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2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勘探实践 被引量:260
1
作者 邹才能 董大忠 +4 位作者 杨桦 王玉满 黄金亮 王淑芳 付成信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39,125,共14页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已实现了致密气、煤层气资源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正在寻求实现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为此,通过对中国富有机质页岩形成构造背景、地质特征、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中国富有机质页岩时代多、类型丰富、形...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已实现了致密气、煤层气资源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正在寻求实现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为此,通过对中国富有机质页岩形成构造背景、地质特征、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中国富有机质页岩时代多、类型丰富、形成环境复杂,不同类型富有机质页岩地质特征与页岩气形成条件差异明显。中国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环境有5类:①克拉通边缘半深水—深水陆棚相(扬子地区下古生界);②克拉通边缘沼泽相(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③前陆盆地湖—沼相(四川盆地上三叠统、西部地区三叠—侏罗系);④裂谷盆地断(坳)陷半深—深湖相(渤海湾盆地古近系和新近系、松辽盆地白垩系);⑤大型陆内坳陷盆地深湖相(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中国页岩气形成条件可归纳为:①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具有广泛性;②富有机质页岩展布具有不均衡性;③不同类型页岩成气潜力具有多样性;④页岩储层具有差异性。中国页岩气区带类型可以划归4种类型:热裂解页岩含气区、热成熟页岩含气区、深埋热成熟页岩含气区和生物气—低成熟页岩含气区。中国页岩气勘探实践表明:中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量,随着理论与技术的突破、经济条件的改善,未来中国页岩气资源有较好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页岩气 形成条件 区带类型 成藏条件 纳米孔隙 勘探实践 发展前景
下载PDF
渤海大中型潜山油气田形成机理与勘探实践 被引量:87
2
作者 邓运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261,共9页
渤海潜山油气田的勘探经历了较长的探索过程。20世纪70—90年代,借鉴中国东部陆地油区潜山油气藏勘探经验,在渤海寻找碳酸盐岩潜山大油气田,钻了很多探井,效果很差。在失利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分析,认识到渤海有其独特的潜山地质特征,例... 渤海潜山油气田的勘探经历了较长的探索过程。20世纪70—90年代,借鉴中国东部陆地油区潜山油气藏勘探经验,在渤海寻找碳酸盐岩潜山大油气田,钻了很多探井,效果很差。在失利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分析,认识到渤海有其独特的潜山地质特征,例如渤海油区凸起上的基岩以太古代、元古代及中生代的花岗岩、混合花岗岩为主,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较少,最利于形成潜山大油气田的上元古界藻屑白云岩在渤海不发育;渤海油区断层很多,晚期活动非常强,按照常规经验,渤海潜山储层及保存条件都差,不利于形成潜山大油气田。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花岗岩、混合花岗岩与密集的基岩断层耦合也可形成潜山好储层,取心收获率低,测试产量高;利用地球物理信息可准确预测基岩岩性与断层。临近富烃凹陷的低凸起上的残丘潜山被浅湖—半深湖相泥岩覆盖,利于形成潜山油气藏。在一系列创新认识的指导下,再探渤海潜山,发现了2个亿吨级花岗岩潜山油气田,其认识和实践过程在其他探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 花岗岩 油气田 形成机理 勘探实践 渤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地质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69
3
作者 付金华 李士祥 刘显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1-1101,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主要发育"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油藏,油藏受优质烃源岩和大型储集砂体控制。勘探实践中,突破了传统的理论认识和勘探思路,不断创新和完善了低渗透油藏勘探理论体系,构建了曲流河三...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主要发育"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油藏,油藏受优质烃源岩和大型储集砂体控制。勘探实践中,突破了传统的理论认识和勘探思路,不断创新和完善了低渗透油藏勘探理论体系,构建了曲流河三角洲成藏模式、辫状河三角洲成藏模式、多层系复合成藏模式、坳陷湖盆中部成藏模式和致密油成藏模式等,不断开创了石油勘探的新局面。包括:以曲流河三角洲成藏理论为指导,在陕北地区找到了储量超10×108t的大型含油区带;构建盆地西南辫状河三角洲成藏模式,在陇东地区发现了储量规模达10亿吨级的整装大油田;创建多层系复合成藏模式,在姬塬地区落实了超15亿吨级的规模储量;创立内陆坳陷湖盆中部成藏理论,在华庆地区勘探中取得重大突破;大力推进致密油地质研究与技术攻关,在鄂尔多斯盆地形成了新的规模储量接替区。通过创新地质理论、突破关键技术、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和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了"三低"油田的综合勘探效益,夯实了低渗透油田快速发展的资源基础,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地质理论 勘探实践 勘探思路 成藏理论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中国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 被引量:68
