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宝山两类森林群落的乔木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欧祖兰 李先琨 +1 位作者 苏宗明 向悟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63-568,共6页
对元宝山保存的广西最古老、最原始、最完整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进行了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研究 .结果表明 :1)两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和群落各物种的重要值变化以及群落优势度反映出来的特征相一致 ;2 )物种重要值和个体... 对元宝山保存的广西最古老、最原始、最完整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进行了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研究 .结果表明 :1)两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和群落各物种的重要值变化以及群落优势度反映出来的特征相一致 ;2 )物种重要值和个体数作为测度指标所得结果相近 ;3)随着面积由 5 0 0~ 30 0 0m2 的变化 ,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大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较小 ,在不受面积大小影响 ,正确反映群落多样性方面 ,Shannon -Wiener指数优于Simpson指数 ;4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多样性指数均较高 ,Shannon -Wiener指数分别为 5 .35 0 7和 4 .5 395 ,与北热带季节性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比较 ,未表现出明显的纬度梯度特征 .图 4表 4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山 原生状态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乔木层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大金山岛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鼎晖 李翔 +4 位作者 骆蓓菁 许洺山 妥彬 阎恩荣 由文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9-357,共9页
于2017年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及2018年春季(3月)和夏季(6月)分别对大金山岛8个植物群落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共捕获5门14纲23个类群土壤动物8506只,优势类群分别为线虫纲(66.06%)、蜱螨亚纲(17.95%)和弹尾纲(11.15%),其余为... 于2017年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及2018年春季(3月)和夏季(6月)分别对大金山岛8个植物群落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共捕获5门14纲23个类群土壤动物8506只,优势类群分别为线虫纲(66.06%)、蜱螨亚纲(17.95%)和弹尾纲(11.15%),其余为稀有类群(4.84%)。常绿阔叶林中小型土壤动物4季平均密度和类群数均高于落叶阔叶林,且2种林型间类群数差异显著(P<0.05),而这2种植被类型夏季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3季(P<0.05);常绿阔叶林秋季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显著高于春、冬2季(P<0.05),而落叶阔叶林表现为秋季显著高于其他3季(P<0.05)。在垂直分布上,2种植被类型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型,其0~5 cm土层密度分别占0~20 cm土层总密度的68.68%和66.94%。常绿阔叶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高于落叶阔叶林,且常绿阔叶林秋季这2个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3季(P<0.05);落叶阔叶林秋季中小型土壤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季(P<0.05)。由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中小型土壤动物总密度以及线虫纲、蜱螨亚纲和弹尾纲密度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pH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金山岛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 季节动态
下载PDF
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许辉林 付煜阳 +2 位作者 余树全 赵明水 贾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6,65,共8页
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的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分布在海拔850~1100 m的常绿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2017年在海拔1000 m的常绿落叶阔叶林内设置1个100 m×100 m的监测样地,对胸径1 cm及以上的树木,记录种名、测定生长指标(胸径... 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的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分布在海拔850~1100 m的常绿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2017年在海拔1000 m的常绿落叶阔叶林内设置1个100 m×100 m的监测样地,对胸径1 cm及以上的树木,记录种名、测定生长指标(胸径、树高、冠幅等),2022年采用与2017年相同方法测定样木相关指标;采用网格取样和随机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在样地土层深度0~20 cm采集土壤样品,参照相关标准和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以树种重要值、森林生产力(树木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皮卢(Pielou)均匀度指数、马格利夫(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香农-维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指数)、结构多样性(胸径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胸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胸径标准偏差、胸径基尼系数)为评价指标,以2次调查和测定的数据为基础,采用回归分析法、层次分割法,分析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组成变化、各因素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林在5 a间,有24种退出、16种进入,有33.90%物种发生了变化,变化物种均为偶见种和稀有种;落叶树种减少,常绿树种占比增加,有向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趋势。