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trient Exchange and Regulation in Arbuscular Vlycorrhizal Symbiosis 被引量:30
1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147-1158,共12页
Most land plants form symbiotic associations with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i. These are the most common and widespread terrestrial plant symbioses, which have a global impact on plant mineral nutrition. The e... Most land plants form symbiotic associations with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i. These are the most common and widespread terrestrial plant symbioses, which have a global impact on plant mineral nutri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M symbiosis involves recognition of the two partners and bidirectional transport of different mineral and carbon nutrients through the symbiotic interfaces within the host root cells. Intrigu- ingly, recent discoveries have highlighted that lipids are transferred from the plant host to AM fungus as a major carbon source,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the transporter-mediated transfer of carbon, nitrogen, phosphate, potassium and sulfate, and present hypotheses pertaining to the potential regulatory mecha- nisms of nutrient exchange in AM symbiosis. Curr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n AM symbiosis research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buscular mycorrhizal symbiosis nutrient exchange regulatory mechanism
原文传递
Pb(Ⅱ) biosorption using chitosan and chitosan derivatives beads: Equilibrium, ion exchange and mechanism studies 被引量:20
2
作者 W. S. Wan Ngah S. Fatinath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38-346,共9页
The study examined the adsorption of Pb(II)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to chitosan, chitosan-GLA and chitosan-alginate beads. Several important parameters influencing the adsorption of Pb(II) ions such as initia... The study examined the adsorption of Pb(II)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to chitosan, chitosan-GLA and chitosan-alginate beads. Several important parameters influencing the adsorption of Pb(II) ions such as initial pH, adsorbent dosage and different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Pb(II) ions were evaluated. The mechanism involved during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explored based on ion exchange study and using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btained based on non–linear Langmuir isotherm for chitosan, chitosan-GLA and chitosan-alginate beads in single metal system were 34.98, 14.24 and 60.27 mg/g,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b(II) ions were reduced in the binary metal system due to the competitive adsorption between Pb(II) and Cu(II) ions. Based on the ion exchange study, the release of Ca2+, Mg2+, K+ and Na+ ion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dsorption of Pb(II) ions by all three adsorbents but only at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Pb(II) ions. Infrared spectra showed that the binding between Pb(II) ions and the adsorbents involved mostly the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ll three adsorbents showed satisfactory adsorption capacities and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efficient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Pb(II)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tosan and chitosan derivatives beads ion exchange mechanism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在钠钙硅酸盐玻璃中原位合成银纳米颗粒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修春 杜天伦 +2 位作者 HOFMEISTER Herbert DUBIEL Manferd 黄文旵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71-1375,共5页
采用离子交换结合热处理法,在商用钠钙硅酸盐平板玻璃中原位形成2~7 nm的银纳米颗粒.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银离子在玻璃中的扩散、还原和生长机理.结果表明:玻璃中同时存在... 采用离子交换结合热处理法,在商用钠钙硅酸盐平板玻璃中原位形成2~7 nm的银纳米颗粒.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银离子在玻璃中的扩散、还原和生长机理.结果表明:玻璃中同时存在2价和3价铁离子,2价铁离子的存在有利于银离子被还原成中性银原子.银原子在玻璃中成核并生长成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可以在离子交换时形成.提高热处理温度比延长热处理时间更有利于颗粒长大.特别当热处理温度高于玻璃转变温度时,出现Ostwald生长,导致银颗粒迅速长大,密度降低.大部分银纳米颗粒为十四面体单晶,少量为孪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银纳米颗粒 十四面体单晶 形成机理
下载PDF
