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石油运移方式 被引量:68
1
作者 霍秋立 冯子辉 +1 位作者 付丽 刘世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27,共3页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青一段泥岩是扶杨油层的主要油源岩,在凹陷中部和边部分别以裂隙式和孔隙式排烃。由于地质条件的空间匹配关系不同,产生了3种石油运移方式。垂向运移方式:运移方向与断裂走向、砂体展布方向垂直,侧向运移受阻,石...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青一段泥岩是扶杨油层的主要油源岩,在凹陷中部和边部分别以裂隙式和孔隙式排烃。由于地质条件的空间匹配关系不同,产生了3种石油运移方式。垂向运移方式:运移方向与断裂走向、砂体展布方向垂直,侧向运移受阻,石油多呈原地生储特征,如榆树林地区原油;中距离侧向运移方式:运移方向与断裂或砂体两者之一的展布方向垂直或斜交,侧向运移受到一定阻挡,运移距离不大,如朝阳沟地区和太平川地区原油;长距离侧向运移方式:运移方向与断裂走向、砂体展布方向一致,极有利于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如肇州地区和肇源地区原油。长距离侧向运移可以形成强大的油气运移流,能抵挡地层的吸附,遇到圈闭则可聚集形成油气田。长距离侧向运移所要求的地质条件是必须具备充足的油源、有较好的疏导层和稳定的良好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油层 石油运移
下载PDF
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成藏指数 被引量:40
2
作者 王宁 陈宝宁 翟剑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5,8,共5页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是成藏动力 (即剩余围岩压力 )与成藏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在前者大于后者的条件被满足时才可能成藏。根据对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和大量测试数据统计结果 ,将压汞实验中进汞 50 %时所对应的排驱压力...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是成藏动力 (即剩余围岩压力 )与成藏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在前者大于后者的条件被满足时才可能成藏。根据对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和大量测试数据统计结果 ,将压汞实验中进汞 50 %时所对应的排驱压力定义为等效排烃压力 ,用于定量评价油气初次运移进入岩性圈闭的阻力大小。等效排烃压力的大小主要与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关 ,根据东营凹陷 12 82块压汞测试样品的统计结果 ,得出根据孔隙度、渗透率计算等效排烃压力的相关公式。成藏指数是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之比的无因次量 ,其值越大越利于砂体形成岩性油气藏 ,越小越不利于成藏。给出应用等效排烃压力和成藏指数评价东营凹陷牛庄地区两个沙三中亚段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的实例。钻探结果证实 ,等效排烃压力和成藏指数是定量评价砂岩透镜体成藏条件的有效参数 ,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图 2表 1参 6(王孝陵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形成 成藏指数 成藏动力系统
下载PDF
断层──低熟油烃源岩排油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3
作者 邹华耀 陆建峰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3-37,共5页
苏北盆地洪泽凹陷管镇次凹与顺河次凹阜宁组低熟油烃源岩(Ro<0.7%)生油史与排油史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低熟油烃源岩相对于成熟烃源岩通常较难达到含油饱和度排油门限,但是只要低熟油烃源岩区断层发育,在断层作用下石油的初... 苏北盆地洪泽凹陷管镇次凹与顺河次凹阜宁组低熟油烃源岩(Ro<0.7%)生油史与排油史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低熟油烃源岩相对于成熟烃源岩通常较难达到含油饱和度排油门限,但是只要低熟油烃源岩区断层发育,在断层作用下石油的初次运移可以发生,并形成工业性油藏。就石油初次运移机理而言,达到排油饱和度门限并不是必要条件,断层可以导致烃源岩在生油主带阶段之前的低熟阶段形成低熟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熟油 生油层 断层 初次运移 排烃 盆地
下载PDF
板桥凹陷低熟烃源岩的压实特征与油气初次运移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恭洋 王湘平 +1 位作者 王铁冠 钟宁宁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共4页