4
作者 马永生 蔡勋育 +6 位作者 赵培荣 胡宗全 刘惠民 高波 王伟庆 李志明 张子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5-171,共17页
陆相页岩油作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并对陆相页岩油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1)中国陆相页岩与北美海相页岩相比,具有非均质性强、累计厚度大、... 陆相页岩油作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并对陆相页岩油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1)中国陆相页岩与北美海相页岩相比,具有非均质性强、累计厚度大、分布面积小、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有机质类型多样的特点;(2)中国陆相湖盆主要有断陷和坳陷两类盆地,页岩沉积环境多样,主要发育富碳酸盐岩和富长英质两类沉积体系,淡水、半咸水、咸水、盐湖环境均可形成富有机质页岩;陆相页岩一般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储集空间类型以无机孔和微裂缝为主,随着热演化程度增高有机质孔逐渐增多;(3)有机质丰度、岩相类型、热演化程度、保存条件、可流动性和可压裂性是控制我国陆相页岩油富集高产的主要因素;(4)经过多年攻关,已经形成了陆相页岩油选区评价、甜点地球物理预测、长水平井钻完井与分段压裂改造技术系列,为页岩油的勘探突破提供了有效支撑;(5)为了促进页岩油产业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强不同类型页岩油富集机理与分布预测、页岩油流动机理与开发技术政策、长水平井优快钻完井与高效压裂技术、配套装备与材料的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地质特征 勘探实践 中国
下载PDF
冀中坳陷隐蔽型潜山油气藏主控因素与勘探实践 被引量:60
5
作者 赵贤正 王权 +4 位作者 金凤鸣 王海潮 罗金洋 曾溅辉 范炳达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71-79,共9页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具有形成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的地质条件。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方向逐步转向埋藏深、识别难度大、成藏条件复杂的隐蔽型深潜山、潜山内幕等隐蔽型潜山目标。研究表明,埋藏深度大于3 500m的隐蔽型深潜山以沙河...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具有形成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的地质条件。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方向逐步转向埋藏深、识别难度大、成藏条件复杂的隐蔽型深潜山、潜山内幕等隐蔽型潜山目标。研究表明,埋藏深度大于3 500m的隐蔽型深潜山以沙河街组三段—四段为主要烃源层,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其储集空间以孔洞、裂缝为主,物性受埋深影响小,具有较好的储集能力;潜山内幕成藏受控于潜山内幕储盖组合的有效性、潜山内幕储层物性与油气运移通道输导能力的耦合关系,具有良好封堵能力的内幕盖层、良好储集物性的内幕储层以及优势的油气运移通道是潜山内幕成藏的关键。牛东潜山带、长洋淀潜山带、肃宁潜山带等多个隐蔽型潜山油气成藏区带的发现,展现了冀中坳陷该领域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冀中坳陷 隐蔽型潜山油气藏 控制因素 成藏模式 勘探实践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 被引量:53
6
作者 匡立春 王霞田 +2 位作者 郭旭光 常秋生 贾希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9-634,共6页
吉木萨尔凹陷形成于海西运动晚期,燕山运动期改造作用较强,定型于喜马拉雅运动期,现今为西断东超的箕状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全凹陷分布,以咸化浅湖—深湖相沉积为主,是一套优质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1型的混合型... 吉木萨尔凹陷形成于海西运动晚期,燕山运动期改造作用较强,定型于喜马拉雅运动期,现今为西断东超的箕状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全凹陷分布,以咸化浅湖—深湖相沉积为主,是一套优质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1型的混合型,目前处于成熟阶段。与其他地区致密油对比,芦草沟组致密油“甜点”具有单层薄、纵向上跨度大的特点,有两段“甜点”发育相对集中段。“甜点”储层以白云质粉细砂岩为主,覆压孔隙度平均10.8%,覆压渗透率为0.001~0.6 mD,以微细溶蚀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吉木萨尔凹陷 二叠系 芦草沟组 致密油 地质特征 勘探实践
下载PDF
油气勘探“源-汇-聚”评价体系及其应用——以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为例 被引量:51
7
作者 施和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2,共12页
