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9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 被引量:108
1
作者 陆林 凌善金 +1 位作者 焦华富 杨兴柱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6-694,共9页
古时徽州景色秀美、地形闭塞 ,是历史上因战乱等原因中原人口三次南迁的重要迁徙地。南迁人口不乏世家大族 ,他们聚族而居、举族迁居在徽州境内形成众多的古村落。中原人口三次南迁至晚清 ,徽州古村落经历了形成期、稳定发展期、勃兴鼎... 古时徽州景色秀美、地形闭塞 ,是历史上因战乱等原因中原人口三次南迁的重要迁徙地。南迁人口不乏世家大族 ,他们聚族而居、举族迁居在徽州境内形成众多的古村落。中原人口三次南迁至晚清 ,徽州古村落经历了形成期、稳定发展期、勃兴鼎盛期和衰落期。徽州古村落鼎盛期的经济基础是徽商 ,在徽商的支持下形成许多至今仍有影响力的古村落 ,晚清徽商失势徽州古村落趋于衰落。呈坎、棠樾、宏村和西递 4处典型古村落的发展验证了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与演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古村落 演化过程 演化机理
下载PDF
情报服务迈向3.0时代 被引量:100
2
作者 吴晨生 李辉 +2 位作者 付宏 张惠娜 侯元元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共7页
文章以科技情报服务为切入点,基于科技情报服务演进历程提出了"情报3.0"概念。从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情报信息源的数据全息化、情报分析的方法集成化、情报生产的技术智能化以及情报推送的服务全纳化4个方面探讨了情报3.0的... 文章以科技情报服务为切入点,基于科技情报服务演进历程提出了"情报3.0"概念。从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情报信息源的数据全息化、情报分析的方法集成化、情报生产的技术智能化以及情报推送的服务全纳化4个方面探讨了情报3.0的主要特征,并从以"情报即服务"为核心理念的协同服务能力、智能计算能力、预测预警能力以及平行控制能力4个方面阐述了情报3.0时代科技情报机构主要服务能力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情报 情报服务 情报3.0 特征 演进过程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调整与城市规模新格局 被引量:91
3
作者 方创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4-686,共13页
城市发展方针是指导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把握城市发展大局与方向的总体纲领。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方针来指导,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城市发展方针是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调整的,因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城市发展方针是指导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把握城市发展大局与方向的总体纲领。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方针来指导,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城市发展方针是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调整的,因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对中国近60多年来城市发展总体方针演变过程与指导效果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中国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局限性,包括现行城市发展方针与国家城市发展的客观现实不相符合,缺少对城市化重点地区'城市群'的基本表述,对大、中、小城市的划分标准不尽合理,现行城市发展方针指导下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与行政区划不相协调等。最后提出了调整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建议方案,重新划分大、中、小城市的规模标准,将中国城市划分为超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规模≥1000万人)、特大城市(介于500万~1000万人)、大城市(介于100万~500万人)、中等城市(介于50万~100万人)、小城市(介于10万~50万人)、小城镇(【10万人)共六个规模等级标准;将新形势下中国城市发展方针调整为:引导发展城市群,严格控制超大和特大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鼓励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形成城市群与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国家城市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将形成由20个城市群、10个超大城市、20个特大城市、150个大城市、240个中等城市、350个小城市和19000个小城镇组成的6级国家城市规模结构新体系;重新构建建制市的设市标准,尝试建立民族自治市;鼓励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把其作为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的首选地,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方针 演变过程 局限性 调整方案 城市规模新格局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创业教育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88
4
作者 王占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8,113,共9页
系统研究中国创业教育的演进历程是从根本上廓清现实存在的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模糊认识的重要途径。中国创业教育发端于1988年,直接榫接创造教育,是本土创造而不是"舶来品";中国创业教育的"六年研究"具有深远的国际背... 系统研究中国创业教育的演进历程是从根本上廓清现实存在的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模糊认识的重要途径。中国创业教育发端于1988年,直接榫接创造教育,是本土创造而不是"舶来品";中国创业教育的"六年研究"具有深远的国际背景,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验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始于1997年,政策导向经历了从"以创带就"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拓展;展望未来,"面向全体"是主流趋势,形成"三位一体、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实现"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化"是纵深发展的关键,在体制机制、师资队伍、社会资源方面构建系统化协同推进的支持体系是实现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创业教育 演进历程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勉略缝合带构造变形与造山过程 被引量:76
