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软磁双层膜体系反磁化机制的微磁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正方 伍清萍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149-152,共4页
以微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体系的反磁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维模型下,随着软磁层厚度的改变,体系的反磁化过程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形式;硬磁层主要是通过形核的畴壁移动来实现其反磁化过程的... 以微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体系的反磁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维模型下,随着软磁层厚度的改变,体系的反磁化过程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形式;硬磁层主要是通过形核的畴壁移动来实现其反磁化过程的.且硬磁层的磁化反转形式不仅与软磁层的尺寸密切相关而且与硬磁层的厚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磁化机制 微磁学 交换耦合
下载PDF
Micromagnetic simulation with three models of FeCo/L1_0 FePt exchange-coupled particles for bit-patterned media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颖 王锐 +2 位作者 谢海龙 白建民 魏福林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56-659,共4页
Compositing soft and hard materials is a promising method to decrease the coercivity of L10 FePt,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a suitable material for bit-patterned media. This paper reports the simulation of three model... Compositing soft and hard materials is a promising method to decrease the coercivity of L10 FePt,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a suitable material for bit-patterned media. This paper reports the simulation of three models of FeCo/L10 FePt exchange-coupled composite particles for bit patterned media by the OOMMF micromagnetic simulation software: the enclosed model, the side-enclosed model, and the top-covered model. All of them have the same volumes of the soft and hard parts but different shape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witching fields for the three models can be reduced to about 10 kOe (1 Oe = 79.5775 A/m) and the factor gain can be improved to 1.4 when the interface exchange coefficient has a proper value. Compared to the other models, the enclosed model has a wider range of interface exchange coefficient values, in which a low switching field and high gain can be obtained. The dependence of the switching fields on the angle of the applied field shows that none of the three models are easily affected by the stray field of a magnetic h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hange-coupled composite bit patterned MICROMAGNETIC
下载PDF
旋转场作用下Sm-Co/α-Fe双层膜体系的反转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伍清萍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82-85,共4页
以微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交换耦合硬/软磁双层膜体系的旋转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体系的磁结构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形式,不同的反转机制相应于不同的磁结构。且硬磁层的不可逆反转场较之硬磁层单独存在时要小的多。
关键词 反磁化机制 微磁学 交换耦合
下载PDF
SmTbCo交换耦合双层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4
