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指标的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邢舴 呼群 +3 位作者 苏乌云 赵海燕 王华 张称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目前靶向治疗已经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关于免疫组化相关指标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分析NSCLC组织中人类胸苷酸合成酶(TS)、切除修复互补交叉基因1(ERCC1)、β... 目的目前靶向治疗已经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关于免疫组化相关指标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分析NSCLC组织中人类胸苷酸合成酶(TS)、切除修复互补交叉基因1(ERCC1)、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的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初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并行EGFR突变检测的336例肺癌患者,进行EGFR 29种基因突变检测,EGFR基因存在突变的患者则为突变组,而无基因突变的患者则为无突变组。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TS、ERCC1、β-tubulin-Ⅲ和RRM1蛋白的染色,比较2组肺癌组织中上述4种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突变组患者138例(41.07%),无突变组患者198例(58.93%)。突变组、无突变组患者TS和β-tubulin-Ⅲ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2%vs 39.39%、44.2%vs 60.1%,P<0.05)。EGFR突变与TS低表达、β-tubulin-Ⅲ低表达相关(r=-0.332、-0.157,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EGFR突变的风险是男性患者2.109倍[OR=2.109、95%CI:1.268~3.509],腺癌患者EGFR突变的风险是腺鳞癌的24.265倍[OR=24.265,95%CI:3.508~167.845],鳞癌患者EGFR突变的风险是腺癌的15.2倍[OR=15.200,95%CI:4.480~51.569],肺穿刺患者EGFR突变发生是手术患者的2.364倍[OR=2.364,95%CI:1.266~4.413],TS低表达的患者EGFR突变的风险是高表达患者的6.171倍[OR=6.171,95%CI:3.145~12.109]。结论 NSCLC组织中TS和β-tubulin-Ⅲ的低表达可以提示EGFR基因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人类胸苷酸合成酶 切除修复互补交叉基因1 β-微管蛋白Ⅲ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乳腺癌易感基因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β微管蛋白Ⅲ和富脯氨酸多肽13基因mRNA的表达与原发性卵巢上皮癌临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丹 张伟 +8 位作者 李晓光 王小兵 李茉 李艳芬 田海梅 宋培培 刘静 常青云 吴令英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评价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I)、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l)、β微管蛋白Ⅲ(TUBB3)和富脯氨酸多肽13(PRRl3)mRNA的表达量与原发性卵巢上皮癌临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以及联合BRCAl和ERCCl基因检测预测原发性卵巢上皮... 目的评价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I)、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l)、β微管蛋白Ⅲ(TUBB3)和富脯氨酸多肽13(PRRl3)mRNA的表达量与原发性卵巢上皮癌临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以及联合BRCAl和ERCCl基因检测预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化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收集46例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原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肿瘤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RCAl、ERCCl、TUBB3和PRRl3mRNA的相对表达量。统计分析检测结果与临床化疗疗效的关系以及联合BRCAI和ERCCl基因检测结果预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临床化疗敏感性的效率。结果在临床耐药和临床敏感的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中,BRCAlmRNA相对表达量的对数值分别为0.673±2.143和-1.436±2.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ERCClmRNA相对表达量的对数值分别为-0.529±1.982和-3.188±2.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Rl3mRNA相对表达量的对数值分别为0.828±2.123和-0.7094-2.9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TUBB3mRNA相对表达量的对数值分别为1.906±1.328和1.683±1.4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当BRCAlmRNA相对表达量的对数截点值为-0.6时,预测临床化疗敏感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75.0%、84.6%和60.0%,综合评价效果最优;当ERCClmRNA相对表达量的对数截点值为-1时,预测临床化疗敏感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68.8%、82.8%和64.7%,综合评价效果最优。联合检测BRCAl和ERCCI基因时,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7%、68.8%、83.9%和73.3%。结论BRCA1和ERCCImRNA的表达量与原发性卵巢上皮癌临床含铂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呈负相关。联合BRCAl和ERCCl基因检测可以提高原发性卵巢上皮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乳腺癌易感基因1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β微管蛋白 富脯氨酸多肽13 抗药性 肿瘤
原文传递
ERCC1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蒋胜 李力 +5 位作者 张玮 唐兆前 王琪 姚德生 张洁清 阳志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61-663,共3页
