教育水平、...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041名初一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结交越轨同伴在社区暴力暴露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母子关系和/或父子关系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亲子关系、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后,社区暴力暴露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仍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社区暴力暴露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还可以通过结交越轨同伴而间接预测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3)母子关系显著调节社区暴力暴露对结交越轨同伴的影响,而父子关系显著调节结交越轨同伴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暴力暴露 结交越轨同伴 外化问题行为 母子关系 父子关系 中学生
原文传递
体育活动与青少年外显问题行为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国礼 仇悦 曹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体育活动与青少年外显问题行为的关系及自尊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问卷(PARS-3)、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对北京市41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参加中... 目的:探讨体育活动与青少年外显问题行为的关系及自尊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问卷(PARS-3)、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对北京市41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参加中等量体育活动的青少年表现出较少的外显问题行为;(2)参加大量体育活动的青少年表现出更高的自尊水平;(3)整体自尊和身体自尊在体育活动和违纪行为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青少年参加适量体育活动会提高自尊,最终降低外显问题行为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活动 外显问题行为 自尊 青少年
下载PDF
道德推脱对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裕 唐薇 +1 位作者 张媛 刘芳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1-257,共7页
以1030名12~21岁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与媒介不良接触、道德推脱、移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在青春中期和晚期显著高于青春早期;男女生的外部问题... 以1030名12~21岁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与媒介不良接触、道德推脱、移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在青春中期和晚期显著高于青春早期;男女生的外部问题行为在青春早期没有明显差异,但在青春中期和晚期,男生的外部问题行为明显高于女生。(2)道德推脱在媒介不良接触与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过程又受到移情水平的负向调节,因此道德推脱对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媒介不良接触 道德推脱 移情 外部问题行为
下载PDF
心理虐待与高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移情与道德推脱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尹天子 姚琴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0-76,共7页
为探究心理虐待影响高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道德推脱问卷以及外化问题行为问卷对584名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道德推脱、心理虐待以及外化问题行为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为探究心理虐待影响高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道德推脱问卷以及外化问题行为问卷对584名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道德推脱、心理虐待以及外化问题行为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移情呈显著负相关;(2)心理虐待通过三条路径影响高中生外化问题行为:一是心理虐待的直接路径;二是道德推脱的中介路径;三是移情与道德推脱的链式中介路径。本研究揭示了移情与道德推脱在心理虐待与高中生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作用,为预防和干预高中生外化问题行为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虐待 外化问题行为 道德推脱 移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