基于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独特的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综合国内外油气成藏理论及勘探评价体系,消化吸收国内外油气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并建立了油气勘探"源-汇-聚"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分"烃源"、"运汇&qu... 基于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独特的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综合国内外油气成藏理论及勘探评价体系,消化吸收国内外油气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并建立了油气勘探"源-汇-聚"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分"烃源"、"运汇"、"聚集"三级评价单元,其中烃源单元评价可从凹陷、半地堑、洼陷3个层次定量评价不同地区烃源岩的宏观分布及资源量大小;运汇单元评价可从运汇方向及强度评价不同汇油范围内的资源潜力;而聚集单元(二级构造带和局部构造)评价有助于确定勘探方向和优选上钻目标,从而实现高效勘探。陆丰凹陷的勘探实践表明,该评价系统符合海上油气勘探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源-汇-聚"评价体系在现阶段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实用性,对勘探程度尚低、油气分布贫富不均的珠江口盆地新领域(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其他海域的勘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聚”评价体系 烃源单元 运汇单元 聚集单元 珠江口盆地 珠一坳陷 陆丰凹陷 勘探实践
下载PDF
紫金山矿集区地质特征、矿床模型与勘查实践 被引量:39
8
作者 张锦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7-766,共10页
紫金山矿集区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城北约15km处,是一个典型的与陆相火山活动有关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钼金矿床成矿系统,分布于长14km、宽4km范围内,已探明高硫化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特大型金、铜矿床各1处,低硫化热液型大型银多金属矿床2... 紫金山矿集区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城北约15km处,是一个典型的与陆相火山活动有关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钼金矿床成矿系统,分布于长14km、宽4km范围内,已探明高硫化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特大型金、铜矿床各1处,低硫化热液型大型银多金属矿床2处,斑岩型铜钼矿床1处,中小型铜、金矿床3处。文章结合近年来在该矿集区找矿取得的重大进展,介绍了创新性地质找矿的实践经验:一是开展三维地质建模;二是开展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测试和解译,建立蚀变找矿模型;三是注重物化探资料的应用和二次开发,建立物化探找矿模型;四是以大量真实的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为基础,以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原则,开展矿床动态评价,指导成矿预测,提高找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紫金山矿集区 矿床特征 找矿模型 勘查实践
下载PDF
断陷湖盆斜坡区油气富集理论与勘探实践——以黄骅坳陷古近系为例 被引量:39
9
作者 赵贤正 周立宏 +6 位作者 蒲秀刚 肖敦清 姜文亚 韩文中 陈长伟 邹磊落 郭淑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4,共12页
斜坡区是中国东部断陷湖盆的主要构造单元,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油气规模增储区带。在斜坡区多年综合研究和勘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斜坡区(大型缓坡带)具有高、中、低分异性的新认识,即高、中、低斜坡在沉降速率、沉积相序、储层物性、... 斜坡区是中国东部断陷湖盆的主要构造单元,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油气规模增储区带。在斜坡区多年综合研究和勘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斜坡区(大型缓坡带)具有高、中、低分异性的新认识,即高、中、低斜坡在沉降速率、沉积相序、储层物性、生烃演化、地层压力、流体性质、油气藏类型等七方面的地质差异性,形成了断陷湖盆斜坡区优势相油气富集理论,其理论内涵为:高斜坡沟槽控砂,优势运移汇聚相富集;中斜坡坡折控砂,优势构造岩性相富集;低斜坡远扇控砂,优势源储耦合相富集。以此理论为指导,开展斜坡区精细勘探与钻探部署,斜坡区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取得重要勘探成果,近5年来新增三级石油地质储量超过3×10~8t,发现了4个千万吨级效益建产区块和3个亿吨级规模增储区,证实了斜坡区优势相油气富集理论在规模效益增储及高效建产区块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缓坡带 高-中-低分异 优势相富集 勘探实践
下载PDF
泌阳凹陷深凹区页岩油勘探实践 被引量:36
10
作者 吕明久 付代国 +1 位作者 何斌 曾兴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85-87,139,共3页
