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4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中压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分块算法 被引量:121
1
作者 刘柏私 谢开贵 +3 位作者 马春雷 徐德超 周家启 周念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5,共6页
结合复杂中压配电网结构特点,提出其可靠性评估的快速分块算法。首先给出邻接矩阵的构造方法,基于此提出配电网分块形成算法;考虑中压配电网常以树状运行的特点,故利用稀疏技术存储邻接矩阵。在故障解析模拟时,利用故障扩散搜索方法确... 结合复杂中压配电网结构特点,提出其可靠性评估的快速分块算法。首先给出邻接矩阵的构造方法,基于此提出配电网分块形成算法;考虑中压配电网常以树状运行的特点,故利用稀疏技术存储邻接矩阵。在故障解析模拟时,利用故障扩散搜索方法确定开关元件的动作,以块为单位代替单元件进行解析分析,可大量节省故障枚举时间及重复的开关元件搜索时间。同时,对算法效率进行了简单分析。应用该算法对 RBTS 及实际工程系统进行了可靠性评估,算例表明该算法有明显的计算速度优势,证实了算法具有高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靠性评估 分块算法 中压配电网
下载PDF
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评价和修复技术 被引量:112
2
作者 喻理飞 朱守谦 +1 位作者 祝小科 谢双喜 《贵州科学》 2002年第1期7-13,共7页
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和当前喀斯特区植被恢复的目标 ,贵州喀斯特区植被恢复以生态修复为主 ,而退化喀斯特群落自然恢复过程和演替规律是其重要基础。采用退化群落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 3个评价指标对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 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和当前喀斯特区植被恢复的目标 ,贵州喀斯特区植被恢复以生态修复为主 ,而退化喀斯特群落自然恢复过程和演替规律是其重要基础。采用退化群落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 3个评价指标对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低一级演替阶段群落向相邻更高一级演替阶段群落恢复的潜力度最高 ,群落自然恢复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顺序替代过程 ;早期阶段恢复潜力度较高、恢复度低、速度慢 ,中期阶段恢复潜力度高、恢复度中等、速度快 ,后期阶段恢复潜力度低、恢复度高、速度慢。群落整体恢复速度低于群落各特征指标恢复速度。群落结构恢复快于群落功能恢复。群落自然恢复对策的变化是由早期更新对策向中期结构调整对策至后期结构功能协调完善对策更替。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 4 0~5 0年可有较为正常的组成、外貌和结构 ,但要达到功能完全恢复则需时很长。以树种选择、小生境人工改造和利用为主的人工恢复技术 ,以结构调整、系统管理、抚育为主要措施的人工促进自然恢复技术 ,可提高退化植被恢复潜力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森林 恢复评价 生态修复技术 恢复生态学 植被恢复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地质特征、资源评价方法及关键参数 被引量:76
3
作者 董大忠 王玉满 +5 位作者 黄旭楠 张晨晨 管全中 黄金亮 王淑芳 李新景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83-1601,共19页
基于中国页岩气形成、成藏与富集地质条件研究、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前景分析,通过中国与北美页岩气地质特征、勘探开发阶段对比,充分剖析北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与技术,基本明确了中国页岩气资源评价的原则与评价流程,初步建立了中国页... 基于中国页岩气形成、成藏与富集地质条件研究、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前景分析,通过中国与北美页岩气地质特征、勘探开发阶段对比,充分剖析北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与技术,基本明确了中国页岩气资源评价的原则与评价流程,初步建立了中国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包括体积法、类比法、容积法、含气量法和单井EUR法5种资源量估算方法和特尔菲法一种资源评价结果汇总法,形成了有效厚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孔隙度等关键参数体系、参数取值方法和参数取值标准,估算了中国3类页岩气资源量,指出了有利页岩气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质特征 资源评价 方法技术 参数标准 海相 海陆过渡相 陆相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中医护理人才分层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55
4
作者 胡琳莉 王秋琴 +3 位作者 宋玉磊 徐桂华 蒋斌 柏亚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构建中医护理人才分层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和考核提供依据。方法:参考相关文献,结合某三级甲等中医院护理管理者访谈和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拟定中医护理人才分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33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 目的:构建中医护理人才分层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和考核提供依据。方法:参考相关文献,结合某三级甲等中医院护理管理者访谈和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拟定中医护理人才分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33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93.9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9,0.856;专家意见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6,0.168,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终形成包括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中医护理人才的准入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标准9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145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中医护理人才分层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中医护理人员培养、评价和晋升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人才评价 分层评价 德尔菲技术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人工智能视域下教育评价改革何以可能 被引量:49