目的:研究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反应及生存期的关系,并探讨ERCC1基因缺失第Ⅷ外显子变异剪接体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TRIZol试剂提取63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总RNA,逆转录... 目的:研究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反应及生存期的关系,并探讨ERCC1基因缺失第Ⅷ外显子变异剪接体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TRIZol试剂提取63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总RNA,逆转录为cDNA后,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ERCC1基因及缺失第Ⅷ外显子变异剪接体的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化疗反应和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①ER-CC1基因总mRNA和去除变异剪接体后ERCC1全长相对表达量在化疗敏感组的值均低于化疗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9)。②总ERCC1mRNA和去除变异剪接体后ERCC1全长相对表达量在低水平表达组比高水平表达组的生存期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08)。结论:卵巢癌组织中ERCC1基因mRNA表达水平能够预测患者的化疗反应性与术后生存期,缺失第Ⅷ外显子变异剪接体与患者的化疗反应和术后生存期没有关系,无临床意义,是无功能的转录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选择性剪接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
下载PDF
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1 polymorphisms and lung cancer risk: a meta-analysis 被引量:9
4
作者 CAO Chao ZHANG Yan-mei +7 位作者 WANG Ran SUN Shi-fang CHEN Zhong-bo MA Hong-ying YU Yi-ming DING Qun-li SHU Li-hua DENG Zai-chu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4期2203-2208,共6页
Background Several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olymorphisms of encoding 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1 (ERCC1) enzyme and lung cancer risk in diverse populations but with conflicti... Background Several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olymorphisms of encoding 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1 (ERCC1) enzyme and lung cancer risk in diverse populations but with conflicting results.By pooling the relatively small samples in each study, it is possible to perform a meta-analysis of the evidence by rigorous methods.Methods Embase, Ovid, Medline and 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were searched. Additional studies were identified from references in original studies or review articles. Articles meeting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eviewed systematically, and the reported data were aggregated using th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of meta-analysis.Results We found 3810 cases with lung cancer and 4332 controls from seven eligible studies. T19007C polymorphism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lung cancer risk (C allele vs. T allele: odds ratio (OR)=0.9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0.80-1.04; CC vs. TT: OR=0.76, 95% CI=0.56-1.02; CC vs. (CT+TT): OR=0.96, 95% CI=-0.84-1.10). Similar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main effects for T19007C polymorphism on lung cancer risk when stratified analyses by ethnicity (Chinese or Caucasian).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C8092A polymorphism (3060 patients and 2729 controls) and the risk of lung cancer (A allele vs. C allele: OR=1.03, 95% CI=0.95-1.11; AA vs. CC: OR=1.08, 95% CI=-0.88-1.33; AA vs. (AC+CC): OR=1.08, 95% CI=-0.88-1.31).Conclusion We found little evidence of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T1900C or C8092A polymorphisms of ERCC 1 and the risk of lung cancer in Caucasian or Han Chinese peo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1 POLYMORPHISM lung cancer SUSCEPTIBILITY META-ANALYSIS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拷贝数与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邓秋华 邱源 +7 位作者 莫明聪 张鑫 熊信国 江梅 何萍 温丹萍 郑贵星 何建行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08-512,共5页
腰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凶拷贝数与铂类耐药相关基因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交互补基因1(ERCCl)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 腰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凶拷贝数与铂类耐药相关基因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交互补基因1(ERCCl)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EGFR基因的扩增情况,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2例NSCLC患者标本ERCC1和BRCA1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EGFR基因拷贝数、ERCC1和BRCA1的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GFR基因FISH阳性率为24.1%(40/166)。