芍药苷的电喷雾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董红娟 刘志强 +3 位作者 宋凤瑞 于湛 李惠琳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66-2069,共4页
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结合H/D交换方法,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对白芍药材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得到较好的质谱信息,且在正离子模式下,电喷雾质谱分析... 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结合H/D交换方法,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对白芍药材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得到较好的质谱信息,且在正离子模式下,电喷雾质谱分析的灵敏度更高.同时获得了其质谱裂解规律,为白芍中其它化合物的分析鉴定提供了有效的质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 H/D交换 裂解机理
下载PDF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类型、评价和建议 被引量:12
5
作者 姜超 邬志辉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85,共6页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当前的政策焦点。影响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内在机制包括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公民机制和文化机制。四种机制在运行效率、发挥作用的方向、主体的选择空间、行为的动力来源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四种机制也都存在一定的&...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当前的政策焦点。影响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内在机制包括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公民机制和文化机制。四种机制在运行效率、发挥作用的方向、主体的选择空间、行为的动力来源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四种机制也都存在一定的"合法性"质疑:行政机制中的校长教师能否"被安排"、市场机制中的校长教师能否"自由"选择、公民机制中的校长教师是否持有公民信念、文化机制中的校长教师应否取得文化认同。工作实践中需要充分利用每种机制的优势克服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交流 教师交流 交流机制:类型 评价 建议
下载PDF
领导-部属交换对领导和部属工作结果的双向影响机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仲理峰 周霓裳 +1 位作者 董翔 宋广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1-1050,共10页
首先回顾了领导-部属交换的定义及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然后,从双向、社会交换、跨文化和交换网络视角,论述了中国企业的领导-部属交换对领导和部属工作结果的双向影响机制研究:(1)从领导和部属双向视角,研究领导-部属交换对领导和部属... 首先回顾了领导-部属交换的定义及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然后,从双向、社会交换、跨文化和交换网络视角,论述了中国企业的领导-部属交换对领导和部属工作结果的双向影响机制研究:(1)从领导和部属双向视角,研究领导-部属交换对领导和部属工作结果的影响作用;(2)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探索领导-部属交换分别对领导和部属产生影响作用的内在过程和机制;(3)从跨文化和交换网络视角,考察中国企业的领导-部属交换对领导和部属产生影响作用的个体和组织条件。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研究假设。最后,指出了领导-部属交换对领导和部属工作结果的双向影响机制研究的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 部属交换 工作结果 社会交换 影响机制
下载PDF
“混合模式”——二板市场交易制度的未来取向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民源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5-70,共6页
科学合理的交易机制可以优化交易和定价行为 ,是二板市场有效运作和功能发挥的基石所在。本文试图通过对现行二板市场的两种交易制度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以探寻其固有的特征、运行规律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交易机制 二板市场 混合模式 竞价方式 做市商制度 证券市场
原文传递
人民币与港币汇率相互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心丹 傅 浩 胡明东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3-129,共7页
一个主权国家,两种法定货币(人民币和港币),这种制度安排在世界金融史上都是独特的,更进一步思考,这种安排的内在机理是什么?人民币和港币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如何相互影响?本文根据汇率决定的内在机理,提出人民币与港币汇率相互影响的六... 一个主权国家,两种法定货币(人民币和港币),这种制度安排在世界金融史上都是独特的,更进一步思考,这种安排的内在机理是什么?人民币和港币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如何相互影响?本文根据汇率决定的内在机理,提出人民币与港币汇率相互影响的六种机制或渠道,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 港币 汇率 传导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大数据架构的综合能源监控系统平台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芦博 袁富佳 +1 位作者 赵升月 王丹丹 《供用电》 2021年第5期64-69,共6页
为供能服务商、企业用户以及政府机构提供更好的综合能源信息服务至关重要,因此越来越多的能源大数据中心已启动建设和运营,以促进广泛的数据汇聚融通、共享交换和大数据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架构的综合能源监控系统平台设计方案... 为供能服务商、企业用户以及政府机构提供更好的综合能源信息服务至关重要,因此越来越多的能源大数据中心已启动建设和运营,以促进广泛的数据汇聚融通、共享交换和大数据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架构的综合能源监控系统平台设计方案。首先,梳理了综合能源监控系统平台的需求及架构设计;其次,分析了综合能源监控系统平台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海量数据的建模和存储、数据监测和质量提升、数据共享交换流程机制等,实现大数据情况下的高效应用;最后,通过综合能源监控系统平台的核心功能的开发,以及在我国多个省市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验证了所提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 电力系统 大数据分析 系统平台 交换机制
下载PDF
Effects of soil drought stress on photosynthetic gas exchange trait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n Forsythia suspensa 被引量:10
10
作者 Ying Lang Ming Wang +1 位作者 Jiangbao Xia Qiankun Zhao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45-53,共9页
