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源区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96
1
作者 王根绪 郭晓寅 程国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587-1598,共12页
利用 2 0世纪 70年代、80年代与 90年代三期遥感资料 ,选取有代表性的 9个有关度量景观空间结构与景观异质性的定量指标 ,通过 FRAGSTATS计算方法 ,系统研究了黄河源区景观生态结构与景观格局变化 ,表明在近 30 a来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 利用 2 0世纪 70年代、80年代与 90年代三期遥感资料 ,选取有代表性的 9个有关度量景观空间结构与景观异质性的定量指标 ,通过 FRAGSTATS计算方法 ,系统研究了黄河源区景观生态结构与景观格局变化 ,表明在近 30 a来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趋于破碎化和多样化 ,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是高寒稀疏化草原草地、黑土化与杂类草草地和沙化草地等景观类型的迅速发展 ,其景观面积分别增加了 384 .1 6 %、6 6 .6 3%和 4 2 1 .0 9% ;选取景观生物生产力、景观土壤养分、景观植被覆盖度等景观功能的表征参数 ,提出了景观格局动态演变下分析景观功能变化的定量方法及其数学模型。在明确近 30 a来区域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的基础上 ,研究了黄河源区不同时段不同景观类型间生态功能的转移流动特征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 ,表明 :近 30 a来 ,黄河源区景观功能变化强烈 ;区域景观动态演变将形成区域内部景观功能向减退与增强两个方向的变化 ,两个方向的强度均衡将形成区域整体生态功能的特征。研究区域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所引起的区域生态功能演变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景观格局 生态功能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湖北省三生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8
2
作者 崔家兴 顾江 +1 位作者 孙建伟 罗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73,共7页
研究目的:对三生空间结构和格局的多维多尺度计量与演化特征分析有助于识别国土空间功能类型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方法:选取长江经济带中部典型省域湖北省作为案例地区,采用格网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角图分析法剖析三生空间分布格... 研究目的:对三生空间结构和格局的多维多尺度计量与演化特征分析有助于识别国土空间功能类型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方法:选取长江经济带中部典型省域湖北省作为案例地区,采用格网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角图分析法剖析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化特征。研究结果:(1)湖北省三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化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扩张明显,生态空间明显萎缩;(2)三类空间在多个尺度上都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性,空间聚集特征明显,在研究期内空间自相关指数有所下降,表明空间破碎度上升;(3)三生空间结构变动特征表现为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比例提高、生态空间比例明显降低,但重点开发区、农业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变动幅度逐次下降。研究结论:应在主体功能区规划政策基础上,加强空间管制措施,促进三生空间融合,并加强生态空间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三生空间 演化特征 空间自相关 三角图 湖北省
下载PDF
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滑带形成演化过程与模式 被引量:93
3
作者 李守定 李晓 +1 位作者 吴疆 刘艳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73-2480,共8页
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危害较为严重的滑坡类型,滑带的性质对于这类滑坡具有控制作用,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滑带形成演化过程与模式成为这类滑坡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以三峡库区为例,在分析基岩顺层滑坡... 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危害较为严重的滑坡类型,滑带的性质对于这类滑坡具有控制作用,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滑带形成演化过程与模式成为这类滑坡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以三峡库区为例,在分析基岩顺层滑坡分布与滑带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将滑带形成演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原生软岩、层间剪切带和滑带;通过滑带形成过程中原生软岩、层间剪切带和滑带的性质对比,研究滑带形成过程中的物理性质、岩石矿物组成和含量、微结构和连接特征、矿物微观演变、物理化学性质和物理力学性质的演化过程,最后总结得出滑带形成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基岩顺层滑坡 滑带 形成演化 模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 被引量:81
