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思潮如何成为可能:从胡适和亚东图书馆的关系谈起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华
《新闻春秋》
2015年第1期48-55,共8页
从士到现代知识人的转变,切断了知识人和政治权力的直接联系。知识人的"独立"身份使他们只能以话语的方式确立和行使其文化权力。近现代出版业的发展为知识人的立身、立言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选取胡适和亚东图书馆,主要是为...
从士到现代知识人的转变,切断了知识人和政治权力的直接联系。知识人的"独立"身份使他们只能以话语的方式确立和行使其文化权力。近现代出版业的发展为知识人的立身、立言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选取胡适和亚东图书馆,主要是为了探讨知识人如何借助出版机构实现观念的传播,以及出版机构自身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如何去适应新情境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亚东在五四时期达到鼎盛,出版界的某种转向也是对当时哪些知识人、何种观念的流传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人
立言
新思潮
物质化实践
原文传递
司马迁与汉代文士精神
被引量:
1
2
作者
魏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5-60,共6页
司马迁生逢大汉盛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但正当他年富力强、事业即将有成时,却惨遭宫刑,于是他发愤著书,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方式,来彰显自我人生价值。不论是立身处世,还是立言为文...
司马迁生逢大汉盛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但正当他年富力强、事业即将有成时,却惨遭宫刑,于是他发愤著书,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方式,来彰显自我人生价值。不论是立身处世,还是立言为文,司马迁都是汉代文士中的杰出代表。他的精神在汉代,乃至我国古代历史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司马迁,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汉代文士的生活处境,而且可以窥视出古代文士的精神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汉代文士
立身
立言
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位卑未敢忘忧国——读《春秋》《史记》看士人的救世与自救
3
作者
李耘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9-71,共3页
中国古代士人是一个拥有广博知识的阶层 ,然而如何以自己的所能来建功立业 ,又令他们非常苦恼。最终 ,他们选择了以文化参与政治的方式 ,并以此种方式 ,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代代流传。
关键词
立言
文化干预政治
春秋
史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作者创作动机的“树德建言”说——兼论刘勰《文心雕龙》的创作动机
4
作者
张利群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5-51,共7页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序志”是全书的纲领,不仅阐明了全书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和创作目的,而且阐明了著书的创作动机、创作意图。刘勰提出“树德建言”说,就作者创作动机而言,主要从“文以明道”、“立言”以扬声显名从而“不朽”、...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序志”是全书的纲领,不仅阐明了全书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和创作目的,而且阐明了著书的创作动机、创作意图。刘勰提出“树德建言”说,就作者创作动机而言,主要从“文以明道”、“立言”以扬声显名从而“不朽”、超越“生之有涯”的局限以及批评当时文坛之弊端等方面说明作者创作动机及其创作《文心雕龙》动机的。这对于强化作者创作主体性、自觉性、能动性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促进了作者批评和作者论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德建言”
“文以明道”
作者批评
创作动机
创作意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思潮如何成为可能:从胡适和亚东图书馆的关系谈起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华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春秋》
2015年第1期48-55,共8页
文摘
从士到现代知识人的转变,切断了知识人和政治权力的直接联系。知识人的"独立"身份使他们只能以话语的方式确立和行使其文化权力。近现代出版业的发展为知识人的立身、立言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选取胡适和亚东图书馆,主要是为了探讨知识人如何借助出版机构实现观念的传播,以及出版机构自身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如何去适应新情境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亚东在五四时期达到鼎盛,出版界的某种转向也是对当时哪些知识人、何种观念的流传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关键词
知识人
立言
新思潮
物质化实践
Keywords
Intellectual
expounding
one
's
ideas
in
writing
the
new
ideological
trend
materialization
practice
分类号
G239.29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司马迁与汉代文士精神
被引量:
1
2
作者
魏峨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5-60,共6页
文摘
司马迁生逢大汉盛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但正当他年富力强、事业即将有成时,却惨遭宫刑,于是他发愤著书,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方式,来彰显自我人生价值。不论是立身处世,还是立言为文,司马迁都是汉代文士中的杰出代表。他的精神在汉代,乃至我国古代历史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司马迁,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汉代文士的生活处境,而且可以窥视出古代文士的精神面貌。
关键词
司马迁
汉代文士
立身
立言
精神
Keywords
Sima
Qian
scholars
in
Han
Dynasty
establishing
one
self
and
getting
along
with
people
in
the
world
expounding
one
’s
ideas
in
writing
spirit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位卑未敢忘忧国——读《春秋》《史记》看士人的救世与自救
3
作者
李耘
机构
廊坊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9-71,共3页
文摘
中国古代士人是一个拥有广博知识的阶层 ,然而如何以自己的所能来建功立业 ,又令他们非常苦恼。最终 ,他们选择了以文化参与政治的方式 ,并以此种方式 ,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代代流传。
关键词
立言
文化干预政治
春秋
史记
Keywords
expounding
one
's
ideas
in
writing
interfering
the
politics
in
the
form
of
culture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Historical
Record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作者创作动机的“树德建言”说——兼论刘勰《文心雕龙》的创作动机
4
作者
张利群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出处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5-51,共7页
文摘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序志”是全书的纲领,不仅阐明了全书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和创作目的,而且阐明了著书的创作动机、创作意图。刘勰提出“树德建言”说,就作者创作动机而言,主要从“文以明道”、“立言”以扬声显名从而“不朽”、超越“生之有涯”的局限以及批评当时文坛之弊端等方面说明作者创作动机及其创作《文心雕龙》动机的。这对于强化作者创作主体性、自觉性、能动性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促进了作者批评和作者论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树德建言”
“文以明道”
作者批评
创作动机
创作意图
Keywords
Establishing
one
's
Virtue
and
expounding
one
's
ideas
in
writing
Gentle
Saying
with
the
Bright
Way
the
Writer's
Criticism
the
Motive
in
writing
the
Intention
of
writing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思潮如何成为可能:从胡适和亚东图书馆的关系谈起
黄华
《新闻春秋》
2015
1
原文传递
2
司马迁与汉代文士精神
魏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位卑未敢忘忧国——读《春秋》《史记》看士人的救世与自救
李耘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作者创作动机的“树德建言”说——兼论刘勰《文心雕龙》的创作动机
张利群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