女性的扩增阳性率高于男性(31.9%和18.6%,P=0.048);无吸烟史的患者扩增阳性率明显高于有吸烟史的患者(32.8%和16.7%,P=0.045);基冈拷贝数增加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均无关。ERCCI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5.5%(60/132),在不同的病理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有尢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及吸烟状况均无关。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5.1%(46/131),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及吸烟状况无关。ERCC1与BRCA1的蛋白表达呈中等相关(r=0.449,P〈0.001),与EGFR扩增无相关性(P=0.785);BRCA1表达与EGFR基因拷贝数状态无相关性(P=0.143)。结论在肺癌的个体化治疗中,检测EGFR基因拷贝数、ERCC1和BRCA1的表达对靶向治疗和铂类药物化疗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拷贝数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 基因1 乳腺癌易感基因1
原文传递
大黄素下调ERCC1蛋白表达逆转乳腺癌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丘禹洪 周颉 +1 位作者 刘昱磊 谢建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素下调ERCC1蛋白表达与其逆转乳腺癌MCF-7/Adr细胞株多药耐药的相互关系,阐明大黄素逆转细胞耐药与ERCC1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及敏感细胞株MCF-7进行药敏试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素下调ERCC1蛋白表达与其逆转乳腺癌MCF-7/Adr细胞株多药耐药的相互关系,阐明大黄素逆转细胞耐药与ERCC1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及敏感细胞株MCF-7进行药敏试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ERCC1蛋白的表达。结果:MCF-7/Adr对阿霉素和顺铂的耐药倍数分别为21和11倍,在加入10g/mL大黄素后,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2.86和1.79。MCF-7/Adr分别经10g/mL和20g/mL大黄素处理后第2、4、6、10天ERCC1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大黄素20g/mL浓度下作用更明显。结论:大黄素可以通过下调ERCC1的表达水平而逆转MCF-7/Adr细胞多药耐药,并与大黄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乳腺肿瘤 多药耐药 ERCC1
下载PDF
ERCC1表达与Ⅰ-ⅢA NSCLC患者术后生存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慧敏 张伟 +9 位作者 韩宝惠 沈洁 顾爱琴 姜丽岩 陈玉蓉 金波 张雪艳 何卫中 沙慧芳 冯久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72-1077,共6页
目的分析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ERCC1表达与患者预后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92年2月~1994年1月及2002~2005年经根治性手术并获长期随访的152例Ⅰ... 目的分析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ERCC1表达与患者预后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92年2月~1994年1月及2002~2005年经根治性手术并获长期随访的152例Ⅰ-Ⅲ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Ⅰ期NSCLC患者术后随机分成不化疗组和化疗组;Ⅱ、ⅢA期术后均采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标本的ERCCl表达。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性,并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景I期NSCLC患者ERCC1高表达者,不论化疗与否其预后都明显好于ERCCl低表达者。其中ERCC1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t.30%、86.74%,低表达组则为96.43%、60.71%、57.14%(P=0.0058)。不同于Ⅰ期NSCLC,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低表达则有较好预后。其中Ⅱ期ERCC1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MST)为60.0+月,而高表达者仅为25.5月(P=0.0442);ⅢA期ERCC1低表达组MST为41个月,高表达组仅为24个月(P=0.0203)。结论ERCC1表达对Ⅰ-ⅢANSCLC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存在双相效应。在Ⅰ期NSCLC中,ERCC1高表达是预后良好的独立指标;而对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高表达更多体现的是对铂类耐药;故采用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可能将无助提高术后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耐药性
下载PDF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酶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术后铂类辅助化疗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吴颖 宋勇 刘红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50-153,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酶1(ERCC1)在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对术后铂类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9例Ⅰ~Ⅲ期手术切除、术后铂类辅助化疗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采用χ2检验,Kapl...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酶1(ERCC1)在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对术后铂类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9例Ⅰ~Ⅲ期手术切除、术后铂类辅助化疗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比较ERCC1表达对Ⅰ~Ⅲ期NSCLC手术并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生存期的影响。结果:59例患者中,ERCC1表达阳性组31例(52.5%),手术后辅助化疗的总体生存期为20.4个月;ERCC1表达阴性组28例,生存期为36.7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ERCC1阴性组在阳性组之上;Log-Rank检验,两者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COX多因素回归示TNM分期和ERCC1表达是该组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Ⅰ~Ⅲ期NSCLCERCC1表达阴性组可从铂类辅助化疗中获益,ERCC1可作为独立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错配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 辅助化疗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与卵巢癌顺铂化疗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慧 汤小晗 卢美松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6年第12期15-20,共6页