作者 俞伟钧 钱显义 黄致新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0-373,共4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SmTbCo交换耦合双层膜并对其磁特性进行研究.所制备的SmTbCo双层膜,是由饱和磁化强度为340 emu/cm3的富过渡金属读出层和矫顽力为5.80 kOe的富稀土写入层构成.通过交换耦合,具有大的饱和磁化强度SmTbCo读出层...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SmTbCo交换耦合双层膜并对其磁特性进行研究.所制备的SmTbCo双层膜,是由饱和磁化强度为340 emu/cm3的富过渡金属读出层和矫顽力为5.80 kOe的富稀土写入层构成.通过交换耦合,具有大的饱和磁化强度SmTbCo读出层的矫顽力,可以由1.85 kOe提高到5.96 kOe.双层薄膜的交换耦合及其在外场中的磁化行为,可以由微磁模型得到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制备 交换耦合 磁特性
下载PDF
纳米复合磁体退磁曲线的计算
5
作者 何雷 李宝河 《保定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19-22,共4页
利用一维模型,计算了纳米复合磁体中软磁相磁矩间的夹角,计算了纳米复合磁体的退 磁曲线,与实验曲线基本吻合,从理论上解释了退磁曲线出现蜂腰的现象。
关键词 纳米复合磁体 交换耦合作用 退磁曲线 一维模型 蜂腰 软磁相 磁短
下载PDF
磁场退火炉的计算与设计
6
作者 解传娣 张雪峰 +2 位作者 黄焦宏 徐来自 刘艳丽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29-131,165,共4页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制作了磁场退火炉.其中的磁体装置能够提供较高磁场,通过计算和实际测量证明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关键词 磁性材料 磁场热处理 交换耦合
下载PDF
蒸汽爆破强度对玉米芯酶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范丽 徐勇 +1 位作者 勇强 余世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9-43,共5页
以玉米芯为底物,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与内切木聚糖酶定向酶水解相结合制取低聚木糖。基于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对聚合度为2~6的低聚木糖组分的准确定量分析,研究蒸汽爆破预处理反应强度系数及其主要参数(反应温度和维压时间)对玉米芯定... 以玉米芯为底物,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与内切木聚糖酶定向酶水解相结合制取低聚木糖。基于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对聚合度为2~6的低聚木糖组分的准确定量分析,研究蒸汽爆破预处理反应强度系数及其主要参数(反应温度和维压时间)对玉米芯定向酶水解制取低聚木糖的组成分布及产品得率的影响规律,确立最佳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蒸汽爆破-定向酶解效果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玉米芯最佳的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是反应强度系数3.76、反应温度200℃、维压时间390s。此时低聚木糖得率可达到最高值20.8%,且主要组分以木三糖、木四糖和木二糖为主,含量分别占总得率的43.5%、21.3%和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木糖 蒸汽爆破预处理 定向酶水解 玉米芯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
下载PDF
磁性金属纳米颗粒及其交换耦合结构的化学制备及其磁学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乔双 侯仰龙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7年第4期1-16,共16页
磁性金属纳米颗粒在高密度磁存储、催化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兴趣。软磁-硬磁双相交换耦合金属纳米颗粒结合了软磁相材料高饱和磁化强度和硬磁相材料高矫顽力,显著增强了磁能积,为设计和制备新一代高... 磁性金属纳米颗粒在高密度磁存储、催化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兴趣。软磁-硬磁双相交换耦合金属纳米颗粒结合了软磁相材料高饱和磁化强度和硬磁相材料高矫顽力,显著增强了磁能积,为设计和制备新一代高性能新型永磁材料提供了方法。相比于物理法,化学法能够实现磁性纳米颗粒尺寸和形状的精确控制,并通过调控组成和形貌改善其磁学性能,因此成为制备磁性纳米颗粒的常用方法。介绍了单相铁、钴、镍及其合金金属纳米颗粒、稀土永磁纳米材料等的化学制备,并阐述了交换耦合原理及耦合磁体研究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颗粒 交换耦合 化学制备 磁学性能
原文传递
交换耦合复合介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子政 《信息记录材料》 2010年第2期41-46,共6页
交换耦合复合介质有望解决现有磁记录材料面临的三难问题,是非常有希望的下一代高密度磁记录介质。本文介绍了交换耦合复合介质的概念、物理原理以及交换耦合复合介质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以及研究进展。在各类交换耦合复合介质中,多层... 交换耦合复合介质有望解决现有磁记录材料面临的三难问题,是非常有希望的下一代高密度磁记录介质。本文介绍了交换耦合复合介质的概念、物理原理以及交换耦合复合介质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以及研究进展。在各类交换耦合复合介质中,多层纳米线被广泛看好。本文对多层纳米线中畴壁的特性、畴壁的运动以及基于畴壁运动的畴壁辅助磁记录模式的研究进行了重点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记录 交换耦合 交换耦合复合介质 多层纳米线 畴壁辅助磁记录