5
作者 李三忠 张国伟 +2 位作者 李亚林 赖绍聪 李宗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9-483,共15页
秦岭晚古生代以来造山过程中的构造变形研究对建立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的最终拼合过程尤为重要。为此,选择勉略带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对其物质组成、几何学结构、变形序列、运动学和动力学作了系统解剖,认为:勉略带是有一定宽度、... 秦岭晚古生代以来造山过程中的构造变形研究对建立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的最终拼合过程尤为重要。为此,选择勉略带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对其物质组成、几何学结构、变形序列、运动学和动力学作了系统解剖,认为:勉略带是有一定宽度、由一定实体组成的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它包括不同时代、不同构造背景、不同起源的一系列构造岩片,如:基底岩片组、洋壳岩片组、岛弧岩片组、碰撞构造沉积楔形体、大陆边缘岩片组,它们被一系列的北倾南冲的断裂分割。勉略带康县—高川段的北倾南冲逆冲断裂和勉略带北部南倾北冲的逆冲断裂组合成为现今不对称的正花状几何学结构,但勉略带的北界状元碑断裂和南界康县—略阳断裂走滑特征明显。结合勉略带邻区的构造特征,分别对带内重要断裂及岩片的构造解析表明,除主造山前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外,可将勉略带构造变形序列及演化历程总体归纳为三大阶段:俯冲变形阶段、主造山碰撞变形阶段和陆内造山调整变形阶段,并对不同变形阶段的时限、变形特征、运动学和动力学分别作了描述,最后针对该区复杂的楔入、挤出(逃逸)、走滑、逆冲过程,提出了一个统一的动力学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勉略缝合带 构造变形 造山过程 古生代 几何学结构
下载PDF
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的主题分析与演化过程——基于文本挖掘的视角 被引量:81
6
作者 张宝建 李鹏利 +2 位作者 陈劲 郭琦 吴延瑞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31,共17页
政策文本内容深度挖掘有助于梳理政策演变轨迹并客观剖析政策与实践存在的脱节问题。基于学术界对科技创新政策整体性、系统性把握不足,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我国1996-2017年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典型文本数据进行分析。通过Rwordseg技术提取... 政策文本内容深度挖掘有助于梳理政策演变轨迹并客观剖析政策与实践存在的脱节问题。基于学术界对科技创新政策整体性、系统性把握不足,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我国1996-2017年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典型文本数据进行分析。通过Rwordseg技术提取关键词、构建关系矩阵。据此,采用K-means聚类将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按内容和性质进行主题分析。其中,内容聚类结果包含八类政策主题,性质聚类结果包含三类政策主题。进一步地,采用多层多维交叉视角分析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演化过程,结合科技创新实践报告,对政策文本的有效性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内容、性质和效力政策在科技创新发展的各阶段表现出差异性和失配特征,据此凝练出政策演化规律,并提出了政策完善的针对性建议。研究结果能够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理论完善形成有益补充,同时为国家科技创新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主题分析 演化过程 文本挖掘
原文传递
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研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76
7
作者 赵一鸣 郝建江 +1 位作者 王海燕 乔星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33,共8页
当前虚拟现实成为教育中技术应用的热点,《地平线报告》也多次将其列为教育中的技术发展趋势之一,对国际上已有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的研究分析,能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相应借鉴。基于此,该文章采用词频分析、... 当前虚拟现实成为教育中技术应用的热点,《地平线报告》也多次将其列为教育中的技术发展趋势之一,对国际上已有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的研究分析,能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相应借鉴。基于此,该文章采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的研究方法,利用CitespaceⅢ软件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研究的主体、热点、主题三者的演进过程。研究发现,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但研究主体相对较少,作者合作主要集中在机构内部;研究热点从最初的对技术本身的探讨发展到与学科教学结合的研究;研究主题也从对技术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教学策略方法的设计,特别是在医学、解剖学等实操实训类学科的实践应用。分析表明,我国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研究方面与国外还有着一定差距,加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VR教育产业方面需要作进一步努力,同时本研究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科、专业以及教育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教育应用 演进过程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两期成藏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6
8
作者 赵孟军 卢双舫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20,25,共6页
