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2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听力追踪分析 被引量:90
1
作者 黄丽辉 韩德民 +9 位作者 刘莎 莫玲燕 史蕾 张华 刘博 亓贝尔 张微 杨宜林 唐小青 邢锦红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听力变化及其特点。方法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期间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接受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e voked otoacousticemission,TEOAE)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14785名,未通过者106例转诊至北京... 目的探讨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听力变化及其特点。方法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期间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接受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e voked otoacousticemission,TEOAE)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14785名,未通过者106例转诊至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和跟踪随访1年,最终以听性脑干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o 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声导抗和行为测听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和确认。结果106例婴幼儿最后确认双耳听力正常65例,占61.3%,听力损失39例,占36.8%,2例未接受最后听力确认,患儿家长接受了电话随访,占1.9%。39例中传导性听力损失15例(14.2%),感音性听力损失24例(22.6%);39例中轻度13例(12.3%),中度14例(13.2%)、重度6例(5.7%),极重度6例(5.7%)。本组资料提示,各种听力损失(包括单耳和双耳)的患病率为0.264%(39/14785)。从初诊到最后确认,重度和极重度以上听力损失者的听力基本无改变,而轻中度听力损失者的听力有改善和正常化的趋势。结论重度以上听力损失者,3个月内的早期诊断和6个月内的早期干预是可行的;轻中度听力损失者,应进行至少2次以上听力检测和至少6个月以上的跟踪随访,综合分析各项检测结果后才可得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测听 诱发反应 听力筛查 婴幼儿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追踪分析 未通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原文传递
低频和高频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在婴儿中耳功能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89
2
作者 商莹莹 倪道凤 刘世琳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6-330,共5页
目的评价低频和高频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在诊断婴儿中耳功能异常中的作用。方法使用GSI Tympstar中耳分析仪,对年龄5—25周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正常婴儿15例(30耳)和Ⅰ波潜伏期延长提示可能存... 目的评价低频和高频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在诊断婴儿中耳功能异常中的作用。方法使用GSI Tympstar中耳分析仪,对年龄5—25周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正常婴儿15例(30耳)和Ⅰ波潜伏期延长提示可能存在中耳功能异常婴儿17例(20耳),进行226、678、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的比较。结果226Hz探测音鼓室声导纳图的静态声导纳值、图形、峰压和梯度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8Hz探测音鼓室声导纳图、声纳图及声导图在2组中均可见无峰型、单峰型、双峰型、三峰型图形,其与ABR检查的一致率分别为70.0%、58.0%、64.0%,kappa值分别为0.324、0.234、0.118。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纳图、声纳图及声导图在正常组中单峰型分别为28耳(93.3%)、25耳(83.3%)、26耳(86.7%),在异常组中无峰型分别为15耳(75%)、17耳(85%)、13耳(65%),其与ABR的一致率分别为90.0%、92.0%、86.0%,kappa值分别为0.783、0.831、0.690。结论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是诊断小于25周婴儿中耳功能的较准确的检查方法,226、678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则不能提供这些婴儿中耳功能的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阻抗试验 婴儿 中耳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原文传递
针刺对视神经萎缩病人视觉电生理的即刻效应 被引量:57
3
作者 孙河 王影 白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37-738,共2页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机理。方法 :对 32例 (48只眼 )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针刺。针刺穴位 :球后、风池、百会。比较针刺前、中、后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 :P VEP中N1 3 5波振幅升高 (P <0 0 1 ) ,F VEP中N3 波、P3 波...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机理。方法 :对 32例 (48只眼 )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针刺。针刺穴位 :球后、风池、百会。比较针刺前、中、后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 :P VEP中N1 3 5波振幅升高 (P <0 0 1 ) ,F VEP中N3 波、P3 波潜伏期缩短 (PN3 <0 0 5 ,PP3 <0 0 1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针刺 即刻效应 病人 视觉电生理 F-VEP P-VEP 增强 PP