河南油田泌阳凹陷经过近40年的勘探,常规资源勘探程度与资源探明率较高,寻找规模性储量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外非常规勘探开发理念的引进,微-纳米级孔隙、非达西渗流地质理论的创新,水平井钻完井与多级分段压裂技术的突破,使富有机... 河南油田泌阳凹陷经过近40年的勘探,常规资源勘探程度与资源探明率较高,寻找规模性储量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外非常规勘探开发理念的引进,微-纳米级孔隙、非达西渗流地质理论的创新,水平井钻完井与多级分段压裂技术的突破,使富有机质页岩成为新的勘探目标。泌阳凹陷深凹区具备形成页岩油气的地质条件,通过页岩油气赋存条件基础研究,部署钻探泌页HF1井获得较高产工业油流,使泌阳凹陷成为国内首个获得陆相页岩油发现与突破的地区,为老油田持续发展开拓了新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陆相页岩油 勘探技术 钻井技术 压裂技术
下载PDF
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实践与勘探领域 被引量:27
11
作者 谢晓安 周卓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9,共7页
松辽盆地的油气勘探经历了构造油气勘探、非构造油气勘探和深层油气勘探3个阶段。在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实践中,随着徐深1井、长深1井和腰深1井等的相继突破,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工业基地初具端倪。对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得到了3点启迪... 松辽盆地的油气勘探经历了构造油气勘探、非构造油气勘探和深层油气勘探3个阶段。在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实践中,随着徐深1井、长深1井和腰深1井等的相继突破,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工业基地初具端倪。对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得到了3点启迪:1)深化地质认识、创新勘探思路是取得深层勘探突破的基础;2)应用先进、适用的工程技术是深层勘探突破的关键;3)坚持勘探、强化管理、联合作战是实现深层勘探突破的保障。松辽盆地深层勘探程度还很低,可供勘探的领域广阔,具有火山岩勘探、碎屑岩勘探和石炭-二叠系海相勘探3个勘探领域。大力加强深层勘探有望获得更多发现,勘探潜力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实践 勘探启迪 勘探领域 深层天然气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富油凹陷二次勘探工程及其意义 被引量:28
12
作者 赵贤正 王权 +5 位作者 金凤鸣 罗宁 范炳达 李欣 秦凤启 张宏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3-733,共11页
通过系统分析渤海湾盆地富油凹陷勘探程度与勘探潜力,引出开展富油凹陷二次勘探工程的意义,阐述了富油凹陷二次勘探工程的地质理论进展、关键工程技术和勘探方法,并以饶阳凹陷为例进行勘探实践论述,展望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资源丰度大于2... 通过系统分析渤海湾盆地富油凹陷勘探程度与勘探潜力,引出开展富油凹陷二次勘探工程的意义,阐述了富油凹陷二次勘探工程的地质理论进展、关键工程技术和勘探方法,并以饶阳凹陷为例进行勘探实践论述,展望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资源丰度大于20×104 t/km2、石油资源量大于3×108 t的富油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主体,目前石油探明率已达50%以上,进入了高勘探程度阶段,油气储量的发现难度越来越大。但其剩余油气资源依然丰富,待发现石油资源量约105×108 t,仍是寻找油气储量的重要方向。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富油凹陷的二次勘探为例,论述了洼槽聚油、隐蔽型潜山成藏与弱构造斜坡带油气运聚特征,阐述了全凹陷整体连片三维地震勘探、相控储集层精细预测、复杂储集层改造增产和快速高效钻井等勘探技术进展,进而提出了开展新一轮次的重新整体认识、整体评价和整体部署的二次勘探工程,论证了二次勘探工程对于推动高勘探程度富油凹陷持续规模增储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富油凹陷 二次勘探工程 理论认识 技术方法 勘探实践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实践与发现规律探讨 被引量:23
13
作者 金晓辉 闫相宾 +1 位作者 李铁军 邹元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52,60,共9页
塔里木盆地50多年的油气勘探历程分为3大时期、6个不同阶段。第一个时期主攻山前,主要是在构造圈闭理论指导下,以油苗为线索,以前陆盆地山前构造带为勘探对象,获得了油气的首次突破;第二个时期突破塔北,主要以岩性圈闭理论和碳酸岩盐生... 塔里木盆地50多年的油气勘探历程分为3大时期、6个不同阶段。第一个时期主攻山前,主要是在构造圈闭理论指导下,以油苗为线索,以前陆盆地山前构造带为勘探对象,获得了油气的首次突破;第二个时期突破塔北,主要以岩性圈闭理论和碳酸岩盐生烃理论为指导,以克拉通古隆起、古斜坡为勘探对象,拉开了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的序幕;第三个时期立体勘探,主要以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以克拉通古隆起、古斜坡和前陆冲断褶皱带为勘探对象,形成了盆地的整体评价。盆地勘探实践表明,新理论、新认识是油气发现的基础,有目的层、不唯目的层是油气发现的催化剂,相邻、相似探区的启示是油气发现的捷径,工程技术进步是油气发现的桥梁,科学的勘探决策是加快油气发现的关键。目前,塔里木盆地油气产量已经超过了2000×104t油当量,标志着塔里木油气勘探即将进入快速发现阶段,为实现中国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勘探历程 发现规律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兴隆台古潜山带勘探实践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晓光 刘宝鸿 余成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2期6-9,共4页