②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生物量为147.90 t·hm^(-2),生产力为5.90 t·hm^(-2)·a^(-1);常绿树种占总生产力63.04%、落叶树种占总生产力39.96%,常绿树种是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③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生产力主要受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土壤因子中碱解氮为主要影响因素。各影响因子中,结构多样性贡献率最高(为20.79%);结构多样性中,胸径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的贡献率最高(为9.11%),与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碱解氮对生产力的贡献率为6.68%,与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落叶阔叶林 森林生产力 物种多样性 结构多样性 土壤因子 天目山
下载PDF
广西环江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敏 彭晚霞 +1 位作者 徐庆国 杜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7-513,共7页
运用地理统计学和Illumina 16S rRNA基因测序等手段,研究广西环江木论国家自然保护区25 hm2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土壤主要门级微生物类群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广西环江木论国家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土壤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bact... 运用地理统计学和Illumina 16S rRNA基因测序等手段,研究广西环江木论国家自然保护区25 hm2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土壤主要门级微生物类群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广西环江木论国家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土壤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bacteria,34.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0.7%)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2.2%);土壤细菌类群显示空间相关性的自相关范围为44.4~841.4 m,其中大部分细菌类群的变程在研究区域范围(500 m)内;在研究区内,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从北到南逐渐升高,而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则从北到南逐渐降低,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呈斑片状分布,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的相对丰度呈单峰型分布,WS3(Latesci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则呈间歇性的低值条带和高值条带状分布。可见,喀斯特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相对丰度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群落 常绿落叶阔叶林 空间格局 Illumina测序 喀斯特 木论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宝华山主要植被类型土壤种子库初探 被引量:144
5
作者 安村青 林向阳 洪必恭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1-50,共10页
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土壤种子库分别有49种和33种植物,其中,前者有草本42种,灌木3种,乔木4种,密度为255粒/m2;后者有草本29种,灌木1种,乔木3种,密度为145粒/m2。两植被类型的土壤种子库... 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土壤种子库分别有49种和33种植物,其中,前者有草本42种,灌木3种,乔木4种,密度为255粒/m2;后者有草本29种,灌木1种,乔木3种,密度为145粒/m2。两植被类型的土壤种子库组成与其现存地上植被的组成相似性极小。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林窗的土壤种子库有33个种,密度为413粒/m2,与非林窗区域的土壤种子库组成仅有53.1%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植被类型 土壤种子库
下载PDF
神农架海拔梯度上4种典型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循环动态 被引量:46
6
作者 刘蕾 申国珍 +3 位作者 陈芳清 罗璐 谢宗强 喻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42-2149,共8页
研究神农架地区典型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动态对认识我国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及森林碳循环的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神农架海拔梯度上4种典型森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及亚高山针叶林... 研究神农架地区典型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动态对认识我国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及森林碳循环的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神农架海拔梯度上4种典型森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及亚高山针叶林凋落物年凋落量及其养分归还量的研究,发现:森林凋落物量随海拔增加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凋落物年凋落量分别为6807.97、7118.14、6975.2和4250.67 kg/hm2。各森林类型凋落物量年变化呈双峰型,高峰期出现在4—5月份、11月份。凋落物养分归还以N最高(132.06、162.29、157.12和185.77 kg/hm2),以P最少(4.62、4.39、8.24和4.15 kg/hm2),养分归还总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亚高山针叶林 凋落物现存量 养分归还
下载PDF
茂兰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分形特征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忠华 胡刚 倪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221-8230,共10页