下载PDF
不同刺激模式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反应特性 被引量:41
4
作者 周娜 吴子明 +4 位作者 张素珍 郭维维 于黎明 杨伟炎 韩东一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83-485,共3页
目的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可用于评价球囊功能及其对称性,比较3种刺激模式VEMP的振幅与潜伏期,希望得出适合临床应用的方法。方法 测量21名健康成人3种刺激模式(双侧短声、1侧短声和1侧短... 目的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可用于评价球囊功能及其对称性,比较3种刺激模式VEMP的振幅与潜伏期,希望得出适合临床应用的方法。方法 测量21名健康成人3种刺激模式(双侧短声、1侧短声和1侧短声对侧白噪声)的VEMP的潜伏期、振幅,计算出3种情况下的振幅及潜伏期的均值、双侧振幅比值、双侧振幅不对称性。结果 3种刺激模式刺激侧振幅与潜伏期无明显差异,但1侧短声刺激对侧振幅低于刺激侧,潜伏期比刺激侧长2-3 ms。双侧短声刺激p13波和n23波出现率为100%,1侧短声对侧白噪声刺激p13和n23出现率最低,无特别应用的意义。3种刺激方式VEMPs振幅变化较大。结论 VEMP是一种稳定的肌源性电位,双侧短声刺激和1侧短声刺激都不失为较好的刺激方法,双侧给声对双侧听力正常者较为适宜。应用双侧VEMP的振幅比值和对称性,判断双侧球囊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源性电位 反应特性 前庭诱发 球囊功能 刺激模式 诱发电位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期间右旋美托咪啶对麻醉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38
5
作者 李慧玲 佘守章 +1 位作者 阎焱 祝胜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期间,右旋关托咪啶(Dex)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年轻患者30例(ASAⅠ~Ⅱ级),诱导方法:以血浆药物浓度... 目的:研究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期间,右旋关托咪啶(Dex)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年轻患者30例(ASAⅠ~Ⅱ级),诱导方法: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目标进行丙泊酚靶控输注,靶浓度(Ct)为4mg/L,同时静脉泵注雷米芬太尼1μ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0.6mg/kg,1min后气管内插管。术中以雷米芬太尼0.2μg/(kg·min)。维持麻醉,定时追加肌松药,调节丙泊酚靶控输注的α值,使BIS维持在50±3;维持10min稳定后将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两组:D组(n=15):Dex0.4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ml静脉泵注(5min),C组(对照,n=15):生理盐水5m1,方法同D组。记录20min内BIS、AAI、MAP、HR。结果:D组静注Dex后BIS由51.4±2.2逐渐下降,20min时降为42.2±15.7(P〈0.05);而AAI给药前15.1±3.3,20min内没有明显变化;C组对照观察期间BIS、AAI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稳定后,静注Dex能使BIS进一步下降,而AAI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麻醉 全身 麻醉药 静脉 投药 剂量 美托咪啶
下载PDF
脊柱侧凸矫形术中脊髓监护基准的选择 被引量:37
6
作者 胡勇 胡从云 陆瓞骥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55-558,共4页
目的 对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 SEP)的监护基准进行选择,以降低监护过程中脊髓损伤预报之假阳性率,从而提高脊柱外科手术中对脊髓监护的可靠性。方法 回顾分析 16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在不同手术阶段中的 SEP潜伏期和波... 目的 对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 SEP)的监护基准进行选择,以降低监护过程中脊髓损伤预报之假阳性率,从而提高脊柱外科手术中对脊髓监护的可靠性。方法 回顾分析 16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在不同手术阶段中的 SEP潜伏期和波幅值及其百分比变化率,比较脊柱暴露前后 SEP波变化对术中脊髓损伤预报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由此而选择脊髓监护基准。结果 各监护阶段 SEP潜伏期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5);第二阶段的 SEP波幅值与第一阶段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观察结果显示,在术中,当以脊柱暴露前 (第一阶段 )的 SEP值作为监护基准时, 160例中有 5例假阳性 (3.2% )预报,而改以脊柱暴露后 (第二阶段 )的 SEP值作为监护基准时则无一例假阳性结果。结论 SEP波幅值在不同手术阶段具有正常变异性,以脊柱暴露后的 SEP值作为监护基准稳定性较好,可以提高对脊髓监护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脊柱侧凸 外科矫形术 脊髓监护
原文传递
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客观测听评估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36
7
作者 罗仁忠 麦坚凝 +2 位作者 陈倩 杨思达 钟建文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6-351,共6页