黄骅坳陷中段西部的板桥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压实曲线具有两个明显的欠压实峰,沙一段中部的欠压实峰是该层位的低熟烃源岩生烃所形成的,其幅度小于沙二段和沙三段成熟烃源岩生烃所形成的欠压实峰,这种不均衡的剩余压力分布特征导致沙... 黄骅坳陷中段西部的板桥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压实曲线具有两个明显的欠压实峰,沙一段中部的欠压实峰是该层位的低熟烃源岩生烃所形成的,其幅度小于沙二段和沙三段成熟烃源岩生烃所形成的欠压实峰,这种不均衡的剩余压力分布特征导致沙一段中部的油主要来自同一层段的低熟烃源岩,而沙一段下部和沙二段的油则来自下部的成熟烃源岩。平面上,低熟油气的运移方向也受到过剩压力的控制,从高过剩压力区向低过剩压力区运移,即由板13井深洼部位向北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油层 低成熟油 压实作用 油气运移 烃源岩
下载PDF
煤系烃源岩油气生成、排出与滞留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恒 龚文平 郑伦举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8-506,共9页
针对煤系地层烃源岩的油气生成、排出与滞留能力的有效性问题,选取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时代煤岩及其夹层中的碳质泥岩和泥岩,开展了在成岩作用下的高温高压半开放—半封闭体系模拟实验,建立了相应的演化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环境下,Ⅱ... 针对煤系地层烃源岩的油气生成、排出与滞留能力的有效性问题,选取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时代煤岩及其夹层中的碳质泥岩和泥岩,开展了在成岩作用下的高温高压半开放—半封闭体系模拟实验,建立了相应的演化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环境下,Ⅱ_(2)型煤系烃源岩在生油窗内具有一定的排油能力,也具备较强的烃气生成能力,既可以作为油源岩,也是高效气源岩;而Ⅲ型煤系烃源岩在生油窗内主要以滞留油为主,基本不具备排油能力,主要以排出烃气为主,仅能作为气源岩。生烃转化率主要受控于有机质类型,排烃能力还受控于岩性与丰度,按单位质量岩石而论,煤岩远高于其夹层中的碳质泥岩与泥岩。煤岩在全演化阶段,无论是低阶煤还是高阶煤均具有较强的生成烃气能力和较高的滞留油气能力,都具有煤层气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生成 油气排出 油气滞留 模拟实验 烃源岩 煤系地层
下载PDF
苏北盆地管镇次凹陷阜四段低熟烃源岩生烃史与排烃史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邹华耀 文志刚 +2 位作者 潘仁芳 郭甲世 陈波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18,共6页
苏北盆地管镇次凹陷阜四段烃源岩属低熟烃源岩(R0≤0.7%)。在重建该套烃源岩埋藏史和地热史并应用其干酪根C/S原子比确定其有机质化学动力学类型和相应的化学动力学参数的基础上,对该套烃源岩的生烃史和排烃史进行了模拟。... 苏北盆地管镇次凹陷阜四段烃源岩属低熟烃源岩(R0≤0.7%)。在重建该套烃源岩埋藏史和地热史并应用其干酪根C/S原子比确定其有机质化学动力学类型和相应的化学动力学参数的基础上,对该套烃源岩的生烃史和排烃史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阜四段烃源岩分别在始新世中晚期和渐新世早期进入了生烃期和排烃期。综合地质、油源地球化学资料的研究表明,阜四段低熟烃源岩含油气系统为一个未完成的、目前仍处于持续阶段的含油气系统。该含油气系统的原油具有低熟油的特征。阜四段烃源岩的低成熟和低含油饱和度,且进入排烃期后未经进一步的压实作用,导致该套烃源岩的排烃效率较低,进而造成该含油气系统的油源不足。此外,该区主要断层(管镇断裂)对油气运移起隔挡作用,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短,因此,该含油气系统受管镇断裂的控制,其区域展布局限在管镇断裂靠油源的东南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生成 排烃 低熟烃源岩 含油气系统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第三系泥质烃源岩初次运移烃量研究与远景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左胜杰 庞雄奇 +1 位作者 李建青 周瑞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5-58,共4页
应用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和盆地模拟技术研究柴达木盆地第三系泥质烃源岩排油气门限、排油气量和排油气效率。在分别建立研究区源岩排烃门限判别标准图版、烃源岩品质评价图版和烃源岩排油气强度平面等值线图的基础上,计算出柴达木盆地... 应用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和盆地模拟技术研究柴达木盆地第三系泥质烃源岩排油气门限、排油气量和排油气效率。在分别建立研究区源岩排烃门限判别标准图版、烃源岩品质评价图版和烃源岩排油气强度平面等值线图的基础上,计算出柴达木盆地第三系泥质烃源岩初次运移天然气和液态烃的门限分别为1500m和 2000m左右;初次运移油气量分别为 163. 9 × 108t和 10 672. 1× 1010m3;天然气和液态烃的平均排出效率分别介于 20%~ 82%和 10%~ 64%之间。初步预测出该区油资源量为 16. 4 ×108~24. 6 × 108t,天然气资源量为 5336 × 108~ 10 672.1× 108m3,展示出盆地的良好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初次运移 烃量评价 第三系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油气源岩综合定量评价指数及其应用