To clarify the changes in plant photosynthesis and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ose responses to gradually increasing soil drought stress and reveal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otosynthesis and soil moisture,soil ... To clarify the changes in plant photosynthesis and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ose responses to gradually increasing soil drought stress and reveal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otosynthesis and soil moisture,soil water conditions were controlled in greenhouse pot experiments using 2-year-old seedlings of Forsythia suspensa(Thunb.) Vahl. Photosynthetic gas exchange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variable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under 13 gradients of soil water content.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 stomatal conductance(gs), and water-use efficiency(WUE) in the seedlings exhibited a clear threshold response to the relative soil water content(RSWC). The highest PNand WUEoccurred at RSWCof51.84 and 64.10%, respectively. Both PNand WUEwere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s at 39.79% B RSWCB 73.04%. When RSWCdecreased from 51.84 to 37.52%,PN, gs, and the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marked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rought stress; the corresponding stomatal limitation(Ls)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and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 also tended to increase, indicating that within this range of soil water content, excessive excitation energy was dispersed from photosystem II(PSII) in the form of heat, and the reduction in PNwas primarily due to stomatal limitation.While RSWCdecreased below 37.5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the maximal quantum yield of PSII photochemistry(Fv/Fm) and the effective quantum yield of PSII photochemistry(UPSII), photochemical quenching(qP), and NPQ; in contrast, minimal fluorescence yield of the dark-adapted state(F0) increased markedly. Thus,the major limiting factor for the PNreduction changed to a nonstomatal limitation due to PSII damage. Therefore, an RSWCof 37.52% is the maximum allowable water deficit for the normal growth of seedlings of F. suspensa, and a water content lower than this level should be avoided in field soil water management. Water contents should be maintained in the range of 39.79% B RSWCB 73.04%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Gas exchange Photosynthetic rate Soil water deficit Stomatal mechanism Water-use efficiency
下载PDF
Mechanism of Cd(II) adsorption by macrofungus Pleurotus platypus 被引量:10
11
作者 R.Vimala Nilanjana Da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88-293,共6页
The mechanism of Cd(Ⅱ) uptake by the dead biomass of macrofungus Pleurotus platypu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different chemical and instrumental techniques. Sequential removal of cell wall components of the biosorben... The mechanism of Cd(Ⅱ) uptake by the dead biomass of macrofungus Pleurotus platypu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different chemical and instrumental techniques. Sequential removal of cell wall components of the biosorbent revealed that structural polysaccharides play a predominant role in the biosorption of Cd(Ⅱ).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fitted well with the pseudo second-order model suggested that the adsorption of Cd(Ⅱ) on P. platypus involved a chemisorption proces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of the cadmium exposed biomass confirmed the deposition of the metal mainly in the metal loaded biosorbent confirmed the participation of-OH, - the cell wall.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f NH and C-O-C groups in the uptake of Cd(Ⅱ).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is of the biosorbent before and after metal uptake revealed that the main mechanism of adsorption was ion-exchange. The effectiveness of CaCl2 in the desorption of cadmium perhaps suggested the exchange of Ca^2+ with Cd(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SORPTION mechanism ion-exchange Pleurotus platypus macrofungus CADMIUM
原文传递
河流潜流带和潜流交换时空变异特征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光东 张潇 鲁程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0-107,共8页
