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状态分析 被引量:83
1
作者 牛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15,共9页
通过9片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的结果,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状态下弯矩、挠度和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简化计算方法;同时,采用此方法对国外二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证明该... 通过9片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试验的结果,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状态下弯矩、挠度和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简化计算方法;同时,采用此方法对国外二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良好的计算精度,为研究和设计各种体外预应力结构提供了一种可直接利用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 弯矩 应力增量 挠度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弯曲性能分析 被引量:59
2
作者 牛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44,共8页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结构工程及对既有结构进行加固中。本文通过十片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条件下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程序。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可以较好...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结构工程及对既有结构进行加固中。本文通过十片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条件下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程序。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此类梁在受弯条件下的规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提供了理论分析的依据。同时,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对一座铁路桥进行了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混凝土梁 非线性 弯矩 曲率
下载PDF
无粘结力筋与体外力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被引量:32
3
作者 周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2,共12页
回顾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无粘结体外力筋预应力结构,在经历了一个相当沉寂的时期以后,又充满活力,向前发展的历程。比较了有粘结与无粘结力筋两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对当前的无粘结力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回顾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无粘结体外力筋预应力结构,在经历了一个相当沉寂的时期以后,又充满活力,向前发展的历程。比较了有粘结与无粘结力筋两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对当前的无粘结力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设计计算与构造细节方面的特殊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列举了从30年代到90年代,一些有代表性的体外力筋桥梁的概况,以便对这类桥梁从设计构思到施工实践有更好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力筋 体外力筋 承载能力 预应力混凝土桥
下载PDF
基于挠度的体外预应力梁应力增量统一算法 被引量:27
4
作者 贺志启 刘钊 王景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0-96,共7页
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是体外预应力结构在两种极限状态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由结构变形前后的几何关系,推导弹性阶段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公式,并以此建立力筋应力增量与梁体跨中挠度的关系,进一步延伸到承载力极限状态... 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是体外预应力结构在两种极限状态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由结构变形前后的几何关系,推导弹性阶段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公式,并以此建立力筋应力增量与梁体跨中挠度的关系,进一步延伸到承载力极限状态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使体内、体外无黏结预应力筋在两种极限状态下应力增量的计算得到统一。公式考虑组合荷载作用的情况,并反映二次效应的影响。在以上推导的基础上,建立极限状态下应力增量计算的实用方法,方便工程应用;对美国学者Naaman所提出的黏结折减系数法进行改进,从理论上推导极限状态下的黏结折减系数;从减小二次效应的角度,对转向块的布置位置进行优化。最后,应用该方法与国内外3批试验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筋 无黏结预应力筋 应力增量 二次效应 黏结折减系数 统一算法
下载PDF
体外反搏作用的新机制及其装置的新发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伍贵富 马虹 +1 位作者 王奎健 郑振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6-609,共4页
体外反搏已被实践证明是一项安全、有效和经济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并于2002年正式纳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冠心病学会(AHA/ACC)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指南。作者近10年来研究证实:体外反搏能提高血流切应力、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体外反搏已被实践证明是一项安全、有效和经济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并于2002年正式纳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冠心病学会(AHA/ACC)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指南。作者近10年来研究证实:体外反搏能提高血流切应力、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性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猪模型上,也证实了体外反搏不仅可以改善血流灌注,还可以通过提高血流切应力,调节一系列血管内皮活性物质,达到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硬化的目的。上述新作用机制的发现,促进了新型体外反搏装置的深入研制,推进体外反搏的临床应用,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搏 血管内皮 切应力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桥梁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26
6
作者 黄侨 荣学亮 杨明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4,共7页