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助于推断格局形成的潜在生态过程和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4种格局强度指数(聚块性指数、格林指数、扩散系数和负二项参数)以及分形维数中的计盒维数(D_b)和信息维数(D_i)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 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助于推断格局形成的潜在生态过程和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4种格局强度指数(聚块性指数、格林指数、扩散系数和负二项参数)以及分形维数中的计盒维数(D_b)和信息维数(D_i)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30种乔木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幼树、中树和成树)空间分布的分形维数变化,比较了2种分形维数与5种种群结构参数和4种格局强度指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30种树种中,除皱叶海桐(Pittosporum crispulum)和油柿(Diospyros oleifera)外,其余28种乔木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呈现聚集分布,这种普遍的聚集性与喀斯特生境的高度异质性和种子扩散限制密切相关;(2)30种树种空间分布的D_b值介于0.589-1.870,D_i值介于0.498-1.711。分形维数值越大,表征种群对空间环境的占据利用能力越强,个体空间聚集强度越强,在群落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反之则表明其对环境的占据能力弱,个体聚集程度越低,往往处于伴生地位;(3)从幼树、中树到成树阶段,30种树种空间分布的D_b和D_i平均值呈极显著的降低趋势,这可能与种内和种间的密度制约性死亡效应有关,导致种群随年龄的增加其聚集度和空间占据能力逐渐减弱;(4)相关分析表明,30种树种的种群多度和重要值与D_b和D_i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种群多度和重要值的变化与种群空间占据能力和聚集程度存在密切关系。4种格局强度指数中,除聚块性指数外,其余3种指数与D_b和D_i值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表明分形维数D_b和D_i值可以用于表征种群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利用格局强度指数和分形维数准确量化了茂兰喀斯特森林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其结果有助于揭示喀斯特森林群落物种共存的潜在维持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森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空间分布格局 分形维数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1996—2012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群落动态 被引量:24
8
作者 游诗雪 张超 +3 位作者 库伟鹏 朱弘 赵明水 余树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共9页
【目的】开展群落动态变化长期研究,为森林保护、管理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6年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1块1 hm^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监测样地,对每木进行编号、挂牌,调查记录其种名、树高、胸径及位置坐标等信息。2... 【目的】开展群落动态变化长期研究,为森林保护、管理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6年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1块1 hm^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监测样地,对每木进行编号、挂牌,调查记录其种名、树高、胸径及位置坐标等信息。2012年进行复测,比较分析16年来乔木层胸径≥10 cm树种的群落动态变化。【结果】群落中常绿和落叶树种株数所占比例,从1996年54.97%和45.03%变为2012年的62.81%和37.19%;群落科、属、种组成从1996年24科34属40种变为2012年29科40属48种,16年来,树种退出3科5属6种,新增8科11属14种,其中,退出的偶见种(总株数1~3)占66.67%,新增的偶见种占92.86%;群落总株数从553株增加至597株,累计死亡191株,累计更新235株;群落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从1996年的40,0.72,3.98和1.03变为2012年的48,0.88,3.88和1.05;群落中1996年和2012年小径级(DBH<20 cm)的个体数量分别占49.55%和55.11%,死亡率25.73%,中径级(20 cm≤DBH<60 cm)分别占47.92%和42.88%,死亡率22.89%,大径级(DBH≥60 cm)分别占2.53%和2.01%,死亡率7.69%,径级结构总体变化不大,均呈倒"J"型;群落平均树高由1996年11.47 m下降为2012年9.47m,树高>10 m个体比例由50.27%降为36.01%,总体树高频度呈正态分布。【结论】16年来该群落仍保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基本外貌,但常绿树种株数占比有明显增加趋势,落叶树种株数占比有明显减少趋势;群落优势种除交让木株数和重要值显著增加,其他树种变化不明显;但群落中偶见种进入和退出变化很剧烈,达原群落树种总数50%,偶见种是引起群落乔木层物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群落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增加明显的主要原因;中小径级个体间竞争剧烈,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层 群落结构 天目山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中国的落叶阔叶林──兼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归属问题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光裕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1996年第3期93-102,共10页
落叶阔叶林为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一个植被型,在植被分区中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的地带性植被。从白垩纪开始,中国华北的森林组成以落叶的乔木和灌木为主。经过不同地质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到第三纪时,植被类型主要属于暖温带落叶... 落叶阔叶林为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一个植被型,在植被分区中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的地带性植被。从白垩纪开始,中国华北的森林组成以落叶的乔木和灌木为主。经过不同地质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到第三纪时,植被类型主要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到第四纪冰川以后,这种天然林已经成为地带性的植被类型。中国落叶阔叶林的生态要求是年平均温度一般为8-10℃,年降水量在500-1000mm之间。林下发育的土壤主要是棕色森林土和褐色土。群落的建群种是一些典型北温带的属种,其组成主要是东亚特别是中国-日本和中国特有的各种成分,在不同方向与西伯利亚、中亚和热带植物区系均有一定的联系。中国落叶阔叶林通常由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构成,林下缺少地表苔藓层,很少见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根据优势种的生活习性和所要求的生境条件,可以划分为典型落叶阔叶林、山地杨桦林和河岸落叶阔叶林三类。从公元前四、五千年起,随着人类的定居而出现了农业生产,改造许多原始的森林为栽培的农业植被。由于人为干扰的加强,落叶阔叶林往往逆行演替为灌丛和灌草丛。只有环境条件改善以后,才能沿着进展演替成为典型落叶阔叶林。在落叶阔叶林中混生有常绿阔叶树而被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植被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的 落叶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下载PDF