8
作者 庞雄奇 陈章明 陈发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11,共6页
用生烃量评价源岩没有考虑排烃地质条件,用排烃量评价源岩得不出具有普遍对比意义的结论。采用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生、排烃量结果便不同。笔者基于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建立了烃源岩新概念,提出用相对排烃量指数(SRI)定量评价烃... 用生烃量评价源岩没有考虑排烃地质条件,用排烃量评价源岩得不出具有普遍对比意义的结论。采用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生、排烃量结果便不同。笔者基于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建立了烃源岩新概念,提出用相对排烃量指数(SRI)定量评价烃源岩的方法。SRI指标较之于其它指标,更能反映源岩的排烃特性和排量大小。SRI小于0、等于0、大于0分别与非源岩、临界源岩和源岩相对应,数值大小反映源岩品质的好坏。源岩排甲烷气、重烃气和液态烃的相对大小分别用SRIgl、SRIgn和SRIo三指数表示,其数值及相对大小既反映源岩排油、气特性,又指明研究区油、气勘探前景。应用该方法,定量评价了海拉尔盆地源岩的生、排烃量,得出SRIgl>SRIgn>SRIo的结论,说明在该盆地应以天然气勘探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油层 气源岩 排烃量 评价 海拉尔盆地 综合定量评价指数
全文增补中
一种生、排烃量计算方法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72
9
作者 周杰 庞雄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7,共4页
烃源岩的生烃量等于其残烃量与排出烃量之和。利用氯仿沥青“A”/总有机碳参数随深度的变化关系 ,可求出烃源岩的残烃率。在烃源岩演化过程中 ,(S1+S2 ) /总有机碳 (生烃潜力指数 )减小的唯一原因是有烃类从烃源岩中排出。无论生烃机制... 烃源岩的生烃量等于其残烃量与排出烃量之和。利用氯仿沥青“A”/总有机碳参数随深度的变化关系 ,可求出烃源岩的残烃率。在烃源岩演化过程中 ,(S1+S2 ) /总有机碳 (生烃潜力指数 )减小的唯一原因是有烃类从烃源岩中排出。无论生烃机制如何 ,烃源岩的现今生烃潜力指数与油气排出以前的原始生烃潜力指数之间的差值始终代表当前每克有机碳的排烃量 (排烃率 ) ,据此可计算生成未熟—低熟油的烃源岩的排烃量。将排烃率与对应的残烃率叠加 ,可求出烃源岩的油气发生率 ,结合烃源岩的厚度、面积、密度及有机碳丰度等资料 ,可计算生烃量。在东营凹陷八面河油田应用此方法发现 ,该区下第三系沙三段、沙四段的泥岩与油页岩的生、排烃演化模式不同 ,泥岩的生烃量巨大 ,但排烃效率很低。图 3表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量 排烃量 油气藏 生烃潜力指数 残烃量 定量计算
下载PDF
成烃成藏理论新思维 被引量:19
10
作者 关德范 王国力 +1 位作者 张金功 王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5-432,共8页
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散失,是在盆地形成、发展直至萎缩的石油地质演化过程中,各种沉积物经历了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共同作用后的产物。烃源岩的初次运移过程,应当是在卸载减压物理场条件的诱发作用下,先产生烃源岩“破裂排烃”,... 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散失,是在盆地形成、发展直至萎缩的石油地质演化过程中,各种沉积物经历了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共同作用后的产物。烃源岩的初次运移过程,应当是在卸载减压物理场条件的诱发作用下,先产生烃源岩“破裂排烃”,然后是“排烃压实”,最终才导致“压实排烃”。区域概念上就可以把石油聚集量理解为石油排出量。盆地全面萎缩发展阶段是盆地油气藏的最终完善定型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上升 破裂排烃 排烃压实 石油聚集量 成烃成藏
下载PDF
库车山前逆冲带超压流体主排放通道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邹华耀 郝芳 +1 位作者 张伯桥 陈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4,20,共5页
前陆逆冲带通常具有异常高压、构造圈闭发育和成藏条件复杂的特点,是油气勘探的高风险地区。对库车坳陷克拉苏逆冲带钻井、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研究证实,克拉2特大型气藏形成于超压流体主排放通道上。该区构造挤压强烈,逆冲断裂活动伴... 前陆逆冲带通常具有异常高压、构造圈闭发育和成藏条件复杂的特点,是油气勘探的高风险地区。对库车坳陷克拉苏逆冲带钻井、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研究证实,克拉2特大型气藏形成于超压流体主排放通道上。该区构造挤压强烈,逆冲断裂活动伴随着下第三系膏泥岩/盐岩塑性流动,那些与膏泥岩/盐岩封闭层变薄、形成局部薄弱带相关的断层成为超压流体排放的主要通道。超压流体主排放通道是该区天然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途径,使得下部烃源岩层系中的天然气不断地向上部白垩系它源储层运移。超压流体排放有助于形成溶蚀孔隙,改善储层物性。综合研究表明,超压流体主排放通道对该区天然气成藏具有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流体 主排放通道 油气成藏 前陆逆冲带 库车坳陷