通过对桥梁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方法的评价与分析,选取与试验结果相比计算准确度较高且便于应用的计算模式;参考中国公路桥梁建设行业相关标准和准则,对相关参数进行修正,提出一种简捷、实用的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公式;给出... 通过对桥梁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方法的评价与分析,选取与试验结果相比计算准确度较高且便于应用的计算模式;参考中国公路桥梁建设行业相关标准和准则,对相关参数进行修正,提出一种简捷、实用的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公式;给出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加固设计中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3个计算示例。结果表明:采用所建议的公式计算体外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方法可行、结果可靠。所建议的公式已纳入现行《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可用于桥梁体外预应力法加固的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梁加固 理论分析 体外预应力 极限应力 安全系数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治疗骨不连:对“金标准”应用的解读与思考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朋 杜刚强 张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3期7618-7623,共6页
背景:Ilizarov技术是治疗四肢伴有软组织缺损或严重感染的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解决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并发症。目的:对Ilizarov技术治疗骨不连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做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2年1月到2013... 背景:Ilizarov技术是治疗四肢伴有软组织缺损或严重感染的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解决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并发症。目的:对Ilizarov技术治疗骨不连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做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2年1月到2013年4月关于骨不连及Ilizarov外固定相关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骨不连,骨折不愈合,骨外固定,Ilizarov"或"nonunion,external fixator,Ilizarov"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选择37篇重要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Ilizarov技术是治疗四肢伴有感染及严重骨缺损等复杂骨不连的有效方法,目前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金标准。I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由于固定牢固,既能消除剪切力和旋转应力,发挥其牵张拉力和加压的作用,又具有在负重行走时的周期性轴向微动特点,能更好的促进骨的愈合。综述近年来Ilizarov外固定技术在治疗骨不连中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不连的优势和方法。临床应用中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选取最佳合理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和植入物 外固定器 骨折 不愈合 应力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外筋应力增量的试验与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仲先 张耀庭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3年第4期75-80,共6页
本文在对七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和研究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体外筋应力增量和梁体的整体变形关系 ,推导出了以构件的挠度和梁端转角为参量的体外筋极限应力增量的计算公式 ,并将试验结果与该公式的计算值... 本文在对七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和研究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体外筋应力增量和梁体的整体变形关系 ,推导出了以构件的挠度和梁端转角为参量的体外筋极限应力增量的计算公式 ,并将试验结果与该公式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受弯构件 体外筋 应力增量 力筋防腐技术 抗弯性能 桥梁
下载PDF
温度和应力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田莉莉 刘道新 +1 位作者 张广来 杨专钊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8,共5页
吸湿行为对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温度与外加应力因素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NaCl水溶液中吸湿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增大饱和吸湿率。在35~70℃... 吸湿行为对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温度与外加应力因素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NaCl水溶液中吸湿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增大饱和吸湿率。在35~70℃试验温度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遵从Fick定律。在35%温度下施加弯曲载荷增大了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和饱和吸湿率,并且施加的弯曲载荷越大,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和达到平衡时的饱和吸湿率越大。同时,吸湿对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 吸湿 应力 温度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8
10
作者 胡志坚 郭友 谭金华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4-97,101,共5页
对现阶段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体外预应力技术研究目前尚需完善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包括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取值、动力特性研究、试验数据收集、设计理论研究、极限强度综合... 对现阶段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体外预应力技术研究目前尚需完善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包括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取值、动力特性研究、试验数据收集、设计理论研究、极限强度综合分析系统开发等,为体外预应力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极限强度 应力增量 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体外预应力梁力筋应力增量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钊 贺志启 王景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6-140,共5页