贡嘎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叶功能性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彭阿辉 王根绪 +3 位作者 罗辑 杨阳 冉飞 杨燕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99-2605,共7页
以贡嘎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种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片比叶面积(SLA)、叶干重(LDW)、碳(C)、氮(N)、磷(P)含量、同位素丰度(δ13C、δ15N)等叶属性特征,阐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物种叶片性状的差异以及各种性状之间的相关关... 以贡嘎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种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片比叶面积(SLA)、叶干重(LDW)、碳(C)、氮(N)、磷(P)含量、同位素丰度(δ13C、δ15N)等叶属性特征,阐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物种叶片性状的差异以及各种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主要树种叶片的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该群落中主要树种共存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贡嘎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叶片C含量与N、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N含量和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SLA与N含量、N∶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δ13C、C含量、C∶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P相关性不显著;叶片δ13C与C∶N相关性不显著;SLA较高的叶片具有较高的叶片N含量,较低的叶C含量、氮素利用效率(NU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片的WUE和NUE之间不存在权衡关系,未采用水氮耦合的权衡机制以适应潮湿多雨的环境;孑遗植物康定木兰(Indigofera souliei)和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均采用异于非孑遗物种的养分利用策略,形成生态位的分化而共存于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功能性状 比叶面积 水分利用效率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原文传递
黔中高原喀斯特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及群落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贺忠权 刘长成 +1 位作者 蔡先立 郭柯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0-680,共11页
黔中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地中心区域,该区喀斯特地貌连片发育、地质背景特殊、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典型植被为喀斯特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受人为活动影响,该区域现存的植被主要以次生植被为主。该文利用2007-2020年生长季的植被调... 黔中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地中心区域,该区喀斯特地貌连片发育、地质背景特殊、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典型植被为喀斯特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受人为活动影响,该区域现存的植被主要以次生植被为主。该文利用2007-2020年生长季的植被调查数据,对黔中高原喀斯特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学特征以及类型划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典型植被主要是以青冈属(Cyclobalanopsis)、鼠刺属(Itea)、柯属(Lithocarpus)、润楠属(Machilus)、樟属(Cinnamomum)等属的常绿树种与化香树属(Platycarya)、鹅耳枥属(Carpinus)、朴属(Celtis)、栎属(Quercus)等属的落叶树种构成的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根据86个样方的数据统计,共记录到维管植物585种,隶属124科318属;其中蕨类植物65种,隶属11科27属;被子植物520种,隶属113科291属。由于生境的高度异质性,群落物种组成复杂、类型多样。基于物种优势度原则,将该区域的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进一步划分为11个群系组、44个群系、83个群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黔中高原 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群落结构 植被分类
原文传递
鄂西南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强 艾训儒 +2 位作者 姚兰 朱江 彭宗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1-1069,共9页