下载PDF
不同采出程度下石油组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晓艳 李宜强 +2 位作者 冯子辉 李景坤 郭树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24-326,共3页
利用GHM烃分析仪对水驱模拟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采出原油进行分析 ,研究其原油组成的变化规律 ,探索原油组成与采出程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实验表明 :原油的采出程度与采出流体PV数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随着采出程度逐渐提高 ,原油... 利用GHM烃分析仪对水驱模拟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采出原油进行分析 ,研究其原油组成的变化规律 ,探索原油组成与采出程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实验表明 :原油的采出程度与采出流体PV数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随着采出程度逐渐提高 ,原油中正构烷烃的碳数范围及主峰碳数逐渐后移 ,原油的轻 /重比值呈现降低趋势。实验还证明 ,某些在空间上呈圆柱型、具有规则支链的分子比相近碳数的直链分子更容易被驱出。该项研究对于从微观角度深入探索驱油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 水驱 模拟实验 原油组成 石油组分变化
下载PDF
牛38井烃源岩排烃门限的确定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中红 查明 金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9,共3页
对牛38井主力烃源岩段沙河街组三段进行了密集测试分析,以排烃潜力指数为研究参数,对牛38井沙三亚段排烃潜力指数剖面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牛38井沙三段开始形成规模排烃的临界饱和量为300mg/g,排烃的临界饱和度为8.56%(考虑误... 对牛38井主力烃源岩段沙河街组三段进行了密集测试分析,以排烃潜力指数为研究参数,对牛38井沙三亚段排烃潜力指数剖面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牛38井沙三段开始形成规模排烃的临界饱和量为300mg/g,排烃的临界饱和度为8.56%(考虑误差,其值在2.5%~9.5%之间),在达到排烃高峰时,Ⅰ型、Ⅱ1型、Ⅱ2型及Ⅲ型有机质的HEA值分别为800mg/g、600mg/g、380mg/g、160mg/g,对应的HES值分别为64.42%、29.86%、13.1%、1.59%,Ⅲ型有机质不能达到排烃门限条件,基本为无效有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排烃门限 临界饱和量 临界饱和度 东营凹陷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形成的新观点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安作相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5-269,共5页
历来认为,老君庙油田是石油从青西凹陷,经简单二次运移而形成的。这个观点已被原油性质在横向上清晰变化所证实。但是,如果把老君庙背斜形成的时间与青西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的生油和排烃过程结合起来分析,就会发现老君庙油田形成与... 历来认为,老君庙油田是石油从青西凹陷,经简单二次运移而形成的。这个观点已被原油性质在横向上清晰变化所证实。但是,如果把老君庙背斜形成的时间与青西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的生油和排烃过程结合起来分析,就会发现老君庙油田形成与它所在的背斜带上油田的形成密不可分,它的形成是二次生油和再次运移的结果。根据这一认识判断,青西凹陷的西北缘应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在整个阿尔金走滑构造域的诸盆地油气勘探中,可应用这一观点以求有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庙油田 生油坳陷 生油层 排烃 油田 运移
下载PDF
塔中地区奥陶系烃源岩显微荧光特征及排烃期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玉善 杨帆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4-17,共4页