5
作者 彭波 王伟清 +2 位作者 张进良 袁建林 余剑波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共15页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后,作为新时代重要标志之一的人工智能在教育评价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其传统意义上单纯作为评价技术支撑的作用已逐步被打破。未来的教育评价,在评价目标的内涵界定、评价主体功能的发挥、评...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后,作为新时代重要标志之一的人工智能在教育评价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其传统意义上单纯作为评价技术支撑的作用已逐步被打破。未来的教育评价,在评价目标的内涵界定、评价主体功能的发挥、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等方面,均将体现人工智能的特点。人工智能的理念必将全面渗透到教育评价改革中来,在整体上影响着教育评价改革的进程甚至方向。实现这种应然而未然之态,一是需要转变教育评价思想,强化教育评价新理念的引领,特别是突显过程性评价与增值性评价的指导;二是需要拓展人工智能教育测评功能,推进人工智能测评技术的发展;三是需要夯实人工智能教育评价的支撑体系,加强智能化教育测评基础设施建设,改进教育评价制度,努力提升全社会的教育评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评价改革 评价主体 评价方式 评价结果 测评技术 评价制度
下载PDF
关于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8
6
作者 张克 刘永才 关世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8-66,共9页
通过论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评估方法 ,探讨了效能评估方法论意义 ,从而提出军事系统效能评估的软算法的思想方法 ,并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效能评估软度量的几个基本技术。文章的结构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首先是引言 ,概... 通过论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评估方法 ,探讨了效能评估方法论意义 ,从而提出军事系统效能评估的软算法的思想方法 ,并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效能评估软度量的几个基本技术。文章的结构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首先是引言 ,概述了效能评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其次 ,介绍了效能评估的基本概念 ;接着 ,述评了效能评估的九种方法 ;然后 ,论述了效能评估的方法论和软度量方法 ;最后 ,研究了软技术在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特别是效能评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在多枚导弹协同攻击中的应用研究 ,利用人机交互的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武器系统 效能评估 软技术 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作战效能
下载PDF
国家精品课程发展十年现状调查 被引量:49
7
作者 秦炜炜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53-57,96,共5页
自2003年以来,教育部先后评选出数千门国家精品课程,然而多年来其发展现状如何,却不得而知。本研究通过对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应用现状与评价机制进行调查与分析,揭示了目前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技术实现、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等... 自2003年以来,教育部先后评选出数千门国家精品课程,然而多年来其发展现状如何,却不得而知。本研究通过对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应用现状与评价机制进行调查与分析,揭示了目前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技术实现、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等方面的特征,发现了精品课程目前的应用状况及其对高校教/学的影响,廓清了国家精品课程现有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提出了若干促进国家精品课程应用推广及其辐射示范效应的思路与方法,以期为"十二五"期间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高效建设与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课程 建设过程 评价机制 技术平台
原文传递
基于SBE法的长白山森林景观美学评价 被引量:49
8
作者 杨鑫霞 亢新刚 +1 位作者 杜志 包昱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90,98,共6页
【目的】阐明景观要素对长白山地区金沟岭林场森林景观质量的影响,探究研究区森林景观的合理构建技术。【方法】以影响近景景观美学质量的13个景观要素为评价指标,采用SBE法对研究区内的30处林内景观进行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美景... 【目的】阐明景观要素对长白山地区金沟岭林场森林景观质量的影响,探究研究区森林景观的合理构建技术。【方法】以影响近景景观美学质量的13个景观要素为评价指标,采用SBE法对研究区内的30处林内景观进行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美景度值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模型。【结果】在13个景观要素中,针阔比、树干形态、通视性、下木盖度、郁闭度是影响研究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其偏相关系数t检验结果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复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达极显著水平(F=10.999)。【结论】针阔比<30%、树干通直、通视性好、灌草覆盖度高、郁闭度为≥0.7~<0.9的森林景观具有最高喜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质量评价 SBE法 抚育技术
