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金融业利润过高了吗--基于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的分析与实证证据 被引量:18
1
作者 文书洋 牟爽 刘锡良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106,共12页
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近年来,关于金融业高利润的争论颇多,中国金融业的利润是否过高?学界尚无评价标准。本文从文献和经济现象出发,提出判断金融业利润是否过高的关... 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近年来,关于金融业高利润的争论颇多,中国金融业的利润是否过高?学界尚无评价标准。本文从文献和经济现象出发,提出判断金融业利润是否过高的关键是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利润平均化的过程中,金融资本在各行业间的择优投资行为,以及资本的不完全流动,共同导致了金融业的高利润。金融业参与实体产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帮助实体产业提高价值创造效率,并分享利润,但如果分享的份额过高,则会影响产业资本积累,阻碍经济发展。2007年至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表明,中国金融业的利润占比与经济增长速度呈显著负相关,金融业分享的利润过高,已经达到了损害经济增长的程度。健全金融行业内部的竞争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关注产业发展、重视长远利益,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业利润 经济发展 过度金融化
原文传递
过度金融化及其资源错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文溥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31,共10页
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西方国家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迹象。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我国也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苗头,一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的总体规模已相对较大;二是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负相关关系。本文通过... 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西方国家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迹象。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我国也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苗头,一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的总体规模已相对较大;二是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负相关关系。本文通过门限模型进行定量估算,发现当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62%后,我国即表现出了过度金融化的现象。过度金融化将通过扭曲资本配置、劳动力配置和企业决策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我国过渡金融化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金融化 脱实向虚 虚拟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门限模型 金融监管 资本配置 资源错配 金融危机 系统性金融风险 民营企业融资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下载PDF
政府审计能抑制国有企业“脱实向虚”吗?——基于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梁思源 郑田丹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8-122,共15页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于中国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不断上升的背景,文章以2008—2020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过度金融化的视角考察政府审计对国有...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于中国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不断上升的背景,文章以2008—2020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过度金融化的视角考察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显著抑制国有企业的过度金融化水平。政府审计的威慑力度与揭示力度越大,对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通过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抑制国有企业“脱实向虚”;在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国有企业样本中,政府审计的抑制作用更强。文章从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的视角拓展了政府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对于优化国有企业资产配置、完善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丰富了企业金融化的相关文献,为微观企业“脱实向虚”的监管与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过度金融化 国有企业 金融风险
原文传递
中央环保督察与企业过度金融化:资本逐利抑或环境治理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琪 王佳敏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100,共13页
中央环保督察是近年来我国环保领域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环境治理效力,而且也会对微观企业的资源配置决策产生影响。基于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过度金融... 中央环保督察是近年来我国环保领域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环境治理效力,而且也会对微观企业的资源配置决策产生影响。基于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过度金融化具有抑制作用。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提高企业绿色投资进而会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高、高管无公职经历的企业以及处在公众环境关注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更强。经济后果检验表明,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提升了企业绩效。研究结论探析了宏观环境政策对微观企业资源配置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对实现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环保督察 过度金融化 资本逐利 环境治理 多期双重差分
下载PDF
防范过度金融化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效路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邓宇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2,共14页
理论与实证表明,金融过快发展、偏离实体经济以及金融过度投机等将会引发经济金融危机,乃至社会危机。防止过度金融化问题对于促进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社会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认为,现代经济金融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过度金融化现象,既是... 理论与实证表明,金融过快发展、偏离实体经济以及金融过度投机等将会引发经济金融危机,乃至社会危机。防止过度金融化问题对于促进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社会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认为,现代经济金融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过度金融化现象,既是金融理论创新不足、金融结构缺陷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经济金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欧美与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的过度金融化问题既有经济金融自由化思想发展的因素,也反映了金融体系建设不健全和金融发展不均衡。从国际比较看,分析中国的过度金融化问题,应充分认识到中国现代金融起步比较晚,金融体系建设还处于成长发展阶段,而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吸纳了发达国家数百年的金融理论和实践,期间必然存在不相适应、不匹配等问题,这也折射了迫切需要建立中国独立自主的经济金融理论范式的重要性。本文认为,针对中国存在的过度金融化现象和趋势,既要考虑金融过度发展的危害,也要考虑金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不利影响,从金融政策制度、金融监管以及金融机构治理等多维度谋划有效路径,构建与经济总量规模、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相匹配的现代中国金融体系,推动中国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未来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应立足本国国情,坚持走独立自主的金融发展道路,吸取欧美、新兴市场国家过度金融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健康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金融化 金融自由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杠杆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风险防范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高管激励与企业过度金融化:路径机制与实证考察
6
作者 徐美玲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9期47-53,共7页