通过对塔中12井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显微荧光特征分析并结合成岩作用研究,认为塔中地区奥陶系烃源岩有二次排烃期和较高的生烃潜量,第一次排烃发生在早成岩阶段以低成熟的重烃排出为主;第二次发生在晚成岩阶段以成熟的轻烃排出为主。... 通过对塔中12井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显微荧光特征分析并结合成岩作用研究,认为塔中地区奥陶系烃源岩有二次排烃期和较高的生烃潜量,第一次排烃发生在早成岩阶段以低成熟的重烃排出为主;第二次发生在晚成岩阶段以成熟的轻烃排出为主。此外,对排烃时间与相应的构造运动关系进行了尝试性探讨:下奥陶统烃源岩第一期排烃发生在加里东运动中期;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第一期排烃发生在晚海西运动前后;两层系的第二期排烃均发生在喜马拉雅期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沥青 烃源岩 油矿床
下载PDF
柴西地区古近系—新近系盐湖相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模式
16
作者 陈哲 张春生 王中鹏 《矿产勘查》 2019年第1期50-56,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柴西地区古近系—新近系盐湖相烃源岩特征及其生烃模式,选取柴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干柴沟组以及上油砂山组泥质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岩石热解、可溶组分分析以及生排烃模拟等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认为,所选样品有机质属... 为进一步了解柴西地区古近系—新近系盐湖相烃源岩特征及其生烃模式,选取柴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干柴沟组以及上油砂山组泥质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岩石热解、可溶组分分析以及生排烃模拟等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认为,所选样品有机质属于低熟—未成熟阶段,均显示出较好的生烃能力;氯仿沥青"A"、适度的含盐量和碳酸盐含量与累积液态烃产量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柴西地区古近系—新近系盐湖相烃源岩的成烃高峰与传统模式相比明显提前,该结果明确了柴西地区古近系—新近系盐湖相烃源岩的生烃模式,对于指导柴西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 古近系-新近系 烃源岩 生排烃模拟 生烃模式
下载PDF
深部流体活动对油气运移影响初探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国勇 张刘平 金之钧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9-275,共7页
近年来,深部流体已经成为地质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很多沉积盆地都发现了深部流体活动的证据。当这种流体出现在沉积盆地中时,必定会对盆地的地质构造、岩石演化、流体活动和油气成藏产生重大影响,油气运移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不例... 近年来,深部流体已经成为地质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很多沉积盆地都发现了深部流体活动的证据。当这种流体出现在沉积盆地中时,必定会对盆地的地质构造、岩石演化、流体活动和油气成藏产生重大影响,油气运移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不例外。研究表明,深部流体在地幔和深部地壳以超临界态存在,这种相态的流体具有很强的溶解和扩散能力,它可以萃取和富集沉积物中的分散有机质并直接运移。其次,深部流体对生烃有显著的加氢作用,通过大量生烃而促进油气初次运移。再次,流体与围岩或储层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可以显著改善储层的孔渗条件,促进油气二次运移。此外,深部流体熔融地壳岩石形成的火成岩可以形成盖层,遮挡油气使其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流体活动 超临界状态 排烃 二次运移
下载PDF
萘菲系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适用性探讨:基于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凌松 董若婧 +3 位作者 刘羽汐 徐耀辉 严刚 李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34,共13页