基于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内6 hm^2监测样地多度数据,通过累计经验分布曲线(ECDF)表征该样地内不同生活型功能群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并采用6种模型对各功能群不同取样尺度物种等级-多度曲线进行拟合并检验其拟合效果,分析多度格局与模型... 基于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内6 hm^2监测样地多度数据,通过累计经验分布曲线(ECDF)表征该样地内不同生活型功能群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并采用6种模型对各功能群不同取样尺度物种等级-多度曲线进行拟合并检验其拟合效果,分析多度格局与模型拟合在不同尺度间的差异,探讨其背后的生态学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1)各尺度下落叶种比常绿种的物种数多,物种多样性指数更大,但个体数相对较少;不同功能群稀有种比例排序为:落叶种<所有种<常绿种。(2)6种模型中的断棍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差;中大尺度(50 m×50 m、100 m×100 m)上不同生活型树种多度分布能接受的模型较少,除大尺度的常绿树种外,拟合最优模型均为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大尺度的常绿树种拟合最优模型为中性模型;小尺度上(20 m×20 m)常绿树种的最优模型为对数正态分布模型,落叶树种最优模型为生态位优先模型,所有树种在小尺度最优模型为Zipf-Mandelbrot模型。研究认为,随着尺度逐渐扩大,中性过程较生态位过程对物种-多度格局的解释力度更大,落叶树种物种多度格局的形成机制较常绿树种更接近于样地所有树种物种-多度格局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度分布 生态过程 模型拟合 取样尺度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下载PDF
不同恢复群落的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及主要伴生种种群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斯 艾训儒 +3 位作者 姚兰 林勇 黄伟 陈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467-474,共8页
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特有的自然植被类型和天然林类型,为研究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及主要伴生种群结构和动态,揭示其生物多样性形成及维持机制,作者依托湖北恩施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对木林子自然保... 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特有的自然植被类型和天然林类型,为研究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及主要伴生种群结构和动态,揭示其生物多样性形成及维持机制,作者依托湖北恩施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对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不同恢复群落的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开展了植物群落调查,从物种组成、径级结构和垂直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优势种及主要伴生种群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3个恢复群落中,DBH≥1 cm的木本植株分别有148种6 970株、176种4533株和149种4048株,隶属于14科23属、19科26属和16科25属;从整体上看,3个恢复群落优势种及主要伴生种的物种丰富度随垂直层自上而下呈现"单峰型",个体多度随垂直层降低而增加,平均树高分别为5.94、5.21和4.61m;群落物种丰富度整体上均随径级增大而下降,个体多度均呈倒"J"型分布,小径级个体数量多,平均胸径分别为4.18、4.35和4.48 cm.总之,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不同恢复群落的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多数种群自然更新良好,群落整体上正处于演替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木林子自然保护区 自然恢复 垂直结构 径级结构
下载PDF
梵净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鹏举 陈浒 +3 位作者 周政 林丹丹 巫仁霞 朱佳运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695,共9页
为了查明梵净山沿海拔梯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螨类群落特征及海拔差异,2015年6月对梵净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土壤螨类进行调查,获土壤螨类2 100只,隶属4亚目55科101属。采用属数和个体数量,群落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甲螨群落... 为了查明梵净山沿海拔梯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螨类群落特征及海拔差异,2015年6月对梵净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土壤螨类进行调查,获土壤螨类2 100只,隶属4亚目55科101属。采用属数和个体数量,群落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甲螨群落MGP和捕食性螨类MI等指数对螨类群落结构的分析显示,Vilhenabates和Setoxylobates是该林带的主要类群,螨类分布呈现明显的表聚性。随海拔上升,螨类类群数和个体数量基本呈减少的趋势。土壤螨类群落优势度表现为1 300 m>1 900 m>1 500 m>1 700 m,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表现为1 700 m>1 900 m>1 500 m>1 300 m,方差分析表明海拔差异对螨类优势度具有显著影响,对多样性和均匀性影响很小。甲螨群落结构以O型为主;中气门螨类群落以K-选择类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螨类 群落结构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海拔梯度
下载PDF
鄂西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特征 被引量:26
15
作者 姚兰 艾训儒 +3 位作者 易咏梅 黄永涛 冯广 刘峻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8,共9页
【目的】分析鄂西南森林动态样地内优势种群的结构及动态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更新动态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参照热带森林科学中心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大样地)建设与监测技术规范,于2014年... 【目的】分析鄂西南森林动态样地内优势种群的结构及动态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更新动态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参照热带森林科学中心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大样地)建设与监测技术规范,于2014年在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建立15 hm^2大样地,调查并鉴定胸径大于1 cm的所有木本植物,分析其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结果】在垂直结构上,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都随着树木高度层次的降低而升高;在径级结构上,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都随着径级增大而降低,呈倒"J"形分布趋势;按所分布的径级数量不同可将群落内的物种分为10类,多数物种主要分布于小径级范围,但优势种群则集中分布于某个径级或均匀分布于各径级,表明优势种群可能有集中更新和连续更新2种方式;在胸径小于10 cm的径级内翅柃最占优势,而在其他径级内壳斗科物种占主要优势;群落中大部分种群有超过60%个体分布在最低的2个垂直层次内,且有超过85%的个体胸径小于10 cm,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更新趋势,群落总体上处于进展演替中;对群落中径级和高度级上都占优势的25个种群的动态分析表明,16种属进展种群,3种属近期处于稳定状态但远期将趋于衰退状态,2种属衰退状态,4种属进展期与衰退期相间出现及个体数量存在波动的种群。【结论】鄂西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树体较小,大径级和高度级树木种类及个体较少,绝大多数优势种群及群落总体均处于进展演替阶段,群落具有良好的自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动态样地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垂直结构 径级结构 木林子保护区