目的检测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growth factor,HB-EGF)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增殖及耐药性的影响,探讨HB-EGF与卵巢癌顺铂耐药性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间歇大剂量冲击法诱导卵巢癌顺铂耐药细... 目的检测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growth factor,HB-EGF)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增殖及耐药性的影响,探讨HB-EGF与卵巢癌顺铂耐药性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间歇大剂量冲击法诱导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使用HB-EGF siRNA转染敏感及耐药细胞,Real time PCR法检测转染效果。将实验细胞分为4组,卵巢癌敏感细胞株A 2780组(A组)、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 2780/CDDP组(A/C组)、转染后A组(Asi组)、转染后A/C组(A/Csi组)。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4组细胞增殖能力并计算对顺铂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蛋白印迹法检测4组细胞中HB-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及耐药细胞转染前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 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C组中HB-EGF蛋白表达量、顺铂IC50均较A组升高;与A组相比,Asi组HB-EGF蛋白表达量降低;与A/C组相比,A/Csi组中HB-EGF mRNA表达量下降,并且HB-EGF蛋白的表达量也降低,下降幅度比敏感组更大,同时A/Csi组顺铂IC50较A/C组下降;与A/C组相比,A/Csi组EGFR、ERCC 1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GF在卵巢癌顺铂耐药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细胞,抑制HB-EGF可以增强卵巢癌对顺铂的敏感性,提示HB-EGF与卵巢癌顺铂耐药性相关。此外,抑制HB-EGF的表达,可以下调卵巢癌顺铂耐药株中EGFR、ERCC 1蛋白的表达量,这可能是卵巢癌顺铂耐药的相关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 卵巢癌 化疗耐药性 RNA干扰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
原文传递
ERCC1、TYMS和TUBB3 mRNA表达对HER-2阴性晚期胃癌化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易善永 赵玲 +2 位作者 郑琪 冯沛贝 孙海凤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70-72,76,共4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胸苷酸合酶(TYMS)和β-微管蛋白Ⅲ(TUBB3)多基因联合检测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胃癌个体化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胸苷酸合酶(TYMS)和β-微管蛋白Ⅲ(TUBB3)多基因联合检测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胃癌个体化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DCX(多西紫杉醇75 mg/m2d1;顺铂75 mg/m2d1;卡培他滨1 000 mg/m2,2次/d,d1~14)方案;试验组进行ERCC1、TYMS和TUBB3的m RNA表达水平的检测,并根据结果针对性地选择DCX方案、DX方案和FOLFOX4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副反应、化疗有效率、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TTP和OS均低于试验组(P<0.05或P<0.01);两组骨髓抑制率、肝肾损害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化疗缓解率(48.3%vs 10.5%,P<0.05)、中位TTP(8.5个月vs 4.6个月)和中位OS(15.4个月vs 8.8个月)方面,试验组TUBB3、TYMS、ERCC1中有0或1个基因高表达的患者均优于有2或3个基因高表达患者(P均<0.01)。结论依据ERCC1、TYMS和TUBB3基因联合检测指导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方案的选择,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三者检测在HER-2阴性晚期胃癌个体化治疗中的预测价值,尚待大样本、细分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胸苷酸合酶 β-微管蛋白Ⅲ 个体化 化学治疗
原文传递
晚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ERCC1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化疗疗效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华 梁军 +1 位作者 吕红英 张克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623-626,共4页
目的:研究ERCC1 Asn118Asn(C→T,rs11615)多态性与中国汉族晚期大肠癌患者对奥沙利铂(Oxaliplatin)一线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99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取静脉血并提取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ERCC1 Asn118Asn进行SNP分型。... 目的:研究ERCC1 Asn118Asn(C→T,rs11615)多态性与中国汉族晚期大肠癌患者对奥沙利铂(Oxaliplatin)一线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99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取静脉血并提取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ERCC1 Asn118Asn进行SNP分型。患者接受奥沙利铂化疗,观察至疾病进展时间(1TrP)及疾病控制率(DCR),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ERCC1 Asn118Asn基因位点在本研究人群中的突变频率C/C为50.51%,C/T为41.41%,T/T为8.08%。其中62例Ⅳ期大肠癌患者疾病控制率为54.84%,C/C与C/T+T/T基因型在疾病控制组(CR+PR+SD)和未控组(PD)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764,95%CI:1.310~10.813)。37例Ⅲ期大肠癌患者中位DFS为7个月(95%CI:5.483~9.653),C/C型患者中位DFS为10个月(95%CI:8.215~11.642),而C/T+T/T型患者为5个月(95%CI:4.663~7.267),两者差异显著(Log—rank X^2=12.864,OR=2.237,P〈0.01)。结论:ERCC1 Asn118Asn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晚期大肠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一线化疗后的临床效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多态性 药物遗传学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奥沙利铂