下载PDF
稀土永磁材料及其耦合磁体的化学合成与性能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凯 徐俊杰 +1 位作者 侯仰龙 高松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6-390,共15页
稀土永磁材料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在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工业产品及功能器件等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因此对稀土永磁材料的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稀土永磁材料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在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工业产品及功能器件等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因此对稀土永磁材料的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能量密度、高温性能等。近年来,化学法成为合成稀土永磁材料常见的方法,通过"自下而上"的过程实现对产物形貌、尺寸等方面的精确调控,为制备高性能磁体提供了新的思路。化学合成对产物尺寸的控制在交换耦合磁体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精确控制双相耦合磁体中软磁相的尺寸以充分实现交换耦合效应,在提升磁体能量密度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从化学合成出发,介绍了近年来不同稀土永磁材料制备方面的工作,同时也总结了稀土永磁基耦合磁体在化学制备方面的进展和挑战,对未来化学合成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永磁材料 化学合成 软硬双相耦合磁体 磁学性能
原文传递
GdFeCo/DyFeCo交换耦合两层薄膜磁化方向转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约品 王现英 +4 位作者 林更琪 李震 李佐宜 沈德芳 干福熹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4-619,共6页
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GdFeCo DyFeCo交换耦合两层薄膜 ,对交换耦合两层薄膜变温磁化方向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读出层GdFeCo随温度上升从平面磁化转变成垂直磁化 ,转变过程中主要受饱和磁矩 (Ms)的影响 .在GdFeCo的补偿温度附近 ,读出层的... 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GdFeCo DyFeCo交换耦合两层薄膜 ,对交换耦合两层薄膜变温磁化方向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读出层GdFeCo随温度上升从平面磁化转变成垂直磁化 ,转变过程中主要受饱和磁矩 (Ms)的影响 .在GdFeCo的补偿温度附近 ,读出层的磁化强度近于零 ,退磁场能减小 ,并在交换耦合的作用下 ,使读出层的磁化方向发生转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光记录 交换耦合两层薄膜 磁化方向转变 磁控溅射法 饱和磁矩 补偿温度 磁化强度 中心孔磁超分辨效应
原文传递
交换耦合软/硬磁双层膜体系磁动力学性质的研究
12
作者 葛素琴 王希光 +1 位作者 王道伟 郭光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0049-20054,共6页
基于Laudau-Lifshitzt方程,在一维原子链模型的框架内研究了交换耦合软/硬磁双层膜体系的磁动力学性质,得到了软磁层在磁反转前处于一致磁结构和交换弹性磁反转过程中处于螺旋磁结构时的本征自旋波模式的频率及其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自旋... 基于Laudau-Lifshitzt方程,在一维原子链模型的框架内研究了交换耦合软/硬磁双层膜体系的磁动力学性质,得到了软磁层在磁反转前处于一致磁结构和交换弹性磁反转过程中处于螺旋磁结构时的本征自旋波模式的频率及其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自旋波色散关系曲线。研究表明,软磁层的反磁化机制与自旋波的软模现象有密切关系,一阶自旋波模式的软化诱导了软磁层的磁反转,且磁反转的形式与一阶自旋波模式的空间分布状态相关。由磁动力学方法得到的磁反转临界场与近似的解析解得到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耦合双层膜 交换弹性反磁化过程 自旋波 软模 反磁化机制
下载PDF
纳米双相交换耦合磁体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贵苑 黄潇潇 +1 位作者 王曦阳 窦红静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15年第6期68-76,共9页
纳米软硬磁双相交换耦合磁体结合了软磁材料高饱和磁化强度和硬磁材料高矫顽力的优势,磁能积得到明显提高,有望成为大规模应用的新一代永磁材料。介绍了纳米双相耦合磁体的几种假设模型及理论,几种实验室制备方法(包括自下而上法、溅射... 纳米软硬磁双相交换耦合磁体结合了软磁材料高饱和磁化强度和硬磁材料高矫顽力的优势,磁能积得到明显提高,有望成为大规模应用的新一代永磁材料。介绍了纳米双相耦合磁体的几种假设模型及理论,几种实验室制备方法(包括自下而上法、溅射法、表面活性剂辅助球磨法、高温高压成型、等离子烧结等)及目前取得的成果,以及验证软硬磁双相交换耦合作用的常用表征手段(包括退磁曲线及不可逆磁化率的分析、能谱仪、电子能量损失谱、三维原子探针等),并对交换耦合磁体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耦合磁体 软硬磁双相 性能 制备方法 表征