对库车坳陷的成藏期次和成藏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库车坳陷具有两期成藏的地质条件。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末在山前已经形成挤压背景下的构造圈闭 ,该时期的圈闭主要聚集源自三叠系烃源岩的油气 ;中新世以来是库车前陆盆地发育的时... 对库车坳陷的成藏期次和成藏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库车坳陷具有两期成藏的地质条件。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末在山前已经形成挤压背景下的构造圈闭 ,该时期的圈闭主要聚集源自三叠系烃源岩的油气 ;中新世以来是库车前陆盆地发育的时期 ,此时构造变形作用最强烈 ,形成的圈闭以聚集晚期生成的天然气为主。油气源对比结果和储层沥青、包裹体的研究为库车坳陷两期成藏提供了直接的地球化学证据 ,库车坳陷经历了早期油气的聚集、破坏和晚期天然气聚集、调整的过程。早期 (白垩纪末期—早第三纪 )成藏以侧向运移为主 ;晚期 (晚第三纪以来 ,主要是上新世—第四纪 )成藏则具有侧向、垂向运移并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构造演化 生烃史 两期成藏 成藏过程 油气分布
下载PDF
国土生态修复研究的演进脉络与前沿进展 被引量:66
9
作者 易行 白彩全 +3 位作者 梁龙武 赵子聪 宋伟轩 张妍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52,共16页
国土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加速现代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计量和网络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196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国土生态修复研究动态趋势、... 国土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加速现代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计量和网络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196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国土生态修复研究动态趋势、合作关系和研究热点,进一步辨析演进脉络和前沿进展。研究表明:(1)国土生态修复问题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生态学和环境学领域;(2)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学者和机构在该领域影响力突出,中国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是新兴合作团体核心成员,中国科学院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机构;(3)以生态为核心的水、土壤和人口等要素是该领域主要研究对象,人文和自然学科交叉下的综合性研究是该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生态修复 文献计量 网络分析 演进脉络 前沿进展
原文传递
黄河源区玛多县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演变 被引量:65
10
作者 肖建设 乔斌 +3 位作者 陈国茜 史飞飞 曹晓云 祝存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0-521,共12页
黄河源区玛多县作为“世界的一方净土”,开展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化评价,以期为保障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提供支撑。以黄河源区玛多县为研究案例,统计了2005—2015年玛多县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黄河源区玛多县作为“世界的一方净土”,开展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化评价,以期为保障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提供支撑。以黄河源区玛多县为研究案例,统计了2005—2015年玛多县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计量了2005—2015年玛多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0年间玛多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高覆盖度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38.30%和3.85倍,低覆盖度草地、林地分别降低了44.29%和86.55%。(2)10年间林地、低覆盖度草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8.65%、-4.43%,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3.83%、2.83%,土地利用类型演变表现为从林地、低覆盖度草地向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的转移;前期(2005—2010年)林地、低覆盖度草地迅速减少,后期(2010—2015年)建设用地急速扩张。(3)10年间玛多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呈增长趋势,从2005年的911.24×10^8元增长到2015年938.87×10^8元;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水文调节的ESV贡献量最大,在53.70%—55.24%之间。(4)10年间水域面积比例在8.21%—8.31%之间波动,ESV贡献量约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在50%左右,未利用土地和高覆盖度草地的ESV贡献量分别为16.85%—17.26%和13.78%—18.50%,低覆盖度草地的ESV减少了4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演变过程 玛多县
下载PDF
百年共同富裕:演进历程、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61
11
作者 侯晓东 朱巧玲 万春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理论守正创新、共同富裕实践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理论守正创新、共同富裕实践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在实践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基础上的共同富裕理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共富发展理念。在对百年共同富裕演进历程和理论创新梳理基础上,从加强顶层设计、夯实物质基础、巩固公有主体、完善分配制度、保障公平正义和实现共富共享的维度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可行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演进历程 三次分配 路径选择
下载PDF
中国特色对口支援机制:成就、经验与价值 被引量:58
12
作者 王禹澔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84,共14页