选取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的烃源岩进行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对排出油和滞留油中的萘菲系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_(o))判断排出油和滞留油中成熟度参数的适用性。研究表明,随着模拟温度的升高,排出油和... 选取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的烃源岩进行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对排出油和滞留油中的萘菲系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_(o))判断排出油和滞留油中成熟度参数的适用性。研究表明,随着模拟温度的升高,排出油和滞留油中的萘菲系列成熟度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参数的有效成熟度指示范围有所差别;对前人提出的基于萘菲系列成熟度参数计算等效镜质体反射率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由二甲基萘参数DNR得出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_(c))与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_(o))相关性较好,基于三甲基萘参数TNR-2、甲基菲指数MPI-1得到的R_(c)具有一定局限性;对比三甲基萘参数TMNr和四甲基萘参数TeMNr及甲基菲分布分数F_(1)和F_(2)对热演化程度的划分结果,发现应用三甲基萘参数和四甲基萘参数判断成熟度误差较大,甲基菲分布分数与R_(o)相关性较好,是良好的成熟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参数 萘菲系列 排出油 滞留油 生排烃模拟
下载PDF
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期次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新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4,共6页
塔南凹陷是塔木察格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凹陷,但一直以来缺乏对盆地热演化史和油气成藏期次的系统研究。为此,采用多种方法对塔南凹陷近百个地层测温数据和330个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塔南凹陷地层温度随着深度的... 塔南凹陷是塔木察格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凹陷,但一直以来缺乏对盆地热演化史和油气成藏期次的系统研究。为此,采用多种方法对塔南凹陷近百个地层测温数据和330个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塔南凹陷地层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为典型的传导型地温场特征;早白垩世各组地层沉积时期地温梯度为4.48℃/hm一5.37℃/hm,均大于现今地温梯度;早白垩世至今,塔南凹陷地温场处在一个降温的过程。同时开展单井热演化史和生排烃史模拟,认为塔南凹陷地层热演化程度定型于伊敏组末期;塔南凹陷主力烃源岩在早白垩世末伊敏组时期开始排烃,但该时期排烃量很小,晚白垩世青元岗组时期(95~70Ma)开始大量排烃,约占烃源岩总排烃量的85%。结合构造、沉积演化分析,厘定晚白垩世青元岗组为油气排出烃源岩运移至圈闭聚集成藏的关键时期,是塔南凹陷主要油气成藏期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场 热演化史 生排烃史 成藏期次 塔南凹陷 塔木察格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煤岩生烃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曾立飞 靳军 +2 位作者 马万云 于双 潘长春 《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2-293,共12页
应用金管-高压釜装置对采自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煤样JC25和东部煤样JC41进行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获取生油、生气量和生烃动力学参数。升温速率分别为2℃/h和20℃/h,实验压力为50 MPa。实验得到两个煤样JC25和JC41最大生油量(以下单位mg/... 应用金管-高压釜装置对采自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煤样JC25和东部煤样JC41进行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获取生油、生气量和生烃动力学参数。升温速率分别为2℃/h和20℃/h,实验压力为50 MPa。实验得到两个煤样JC25和JC41最大生油量(以下单位mg/g均表示每克有机碳的生成量)分别为126 mg/g和68.5 mg/g,计算的排油量分别为88.8 mg/g和29.5 mg/g,表明侏罗系煤岩在南缘西部四棵树凹陷较其他区域具有较大的生油潜力。两个煤样最大生气量(∑C1–5)分别为121.6mg/g和112mg/g,差异相对较小。煤样JC25和JC41的H/C原子比值分别为0.85和0.77,类脂组含量分别约为8%和6%,岩石热解(Rock-Eval)参数氢指数(IH)分别为155 mg/g和156 mg/g。实验结果表明, H/C原子比值、类脂组含量比IH能更好地反映煤岩的初始生油、生气潜力。依据生烃动力学参数模拟了地质条件下(升温速率5℃/Ma)的生油和生气过程。煤样主要生、排油阶段的Ro, Easy介于0.80%~1.20%之间。在半开放条件下(发生排油),两个煤样的生气速率比较接近。在Ro, Easy=1.50%时生气转化率分别为23%和18%,煤岩主要生气过程发生在高过成熟阶段(Ro,Easy>1.50%)。侏罗系烃源岩在霍玛吐背斜带中部成熟度较高,较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煤岩 生烃动力学 生排油量 气态烃产率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