下载PDF
GdFeCo/TbFeCo磁超分辨磁光记录薄膜研究
14
作者 张约品 夏海平 +2 位作者 李佐宜 沈德芳 干福熹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76-1379,共4页
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GdFeCo/TbFeCo交换耦合两层薄膜,利用不同温度的克尔磁滞回线和VSM磁滞回线研究了读出层(GdFeCo)变温磁化方向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读出层从平面磁化转变为垂直磁化,交换耦合两层薄膜具有中心孔探测磁超分辨... 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GdFeCo/TbFeCo交换耦合两层薄膜,利用不同温度的克尔磁滞回线和VSM磁滞回线研究了读出层(GdFeCo)变温磁化方向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读出层从平面磁化转变为垂直磁化,交换耦合两层薄膜具有中心孔探测磁超分辨的基本性能.转变过程主要受饱和磁化强度(Ms)的影响,在GdFeCo的补偿温度附近,读出层的磁化强度较小,退磁场能也较小,在交换耦合的作用下,使读出层(GdFeCo)的磁化方向发生转变.磁化方向的转变在75℃~125℃的温度范围内变化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光记录 磁超分辨 交换耦合两层薄膜 磁化
下载PDF
晶化热处理条件对Nd_2(FeCo)_(14)B/α-Fe纳米复合材料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广兵 高汝伟 +3 位作者 陈伟 李卫 李岫梅 冯维存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1-512,共2页
 用熔体快淬和晶化处理的方法制备了Nd2(FeCo)14B/α Fe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晶化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d8Fe85.5Co2B4.5纳米复合材料的磁性能随热处理条件而变化,较高温度短时间比较低温度长时间热处理样品的...  用熔体快淬和晶化处理的方法制备了Nd2(FeCo)14B/α Fe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晶化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d8Fe85.5Co2B4.5纳米复合材料的磁性能随热处理条件而变化,较高温度短时间比较低温度长时间热处理样品的磁性能稍好一些,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熔体快淬 磁性能 交换耦合 晶化处理 永磁材料
下载PDF
Nd-Fe-B/FeCo多层纳米复合膜的结构和磁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敖琪 张瓦利 +1 位作者 张熠 吴建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5-1140,共6页
制备了Nd28Fe66B6/Fe50Co50多层纳米复合磁性薄膜,对溅射态和650℃退火处理15min试样的相成分分析和微结构的观察显示,溅射态薄膜呈非晶态,经650℃退火处理15min后,薄膜主要相成分为硬磁性Nd2Fe14B相和软磁性相FeCo(110)相.Nd2Fe14B相... 制备了Nd28Fe66B6/Fe50Co50多层纳米复合磁性薄膜,对溅射态和650℃退火处理15min试样的相成分分析和微结构的观察显示,溅射态薄膜呈非晶态,经650℃退火处理15min后,薄膜主要相成分为硬磁性Nd2Fe14B相和软磁性相FeCo(110)相.Nd2Fe14B相呈柱状,其易磁化c轴垂直于膜面,尺寸约10nm.在硬磁性相和软磁性相之间存在少量富Nd相和非晶态,富Nd相大小约7nm.磁性测量和分析表明,1)该系列薄膜退火态具有垂直于膜面的磁晶各向异性.2)对于固定厚度(10nm)层Nd-Fe-B和不同厚度(tFeCo=1—100nm)层FeCo多层纳米复合膜,剩磁随软磁相FeCo厚度的增加快速增加,而矫顽力则减小.当tFeCo=5nm时,最大磁能积达到200kJ/m3.3)硬磁相Nd-Fe-B层和软磁相FeCo层之间交换耦合导致剩磁和磁能积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B/FeCo多层纳米复合膜 交换耦合 磁各向异性
原文传递
A Study of Two-Phase Nanocrystalline Nd_(8.5)Fe_(75)Co_5Cu_1Zr_3Nb_1B_(6.5)Permanent Magnet
17
作者 倪建森 徐晖 +3 位作者 朱明原 李强 周邦新 董远达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1-403,共3页
Nanocrystalline Nd 8.5 Fe 75 Co 5Cu 1Zr 3Nb 1B 6.5 ribbons were prepared by melt spun (18 m·s -1 ) and subsequent heat treatment (670 ℃/4 min). Excellent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bonded m... Nanocrystalline Nd 8.5 Fe 75 Co 5Cu 1Zr 3Nb 1B 6.5 ribbons were prepared by melt spun (18 m·s -1 ) and subsequent heat treatment (670 ℃/4 min). Excellent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bonded magnet were achieved as follows: B r=0.68 T (6 8 kGs), J H c=620.3 kA·m -1 (7.8 kOe), ( BH ) max =74 kJ·m -3 (9 3 MGOe). The results of TEM photomicrographs confirm that the appearance of α Fe phase is earlier than that of Nd 2Fe 14 B phase during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The addition of Cu and Zr elements shows to be advantageous to the improvement of an intrinsic coercivity and squareness of hysteresis loop, as well as energy produ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materials exchange coupled two phase nanocrystalline bonded permanent magnet rare earths
下载PDF
不同结构Sm-Co/α-Fe薄膜体系磁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军 马建春 武国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5-249,共5页
根据微磁学模拟理论,设置交换耦合双层膜中的Sm-Co硬磁层和α-Fe软磁层薄膜总厚度各自保持不变,通过改变结构来研究其对磁化反转过程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双层膜变化到三层膜的过程中,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磁性能和磁化反转过程... 根据微磁学模拟理论,设置交换耦合双层膜中的Sm-Co硬磁层和α-Fe软磁层薄膜总厚度各自保持不变,通过改变结构来研究其对磁化反转过程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双层膜变化到三层膜的过程中,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磁性能和磁化反转过程;当结构优化为Sm-Co(10 nm)/α-Fe(5 nm)/Sm-Co(10 nm)三层膜时,最大磁能积和矫顽力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10~6A/m和856.05 k J·m^(-3)。此结论对高性能交换耦合类磁性薄膜的制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学模拟 交换耦合 矫顽力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稀土永磁材料制备及交换耦合作用
19
作者 赵宏滨 车如心 +1 位作者 王晓峰 高宏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81-8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EDTA和柠檬酸作为两种不同的络合剂,分别对复合相中成份Nd和Fe进行络合,再合并溶液后,加热成胶,利用乙二醇作为分散剂,选择适当的焙烧温度,经高温压片焙烧法使原来的独立的Fe2O3相和NdFeO3相产生交换耦合作用,从而达...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EDTA和柠檬酸作为两种不同的络合剂,分别对复合相中成份Nd和Fe进行络合,再合并溶液后,加热成胶,利用乙二醇作为分散剂,选择适当的焙烧温度,经高温压片焙烧法使原来的独立的Fe2O3相和NdFeO3相产生交换耦合作用,从而达到两相耦合的目的.利用X光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EM)对纳米晶的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差热量热仪(TG-DTG)和红外光谱分析仪(IR)对焙烧情况进行了分析.当热处理温度小于500℃时,样品存在复相NdFeO3/Fe2O3,薄片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Sδ为75.9 emu/g,内禀矫顽力Hc,j为6 400 oe,最大磁能积(BH)m ax为1.87MGoe,而粉末样品相应的比饱和磁化强度Sδ为75.6 mu/g,内禀矫顽力Hc,j为6 015 oe,最大磁能积(BH)m ax为1.52MG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络合剂 压片 交换耦合
下载PDF
C掺杂对L1_0-FePt/Fe交换耦合复合薄膜磁性的影响
20
作者 马建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97-800,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L1_0-FePt/[Fe/C]_n薄膜,并与L1_0-FePt/Fe双层膜磁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Fe/C]_n周期数固定时,薄膜的矫顽力随C层厚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C层厚度为1 nm时,矫顽力最低。另外,通过一系列硬磁层... 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L1_0-FePt/[Fe/C]_n薄膜,并与L1_0-FePt/Fe双层膜磁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Fe/C]_n周期数固定时,薄膜的矫顽力随C层厚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C层厚度为1 nm时,矫顽力最低。另外,通过一系列硬磁层掺C的[L1_0-FePt/C]_(10)/Fe5 nm多层膜中发现,掺入适当的C后,不但降低薄膜的矫顽力,而且可以改善晶粒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 0-FePt/Fe 交换耦合 磁性能 矫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