下载PDF
神农架自然遗产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特点和代表性 被引量:24
16
作者 马明哲 申国珍 +4 位作者 熊高明 赵常明 徐文婷 周友兵 谢宗强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27-1139,共13页
充分认识并掌握我国自然遗产地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代表性,对正确评估自然遗产地的价值进而制定相关保护管理政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群落调查数据、全球1 km^2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对比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从植被垂... 充分认识并掌握我国自然遗产地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代表性,对正确评估自然遗产地的价值进而制定相关保护管理政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群落调查数据、全球1 km^2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对比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从植被垂直带谱的地带性、完整性及不同垂直带群落物种更替等角度,分析论证了神农架自然遗产地植被垂直带谱的代表性。结果显示:神农架自然遗产地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发育有常绿阔叶林带(遗产地南坡)、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及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其北坡保存的地带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北半球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最典型代表。神农架自然遗产地拥有的植被垂直带谱是"全球生物地理区划"中东方落叶林生物地理省最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在东方落叶林生物地理省具有唯一性和代表性,在较小的水平距离范围内浓缩了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生态系统特征,成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山地生态系统垂直分异规律及其生态学过程的杰出范例,具有突出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地带性植被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东方落叶林生物地理省 完整性
原文传递
桂林岩溶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8
17
作者 盘远方 梁志慧 +6 位作者 李嘉宝 梁士楚 姜勇 吴华萍 王菁菁 傅瑞静 周健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51-2459,共9页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亚热带岩溶石山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之一,为了掌握这类森林植被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在桂林市灵田镇小水村岩溶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设置了1个320 m×60 m的样地,用于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径...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亚热带岩溶石山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之一,为了掌握这类森林植被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在桂林市灵田镇小水村岩溶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设置了1个320 m×60 m的样地,用于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径级结构和α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组成群落的木本植物有37科75属96种,密度为6371株/hm^(2)。其中,常绿树53种,落叶树43种。(2)垂直结构可以分为乔木上层、乔木下层和灌木层。其中,乔木上层分布34个物种(常绿18种,落叶16种),优势种为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南酸枣(Ziziphus jujuba);乔木下层分布30个物种(常绿17种,落叶13种),优势种为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和菜豆树(Radermachera sinica);灌木层分布32个物种(常绿18种,落叶14种),优势种为狗牙花(Ervatamia divaricata)和刺叶冬青(Ilex bioritsensis)。(3)在个体水平上,整个样地内所有个体胸径(DBH)呈明显的倒"J"型分布,平均胸径为4.32 cm;以小径级植株数量最多,DBH≤5 cm的个体占总个体数92.36%,而DBH≥20 cm的个体数较少,仅占0.96%;在物种水平上,平均DBH≤5 cm的物种有79种,占总物种数的85.86%,平均DBH≥20 cm的物种数(6种)仅占总物种数的6.52%。(4)每个样方中个体数的均值为262±132,Shannon-Wiener指数均值为2.67±0.26,Simpson指数均值为0.89±0.03,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78±0.05。(5)人为干扰和海拔对物种分布影响极显著,土壤厚度、岩石裸露率和坡度对物种分布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垂直结构 径级结构 Α多样性 典型相关分析 岩溶石山
下载PDF
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木本植物组成特征 被引量:17
18
作者 兰斯安 宋敏 +4 位作者 曾馥平 杜虎 彭晚霞 覃文更 何铁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6-1164,共9页