目的 综合评估低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蜗性及蜗后病变的临床听力学特点及其与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 ;并对比观察不同客观测听技术的特征。方法 选取 1998~ 2 0 0 0年间资料完整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共 310例 (5 0 0耳 ) ,年龄 1个月... 目的 综合评估低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蜗性及蜗后病变的临床听力学特点及其与中枢性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 ;并对比观察不同客观测听技术的特征。方法 选取 1998~ 2 0 0 0年间资料完整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共 310例 (5 0 0耳 ) ,年龄 1个月~ 6岁 ,平均年龄 2 4 2 3个月。根据神经康复科的专科评估 ,分为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听力障碍组和不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听力障碍组 ;前者又根据中枢性病变的病理特征及发病特征分为核黄疸 脑瘫、外部性脑积水和其它中枢性病变 3小组。设立同年龄段对照组 6 0例 (10 4耳 )。每一组组员同时检测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 ,DPOAE) ,对比观察不同组别间ABR波V阈值及DPOAE各自的特点、同一组间不同ABR波V阈值耳DPOAE的变化特征。结果 ①低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中伴随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比例高 (4 1%)。②伴随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患儿中 ,核黄疸 脑瘫常导致严重的蜗后性听力损失 ,耳蜗功能也轻度受累 ;外部性脑积水仅导致轻度蜗后听力损失 ;其它以大脑皮层受累为主的中枢性病变一般不累及耳蜗功能。③蜗性听力损失者 ,ABR波V阈值达 6 0dBnHL时 ,DPOAE幅值明显下降 ;达 70dBnHL以上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听觉丧失 中枢性听觉丧失 测听法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被引量:34
8
作者 陈庆真 施明祥 +2 位作者 刘盛飞 杜兰翔 厉江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3期5356-5360,共5页
背景: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用药方式的作用尚有争议。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7例局部... 背景: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用药方式的作用尚有争议。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7例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25例全身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1次/d,一个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及疗效。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优良率85%(23例),有效率93%(25例);对照组的优良率72%(18例),有效率84%(21例),两组优良率与有效率相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13例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痛,其中1例患者口服镇痛药物缓解;对照组中12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疼痛,未做处理。结果提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安全有效,局部注射疗效优于全身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神经生长因子 局部注射 周围神经 损伤
下载PDF
预测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两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29
9
作者 徐雯 姚克 +2 位作者 申屠形超 吴仁毅 孙朝晖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 探讨准确评估晶状体不同混浊程度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方法。方法 采用视觉电生理和视网膜计两种检查方法 ,评估 15 2例 (15 2只眼 )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功能情况 ,分别将闪光视网膜电图 (flashelectroretinogram ,F ERG)、闪... 目的 探讨准确评估晶状体不同混浊程度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方法。方法 采用视觉电生理和视网膜计两种检查方法 ,评估 15 2例 (15 2只眼 )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功能情况 ,分别将闪光视网膜电图 (flashelectroretinogram ,F ERG)、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lashvisualevokedpotentials ,F VEP)及潜视力 (potentialvisualacuity ,PVA)结果与患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 ,BCV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于晶状体不完全混浊者 ,术前F ERGb波和F VEP波振幅的综合值及PVA与术后BCVA呈显著正线性相关性 (r=0 5 2 8,0 6 5 4;P <0 0 5 ) ;对于晶状体近完全及完全混浊者 ,术前F ERGb波和F VEP振幅的综合值与术后BCVA呈显著正线性相关性 (r =0 487,P <0 0 5 ) ,术前PVA与术后BCVA无显著相关性 (r=0 0 49,P >0 0 5 )。结论 视觉电生理和视网膜计两种检查方法均可较准确评估晶状体不完全混浊患者术后的视功能 ,其中视网膜计的检查结果更具预测性 ;F ERG和F VEP检查结果可综合评估晶状体近完全及完全混浊患者术后的视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视觉 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计 F-ERG F-VEP PVA BCVA 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特征 被引量:28