兴隆台古潜山油藏是辽河油田最早发现的古潜山油藏。长期以来,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性以及认识上的局限性,限制了古潜山带的勘探进程。近年来以创新的理念为指导,开展了4000m以下深层古潜山、巨厚隔层下古潜山以及古潜山深部的勘探,并取得... 兴隆台古潜山油藏是辽河油田最早发现的古潜山油藏。长期以来,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性以及认识上的局限性,限制了古潜山带的勘探进程。近年来以创新的理念为指导,开展了4000m以下深层古潜山、巨厚隔层下古潜山以及古潜山深部的勘探,并取得了认识上的突破。突破了以往变质岩古潜山风化壳含油的观念,取得了古潜山内幕深部可以成藏的认识;古潜山储层受埋深成岩作用影响较小,深层古潜山仍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供油窗口的存在是古潜山成藏的关键因素,巨厚隔层下古潜山可以成藏,建立了古潜山内幕裂缝性油藏成藏模式。此次研究对于拓展勘探领域和空间,丰富石油地质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油藏 勘探实践 成藏认识 兴隆台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田勘探50年:陆相生油理论的伟大实践 被引量:22
15
作者 冯志强 冯子辉 +3 位作者 黄薇 梁江平 乔卫 赵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9-364,共16页
文章系统分析了陆相生油理论和大庆油田的勘探实践,总结了大庆油田的勘探历程并划分为三大阶段:构造油藏勘探阶段,岩性油藏勘探的探索阶段,岩性油藏勘探大发展阶段。详细阐述了"十五"以来,大庆油田依靠创新理论与技术,丰富完... 文章系统分析了陆相生油理论和大庆油田的勘探实践,总结了大庆油田的勘探历程并划分为三大阶段:构造油藏勘探阶段,岩性油藏勘探的探索阶段,岩性油藏勘探大发展阶段。详细阐述了"十五"以来,大庆油田依靠创新理论与技术,丰富完善了大型陆相坳陷盆地岩性油藏勘探理论与配套技术,深层火山岩气藏勘探理论与配套技术,复杂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理论与配套技术,从而带来了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深层和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的大发展,大庆油田再次进入油气储量增长高峰期。在详细分析大庆探区的勘探实际和资源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百年油田"勘探的工作思路,通过扎实推进科学勘探,努力为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资源保障的勘探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生油 勘探实践 配套技术 大庆油田 百年油田
下载PDF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勘探实例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邱荣华 付代国 万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5-609,共5页
深化地质研究认识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成藏条件好,勘探潜力大。针对该区地表起伏大,边界大断裂地震资料处理归位不准确,圈闭落实程度低等问题,在三维地震重新采集的基础上,开展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和隐蔽圈闭识别技术攻关,在南部陡坡... 深化地质研究认识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成藏条件好,勘探潜力大。针对该区地表起伏大,边界大断裂地震资料处理归位不准确,圈闭落实程度低等问题,在三维地震重新采集的基础上,开展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和隐蔽圈闭识别技术攻关,在南部陡坡带栗园地区钻探发现一批含油圈闭,已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 740×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勘探实践 三维地震 隐蔽圈闭 南部陡坡带 泌阳凹陷
下载PDF
地热系统深部热能聚敛理论及勘查实践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贵玲 蔺文静 +5 位作者 刘峰 甘浩男 王思琪 岳高凡 龙西亭 刘彦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9-660,共22页
深部热能聚敛及富集过程研究是地热资源探测评价的重要基础。地热壳构热控理论是以地球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构造控热作用研究为主线,通过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地热地质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深部热能聚敛过程及热异常分布规律,分... 深部热能聚敛及富集过程研究是地热资源探测评价的重要基础。地热壳构热控理论是以地球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构造控热作用研究为主线,通过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地热地质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深部热能聚敛过程及热异常分布规律,分析各种构造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控热机制,探讨地热资源靶区预测方法,从而指导地热勘查的科学。本文系统论述了地热壳构热控理论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我国不同类型地热资源“同源共生-壳幔生热-构造聚热”的客观自然规律,分析了我国陆区壳幔尺度热流配分格局与不同地质背景条件下影响浅地表温度场的主要控热构造,并以渤海湾盆地、青藏高原、东南沿海等我国主要地热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壳构热控理论为指导,以勘查区找热为出发点,以控热作用内生因素(壳幔生热)和外生因素(构造聚热)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影响壳幔生热、壳内传热、勘查靶区聚热这一地球物理过程,确定了不同构造背景下地热系统的主要控热构造。从传统的经验式找热到建立构造控热预测标志,再到水热型地热资源-干热型地热资源共生富集认知,理论认识的创新发展,将引领和支撑我国地热资源不断实现高效勘探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构热控理论 壳幔尺度热流配分 主要控热构造 勘查实践