以体外预应力简支梁为研究对象,针对结构的正常使用阶段,利用能量法推导了典型布筋形式与荷载形式下体外预应筋应力增量的解析计算公式,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包含梁的几何尺寸、截面刚度、预应力筋位置、外荷载大小及位置等必要的参数.... 以体外预应力简支梁为研究对象,针对结构的正常使用阶段,利用能量法推导了典型布筋形式与荷载形式下体外预应筋应力增量的解析计算公式,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包含梁的几何尺寸、截面刚度、预应力筋位置、外荷载大小及位置等必要的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解析式的合理简化,给出了实用简化计算公式,并对影响应力增量的外荷载大小和力筋偏心距等关键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此外,还应用能量法推导了体外预应力连续梁的力筋应力增量公式.最后,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推导的解析公式和简化公式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梁桥 体外预应力 应力增量 能量法 正常使用状态
下载PDF
梁式桥体外预应力技术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力宁 《铁道标准设计》 2002年第4期9-12,共4页
介绍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历程并讨论其优缺点 ,指出体外预应力技术在工程应用中需重视的几个技术问题 ,同时强调体外束防腐技术的重要性 ,以期为新建桥和既有桥的加固提供更完备的方案。
关键词 梁式桥 体外预应力 转向块 控制应力 次内力 预应力损失 防腐 技术发展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创伤程度及骨代谢情况评估 被引量:18
13
作者 颜泉 冯小兵 +3 位作者 李根 余永涛 赵国泉 李正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3期3227-3230,共4页
目的:评估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创伤程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2015年2月~2017年1月间在泸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116例,经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8例。对照... 目的:评估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创伤程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2015年2月~2017年1月间在泸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116例,经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清创术+外固定支架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清创术+外固定支架+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创伤指标、骨代谢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中创伤指标、骨代谢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患者血清中急性时相反应蛋白Tf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CER、Hp、CR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应激指标NE、Cor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骨代谢指标P1NP、BGP、BALP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β-CTX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可有效减轻骨折创伤并促进骨折端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负压封闭引流 应激反应 骨代谢
下载PDF
三维编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及外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玉林 万怡灶 +2 位作者 陈桂才 周福刚 成国祥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1-105,共5页
 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C3D/ER)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及外应力的影响。讨论了应力对C3D/ER复合材料吸湿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环氧树脂不同,C3D/ER复合材料的吸湿行为不能用Fick第二...  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C3D/ER)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及外应力的影响。讨论了应力对C3D/ER复合材料吸湿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环氧树脂不同,C3D/ER复合材料的吸湿行为不能用Fick第二定律描述。外应力可加速吸湿初期复合材料的吸水和力学性能的下降,但可降低复合材料平衡吸湿量和最终力学性能的下降幅度。分析表明,吸湿过程中C3D/E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高低取决于其吸湿量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碳纤维 复合材料 吸湿特性 外应力 环氧树脂 真空浸渍法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固定对骨盆骨折患者应激因子、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黄志勇 陈观华 +3 位作者 罗剑 何平 郭珊成 胡志琦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754-757,共4页
目的分析外固定支架联合手术对骨盆骨折患者应激因子、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5年8月—2018年9月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脊柱关节科收治骨盆骨折患者8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3),对照组行抗休克裤或骨盆带... 目的分析外固定支架联合手术对骨盆骨折患者应激因子、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5年8月—2018年9月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脊柱关节科收治骨盆骨折患者8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3),对照组行抗休克裤或骨盆带固定等常规治疗,研究组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术前术后血清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等炎性因子水平,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等应激因子水平,以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150.37±16.24)mL vs.(518.69±53.28)mL,(7.13±1.25)周vs.(9.68±1.0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研究组IL-10、IL-1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5.47±1.68)ng/L vs.(18.38±1.97)ng/L;(10.29±1.23)pg/mL vs.(13.03±1.44)pg/mL],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47±0.53)ng/L vs.(3.34±0.35)ng/L;(4.65±0.47)pg/mL vs.(3.65±0.3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研究组Cor、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57.52±16.83)ng/mL vs.(213.52±22.51)ng/mL;(98.68±10.57)ng/mL vs.(132.86±14.19)ng/mL],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08±0.31)mU/L vs.(1.65±0.18)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骨盆骨折患者,患者恢复效果良好,且应激因子、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外固定 应激因子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骨外固定技术不植骨治疗复杂性骨不连与骨缺损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吴雪晖 李起鸿 +3 位作者 许建中 杨柳 王序全 李建福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7-411,共5页