下载PDF
网络课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熊才平 吴瑞华 《现代教育技术》 2001年第4期13-17,共5页
网络教学传播活动中 ,教育信息主要依靠网络课程来储存和传递 ,教学质量很难监控。依据任务驱动式的绩效评价目标管理原则 ,结合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 ,采用德尔菲 (Delphi)评价指标获取法 ,逐步分解至具体可测的子目标群 ,从而获得网络... 网络教学传播活动中 ,教育信息主要依靠网络课程来储存和传递 ,教学质量很难监控。依据任务驱动式的绩效评价目标管理原则 ,结合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 ,采用德尔菲 (Delphi)评价指标获取法 ,逐步分解至具体可测的子目标群 ,从而获得网络课程绩效评价指标 ;再运用教育统计无量纲频率作为衡量权重分布特征的指标 ,进行实验统计处理 ,得出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值 ;由此构建一套科学的网络课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用于提高网络课程教学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课程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技术 网络教学
下载PDF
数字地质与矿产资源评价 被引量:42
10
作者 赵鹏大 《地质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225-228,共4页
数学地质已经为我国地球科学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地质的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称之为"数字地质"。分析了数字地质的发展,介绍了目前数字地质的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数学地质 数字地质 资源评价 信息技术 靶区
下载PDF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企业业务过程评价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林慧苹 范玉顺 吴澄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7-52,共6页
企业业务过程的分析评价是实施企业业务过程重组的重要环节 ,它能够发现已有业务流程中存在的瓶颈、死锁及其他不合理现象 ,还可以验证新的过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此 ,提出了一个符合我国企业状况的企业业务过程评价体系 ,明... 企业业务过程的分析评价是实施企业业务过程重组的重要环节 ,它能够发现已有业务流程中存在的瓶颈、死锁及其他不合理现象 ,还可以验证新的过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此 ,提出了一个符合我国企业状况的企业业务过程评价体系 ,明确定义了业务过程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包含的内容 ,以及用于动态分析的量化指标。同时 ,还讨论了参照评价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 企业业务过程 评价方法
下载PDF
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分层离析控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丁庆军 张勇 +4 位作者 王发洲 黄绍龙 胡曙光 叶家军 张学锋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9-62,共4页
针对轻集料混凝土易分层离析的特点 ,采用掺加高效减水剂、矿物掺和料、调整砂率、掺入有机纤维和控制轻集料粒径等技术措施有效防止了轻集料混凝土的分层离析 ,建立了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评价体系 ,配制出工作性能好 ,易泵送的C... 针对轻集料混凝土易分层离析的特点 ,采用掺加高效减水剂、矿物掺和料、调整砂率、掺入有机纤维和控制轻集料粒径等技术措施有效防止了轻集料混凝土的分层离析 ,建立了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评价体系 ,配制出工作性能好 ,易泵送的CL4 0 -C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集料混凝土 工作性能 离析 评价体系 控制技术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7
13
作者 郭雅娟 陈锦铭 +3 位作者 何红玉 吴倩红 韩蓓 李国杰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8,共10页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分布式电源接入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微电网是促进分布式能源消纳与管理的有效模式,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因其兼备交流微电网与直流微电网的优点,已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合国内外交直流混...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分布式电源接入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微电网是促进分布式能源消纳与管理的有效模式,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因其兼备交流微电网与直流微电网的优点,已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合国内外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内容,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拓扑结构与容量配置、性能评估、电源管理与保护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并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发展前景和实际应用的相关问题做出展望,对国内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关思路,具备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拓扑结构 容量配置 性能评估 电源管理 保护技术
原文传递
教育评价改革的算法追问 被引量:37
14