下载PDF
ERCC1 mRNA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基因多态性联合检测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吴梦馨 张丽娜 +1 位作者 何敏 谭金龙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m RNA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XRCC1)基因多态性联合检测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化疗的41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m RNA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XRCC1)基因多态性联合检测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化疗的41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中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XRCC1基因型(Arg194Trp、Arg280His、Arg399Gln),探讨ERCC1 mRNA和XRCC1多态性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效果、肿瘤复发及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ADR的影响因素。结果 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的ERCC1 mRNA及XRCC1多态性与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复发患者的ERCC1 mRNA及XRCC1多态性与非复发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R患者XRCC1 Arg194Trp位点携带AG基因型、ERCC1 mRNA高表达的频率均高于非AD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XRCC1 Arg194Trp AG基因型(OR=1.876)、ERCC1mRNA高表达(OR=1.109)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发生AD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与单一检测相比,ERCC1 mRNA和XRCC1多态性联合检测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ADR的价值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 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基因多态性 联合检测 局部晚期鼻咽癌 放化疗
下载PDF
40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中ERCC1、RRM1及β-tubulin Ⅲ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燕 谭清和 +9 位作者 吉志固 陆俊国 陶玉 陈佳 朱兴华 王建红 杨书云 徐小红 尹海兵 何松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0,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及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寻找适合晚期NSCLC的实验材料和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61例组织学标本和42例细胞学标...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及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寻找适合晚期NSCLC的实验材料和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61例组织学标本和42例细胞学标本进行了ERCC1、RRM1及β-tubulinⅢ的检测,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其中的85例组织学标本和8例细胞学标本还采用原位杂交法进行了mRNA水平的检测。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ERCC1、RRM1及β-tubulinⅢ的阳性率分别为53.8%、46.9%和54.3%。组织学标本与细胞学标本的免疫组化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CC1表达与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阳性率高于腺癌)及淋巴结转移有关,β-tubulinⅢ表达仅与病理类型有关(腺癌阳性率高于鳞状细胞癌),RRM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原位杂交结果显示,ERCC1、RRM1及β-tubulinⅢ的mRNA阳性率分别为39.8%、43.0%和59.1%。结论 ERCC1、RRM1及β-tubulinⅢ的免疫组化检测不仅适用于不同种类的NSCLC组织学标本,也适用于细胞学标本。细胞学标本的mRNA原位杂交法优于免疫组化法。对NSCLC进行这3种基因检测分析,有助于指导术后辅助化疗及晚期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 β-微管蛋白Ⅲ
原文传递
卵巢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中ERCC1表达与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海波 徐翔 +1 位作者 丁佳佳 赵恩锋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表达与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以2015年...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表达与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6月本院诊治的60例EO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手术后化疗前及3个疗程化疗(卡铂/紫杉醇)后1周内患者外周血,利用纳米滤膜结合RNA原位杂交技术分离检测CTC及ERCC1+CTC,分析ERCC1+CTC与临床特征、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中83.3%(50例)检测出CTC,60%(36例)检测出ERCC1+CTC。将36例ERCC1+CTC患者按照化疗前后ERCC1+CTC数目变化分为化疗后ERCC1+CTC数目升高组(ERCC1+CTC-H组,12例)和ERCC1+CTC数目未升高组(ERCC1+CTC-L组,24例),两组年龄、家族史、病理类型、腹水情况、腹水细胞学情况、残余病灶、FIGO分期等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ERCC1+CTC-L组中62.5%(15例)铂类药物敏感,ERCC1+CTC-H组中16.7%(2例)铂类药物敏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ERCC1阳性可预测铂类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循环肿瘤细胞 卵巢癌 铂类敏感性