4
作者 汤良杰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42-745,共4页
塔里木盆地的发展演化受不同时期板块构造背景的控制,形成了陆内裂谷、裂陷槽、克拉通内拉张盆地、克拉通内挤压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弧后拉张盆地、弧后前陆和周缘前陆盆地等多种原型盆地并相互叠加和改造。盆地中存在挤压、引张... 塔里木盆地的发展演化受不同时期板块构造背景的控制,形成了陆内裂谷、裂陷槽、克拉通内拉张盆地、克拉通内挤压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弧后拉张盆地、弧后前陆和周缘前陆盆地等多种原型盆地并相互叠加和改造。盆地中存在挤压、引张、扭动和叠加构造样式,可以形成良好的圈闭构造。盆地中的大型隆起带是主要的油气聚集带,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具有较好的油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构造样式 油气远景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区划格局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71
5
作者 朱建华 陈田 +1 位作者 王开泳 戚伟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7-258,共12页
行政区划变更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分析了1978年以来35年间中国县级以上各类型行政区的数量变化,根据变化特征和规律划分出四个发展阶段,阐述了各个阶段行政区划空间格局的发展变化,总结了中国行政... 行政区划变更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分析了1978年以来35年间中国县级以上各类型行政区的数量变化,根据变化特征和规律划分出四个发展阶段,阐述了各个阶段行政区划空间格局的发展变化,总结了中国行政区划演变的五种主要模式:建制变更、行政区拆分、行政区合并、建制升格以及新设立行政区。行政区划格局的演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城镇化进程、中心城市的空间拓展、人口的集聚与增长、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改善以及政策因素都是行政区划格局演变的重要驱动力。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该加强中国行政区划时空格局演变和驱动力分析,以期为中国未来的行政区划调整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 时空格局 演变模式 驱动力 中国
原文传递
熵变视角的吉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判别 被引量:64
6
作者 孙平军 修春亮 张天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75-882,共8页
借鉴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变方程原理,结合熵值法和PSE模型,对2001—2011年吉林省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模式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吉林省城市化发展脱离了正常的演进轨道,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主宰了整个城市化过... 借鉴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变方程原理,结合熵值法和PSE模型,对2001—2011年吉林省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模式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吉林省城市化发展脱离了正常的演进轨道,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主宰了整个城市化过程,而过于忽视"人"的城市化,且资源(这里主要指土地资源)粗放、低效投入特征明显;基于PSE模型的生态环境水平,无论是压力指数、敏感性指数、弹性指数,还是综合水平在研究期间都得到了长足的增长,且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先升后降再升;城市化系统的总熵值一直小于0,表现为一条不平稳的上升曲线;生态环境的总熵值时正时负,其中,2003、2006、2010、2011年是"拐点",映射出生态环境系统是一条不平稳的波浪形曲线,时升时降;城市化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交互耦合的总熵值具有与生态环境子系统总熵值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具有相同的"拐点"和曲线形状,且其"拐点"对应的演化模式是拮抗型耦合关系演化模式,其余年份对应的是协调型耦合关系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 演化模式 熵变方程 吉林省
原文传递
构造演化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1
7
作者 韩军 张宏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25-1130,共6页