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和机制。在实践中,这一机制在区域均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等方面取得了诸多佳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机制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国特色制度优势和治... 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和机制。在实践中,这一机制在区域均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等方面取得了诸多佳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机制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国特色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但是,学界关于对口支援的研究,却滞后于实践。本文系统梳理了对口支援的发展历程,发掘了对口支援机制的理论内涵,进而以反贫困中的对口支援为样本,总结阐述了其成就、贡献和经验。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作为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对口支援无论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国家治理创新,还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治理不均衡发展带来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支援 发展过程 理论内涵 历史经验
原文传递
全渠道零售:演化、过程与实施 被引量:56
13
作者 齐永智 张梦霞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5-121,共7页
近年来,传统零售企业业绩持续下滑,迫使其重新思考并创新现有零售渠道模式,全渠道零售受到理论界及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很少有学者对全渠道零售行为过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梳理零售渠道演化过程可以发现,全渠道零售是零售渠道... 近年来,传统零售企业业绩持续下滑,迫使其重新思考并创新现有零售渠道模式,全渠道零售受到理论界及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很少有学者对全渠道零售行为过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梳理零售渠道演化过程可以发现,全渠道零售是零售渠道从单渠道、多渠道向跨渠道发展演化的高级阶段,零售企业的零售过程可分布于不同的零售渠道类型中,且多个渠道的零售过程可以任意相互整合,最后构成消费者完整的全渠道零售购买过程。在全渠道零售中,消费者在购买过程的每个阶段都面临着多种类型的渠道选择,其排列组合非常复杂,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渠道零售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契合新的消费行为,为消费者带来更高的体验价值。为更好地实施全渠道零售,全渠道零售企业可基于全渠道零售过程的各个阶段,从全渠道信息传递、全渠道订单管理、全渠道支付、全渠道物流配送、全渠道服务以及全渠道数字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入手加以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渠道零售 演化 零售过程 数字客户关系管理
下载PDF
美国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衍变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55
14
作者 高连兴 陈中玉 +1 位作者 Charles Chen C.L.Butts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共9页
美国是花生收获机械化最早也是技术最先进国家,花生生产与出口一直保持世界强国地位。为探明美国花生收获机械化高水平发展主要动因,发现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和一般科学思维方法等,系统地回顾... 美国是花生收获机械化最早也是技术最先进国家,花生生产与出口一直保持世界强国地位。为探明美国花生收获机械化高水平发展主要动因,发现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和一般科学思维方法等,系统地回顾了美国20世纪40年代以来花生收获方式和机械化收获技术衍变历程,深入分析了两段收获方式的选择和农机农艺紧密融合过程及其在花生收获机械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结合中国花生生产与机械化现状,提出了因地制宜确立各主产区适宜的花生收获方式和技术路线,建立区域性花生种植技术体系,处理好花生花生机械技术引进与研发的关系,加强花生收获机械关键技术、产地干燥技术和花生秸秆收获技术研发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机械化 收获机 花生 捡拾收获机 美国 衍变历程 启示
下载PDF
创新政策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54
15
作者 范柏乃 段忠贤 江蕾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47,共5页
从创新政策的内涵与分类、创新政策的演进历程、创新政策的评估及创新政策工具的选择四个方面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创新政策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成果。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演进历程 绩效评估 政策工具
下载PDF
岩爆孕育过程的动态调控 被引量:54
16
作者 冯夏庭 张传庆 +6 位作者 陈炳瑞 丰光亮 赵周能 明华军 肖亚勋 段淑倩 周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83-1997,共15页
针对岩爆孕育过程的特征、规律和机制,提出"优化开挖方案减少应力和能量聚集→预释放和转移能量→设计合理的支护参数吸收能量"的岩爆"三步走"防控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基于开挖过程中微震信息时空演化的岩爆动态调... 针对岩爆孕育过程的特征、规律和机制,提出"优化开挖方案减少应力和能量聚集→预释放和转移能量→设计合理的支护参数吸收能量"的岩爆"三步走"防控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基于开挖过程中微震信息时空演化的岩爆动态调控理论。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测到的微震信息演化规律进行岩爆等级预警,据此进行反馈分析和动态调控,运用"三步走"防控对策进行及时的开挖速率和支护措施动态调控,以尽可能避免岩爆的发生、降低岩爆发生的等级或延迟岩爆发生的时间。所建议的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埋深1 900~2 525 m的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和排水洞的施工开挖过程中,应用过程和结果验证了所建议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爆 孕育过程 动态调控 微震