10
作者 吴德正 梁炯基 +6 位作者 马娟妹 龙时先 江福钿 黄时洲 余敏忠 吴乐正 邓娟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103,W007,共7页
目的 检测我国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 ,ERG)的特征 ,以探讨其正常参考值。方法 应用VERIS 4 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检测 42例 (4 8只眼 )正常人多焦ERG ,检测对象年龄 11~ 6 7岁 ,平均 40 7岁。检测视野的水平视角... 目的 检测我国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 ,ERG)的特征 ,以探讨其正常参考值。方法 应用VERIS 4 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检测 42例 (4 8只眼 )正常人多焦ERG ,检测对象年龄 11~ 6 7岁 ,平均 40 7岁。检测视野的水平视角为± 2 6 6° ,垂直视角为± 2 2 1°,采用Burian Allen接触镜电极 ,于 8min (分 16段 )记录 10 3个视网膜部位的反应。结果 随被检测者年龄增长 ,多焦ERG的N1波和P1波潜伏期延长 ,<5 0岁与≥ 5 0岁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值均 >2 0 1,P值均 <0 0 5 ) ;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降低 ,个体间变异较大 ,在中央凹N1波和P1波的振幅密度最大 ,分别为 (4 4 88± 13 30 )nV/deg2 、(70 90± 17 77)nV/deg2 ;向周边振幅密度逐渐降低 ;N1波的上半视网膜的振幅总和较下半视网膜大 ,颞上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和振幅总和均较鼻下的大。结论 多焦ERG能准确、客观地反映视网膜不同部位的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视觉 视网膜电图描技术 ERG 多焦视网膜电图
原文传递
强迫症、抑郁症及焦虑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肖泽萍 陈兴时 +2 位作者 张明岛 楼翡璎 陈珏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探讨强迫症 (OCD)、抑郁症 (CD)及焦虑症 (CA)患者三种事件相关电位 (ERP)的变异。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Spirit脑诱发电位仪 ,采用光和声成对刺激、反应时间以及听觉靶 非靶刺激序列技术 ,检测 31例OCD、2 0例CD和 17例CA及 2 ... 目的 探讨强迫症 (OCD)、抑郁症 (CD)及焦虑症 (CA)患者三种事件相关电位 (ERP)的变异。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Spirit脑诱发电位仪 ,采用光和声成对刺激、反应时间以及听觉靶 非靶刺激序列技术 ,检测 31例OCD、2 0例CD和 17例CA及 2 8名正常人 (NC)的关联性负变 (CNV)、P3 0 0 及失匹性负波 (MMN)。结果  (1)CNV :M1波幅CD组 [(5± 4 ) μV]和CA组 [(7± 4 ) μV]低于NC组 [(14±6 ) μV]和OCD组 [(16± 6 ) μV ;P <0 0 5和P <0 0 1]。指令信号后负变化的出现率CD组 (6 0 % )、OCD组 (45 % )和CA组 (35 % )均高于NC组 (4% ;P <0 0 1)。 (2 )P3 0 0 :在靶刺激中 ,N2 潜伏期在四组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其中OCD组 [(2 78 9± 2 2 7)ms]和CD组 [(2 77 3± 2 1 8)ms]的潜伏期均长于NC组 [(2 5 9 0± 14 0 )ms],CA组短于CD组和OCD组 (P <0 0 1) ;P3 波幅在四组间的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其中OCD组 [(3 4± 1 5 ) μV]、CD组 [(2 9± 1 3) μV]和CA组 [(3 3± 1 3) μV]均低于NC组 [(5 9± 2 1) μV]。在非靶刺激中 ,CA组P2 波幅低于OCD组和NC组 (P <0 0 5 )。 (3)MMN :OCD组、CD组及NC组之间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 (P <0 0 5和P <0 0 1)。其中O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抑郁症 焦虑症 事件相关电位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屈光参差性弱视同步记录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和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封利霞 赵堪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弱视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VERISScienceTM42多焦电生理系统对24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双眼分别进行多焦图形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电图(ERG)同步记录和多焦闪光VEP、ERG同步记录,并与30例正常对照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弱视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VERISScienceTM42多焦电生理系统对24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双眼分别进行多焦图形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电图(ERG)同步记录和多焦闪光VEP、ERG同步记录,并与30例正常对照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不同视网膜区域弱视眼多焦图形VEP、ERG反应和多焦闪光VEP、ERG二阶反应振幅均降低,VEP特征峰潜时延长,ERG潜时无改变。弱视眼多焦闪光一阶反应VEP、ERG的反应振幅密度均降低,潜时无明显改变。多焦图形VEP波形异常程度中心区大于周边区,且与弱视眼的视力异常程度有相关性。弱视眼多焦图形和闪光二阶反应的视网膜皮层传导时间(RCT)显著延长,闪光一阶反应RCT三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弱视眼的mVEP和mERG具有明显的特征性改变,表明弱视眼的视网膜、视觉传导通路和视皮层都存在明显损害,且中心区损害重于周边区,中枢损害重于视网膜。(中华眼科杂志,2005,414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G 屈光参差性弱视 VEP 视网膜 改变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反应 图形 结论 可能机制