在分析中国煤与瓦斯突出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以区域构造演化为主线,从动态的、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东北、华北和华南聚煤区构造演化过程以及构造发育、瓦斯赋存、煤体结构、应力状态的演化特征,阐明了构造演化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 在分析中国煤与瓦斯突出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以区域构造演化为主线,从动态的、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东北、华北和华南聚煤区构造演化过程以及构造发育、瓦斯赋存、煤体结构、应力状态的演化特征,阐明了构造演化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最后探讨了东北聚煤区、华北聚煤区和华南聚煤区的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模式,指出东北聚煤区煤与瓦斯突出与活动断裂密切相关,华北和华南聚煤区煤与瓦斯突出与煤体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演化 煤与瓦斯突出 突出模式 构造变形 聚煤区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近50a来沙质荒漠化演变规律 被引量:49
8
作者 王让会 樊自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5-50,共6页
荒漠化是人为强烈活动与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结果。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下游卡拉的来水量 ,由 5 0年代的 14.80亿 m3减少到 90年代的 2 .38亿 m3,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植被衰败。同时 ,受过度放牧、开垦... 荒漠化是人为强烈活动与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结果。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下游卡拉的来水量 ,由 5 0年代的 14.80亿 m3减少到 90年代的 2 .38亿 m3,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植被衰败。同时 ,受过度放牧、开垦、樵采等原因的影响 ,下游地区土地沙质荒漠化十分严峻 ,宏观格局上表现为绿色走廊由上段至下段 ,由中间至两侧沙漠化程度趋于加强。通过 195 9、1983、1992及 1996年遥感信息制图定量研究表明 ,5 0年代至 90年代沙漠化年均增长率达 0 .2 4% ,其面积扩大的同时 ,程度也在加剧 ,自然景观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应用GM(1,1)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趋势分析表明 ,以土地沙质荒漠化为主的环境问题仍十分突出。科学规划 ,整治上、中游河道 ,合理利用水资源 ,以解决下游生态及生产、生活用水。应用 RS、GIS监测沙漠化变化 ,通过增加生态用水 ,恢复铁干里克—阿拉干段的天然植被 ,遏制沙漠化扩展 ,同时利用工程措施 ,保护阿拉干以下绿洲走廊及 2 18国道安全畅道 ,防止脆弱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沙质荒漠化 演变规律 生态环境
下载PDF
覆岩采动裂隙演化形态的相似材料模拟实验 被引量:48
9
作者 林海飞 李树刚 +1 位作者 成连华 王红胜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7-512,共6页
煤层开采后,覆岩采动裂隙演化规律及其形态特征与卸压瓦斯抽采密切相关。通过沿工作面走向及倾向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得到覆岩采动破断裂隙的产生、发展为三阶段演化规律,形态呈"M"状。离层裂隙呈两大阶段、两个层位、三个区间... 煤层开采后,覆岩采动裂隙演化规律及其形态特征与卸压瓦斯抽采密切相关。通过沿工作面走向及倾向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得到覆岩采动破断裂隙的产生、发展为三阶段演化规律,形态呈"M"状。离层裂隙呈两大阶段、两个层位、三个区间的演化特征,即在主关键层触矸前,分布形态在垮落的最上位亚关键层上部,呈倒"V"状,下部呈"M"状;当主关键层触矸后,主关键层下部离层分布形态呈"M"状,上部少有离层发育。基于此,得到了覆岩采动裂隙演化形态与特征,提出了"采动裂隙圆角矩形梯台带"工程简化模型,为确定卸压瓦斯抽采钻孔参数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裂隙 演化形态 圆角矩形梯台带 相似材料实验
下载PDF
中扬子区构造特征及勘探方向建议 被引量:42
10
作者 付宜兴 张萍 +3 位作者 李志祥 杨振武 刘新民 王韶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8-314,共7页
中扬子区经历了印支-喜山期四个构造变形、变位发展阶段:印支运动结束海相沉积,并形成了黄陵、潜江、洪湖古隆起,早燕山期全区挤压,奠定了本区中、古生界的基本构造格局,晚燕山期,构造负反转,中、古生界构造发生叠加改造,喜山期,构造正... 中扬子区经历了印支-喜山期四个构造变形、变位发展阶段:印支运动结束海相沉积,并形成了黄陵、潜江、洪湖古隆起,早燕山期全区挤压,奠定了本区中、古生界的基本构造格局,晚燕山期,构造负反转,中、古生界构造发生叠加改造,喜山期,构造正反转,总体表现为隆升挤压。印支期以来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形成了南、北两个弧形构造体系,平面上构造展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北部(大洪山)弧形构造系呈现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南部弧形构造系东西差异明显,东部具双重结构特征,西部为"隔槽式"构造格局。近期应以江汉平原南部、湘鄂西区桑植石门复向斜为勘探重点,同时围绕深化地质认识,解剖区域结构,加强地震攻关,积极准备中扬子南、北逆冲推覆带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扬子 构造演化 构造展布 构造样式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东北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格局演变的空间分异机制 被引量:46