非均质性和时变性是潜流带和潜流交换的基本属性,潜流带和潜流交换时空变化特征的定量识别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综合管理、流域水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以及对河流健康生态系统的维持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分析和掌握其规... 非均质性和时变性是潜流带和潜流交换的基本属性,潜流带和潜流交换时空变化特征的定量识别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综合管理、流域水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以及对河流健康生态系统的维持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分析和掌握其规律特征,对国内外近20a来的河流潜流带和潜流交换时空变异特征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阐述了潜流带和潜流交换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潜流带和潜流交换时空变异特征的影响机理;最后,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针对潜流带时空变异规律的下一步研究工作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交换 河流潜流带 时空变异特征 影响机理 定量识别
下载PDF
马钱苷的电喷雾串联质谱及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莉莉 刘志强 +3 位作者 闫存玉 宋凤瑞 刘淑莹 祝建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332-336,共5页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研究马钱苷的质谱碎裂机理,探讨其碎裂方式,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及SORI-CID高分辨率、高质量准确度对其碎裂机理进行验证研究。采用H/D交换和串联质谱的方法,发现马钱苷羟基上...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研究马钱苷的质谱碎裂机理,探讨其碎裂方式,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及SORI-CID高分辨率、高质量准确度对其碎裂机理进行验证研究。采用H/D交换和串联质谱的方法,发现马钱苷羟基上的活泼氢在质谱中性碎片丢失过程中较易被转移,表现出较大的化学活性。通过加入特定的Na+和Li+等碱金属离子,极大地提高了马钱苷化合物质谱分析的灵敏度,获得了更多的结构信息,建立了马钱苷化合物质谱鉴定和分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苷 电喷雾质谱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HID交换 碎裂机理
下载PDF
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过程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瑞仙 张广轶 《现代情报》 CSSCI 2020年第10期52-61,共10页
[目的/意义]本文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过程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为该主题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过程]利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内涵与特征、过程、机理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推断知识交流效率的表... [目的/意义]本文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过程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为该主题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过程]利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内涵与特征、过程、机理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推断知识交流效率的表现形式,引入经济学中的效率测度方法识别知识交流效率评价指标。[结果/结论]构建以知识交流组成要素、交流动因、交流机制、交流效果为核心的内部机理模型,社区成员在知识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发帖、评论、浏览以及再评论等数量是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量化评价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虚拟社区 知识交流 机理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低品位磷钾矿与磷酸共浸提取磷和钾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雪飞 王为国 王存文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用反浮选法预处理磷钾矿,使得磷和钾的品位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建立磷钾矿与磷酸共浸反应体系,将低温磷酸酸解反应与中温离子交换反应分开进行,考察了影响该体系钾溶出率的各种因素。用过0.074 mm标准筛的磷钾矿为原料,最适宜反应条件为... 用反浮选法预处理磷钾矿,使得磷和钾的品位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建立磷钾矿与磷酸共浸反应体系,将低温磷酸酸解反应与中温离子交换反应分开进行,考察了影响该体系钾溶出率的各种因素。用过0.074 mm标准筛的磷钾矿为原料,最适宜反应条件为:酸解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 d,磷酸(24.56%)用量12 mL(/3 g磷钾矿);离子交换反应温度250℃,反应时间3 h,此时磷和钾的溶出率都可以达到95%以上。探讨了各阶段的反应机理,并对主要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浮选 磷钾矿 离子交换 反应机理 热力学
下载PDF
Alkylation mechanism of benzene with 1-dodecene catalyzed by Et_3NHCl-AlCl_3 被引量:8
16
作者 QI GuoPeng 1,JIANG Feng 1,SUN XueWen 2 & ZHAO SuoQi 2 1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eavy Oil Processing,Petroleum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2249,China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1101-1106,共6页
The isotope exchange method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of ionic liquid in alkylation of benzenes with olefins.It is proposed that alkylation was induced by the Lewis acid AlCl3 which attracted... The isotope exchange method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of ionic liquid in alkylation of benzenes with olefins.It is proposed that alkylation was induced by the Lewis acid AlCl3 which attracted π electrons of 1-dodecene to shift toward 1-carbon,thus forming a carbonium ion.The carbonium ion further reacted with benzenes to form a complex.Due to unstabilit of the complex,a deuterated ring proton was transferred into an electronegative 1-carbon of the side chain to substitute for the AlCl3,accordingly 2-phenyldodecane was gene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IC liquid ALKYLATION mechanism deuteriobenzene ISOTOPE exchange method