近年来,我国企业为获取超额收益而过度配置金融资产,导致金融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出现企业过度金融化现象。高管激励作为一种中长期激励机制,能够弱化股东与高管的利益冲突,影响企业过度金融化水平。为此,以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 近年来,我国企业为获取超额收益而过度配置金融资产,导致金融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出现企业过度金融化现象。高管激励作为一种中长期激励机制,能够弱化股东与高管的利益冲突,影响企业过度金融化水平。为此,以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高管激励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路径机制并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高管激励能显著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的行为,股权集中度会弱化上述负相关关系,同时非国有企业的抑制效果比国有企业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激励 过度金融化 实证考察
下载PDF
管理层持股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郑丽雅 易宪容 Safi Adnan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3-189,共7页
非金融企业产业空心化、金融热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凸出的结构性矛盾。以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非金融公司数据为样本,以企业过度投资金融产品为出发点探究管理层持股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显著... 非金融企业产业空心化、金融热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凸出的结构性矛盾。以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非金融公司数据为样本,以企业过度投资金融产品为出发点探究管理层持股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显著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具体而言,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会增强管理层主人翁意识,降低企业杠杆率,优化投资效率,进而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差异性分析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企业分析师关注水平较低、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投资机会较少的企业中尤为明显。因此,应差异化对待企业金融化行为,完善企业外部监管体系,引导实体企业回归主营业务,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金融化 管理层持股 实体经济 公司治理效率
原文传递
国家审计能够抑制地方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吗?—来自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8
作者 上官泽明 李昕柔 《当代会计评论》 2022年第2期119-136,共18页
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是国家审计在抑制经济脱实向虚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可以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本文在对地方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和未过度金融化进行甄别的基础上,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 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是国家审计在抑制经济脱实向虚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可以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本文在对地方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和未过度金融化进行甄别的基础上,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可以有效抑制地方国有企业的过度金融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减少政府干预是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抑制地方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的重要机制;当外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好时,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对过度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对于完善审计管理体制、促进地方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 政府干预 地方国有企业 过度金融化
原文传递
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兼论过度金融化识别与治理 被引量:35
9
作者 刘立夫 杜金岷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2-136,共15页
文章利用2008-2019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数据,对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价值影响效应与企业金融化水平有关,当企业金融化水平较低时,金融化对企业价值产生正面影响;当企业金融化水平过度时,金融... 文章利用2008-2019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数据,对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价值影响效应与企业金融化水平有关,当企业金融化水平较低时,金融化对企业价值产生正面影响;当企业金融化水平过度时,金融化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表现为“倒U型”关系。特别的,将企业按照产权属性和行业属性进行分组,研究不同企业的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可以看出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也表现出异质性。另外,采用局部调整模型估算企业金融化的适度水平发现:企业金融化的适度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企业之间相差较大,会随着企业个体的差异及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对过度金融化治理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改善来治理企业过度金融化问题,促使企业金融化保持在适度水平上,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企业价值 适度水平 过度金融化治理
下载PDF
金融体系发展、金融结构深化与经济增长——基于63个国家样本的面板协整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罗文波 张祖国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42,共11页
本文利用25个0ECD国家与38个转型国家两个样本组1990~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OECD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支持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负向相关,银行对私人部门信贷与股票市场发展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发展... 本文利用25个0ECD国家与38个转型国家两个样本组1990~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OECD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支持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负向相关,银行对私人部门信贷与股票市场发展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发展对金融资本的依赖程度高于发达国家,金融结构深化存在"溢出效应"。但过分采取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扩张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具有不可持续性;在银行信贷市场化的同时政府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其中不仅仅包括银行信贷错配的问题,还需提防可能出现的导致对生产领域资本形成产生挤出效应的"过度金融"现象。在我国资本存量不甚丰富、市场化效率仍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经济环境下,利用扩大银行信贷规模而获取规模报酬递增优势的做法并不现实,政府必须注意银行信贷行政配置与市场化手段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资本错配 过度金融化
下载PDF
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与实体经济发展——兼论金融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樊光义 张协奎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55,共21页
推动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举措。文章借鉴樊纲等学者的市场化指数测度框架,构建了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指数,运用1999-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房地产为第一视角实证... 推动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举措。文章借鉴樊纲等学者的市场化指数测度框架,构建了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指数,运用1999-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房地产为第一视角实证检验了房地产市场化改革、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显著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在房地产拉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体上金融支持对房地产市场化改革驱动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但这一正向调节效应在金融发达地区并不适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反而抑制了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且限购限贷等行政限制类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负向调节效应。文章的研究不仅为现有关于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揭示了宏观经济“脱实向虚”风险的内在动因,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房住不炒”定位,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化 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过度支持 要素市场化配置