11
作者 刘艳军 于会胜 +1 位作者 刘德刚 祝丽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8-831,共14页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是区域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程度及其对区域人口和经济社会承载强度的综合反映。本文以东北地区179个县域空间为基本研究单元,应用冷热点、空间变差函数、GWR模型等定量方法对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时空分异格局演变及分异机...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是区域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程度及其对区域人口和经济社会承载强度的综合反映。本文以东北地区179个县域空间为基本研究单元,应用冷热点、空间变差函数、GWR模型等定量方法对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时空分异格局演变及分异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东北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总体呈现出增长态势,但空间分异显著,各单元间建设用地开发强度高低的相互作用及联动效应较为明显,但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空间分布逐渐趋于非均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冷热点分布格局与全局分异变化及空间异质性态势基本吻合;(2)2000年东北地区开发强度格局分异由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用地投资强度和产业结构水平共同影响,到2005-2015年发展演化为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用地投资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共同影响;(3)2000-2015年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用地投资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与东北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格局分布态势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在不同区域呈现出影响程度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 演变格局 影响因素 空间分异机制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扬子地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海相油气成藏的制约 被引量:40
12
作者 郭旭升 梅廉夫 +1 位作者 汤济广 沈传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5-304,325,共11页
扬子地块中、新生代宏观构造演化和动力学的差异制约着中、古生界海相油气成藏。通过对扬子地块印支期以来构造演化的分析和扬子地块不同段典型油气藏的解析,显示差异的构造演化造成扬子地块不同段的主要烃流体源、保存环境和成藏演化... 扬子地块中、新生代宏观构造演化和动力学的差异制约着中、古生界海相油气成藏。通过对扬子地块印支期以来构造演化的分析和扬子地块不同段典型油气藏的解析,显示差异的构造演化造成扬子地块不同段的主要烃流体源、保存环境和成藏演化的不同。上扬子地块的烃流体源以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为主,海相地层中整体封闭环境发育,存在古油藏—早期气藏—晚期气藏的成藏演化系列,具有早期成藏、后期转化、晚期聚气的成藏模式。中、下扬子地块的烃流体源主要为二次生烃和海相早期原生油气源,在陆相地层与海相地层中均存在封闭体系,具有反复的成藏、改造、成藏、破坏的成藏演化过程,在断陷反转区具有下生上储、原生残余油气藏以及二次生烃等成藏模式,而在反转断块区可能的成藏模式包括原生残余成藏和晚期次生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海相油气成藏 成藏模式 中、新生代 扬子地块
下载PDF
淫羊藿属(小檗科)花瓣的演化和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应俊生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1-489,共9页
淫羊藿属的种数与 60年前大不相同 ,现在已知约有 5 0种。该属种类间断地分布于日本至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之间的广大地区 ,这一分布格局表明了该属的古老性质。它们在欧亚大陆的分布极不均匀 ,约有 80 %的种类产于中国中部至东南部 ,而且... 淫羊藿属的种数与 60年前大不相同 ,现在已知约有 5 0种。该属种类间断地分布于日本至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之间的广大地区 ,这一分布格局表明了该属的古老性质。它们在欧亚大陆的分布极不均匀 ,约有 80 %的种类产于中国中部至东南部 ,而且根据花瓣的演化分析结果表明 ,只有中国的淫羊藿属植物具有连续不断的演化过程。由此可见 ,中国中部至东南部成为北半球淫羊藿属植物的汇集中心是有充分根据的。淫羊藿属种类基本上是林地草本植物 ,常生于水青冈林下 ,为林下草本层的优势种 ,而且该属的分布格局与第三纪植物属———水青冈属在欧亚大陆的分布格局极为相似 ,说明淫羊藿属植物在早第三纪时期已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中新世时期由于中亚地区气候变干 ,加之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并引起喜马拉雅山脉隆起 ,致使中亚地区进一步干旱 ,水青冈属和淫羊藿属植物随之消失 ,进而导致其东亚—地中海、西亚间断分布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属 小檗科 花瓣 演化 地理分布格局