下载PDF
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吉亚君 王鑫 刘政宏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0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NSCLC组织中ERCC1蛋白的表达,并长期随访患者。结果ERCC1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无关,而... 目的探讨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NSCLC组织中ERCC1蛋白的表达,并长期随访患者。结果ERCC1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36例NSCLC组织中ERCC1蛋白阳性表达组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ERCC1蛋白阳性的NSCLC淋巴结转移率高;ERCC1蛋白检测对患者的预后判断及术后化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ERCC1 免疫组化
下载PDF
ERCC1、MSH2和PAR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对接受铂类药物治疗患者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游善喜 黄新恩 万振州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538-542,共5页
目的 分析核苷酸剪切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MutS同种组织蛋白2(MSH2)和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 (PAR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对接受铂类药物治疗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1例NSCLC患... 目的 分析核苷酸剪切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MutS同种组织蛋白2(MSH2)和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 (PAR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对接受铂类药物治疗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1例NSCLC患者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ERCC1、MSH2和PARP1的表达情况.通过OG-Rank生成分析,评价3种指标的临床预后价值及相应的临床病理学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价3种指标作为接受铂类药物治疗的NSCLC患者疾病预后因素的可行性.结果 111例NSCLC患者中,ERCC1、MSH2和PARP1阳性率分别为33.3 %(37/111)、36.9 %(41/111)和55.9%(62/111).其中72例接受铂类药物化疗患者有完整的生存随访资料,ERCC1和PARP1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密切相关(P< 0.001,P=0.033),而MSH2表达则无相关性(P=0.298).ERCC1和PARP1阴性患者的生存期长于ERCC1(P=0.042)或PARP1 (P=0.027)阳性患者;ERCC1和PARP1阳性患者的生存期短于ERCC1 (P=0.048)或PARP1 (P=0.010)阳性患者.结论 接受铂类药物辅助化疗的ERCC1和(或)PARP1阴性NSCLC患者可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ERCC1和PARP1检测可以作为评估NSCLC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核苷酸剪切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MutS同种组织蛋白2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 预后
原文传递
PMS2通过ERK/ERCC1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黄雪茹 丁绪浩 +5 位作者 陈素贤 谭琦 吴月明 牛晓敏 王亚帝 佟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1-940,共10页
目的:探讨减数分裂后分离蛋白2(PMS2)表达对结肠癌SW480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PMS2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将PMS2 siRNA质粒和PMS2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入结肠癌SW480细胞(... 目的:探讨减数分裂后分离蛋白2(PMS2)表达对结肠癌SW480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PMS2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将PMS2 siRNA质粒和PMS2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入结肠癌SW480细胞(分别为PMS2敲减组和PMS2过表达组),同时设PMS2敲减对照组(siRNA-NC组)和PMS2过表达对照组(PMS2 control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MS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MS2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侵袭细胞数,流式细胞术检测顺铂作用后各组细胞凋亡率。通过String数据库,对PMS2、ERCC1和ERK上下游蛋白的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SW480细胞分别采用3条siRNA进行PMS2和ERCC1敲减,采用RT-qPCR法验证PMS2与ERCC1的相互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MS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和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MS2基因敲减和过表达细胞模型构建成功。与siRNA-NC组比较,PMS2敲减组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顺铂作用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与PMS2 control组比较,PMS2过表达组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顺铂作用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蛋白-蛋白互作(PPI)富集P值为2.09e-07,包含ERCC1和ERK1/2等相互作用节点数共有13个,提示PMS2、ERCC1和ERK1/2之间可能存在调控作用。