下载PDF
管理者短视行为如何扭曲了实体企业资产配置——基于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新光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0-48,共9页
实体企业作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近年来出现了金融资产过度配置的迹象,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文章以2006—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建构出管理者短视行为指标,并实证... 实体企业作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近年来出现了金融资产过度配置的迹象,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文章以2006—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建构出管理者短视行为指标,并实证检验了管理者短视行为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过度配置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短视行为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过度配置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础上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管理者短视行为对企业金融资产过度配置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降低企业治理水平来实现。异质性检验表明,管理者短视行为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过度配置的抑制作用在民营企业、高冗余资源与管理层具有金融背景的情境下更为明显。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管理者短视行为的相关研究,为推动实体企业资产良性配置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与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短视行为 金融资产过度配置 机制分析 异质性检验
下载PDF
金融支持过度、房地产价格泡沫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以京、津、沪、渝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柏杰 冯宗宪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8-57,共10页
从金融支持的视角出发,利用我国2006~2011年的数据从全国层面和京津沪渝等省际层面研究发现,全国房价趋于合理,但京津沪的房价泡沫严重,这与我国的金融支持过度密切相关;货币政策工具对房价作用的有效性在全国层面上表现明显,但对京津... 从金融支持的视角出发,利用我国2006~2011年的数据从全国层面和京津沪渝等省际层面研究发现,全国房价趋于合理,但京津沪的房价泡沫严重,这与我国的金融支持过度密切相关;货币政策工具对房价作用的有效性在全国层面上表现明显,但对京津沪的作用不显著,说明对于房价泡沫除了要控制金融支持过度外还要控制非理性泡沫,更要防止紧缩货币政策对房价的过度挤压,避免刺穿泡沫给实体经济带来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支持过度 房地产价格泡沫 货币政策有效性
原文传递
金融危机下对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过度的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阈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华荣 陈伟雄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6-72,共7页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经济学理论界对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审视和反思。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对国际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过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是金...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经济学理论界对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审视和反思。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对国际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过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是金融创新过度的根本原因,新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政府管制不力是金融创新过度的客观条件,金融创新过度导致的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资本家贪婪的本性是金融创新过度的直接原因,进而揭示了金融创新过度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内在必然性。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未过时,我们应结合国内外经济的新发展,开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过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下载PDF
金融过度:金融危机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凌云 余维彬 《金融评论》 CSSCI 2014年第5期115-122,126,共9页
次贷危机以来,学界开始关注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发展的问题。本文基于"金融过度"这一理论概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金融过度发展会促使金融系统过度承担风险,并增强金融危机的传染性,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会破坏金融系... 次贷危机以来,学界开始关注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发展的问题。本文基于"金融过度"这一理论概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金融过度发展会促使金融系统过度承担风险,并增强金融危机的传染性,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会破坏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并进而妨碍经济增长。本文对发达经济体的实证考察表明,金融过度发展确实容易诱发金融危机。为应对金融过度问题,应保持合理均衡的金融发展速度,采用反周期的金融监管手段,并且货币政策不应对资产价格做出直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过度 金融危机 金融压力指数
原文传递
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程投资控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俊莲 郭卫庆 《山西建筑》 2011年第2期226-227,共2页
以某新建项目为依托,分析了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算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投资控制措施,解决了项目的超概算问题,实现了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政府投资项目 超概算 投资控制
下载PDF
工业建设项目超概算控制机制浅探
17
作者 胡克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年第5期141-142,共2页
分析了我国目前工业建设项目超概算的原因及危害性,提出了在市场机制下形成工业建设项目超概算内外控制机制的思路。
关键词 工业建设项目 控制机制 超概算现象 原因 中国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信念与金融支持过度——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一个博弈论分析 被引量:39
18
作者 周京奎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9,共7页
本文在一个不对称信息框架下分析了银行和房地产投资者之间的行动选择,认为在单重博弈中,只要房地产市场没有出现太糟糕的事情,提供金融支持是银行的最优选择。在多重博弈中,双方将根据对方过去的行动来更新自己的信念。在借款人不良贷... 本文在一个不对称信息框架下分析了银行和房地产投资者之间的行动选择,认为在单重博弈中,只要房地产市场没有出现太糟糕的事情,提供金融支持是银行的最优选择。在多重博弈中,双方将根据对方过去的行动来更新自己的信念。在借款人不良贷款行为对银行的收益影响足够小的情况下,借款人采取信誉低的行动,银行采取金融支持力度高的行动,将是多重博弈的均衡解。在银行存在沉没成本的情况下,这种均衡在短期内也没有被改变,直接推动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然而,在长期内这种均衡会因为参与者对市场景气的信心发生逆转而被打破,最终的均衡将是借款人采取信誉低的行动,银行采取金融支持力度低的行动,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信念 金融支持过度 房地产泡沫
原文传递
论国有银行金融风险的深层原因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敏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7-17,共11页
本文从建立金融风险分析的视角基点,即三种行为主体(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准经济人”的假设入手,运用博弈论思考方法,以考察人的行为为主线分析了地方政府经济诱导、政策派生,策应说服、强行于预的什锦僭越行... 本文从建立金融风险分析的视角基点,即三种行为主体(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准经济人”的假设入手,运用博弈论思考方法,以考察人的行为为主线分析了地方政府经济诱导、政策派生,策应说服、强行于预的什锦僭越行为;国有企业以礼攻心、误导隐藏、以动制静、借助外权的僭越行为;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粗放扩张、秩规替换、邀功饰忧、情感选择的僭越行为。进而从体制环境、人文思想等层面较深刻地揭示了国有银行金融风险之综合归因,即缺少明确的金融产权规范;行政性授权参与约束乏力;参与金融交易设权寻租;非理性渗入道德约束;不良行为“回归”风险。最后指出寻求制度上的分工合作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银行 金融博弈 僭越行为 金融风险 深层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