原文传递
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脊柱侧凸手术中联合监护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陈裕光 李佛保 +7 位作者 杨军林 万勇 彭新生 郑召民 陈立言 邹学农 夏杰华 窦云凌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otor evoked potential,TES-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联合监护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200...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otor evoked potential,TES-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联合监护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4月,在脊柱侧凸手术中同时记录双侧胫前肌、足跨短屈肌TES-MEP和双侧胫后神经CSEP76例。实施全静脉麻醉49例,七氟烷(吸入浓度〈1%)+异丙芬复合麻醉27例。对各麻醉组的TES-MEP检出结果进行四格表x。检验,并对术中两种电位的真、假阳性和真、假阴性结果进行相关的指数统计分析。结果TES-MEP和CSEP成功检出率均为96.1%,而两种麻醉组的TES-MEP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诱发电位阳性11例,其中9例为真阳性,均与手术操作不当直接有关。CSEP、TES-MEP、联合监护的灵敏度分别为75.0%、87.5%和100%,特异度分别为98.5%、98.5%和97.0%,约登指数分别为0.74、0.86和0.97。结论实施异丙芬静脉麻醉为主,辅以七氟烷吸入浓度〈1%的复合麻醉,也是联合监护切实可行的麻醉方案;联合监护对脊髓功能监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单一的TES-MEP或CSEP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电刺激 诱发电位 运动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原文传递
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被引量:30
14
作者 赵鹏军 许政敏 +6 位作者 吴胜虎 金昌海 余红 沈沛 李洁 汪玮弛 沈晓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 了解先天性听力障碍在高危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以及可能导致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两阶段的筛查方案,即出生后以耳声发射(OAE)进行初筛,初检时间不固定;出生42 d左右,以OAE复筛,未通过者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予以确诊。结... 目的 了解先天性听力障碍在高危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以及可能导致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两阶段的筛查方案,即出生后以耳声发射(OAE)进行初筛,初检时间不固定;出生42 d左右,以OAE复筛,未通过者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予以确诊。结果 共筛查高危新生儿208例,男性130例,占62.5%;女性78例,占37.5%。初检和复检率分别为100%和82.96%。初检结果阳性有72例,阳性率为34.61%;复检结果阳性的8例,阳性率为7.14%。最终前来诊的病人有6例,确诊有听力障碍的2例。高危新生儿中听力障碍的发病率约为1.78%。结论 对高危儿进行听力筛查,初检时间最好选择在病情稳定、出院前进行。如果条件允许,能进行42 d左右时的复筛,则可降低假阳性与正常儿童不同的是高危儿童即使通过筛查,也建议其定期复查。所以,高危新生儿需另行建立一个详细的追踪随访体系,以便能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生长发育情况。另外,必须详尽地向家长解释筛查的结果和意义,让他们了解疾病可能对其孩子造成的影响及复查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新生儿 听力障碍 耳声发射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神经反应遥测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监测应用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杨华 汤建国 +3 位作者 曹克利 祝小莉 王轶 潘滔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 探讨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能快速、准确地判断人工耳蜗装置的完好性和患者客观听觉反应的监测方法。方法 在 40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先测定电极阻抗 ,然后使用神经反应遥测技术 (neuralresponsetelemetry,NRT)监测 6个电极的电... 目的 探讨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能快速、准确地判断人工耳蜗装置的完好性和患者客观听觉反应的监测方法。方法 在 40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先测定电极阻抗 ,然后使用神经反应遥测技术 (neuralresponsetelemetry,NRT)监测 6个电极的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electricallyevokedauditorynervecompoundactionpotentials,ECAP)。结果 患儿所有电极阻抗正常 ,ECAP的检出率分别为 97 5 %(39例 / 40例 )和 92 1%(2 2 1个电极 / 2 40个电极 )。其中 33例内耳无畸形的患儿所有198个测试电极中有 195个电极测出清晰的ECAP波形 (98 5 %)。 7例内耳Mondini畸形患者共 42个测试电极中有 2 6个电极测得ECAP波形 (6 1 9%) ,两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靠近耳蜗底回 (高频区 )的电极比靠近蜗尖 (低频区 )的电极具有较高的ECAP反应阈值和较高的ECAP饱和阈值。结论 NRT技术可以简便、快速和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听神经反应 ,可望成为术中常规监测方法 ,内耳Mondini畸形是影响ECAP检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障碍 耳蜗植入 听觉诱发电位 测听法 遥测术 人工耳蜗