与siRNA-NC组比较,各PMS2敲减组细胞中ERCC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siERCC1-NC组比较,各ERCC1敲减组细胞中PMS2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iRNA-NC组比较,PMS2敲减组细胞中PMS2、ERK1/2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SW480细胞 减数分裂后分离蛋白2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和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对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燕 陈丽 +2 位作者 李杰 吕亚莉 焦顺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5-382,479,共9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和β-微管蛋白Ⅲ与接受不同辅助化疗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行辅助化疗的Ⅰ~Ⅲ期非小细胞肺...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和β-微管蛋白Ⅲ与接受不同辅助化疗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行辅助化疗的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CC1、RRM1和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特征、分子特征与生存规律的关系。结果 ERCC1、RRM1和β-微管蛋白Ⅲ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6.4%、43.7%和38.4%,三者表达程度无相关性,ERCC1(P=0.008)和RRM1(P=0.028)在腺癌中的高表达率显著低于非腺癌,而β-微管蛋白Ⅲ在腺癌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非腺癌(P=0.001)。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5.8个月,80例出现复发或转移,40例死亡,中位生存期未达到,中位无疾病生存期(DFS)为24.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P=0.036)、临床分期早(P=0.001)及非腺癌(P=0.004)患者较女性、临床分期晚及腺癌患者中位DFS显著延长,而年龄、吸烟与否、化疗方案的类型及ERCC1、RRM1和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程度对DFS无影响。分层分析显示,RRM1高表达时,含吉西他滨方案组较其他方案组DFS有缩短的趋势(P=0.054);β-微管蛋白Ⅲ高表达时,紫杉类方案组较长春瑞滨和吉西他滨组DFS有缩短的趋势(P=0.076)。而在RRM1或β-微管蛋白Ⅲ低表达以及ERCC1不同表达程度层中,各化疗方案组对DFS的影响无差异。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腺癌与否和临床分期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接受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RRM1高表达者对吉西他滨耐药,而β-微管蛋白Ⅲ高表达者对紫杉类耐药,在耐药人群中使用其他方案似乎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CC1、RRM1和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有助于筛选辅助化疗药物及预测化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 β-微管蛋白Ⅲ 辅助化疗
下载PDF
mFOLFOX6与XELOX方案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江静 侯俊明 肖刚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0期2239-2241,2272,共4页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mFOLFOX6)方案与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血清铁蛋白(SF)、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水平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mFOLFOX6)方案与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血清铁蛋白(SF)、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24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65),对照组患者给予m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XELOX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15%,与对照组患者的54.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MACC1、ERCC1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SF、MACC1、ERCC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FOLFOX6与XELOX方案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疗效相当,但XELOX方案在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方面更具优势,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OLFOX6方案 XELOX方案 转移性结肠癌 血清铁蛋白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下载PDF
ERCC1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含铂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宁晓红 王毓洲 +3 位作者 孙昭 李霁 周艳萍 白春梅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ERCC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1)表达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含铂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石蜡包埋肿瘤标本进行ERCC1检测,分析其与化疗...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ERCC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1)表达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含铂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石蜡包埋肿瘤标本进行ERCC1检测,分析其与化疗反应率及生存期间的关系。结果 56.4%(22/39)的肿瘤组织呈ERCC1高表达。ERCC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吸烟史及吸烟指数均无相关性;ERCC1低表达患者对含铂一线化疗的反应率优于ERCC1高表达者,P<0.05。但ERCC1表达水平对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疾病进展(time to progression,TTP)时间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ERCC1在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可能成为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含铂化疗方案疗效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C1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