原文传递
UV-B辐射增强与O_3胁迫对冬小麦光合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有飞 张金恩 +6 位作者 吴荣军 刘瑞娜 赵泽 胡程达 徐卫民 赵春霞 姚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23-3032,共10页
为探明UV-B和O3复合胁迫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开展了UV-B和O3单因子及其复合的大田开顶式气室(OTC)试验(CK,自然空气和UV-B辐射强度;T1,O3含量100 nmol.mol-1±9 nmol.mol-1;T2,UV-B辐射强度相对CK增加10%~10.9%;T3,复合处理组)... 为探明UV-B和O3复合胁迫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开展了UV-B和O3单因子及其复合的大田开顶式气室(OTC)试验(CK,自然空气和UV-B辐射强度;T1,O3含量100 nmol.mol-1±9 nmol.mol-1;T2,UV-B辐射强度相对CK增加10%~10.9%;T3,复合处理组),利用LCpro+光合仪和DIVING-PAM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不同生育期冬小麦(扬麦16)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T1、T2和T3处理冬小麦的Pn、Gs、Tr、Pm和Ik较CK均显著下降,但T3与T1和T2之一或两者在大部分生育期均无显著差异.T2对冬小麦气孔开放和蒸腾作用的抑制程度显著大于T1,而在拔节期T1的Gs和Tr还较CK均显著增加;在整个生育期T1对冬小麦暗呼吸作用(Rd)均有促进,而T2、T3的Rd在大部分时期与CK无差异.T1和T2的Fv/Fm只在孕穗期显著下降,T3除拔节期外均显著低于CK;而T1、T2和T3处理的qP较CK均显著下降,且降幅满足T3>T1>T2.T1、T2和T3处理的NPQ、Y(NPQ)和Y(NO)较CK显著增加,最大增幅满足T3>T1>T2,其中T1和T2的NPQ在灌浆期转而较CK显著下降,而T3的NPQ在扬花期之后即显著下降,且T3的降幅显著大于T1和T2.T1、T2和T3处理的Y(Ⅱ)较CK均显著下降,且降幅满足T3>T1>T2.由此可见,UV-B和O3单因子及其复合胁迫下,冬小麦的气体交换能力、潜在光合能力和光合活性显著下降,光保护机制受到破坏,光能向调节性尤其是向非调节性热耗散的方向分配的比例显著增加,导致冬小麦受到UV-B和过剩光能、O3和过剩光能的双重伤害,并且UV-B和O3对PSⅡ的光保护机制和光能分配存在较为明显复合效应,但复合效应小于两者单独作用时负效应的累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气体交换 光合活性 光保护能力 光能分配
原文传递
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对水体F^-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章萍 杨陈凯 +2 位作者 马若男 汤庆子 吴代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9-187,共9页
以碳纳米管(CNT)和羟基磷灰石(HAP)为原料,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CdH)复合材料.利用XRD、FTIR、SEM与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其结构形貌,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CdH对氟离子(F^-)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室温下,CdH对F^-的... 以碳纳米管(CNT)和羟基磷灰石(HAP)为原料,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CdH)复合材料.利用XRD、FTIR、SEM与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其结构形貌,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CdH对氟离子(F^-)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室温下,CdH对F^-的吸附容量为11.05mg/g,明显高于HAP(5.02mg/g).吸附动力学模型、Weber^-Morris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结果表明, F^-在CdH表面进行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并且颗粒内部扩散起主要作用.pH值为6时有利于CdH对F^-的去除.此外,结合反应前后固样XPS分析可知Cd H对F^-的吸附机制主要为离子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羟基磷灰石 脱氟 离子交换
下载PDF
科技期刊学术交流作用的实现与拓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宇文高峰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8-200,203,共4页
在分析科技期刊学术交流的机制与模式基础上,对科技期刊学术交流的实现进行探讨,认为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从作者投稿开始,通过编辑审稿和加工过程、出版发行和构建科技期刊与专题学术会议等多渠道... 在分析科技期刊学术交流的机制与模式基础上,对科技期刊学术交流的实现进行探讨,认为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从作者投稿开始,通过编辑审稿和加工过程、出版发行和构建科技期刊与专题学术会议等多渠道和模式进行学术交流和传播,从而实现科技期刊学术交流传播的职能和作用,并能够通过构建刊会互动机制和基于作者、读者群专业爱好和研究方向的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推送,能够有效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和传播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学术交流作用 机制与实现
原文传递
科研知识交流中信息规避行为模型构建 被引量:7
20
作者 巩洪村 邓三鸿 曹高辉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06,共11页
【目的/意义】探索科研工作者在科研知识交流中信息规避行为规律,为提高科研知识交流效率,优化科研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主题分析的方法对26名高校学生的半结构化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构建科研知识交流中信息规避行为... 【目的/意义】探索科研工作者在科研知识交流中信息规避行为规律,为提高科研知识交流效率,优化科研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主题分析的方法对26名高校学生的半结构化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构建科研知识交流中信息规避行为的过程机制模型和影响机理模型。【结果/结论】科研知识交流中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情感因素、认知因素、社会影响、生理因素、人格特质、信息因素和环境条件。信息过载、信息兴趣、信息相似性和资源可用性通过消极情绪和应对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信息规避,而主观规范、感知信息信任和表达可行度对信息规避行为有直接驱动作用;信息规避策略包括部分规避和完全规避两种,以部分规避为主;信息规避行为主要对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产生消极影响。【创新/局限】清晰阐明了科研知识交流中信息规避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前因后果,讨论了多维关键因素参与的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机理,但样本类型较为单一,未进行定量化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知识交流 信息规避 过程机制 影响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