下载PDF
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神经行为的预后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王乐 傅燕娜 +2 位作者 郑洪 张健 芦玮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413-2417,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听力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儿科临床学院新生儿内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105例为研究对象,按总胆红素(TSB)水平分为轻度黄疸组(TSB...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听力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儿科临床学院新生儿内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105例为研究对象,按总胆红素(TSB)水平分为轻度黄疸组(TSB为221.0~341.9μmol/L,39例)、中度黄疸组(TSB为342.0~427.5μmol/L,35例)和重度黄疸组(TSB〉427.5μmol/L,31例)。患儿治疗后TSB水平降至85.0μmol/L以下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和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3月龄时复查NBNA并进行52项神经行为测定。结果3组患儿新生儿期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PL)和Ⅲ~Ⅴ波、Ⅰ~Ⅴ波峰间期(IP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黄疸组Ⅰ波、Ⅲ波、Ⅴ波PL和Ⅲ~Ⅴ波、Ⅰ~Ⅴ波IPL较轻度黄疸组和中度黄疸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轻、中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PL延长,重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波形缺失。轻度黄疸组BAEP异常8例(20.5%),中度黄疸组中BAEP异常15例(42.9%),重度黄疸组BAEP异常25例(80.6%),3组BAEP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38,P〈0.01)。3组患儿3月龄时Ⅲ波P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黄疸组Ⅲ波PL较轻度黄疸组和中度黄疸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轻、中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PL延长,重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波形缺失。轻度黄疸组中BAEP异常2例(5.1%),中度黄疸组中BAEP异常5例(14.3%),重度黄疸组BAEP异常18例(58.1%),3组BAEP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05,P〈0.01)。3组患儿新生儿期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黄疸组NBNA评分低于轻、中度黄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项神经行为测定结果显示,轻度黄疸组神经行为异常9例(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神经行为学表现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定位皮质运动区与术中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前瞻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吴劲松 周良辅 +4 位作者 陈伟 郎黎琴 梁伟民 高歌军 毛颖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141-1145,共5页
目的以术中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为对照,评价中央区脑肿瘤术前运用血液氧饱和水平检测(BOLD)技术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 I)定位皮质运动区的准确性。方法此项前瞻性研究选取了16例中央区脑肿瘤。开颅手术前分别执行手运动激发程式... 目的以术中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为对照,评价中央区脑肿瘤术前运用血液氧饱和水平检测(BOLD)技术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 I)定位皮质运动区的准确性。方法此项前瞻性研究选取了16例中央区脑肿瘤。开颅手术前分别执行手运动激发程式,运用BOLD技术的fMR I定位皮质运动区。将fMR I影像与磁共振导航序列影像融合。以术中MEP监测作为皮质运动区定位的标准技术。在神经导航下定位fMR I的各个激活区,单独或联合运用短串经颅电刺激(TCES)和直接皮质电刺激(DCES),在前臂及手部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比较两种技术的吻合度,以评价fMR I定位的皮质运动区的准确性。结果fMR I与MEP的吻合率为92.3%,其中与TCES的吻合率为100.0%,与DCES的吻合率为66.7%。结论运用BOLD技术的fMR I敏感度高,可实现中央区脑肿瘤术前皮质运动区的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运动皮质 诱发电位 运动 电刺激 神经导航 功能磁共振成像 直接皮质电刺激 皮质运动区 前瞻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26
18
作者 黄绍强 田复波 陈新刚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9-413,共5页
