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民俗文化开发与民俗文化主体的参与 被引量:6
1
作者 韦杨波 彭恒礼 马晓静 《中州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33-34,65,共3页
民俗文化的开发 ,必须真正了解民俗的文化内涵 ,明确民俗文化主体在民俗文化开发中的位置 ,唯有如此 ,才能较好实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文化开发 文化保护 主体参与
下载PDF
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民间传说的运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岳凯声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5-37,共3页
民间传说提升了旅游资源的神秘性和吸引力,提升了旅游资源的道德教化作用,提升了旅游资源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作用。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合理地给民间传说进行定位:注重民间传说与地理环境的结合,激发游人的爱国主... 民间传说提升了旅游资源的神秘性和吸引力,提升了旅游资源的道德教化作用,提升了旅游资源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作用。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合理地给民间传说进行定位:注重民间传说与地理环境的结合,激发游人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情操;注重民间传说与旅游者心理期望的结合,突出民间传说的地方特色;注重民间传说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注重民间传说的合理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传说 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杜松挥发油化学成分与资源利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少贞 朱格麟 +5 位作者 郭守军 姚健 杨永莉 诺布特 P.亚当斯 朱剑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63-367,共5页
杜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所相色谱曲法,分离出48个组分,鉴定了19个化合物。它们是: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α-水芹烯、棕檬烯+β-水芹烯、异松油烯、龙脑、4-松油醇、α-蛇麻烯、倍半萜烯、大牛儿烯-D、丁香香叶... 杜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所相色谱曲法,分离出48个组分,鉴定了19个化合物。它们是: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α-水芹烯、棕檬烯+β-水芹烯、异松油烯、龙脑、4-松油醇、α-蛇麻烯、倍半萜烯、大牛儿烯-D、丁香香叶酯、表-2-甜没药醇、反,反-金合欢醇、反-顺-金合欢醇。为杜松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松 挥发油 资源 开发利用 化学成分 柏科
下载PDF
光合细菌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应用前景 被引量:5
4
作者 刁治民 李长慧 《青海草业》 2001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论述了光合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营养价值以及开发应用前景。认为光合细菌是重要的微生物资源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生物学特性 营养价值 开发应用
下载PDF
县域高新技术企业二次创业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沈玉春 徐伟营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7-38,共2页
县域高新技术企业经过近几年的迅速发展之后,进入一个产业升级的调整期,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面临着二次创业。可是由于其区位劣势的制约,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在总结成功完成二次创业的县域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四种模式。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企业发展模式 高新技术企业 二次创业
下载PDF
山西省忻州市地下热水特征与开发利用分析
6
作者 张才万 《山西水利科技》 2006年第4期50-52,共3页
山西省忻州市地下热水资源丰富,分布也较广泛。文中论述了位于滹沱河忻定盆地地下水系统中比较集中的大营、奇村、顿村、上汤头地热田特征,分析了地下热水开发利用现状及潜力,探讨了地下热水开发利用中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保护管... 山西省忻州市地下热水资源丰富,分布也较广泛。文中论述了位于滹沱河忻定盆地地下水系统中比较集中的大营、奇村、顿村、上汤头地热田特征,分析了地下热水开发利用现状及潜力,探讨了地下热水开发利用中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保护管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热水 特征 开发利用 保护管理
下载PDF
关于开发我国国内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曹新向 张毓峰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分析了开发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意义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开发战略。
关键词 青少年学生 旅游市场 开发 市场调查 中国 旅游产品 促销
下载PDF
清末科尔沁右翼前旗的开放
8
作者 张剑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5-38,共4页
清末,关内地少人多,自然灾害和战乱不断,造成移民大规模涌入蒙古科尔沁地区。传统的针对这一地区的封禁政策此刻完全失去了作用。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决定全面开放蒙古科尔沁地区。
关键词 清末 科尔沁右翼前旗 放垦
下载PDF
内蒙古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9
9
作者 赵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S1期32-36,共5页
由于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和资源开发转化的瓶颈。本文对内蒙古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未来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扼要分析。指出随着工农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水资... 由于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和资源开发转化的瓶颈。本文对内蒙古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未来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扼要分析。指出随着工农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必须采取节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水资源 开发利用 供需分析 存在的问题
下载PDF
软件与系统漏洞分析与发现技术研究构想和成果展望 被引量:6
10
作者 饶志宏 方恩博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1,共13页
软件与系统漏洞是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部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软件与系统漏洞普遍存在的现状短期之内无法根除,需要开展深层次、大规模、智能化漏洞挖掘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工业控制网和... 软件与系统漏洞是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部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软件与系统漏洞普遍存在的现状短期之内无法根除,需要开展深层次、大规模、智能化漏洞挖掘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工业控制网和物联网等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的推广,现有漏洞挖掘分析技术体系不能满足新的需求;此外,中国漏洞研究团队资源相对分散,国家层面漏洞研究协作机制尚未形成,难以支撑国家对漏洞战略资源的把控。以提升国家开展漏洞战略资源把控能力为导向,针对软件与系统漏洞研究现状,目前亟待解决的四大难题,即漏洞挖掘分析智慧性弱、大流量监测精度低、危害评估验证难、规模协同能力缺。围绕四大难题开展攻关:一是,软件与系统漏洞智慧挖掘方法及关键技术,包括模糊推理经验库的构建方法、基于基因图谱的漏洞挖掘方法、智能引导优化问题、基于策略的漏洞识别方法。二是,软件与系统漏洞分析与可利用性判定技术,包括漏洞成因分析技术、程序异常路径构造技术、同源性漏洞分析技术、漏洞可利用性判定技术、多场景漏洞分析平台建设。三是,基于网络流量的漏洞分析与检测技术,包括利用动静态方法的漏洞攻击样本检测技术、研制软件漏洞攻击样本自动化检测原型系统、针对疑似网络攻击流量的深度检测与智能识别技术、网络攻击样本自动化分析与精准验证、面向攻击流量的漏洞检测与综合服务平台。四是,漏洞危害评估与验证技术,包括基于硬件虚拟化的动态污点分析技术、漏洞自动利用技术、研制基于虚拟环境的漏洞自动化验证系统、漏洞危害性评估体系和危害性评估算法。五是,漏洞规模化协同挖掘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包括多任务多引擎自适应均衡规模化漏洞挖掘技术、多维度多任务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与系统漏洞 智慧挖掘 可利用性判定 大流量安全监测 漏洞危害评估 规模化协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