下载PDF
长春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格局与机制 被引量:37
14
作者 张婧 李诚固 +2 位作者 周国磊 申庆喜 马佐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39-1952,共14页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城市功能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集聚与扩散可以更直接地揭示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中心地的演变特征。本文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利用城市用地现状图、地形图等数据资源,借助GIS软件,采用核密度...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城市功能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集聚与扩散可以更直接地揭示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中心地的演变特征。本文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利用城市用地现状图、地形图等数据资源,借助GIS软件,采用核密度、斑块聚合度指数等方法,分析了长春市2003-2013年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增速低于城市建成区的增速;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特征的圈层差异明显;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结构从"单一化核心+多次级中心"到"多样化核心+多次级中心",空间格局从"大分散、小集中"到"大集中、小分散";城市不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类型表现出不同的演变特征;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机制为城市功能空间的整体提升、城市功能空间的互动耦合、土地利用的市场竞争、交通设施与网络的完善、城市规划的引导与调控、城市大事件的快速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演变 格局 机制 长春
原文传递
流花11-1油田礁灰岩油藏沉积-成岩演化模式 被引量:30
15
作者 岳大力 吴胜和 +3 位作者 林承焰 王庆如 衡立群 李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8-523,529,共7页
南海流花11-1油田发育生物礁、生物滩两种沉积相类型,并可细分为珊瑚藻礁、珊瑚礁、珊瑚藻-珊瑚礁、有孔虫滩、生物碎屑滩及珊瑚藻屑-有孔虫滩6种沉积微相。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生物礁体在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及区... 南海流花11-1油田发育生物礁、生物滩两种沉积相类型,并可细分为珊瑚藻礁、珊瑚礁、珊瑚藻-珊瑚礁、有孔虫滩、生物碎屑滩及珊瑚藻屑-有孔虫滩6种沉积微相。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生物礁体在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及区域地下水-埋藏成岩环境中发生的成岩作用包括粘结、溶解、胶结、压实-压溶、重结晶、白云化及“白垩化”作用等。结合沉积相分析结果及成岩作用各个阶段对储集性能的影响,将礁灰岩油藏沉积-成岩演化过程划分为8个时期:Ⅰ期成礁、早期暴露-溶蚀、Ⅱ期成礁、中期暴露-溶蚀、早期成藏、晚期溶蚀、晚期成藏及区域地下水溶蚀。这种特有的演化模式形成了垂向上的8层储层结构,即4个高孔渗段和4个中-低孔渗段间互沉积,4个中-低孔渗段A,B2,C及E段以胶结作用为主,岩性相对致密,隔夹层广泛发育;生物礁体暴露过程中,处于渗流环境的B1,B3及D段由于溶蚀作用形成高孔渗段,区域地下水进一步溶蚀和“漂洗”形成的高孔渗段F段为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模式 生物礁 储集层 成岩作用 沉积微相 流花11-1油田
下载PDF
疏勒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与沙漠化 被引量:25
16
作者 丁宏伟 赵成 黄晓辉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5-10,共6页
疏勒河流域地处极度干旱的河西走廊西部 ,是正在兴建的农业灌溉区。随着流域新一轮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必然引起与地表水—地下水循环转化系统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 ,已出现了类似石羊河、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 疏勒河流域地处极度干旱的河西走廊西部 ,是正在兴建的农业灌溉区。随着流域新一轮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必然引起与地表水—地下水循环转化系统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 ,已出现了类似石羊河、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出现的植被衰亡、草场退化、泉水衰减、土地盐渍化、沙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依据 2 0世纪 90年代对疏勒河流域的实地调查资料 ,在对流域生态环境特点、环境变迁历史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 ,着重研究了生态环境与地下水的关系 ,并提出了流域地下水影响带内植被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沙漠化 地下水 演化模式 疏勒河流域