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分布的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之一,由于富钙偏碱的地球化学背景及多样性的生境类型,该森林具有群落结构多样、树种组成丰富、优势物种突出等特点,基于大型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分析是揭示其... 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分布的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之一,由于富钙偏碱的地球化学背景及多样性的生境类型,该森林具有群落结构多样、树种组成丰富、优势物种突出等特点,基于大型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分析是揭示其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基础。该研究在木论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了25 hm2的样地,依照CTFS全球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定位并调查了样地内每一棵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结果表明:(1)样地内有监测树种254种,隶属于64科161属;独立个体总数为110 370株(含分枝为144 679株),平均胸径为4.14 cm。(2)个体数最多的15个树种的个体数之和占到总个体数的78.46%,稀有种有100种,占总树种数的39.37%。(3)群落结构稳定且更新良好,木本植物整体径级结构呈倒"J"形。(4)样地内重要值≥1的树种有26种,占总树种数量10.24%;重要值排名前三的物种分别是小果厚壳桂、栀子皮和香叶树。(5)样地中共有萌生木本植物204种34 309株,分属于127属51科,分别占样地总物种、个体数量、属及科数的80.32%、14.42%、78.88%和79.69%。此结果表明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组成丰富、群落成熟稳定、更新良好,反映了亚热带非地带性喀斯特顶极群落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径级结构 动态监测样地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喀斯特
下载PDF
桂林岩溶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优势物种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肖艳梅 解婧媛 +4 位作者 姚义鹏 梁士楚 高丽娜 张惠 莫适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159-8170,共12页
采用样方法对不同资源位群落进行调查,通过冗余分析(RDA)结合Monte Carlo随机置换检验筛选出对桂林岩溶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优势物种分布影响显著的土壤资源轴(土壤有机质、土壤水溶钙、土壤速效氮、土壤全氮、土壤pH值和土壤... 采用样方法对不同资源位群落进行调查,通过冗余分析(RDA)结合Monte Carlo随机置换检验筛选出对桂林岩溶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优势物种分布影响显著的土壤资源轴(土壤有机质、土壤水溶钙、土壤速效氮、土壤全氮、土壤pH值和土壤厚度)。利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桂林岩溶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14个优势物种在土壤有机质、土壤水溶钙、土壤速效氮、土壤全氮、土壤pH值和土壤厚度6个土壤资源轴上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水溶钙资源轴上,生态位宽度最大值为常绿物种檵木(0.89、0.94);在土壤pH值资源轴上,生态位宽度最大值为常绿物种粗糠柴(0.96);在土壤速效氮、土壤全氮和土壤厚度资源轴上,生态位宽度最大值为落叶物种南酸枣(0.87、0.99、0.97)。(2)14个优势物种在6个土壤资源轴上,生态位重叠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土壤厚度>土壤全氮>土壤水溶钙>土壤速效氮>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且均表现为常绿物种与常绿物种形成的种对生态位重叠均值(0.84)>常绿物种与落叶物种(0.74)>落叶物种与落叶物种(0.66)。(3)综合6个土壤资源轴,生态位重叠值≥0.5的种对高达480对,占总种对数的87.91%,暗示桂林岩溶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优势物种在资源匮乏且资源异质性高的特殊生境中存在激烈竞争,且乔木层种间关系相对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资源轴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岩溶石山
下载PDF
湖北木林子保护区大样地的木本植物多样性 被引量:16
20
作者 姚兰 崔国发 +4 位作者 易咏梅 黄永涛 冯广 刘峻城 艾训儒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分析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大样地(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多样性特征,阐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探索物种多样性维持、群落动态、环境异质性和生态系统功能调控机制等奠定基础。[方法]参照CTFS... [目的]分析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大样地(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多样性特征,阐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探索物种多样性维持、群落动态、环境异质性和生态系统功能调控机制等奠定基础。[方法]参照CTFS大样地建设与监测技术规范,于2014年在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建立15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调查并鉴定样地内DBH≥1 cm的所有木本植物,分析其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15 hm^2大样地内共有木本植物228种84 189株,分属于112属61科,其中以10 cm为起测径级的木本植物130种11 863株,分属于71属44科;以30 cm为起测径级的木本植物67种1721株,分属于40属29科;以1 cm为起测径级和以10 cm为起测径级的木本植物在0~3 hm^2范围内物种数随取样面积的增大而快速增加,在6 hm^2时包含的物种数均超过了总物种数的80%,以30 cm为起测径级的木本植物在0~0.2 hm^2范围内物种数随取样面积的增大而快速增加,在8 hm^2时包含的物种数超过了总物种数的80%;样地内个体数量超过1 000的物种有18种,占样地所有物种数的7.89%,但个体数量之和占样地总个体数量的70.63%;样地上层乔木以小叶青冈和多脉青冈为主,中、下层的翅柃个体数量最多,重要值最大;样地内稀有种比例极高,有116种,占物种总数的50.88%,但个体数量仅占总个体数量的0.14%;群落物种组成中最主要的科为壳斗科和山茶科;样地中共有萌生木本植物137种18 880株,分属于76属42科,分别占样地总物种、个体数量、属及科数的60.1%,22.4%,62.8%和65.6%,其中,以10 cm为起测径级的萌生木本植物有64种,分属于43属26科,共计1 073株,以30 cm为起测径级的木本植物17种,分属于15属和9科,共计46株。[结论]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木本植物种类丰富,主要由壳斗科和山茶科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林子森林动态样地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物种丰富度 萌生 稀有种 物种-面积曲线 物种-多度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