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硫化合物组成特征与热稳定性研究——以约旦油页岩和页岩油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包建平 王培荣 +2 位作者 朱翠山 谈俊雄 戴允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8,共8页
约旦油页岩和页岩油的芳烃组分中检测到的主要有机硫化合物包括烷基四氢噻吩系列、烷基噻吩系列、烷基苯并噻吩系列、烷基二苯并噻吩系列和烷基苯并萘噻吩系列等。其中烷基四氢噻吩和烷基噻吩是两个主要系列。在油页岩中这两个系列丰度... 约旦油页岩和页岩油的芳烃组分中检测到的主要有机硫化合物包括烷基四氢噻吩系列、烷基噻吩系列、烷基苯并噻吩系列、烷基二苯并噻吩系列和烷基苯并萘噻吩系列等。其中烷基四氢噻吩和烷基噻吩是两个主要系列。在油页岩中这两个系列丰度相当,而页岩油中烷基噻吩系列含量远远高于烷基四氢噻吩系列。此外,油页岩中各系列低碳数成员含量较少,且具有明显的偶碳优势;而页岩油中则特别富含低碳数成员,偶碳优势消失或明显减弱。显然,样品的热演化程度控制了有机硫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受热前后烷基四氢噻吩与烷基噻吩两系列的消长关系,说明在热演化过程中,烷基四氢噻吩会向烷基噻吩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页岩油 热稳定剂 OSC
下载PDF
长直链烷基苯的异常分布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林青 林壬子 朱雷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来自楚雄盆地三叠系地层的三个沥青样品长直链烷基苯在C16~C20范围内具强烈的偶碳优势。正构烷烃和烷基环己烷与烷基苯分布的差异表明:偶碳数烷基苯不可能来自直链脂肪酸,也不可能来自一些细菌和某些藻类生物体中的环己基脂肪酸,它可... 来自楚雄盆地三叠系地层的三个沥青样品长直链烷基苯在C16~C20范围内具强烈的偶碳优势。正构烷烃和烷基环己烷与烷基苯分布的差异表明:偶碳数烷基苯不可能来自直链脂肪酸,也不可能来自一些细菌和某些藻类生物体中的环己基脂肪酸,它可能是成岩作用阶段,在矿物催化作用下偶数碳醇与生物体中简单的芳烃化合物进行烷基化反应抑或是在深成作用早期,长链偶碳数伯醇通过自由基反应与存在于干酪根中苯进行烷基化作用而形成。烷基苯这一分布特征与热演化没有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盆地 沥青 长直链烷基苯 偶碳数优势 成因机制 分布特征
下载PDF
正构烷烃奇偶优势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为例 被引量:27
3
作者 罗宪婴 赵宗举 孟元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7,共4页
正构烷烃的组成和碳数分布能反映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性质和热演化程度。通过正构烷烃色谱特征对比发现,塔中低隆起区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正构烷烃具明显的奇碳优势,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正构烷烃呈现偶碳优势。塔中地区油源对比的结... 正构烷烃的组成和碳数分布能反映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性质和热演化程度。通过正构烷烃色谱特征对比发现,塔中低隆起区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正构烷烃具明显的奇碳优势,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正构烷烃呈现偶碳优势。塔中地区油源对比的结果表明,塔中10-11-12井区的原油主要来源于上奥陶统烃源岩,塔中45井和塔中162井奥陶系原油以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为主要来源。具正构烷烃奇偶优势的原油样品所对应的油源均与油源对比所指示的层位相吻合。所以,正构烷烃奇偶优势的特征可以作为塔中低隆起油源对比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奇偶优势 油源对比 塔中低隆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