目的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52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随机均分为S、P 2组。自诱导至术毕2组始终以5 ng/mL效应室TCI输注瑞芬太尼,S组在以丙... 目的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52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随机均分为S、P 2组。自诱导至术毕2组始终以5 ng/mL效应室TCI输注瑞芬太尼,S组在以丙泊酚、琥珀胆碱完成插管后改吸七氟烷,P组以TCI输注丙泊酚。术中维持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在15-25。观察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糖变化,记录苏醒及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OAAS)、术后认知功能评分(MMSE)以及术中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各时点AAI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两组无明显差异,术毕前及拔管后10min两组血糖均有所升高,与基础值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苏醒时间P组明显长于S组(11.2 vs 7.0min)(P<0.05),苏醒后无论是OAAS评分还是MMSE评分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术后认知功能均较术前有短暂下降,但术后2 h已基本恢复。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术后24 h内VAS评分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都能提供满意的麻醉,副反应相似,七氟烷比丙泊酚可控性更佳,术后苏醒更为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诱发电位 听觉
下载PDF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4
19
作者 韦永祥 梁维邦 +1 位作者 徐立 倪红斌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及面肌旁路传导反应(LSR)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将2003年1月~2005年7月收治的49例面肌痉挛病人归为A组(术中无电生理监测),2005年8月~2007年3月收治的56例归为... 目的探讨术中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及面肌旁路传导反应(LSR)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将2003年1月~2005年7月收治的49例面肌痉挛病人归为A组(术中无电生理监测),2005年8月~2007年3月收治的56例归为B组(术中行BAEP及LSR电生理监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的有效率及听力下降、眩晕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即刻手术有效率为95.9%(47例),发生面瘫6例(12.2%),眩晕4例(8.2%),听力下降伴耳鸣4例(8.2%);术后12个月,除1例仍有听力下降伴耳鸣外。眩晕、听力下降、面瘫均改善,手术有效率为89.8%(44例)。B组术后即刻手术有效率为94.6%(53例),发生面瘫1例(1.8%)。无眩晕、听力下降及耳鸣发生;术后12个月,面瘫改善,手术有效率为91.1%(51例)。两组手术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面瘫、眩晕、听力障碍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过程中.联合应用BAEP、LSR等神经电生理技术跟踪手术进程,能较好控制听力损伤并发症的发生,及判断面神经减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面肌旁路传导反应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和健康成年人听觉感觉门控电位P50的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红星 张明岛 +5 位作者 陈兴时 楼翡璎 梁建华 陈冲 史天涛 吕秋霖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和健康成年人听觉感觉门控电位P50的特点。方法采用听觉条件(S1)测-试刺激(S2)范式对5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08名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进行P50检测,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和健康成年人听觉感觉门控电位P50的特点。方法采用听觉条件(S1)测-试刺激(S2)范式对5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08名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进行P50检测,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结果(1)在Cz、Fz和Pz脑区,正常对照组S1所诱发的P50波(S1-P50)潜伏期与S2所诱发的P50波(S2-P50)潜伏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P50波幅[分别为(2.2±1.4)μV,(2.3±1.5)μV,(2.1±1.4)μV]低于S1-P50波幅[分别为(5.6±3.3)μV,(5.6±3.9)μV,(4.9±2.8)μV;P<0.01];S2/S1比值、S1-S2差值和100(1-S2/S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在Cz、Fz和Pz脑区的S1-P50波幅低(Pz:Z=-2.030,P=0.042,余P<0.01),S2-P50波幅高;S2/S1比值高,S1-S2差值小,100(1-S2/S1)值低(P均<0.01)。(3)患者组的S2/S1比值、S1-S2差值和100(1-S2/S1)值与PANSS总分[(138.49±15.30)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觉门控功能有异常,能通过感觉门控电位P50定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电生理学 诱发电位 听觉 感觉门控电位P5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