原文传递
江苏省旅游经济重心演进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李如友 黄常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99,116,共8页
运用重心模型,定量分析了2001—2012年江苏省旅游经济时空格局的演进过程。江苏省旅游外汇收入重心持续北上,国内旅游收入重心则先南下、后北上,旅游总收入重心的演化路径与国内旅游收入较为相似;江苏省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国内旅游收入... 运用重心模型,定量分析了2001—2012年江苏省旅游经济时空格局的演进过程。江苏省旅游外汇收入重心持续北上,国内旅游收入重心则先南下、后北上,旅游总收入重心的演化路径与国内旅游收入较为相似;江苏省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国内旅游收入重心和旅游总收入重心都明显偏离几何中心,但呈缓慢趋同态势;旅游外汇收入重心与入境旅游客流重心、国内旅游收入重心与国内旅游客流重心、旅游总收入重心与旅游客流总量重心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离特征。从资源开发、政策支持、经济基础、对外开放和事件影响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江苏省旅游经济重心移动的驱动机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旅游经济重心移动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是旅游经济重心移动的直接驱动因素,经济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变化促进旅游经济重心的移动,对外开放的全面推进成为旅游经济重心移动的助推剂,重大事件驱动旅游经济重心变化趋势发生短暂性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重心 演进格局 驱动机制 江苏省
下载PDF
中国农村社区演化的型式及动力机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宋金平 谭勇剑 李利锋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1-45,共5页
本文归纳了中国农村社区演化的几种型式: 社区空心化, 社区兼并, 社区工业化、城镇化, 工业化社区经济扩张, 区域联合等; 认为其演化的动力机制是社区内部的凝聚力、外部的吸引力、社区发展的拉力与阻力以及非农化的推动作用, ... 本文归纳了中国农村社区演化的几种型式: 社区空心化, 社区兼并, 社区工业化、城镇化, 工业化社区经济扩张, 区域联合等; 认为其演化的动力机制是社区内部的凝聚力、外部的吸引力、社区发展的拉力与阻力以及非农化的推动作用, 最后提出社区演化的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演化 型式 动力机制
下载PDF
济阳坳陷沾化地区断裂特征及其与成藏要素和油气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29
19
作者 方旭庆 蒋有录 石砥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11,共4页
济阳坳陷沾化地区发育网格状断裂,油气分布复杂。通过分析区域应力场和断层活动性,探讨了沾化地区断裂特征及其对成藏要素和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受郯庐断裂带不同时期走滑作用影响,沾化地区先后发育早期北西向和晚期北东向、(... 济阳坳陷沾化地区发育网格状断裂,油气分布复杂。通过分析区域应力场和断层活动性,探讨了沾化地区断裂特征及其对成藏要素和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受郯庐断裂带不同时期走滑作用影响,沾化地区先后发育早期北西向和晚期北东向、(近)东西向3组断裂,断裂叠加呈网格状分布。早期北西向的罗西、孤西和五号桩3条逆冲断层,控制形成了罗西、垦利—埕东和垦东—埕岛3条北西向的潜山披覆构造带,并与晚期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叠加,形成了沾化地区多位序潜山披覆构造并存的构造格局。研究区北西向断裂自西向东依次消亡,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自南向北具有"琴键式"迁移规律,含油层系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具有依次增多的规律;同一构造带上,不同位序潜山披覆构造控制了油气的富集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构造演化 断裂特征 油气分布 沾化地区
下载PDF
黄骅地区叠合盆地演化与潜山油气聚集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杨池银 张一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2,共5页
渤海湾盆地黄骅地区经历了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盆地演化过程,发育多套烃源岩和多种储盖组合,已在中生界及上、下古生界的残留盆地中找到类型各异的潜山油气藏。印支—喜马拉雅期构造反转型演化模式有利于形成新生古储潜山油气藏;印支—喜... 渤海湾盆地黄骅地区经历了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盆地演化过程,发育多套烃源岩和多种储盖组合,已在中生界及上、下古生界的残留盆地中找到类型各异的潜山油气藏。印支—喜马拉雅期构造反转型演化模式有利于形成新生古储潜山油气藏;印支—喜马拉雅期叠坳型演化模式有利于形成古生古储潜山油气藏;燕山—喜马拉雅期结构反转型演化模式有利于形成新生中储潜山油藏。受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已发现的奥陶系潜山油气藏均有多期成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地区 叠合盆地 演化模式 潜山 油气聚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