下载PDF
基于OBE的综合工程训练课程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辉 黄风立 +1 位作者 李积武 王庆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9-222,共4页
综合工程训练是一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课程,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技术能力,用OBE理念进行综合工程训练课程探索,以掌握机电融合的工程技术为手段,以开发机电产品为课程成果,“分层次、分阶段、分模块”进行课程实践,... 综合工程训练是一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课程,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技术能力,用OBE理念进行综合工程训练课程探索,以掌握机电融合的工程技术为手段,以开发机电产品为课程成果,“分层次、分阶段、分模块”进行课程实践,根据课程成果对照预期目标进行审核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机电融合工程技术的兴趣。通过教学试点可知,90%学生制作完成机电一体化创新作品,由创新作品判断学生较好掌握了开发机电产品的工程技术,具有较好的机电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实践证明,基于OBE的综合工程训练的课程成果与培养目标达成度较高,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 工程训练 探索实践
下载PDF
东营凹陷深层自源型油气成藏模式与勘探实践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怀宇 张鹏飞 +2 位作者 邱贻博 巩建强 韩同欣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101,共10页
东营凹陷深层是以“红层”为典型特征的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沙四下亚段)—孔店组,该套层系沉积厚度大、储量发现少,蕴含着极大的勘探潜力。综合深层烃源岩评价、高成熟油源对比及自源型油气成藏模式的系统分析,明确了深层沙四下亚段和... 东营凹陷深层是以“红层”为典型特征的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沙四下亚段)—孔店组,该套层系沉积厚度大、储量发现少,蕴含着极大的勘探潜力。综合深层烃源岩评价、高成熟油源对比及自源型油气成藏模式的系统分析,明确了深层沙四下亚段和孔店组二段(孔二段)两套烃源岩的基本特征,落实了深层的资源潜力,同时深入剖析关键成藏要素条件,建立了自源型差异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深层孔二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_(1)—Ⅲ型,评价为过成熟中等烃源岩;沙四下亚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Ⅰ—Ⅱ_(1)型,评价为成熟优质烃源岩。利用原型盆地的井—震追踪落实烃源岩展布,进而评价出深层资源量为11.35×10^(8)t。同时,建立了两种自源型油气藏的差异成藏模式,一种是陡坡带沙四下亚段烃源岩直接对接深层砂砾岩储层,匹配形成凝析油气—常规油的纵向有序油气藏;另一种是南部斜坡带孔店组源内的“源—断—储—圈”差异油气运聚模式。分析认为,基于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品质与规模的深化认识,以及两种自源型油藏模式的认识可将勘探目的层至少下探1500m,初步估算新增圈闭资源量近2×10^(8)t,东营凹陷深层自源型油藏预计在“十四五”期间迎来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四下亚段—孔店组 深层 自源型油藏 油气藏模式 东营凹陷 勘探实践
下载PDF
高邮凹陷戴南组隐蔽油气藏的成因及勘探实践 被引量:11
20
作者 庞金梅 曹冰 《海洋石油》 CAS 2005年第3期7-13,共7页
高邮凹陷隐蔽油藏的分布受控于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三种相带类型.隐蔽圈闭的有效性与砂地比有关,砂地比在15%~35%时隐蔽圈闭的保存条件比较好.断层是隐蔽圈闭成藏的关键因素,能起到沟通油源和侧向封堵的双重作用.... 高邮凹陷隐蔽油藏的分布受控于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三种相带类型.隐蔽圈闭的有效性与砂地比有关,砂地比在15%~35%时隐蔽圈闭的保存条件比较好.断层是隐蔽圈闭成藏的关键因素,能起到沟通油源和侧向封堵的双重作用.高邮凹陷的隐蔽圈闭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断层岩性圈闭、透镜体圈闭、砂岩上倾尖灭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不同类型的隐蔽圈闭分布于不同地区.联盟庄、马家嘴地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实践证明高邮凹陷隐蔽油藏具有比较大的勘探潜力,是老区挖潜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气藏 成因 勘探实践 高邮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