目的 探讨应力促进骨愈合的机制及骨外固定技术不植骨治疗复杂性骨不连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10根新鲜尸体完整胫骨及安装外固定器后测定骨表面应变、应力值。再制成胫骨中段骨折进行等体重加压,测定压力衰减情况。60只兔... 目的 探讨应力促进骨愈合的机制及骨外固定技术不植骨治疗复杂性骨不连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10根新鲜尸体完整胫骨及安装外固定器后测定骨表面应变、应力值。再制成胫骨中段骨折进行等体重加压,测定压力衰减情况。60只兔胫骨干制成骨折模型并施行骨外固定器三维立体固定,分别施加兔自身体重0倍(A组,对照组)、1/2倍(B组)、等体重(C组)、1.5倍(D组)的压力加压固定,测定术后即刻及1,2,4,6周骨折断端应力电位,并取骨折处标本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术后6周摄X线片,并取胫骨行扭转试验,测定骨愈合强度。(2)1978—2005年共收治195例复杂性骨不连、骨缺损患者,通过骨外固定施加1/2至等体重的压应力不植骨治疗,观察骨愈合及伤肢负重情况。结果(1)胫骨表面不同点应变、应力值相差显著;各点上架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压固定后5h内骨断端压力以每小时5%~10%的速度衰减,24h后不到初始值的60%。兔胫骨骨折后应力电位变为负电位,A组及加压组(B、C、D组)分别于术后2周、6周恢复正电位。X线片、组织学及力学试验表明,加压组骨愈合速度及强度均好于对照组,但1.5倍体重加压量会造成骨坏死。(2)临床观察194例获得骨性愈合,愈合率99.5%。骨断端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5个月,骨延长区愈合时间4~11个月,骨愈合指数平均为37.8d/cm。全部患者取外固定器后伤肢可负重行走,无一例再骨折及截肢。结论 应力产生的负电荷可促进骨愈合,最佳生理性加压量应以自身体重为标准,经皮穿针骨外固定不植骨方法在复杂性骨不连与骨缺损的治疗中可视为一种疗效确切的微创生物学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连接不全 外固定器 应力 骨折愈合 骨缺损
原文传递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极限承载力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恒卫 张耀庭 邱继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68-71,共4页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体外索的极限应力取决于整个构件的变形 ,影响因素包括体内配筋、体外索的形状及转向块的设置等 .推导考虑如此多因素的计算公式很困难 ,因此从构件的整体变形入手 ,推导出了以构件的挠度和梁端转角为主要参数...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体外索的极限应力取决于整个构件的变形 ,影响因素包括体内配筋、体外索的形状及转向块的设置等 .推导考虑如此多因素的计算公式很困难 ,因此从构件的整体变形入手 ,推导出了以构件的挠度和梁端转角为主要参数的公式 .经过大量的试验数据证明 ,该方法是可靠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 简支梁 正截面 极限承载力 体外索 极限应力
下载PDF
可任意穿针固定及生理应力加压的骨外固定器研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春雷 朱登峰 +5 位作者 许峰 李小双 张畅 高真国 柯继峰 王建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01-403,共3页
目的 解决目前外固定器普遍存在的如稳定性差、操作繁琐、应力遮挡大、扩展功能差等功能缺陷的问题。 方法 应用研制的骨外固定器对 10 2例四肢骨干骨折进行治疗观察。本组男 84例 ,女 18例 ;年龄 5~ 78岁。胫腓骨骨折 76例 ,股骨... 目的 解决目前外固定器普遍存在的如稳定性差、操作繁琐、应力遮挡大、扩展功能差等功能缺陷的问题。 方法 应用研制的骨外固定器对 10 2例四肢骨干骨折进行治疗观察。本组男 84例 ,女 18例 ;年龄 5~ 78岁。胫腓骨骨折 76例 ,股骨干 (儿童 )骨折 10例 ,股骨转子或转子下骨折 4例 ,尺骨或桡骨骨折 7例 ,肱骨干骨折 5例。 结果 所有患者经全程观察均取得良好疗效。其中 76例胫腓骨骨折随访 3个月~ 1年 ,骨折坚强愈合平均时间为 3.5个月 ,膝踝关节功能同步恢复优良率为 93.4 % ,无骨折端移位及再骨折出现。 结论 此种新型外固定器的结构、功能符合现代骨外固定技术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针固定 生理应力加压 骨外固定器 研制 临床应用 胫腓骨骨折 股骨干骨折
原文传递
外固定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术后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易守红 周武平 +3 位作者 何纯青 古浩然 杨鹏彬 赵卫军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9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种术式对机体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解放军陆军第947医院收治的200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种术式对机体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解放军陆军第947医院收治的200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前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炎症应激反应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术式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但前者术中出血更少,术后机体炎症应激反应程度更轻微,利于患者的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降低了手术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四肢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炎症 应激 白细胞介素1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电偶腐蚀的微观机理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史平安 刘道新 万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04-1511,共8页
为探讨应力和电偶双重因素对2A12合金/45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利用专用的加载装置开展了外加应力作用下偶对2A12合金/45钢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观察了试样腐蚀后的微观形貌特征,并采用拉... 为探讨应力和电偶双重因素对2A12合金/45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利用专用的加载装置开展了外加应力作用下偶对2A12合金/45钢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观察了试样腐蚀后的微观形貌特征,并采用拉伸试验研究了电偶腐蚀对2A12合金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外加应力时2A12合金表面的宏观腐蚀形态基本为均匀腐蚀。随着外加应力的增大,点蚀面积增大的同时局部腐蚀向基体内部进一步发展。因此,外加应力是通过改变2A12合金表面的细观组织结构和腐蚀形态来加速偶对中阳极材料2A12合金表面腐蚀的,尤其是促进局部腐蚀加剧向基体内部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腐蚀周期内2A12合金的腐蚀特征和失重率,得到了腐蚀材料性能和寿命预测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加应力 电偶腐蚀 腐蚀形态 微观形貌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