下载PDF
企业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28
17
作者 邢以群 田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4期83-89,共7页
企业演化理论引进生物进化的思想方法来研究企业组织发展和行为演变规律,焦点是演化的过程和演化的影响因素。根据对演化的影响方式的不同,企业演化因素可以归结为三类:基础因素、行为因素和约束因素,基础因素的不同导致了企业行为因素... 企业演化理论引进生物进化的思想方法来研究企业组织发展和行为演变规律,焦点是演化的过程和演化的影响因素。根据对演化的影响方式的不同,企业演化因素可以归结为三类:基础因素、行为因素和约束因素,基础因素的不同导致了企业行为因素的差异,而行为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企业演化的路径,在这一过程中,约束因素制约着企业演化的全过程。企业是一个类生命体,其演化过程应该是达尔文主义和拉马克理论的综合,同时,在各种演化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阶段、企业的变异阶段、环境选择阶段以及保留与传衍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演化 演化过程 影响因素 理论框架
下载PDF
基于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的优化计算实现 被引量:41
18
作者 陈秋莲 王成栋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2期124-126,129,共4页
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自然选择与遗传机理的随机搜索与优化方法。遗传算法求解复杂优化问题的巨大潜力及其在工业工程领域的成功应用,而受到了广泛关注。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具有使用简单方便,计算可靠,快捷高效和图形结果可视化... 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自然选择与遗传机理的随机搜索与优化方法。遗传算法求解复杂优化问题的巨大潜力及其在工业工程领域的成功应用,而受到了广泛关注。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具有使用简单方便,计算可靠,快捷高效和图形结果可视化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了基于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深入分析其编码方式、初始群体、选择、交叉、变异操作及适应度函数的实现方法。最后给出应用实例,验证了Matlab遗传算法优化工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MATLAB 遗传算法 工具箱 溶化过程
下载PDF
中国海港城市“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44
19
作者 郭建科 韩增林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85-1292,共8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世界性产业转移浪潮,海港加快向第3代甚至第4代转型,发展中国家的海港城市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首选之地。作为国际物流供应链枢纽节点,海港可以通过对物流资源的整合,实现功能提升、产业集聚和空间成长,并推动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世界性产业转移浪潮,海港加快向第3代甚至第4代转型,发展中国家的海港城市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首选之地。作为国际物流供应链枢纽节点,海港可以通过对物流资源的整合,实现功能提升、产业集聚和空间成长,并推动港-城空间系统演化更新。基于相关研究评述,根据海港及海港城市发展的新特点,提出现代海港城市"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将其分为港城形成初期的港-城共生、港-城空间集聚、港口外迁与城市裂变、港-城双向网络发展4个时序阶段,对各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刻画和解析。其次,从港口对城市产生地域空间效应、港城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变化、现代物流资源整合与流空间塑造3方面对"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最后,通过对中国典型海港城市案例分析加以实证,验证前述"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城空间相互作用 港城裂变 港城双向网络 海港的城市空间效应
下载PDF
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44
20
作者 李小云 杨宇 刘毅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95-1514,共20页
人地关系演变具有继承性,从历史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及机制有助于增加对人地关系的综合认知。从人地关系核心内涵出发,将资源环境要素视为人地作用的焦点,以人类的核心需求和主要活动、对"地"的作用强度及认知能力为主... 人地关系演变具有继承性,从历史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及机制有助于增加对人地关系的综合认知。从人地关系核心内涵出发,将资源环境要素视为人地作用的焦点,以人类的核心需求和主要活动、对"地"的作用强度及认知能力为主线,在梳理中国历史人地关系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归纳其演变特征,并进一步提炼其演变动力。发现: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对"地"的认知先后经历了"混沌未知、天人合一、人地相称、人定胜天、人地和谐共生"的演变历程。与此相应,中国历史人地关系经历了从萌芽到以土地为核心的一元化关系再到以土地、水、能矿等资源为核心的无序多元化关系以及现如今重新探索有序多元化人地关系的总体历程。从历史视角看,中国人地关系演变的动力机制是:生产力是最核心的动力,促进了人对"地"作用能力的发展;人口是最活跃的动力,人口需求及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增强了人和"地"作用的紧密程度;生产关系主要通过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及资源所有权而间接影响人地关系演变;战争和自然灾害对中国历史人地关系演变均起到促进和阻碍的双面作用。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人地关系研究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中国现代人地矛盾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以史为鉴,提升人对"地"的科学认识,实施因地制宜,加快技术研发和生产方式转型是破解中国当下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历史演变 过程 机制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