作者 杨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9,共11页
从算法的角度追问教育评价改革,既是从信息技术的本质对教育评价进行批判反思,也是在厘清机遇和风险的基础上把脉教育评价改革的突破方向。算法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机遇在于:纠偏教育观念,提升评价的科学性;生产教育知识,提升评价的专业... 从算法的角度追问教育评价改革,既是从信息技术的本质对教育评价进行批判反思,也是在厘清机遇和风险的基础上把脉教育评价改革的突破方向。算法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机遇在于:纠偏教育观念,提升评价的科学性;生产教育知识,提升评价的专业性;优化教育治理,彰显评价的客观性。然而受制于算法背后的复杂认知,教育评价也可能面临偏见强化、排名陷阱、数字鸿沟和物化困境等风险。鉴于此,为了实现“化风险为机遇”的改革追求,有必要推动教育评价算法在认知层面的方法突破、目的突破、对象突破和模式突破,即用溯因推理超越自证预言、用和平协议超越军备竞赛、用整体发展超越个体特征、用“厚”数据超越“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教育评价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的甘薯淀粉面包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6
15
作者 孙莹 苗榕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80-185,共6页
为了提高面包营养价值,改善滋味,降低面包老化速度,延长保质期,将甘薯淀粉添加到面包当中,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配方(甘薯淀粉、黄油、干酵母的添加量)及加工工艺(一次醒发时间、醒发温度和烘焙时间)对面包感官性状和质构的影响。... 为了提高面包营养价值,改善滋味,降低面包老化速度,延长保质期,将甘薯淀粉添加到面包当中,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配方(甘薯淀粉、黄油、干酵母的添加量)及加工工艺(一次醒发时间、醒发温度和烘焙时间)对面包感官性状和质构的影响。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评价甘薯淀粉面包的品质,对甘薯淀粉面包的形状、色泽、松软度、香味、滋味进行感官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混合粉(小麦粉+甘薯淀粉)150 g,甘薯淀粉的含量为15 g、黄油15 g、干酵母5.5 g;最优加工工艺为一次醒发时间为60 min、醒发温度为25℃、烘焙时间为9 min;最优条件下其硬度为27.95 N,弹性为15.18 mm,咀嚼性为228.30 m J,胶粘性为15.05 N。按此条件制作的甘薯淀粉面包色泽金黄,外形饱满,柔软适口具有甘薯淀粉面包特有的风味,为甘薯淀粉面包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丰富面包种类,拓宽甘薯淀粉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淀粉 面包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法 配方 加工工艺
下载PDF
国内外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32
16
作者 荣海波 贺昌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共3页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钻井施工的核心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位移定向井、水平井及其它特殊工艺井中,利用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施工,可以实时获得真实的地质参数、实现地质导向,是开发复杂油藏、回避钻井风险、改善勘探开发效果和...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钻井施工的核心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位移定向井、水平井及其它特殊工艺井中,利用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施工,可以实时获得真实的地质参数、实现地质导向,是开发复杂油藏、回避钻井风险、改善勘探开发效果和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的重要手段。文中从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地质评价仪器、地质导向工具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和国际水平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评价 地质导向 旋转导向 钻井技术 胜利油田
下载PDF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正向激励的路径依赖 被引量:30
17
作者 徐刚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6,共5页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之幕开启背景下,绩效工资机制具体运作方式及环境条件都亟待细化方案的明确及导引。为保障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正向激励效用的发挥,有必要疏通绩效工资依赖路径的梗阻,基于效度、信度及强度导向构建动态化绩效工资基...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之幕开启背景下,绩效工资机制具体运作方式及环境条件都亟待细化方案的明确及导引。为保障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正向激励效用的发挥,有必要疏通绩效工资依赖路径的梗阻,基于效度、信度及强度导向构建动态化绩效工资基准和机制、多元化绩效考核指标和方式及立体化制度、文化及财政环境,在强化配套化管理中达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工资 正向激励 绩效考核 配套化 路径依赖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重点海相碳酸盐岩气藏产能评价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0
18
作者 蔡珺君 彭先 +4 位作者 李骞 占天慧 吴婷婷 邓庄 刘唯贤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5-660,共6页
产能评价是气田开发的核心工作,气井绝对无阻流量是反映气井潜在产能的重要指标。在四川盆地重点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实践的基础上,文中综合研究了气井产能的科学内涵及产能评价核心技术,提出了以“有没有,通不通,定不定”为技术体系... 产能评价是气田开发的核心工作,气井绝对无阻流量是反映气井潜在产能的重要指标。在四川盆地重点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实践的基础上,文中综合研究了气井产能的科学内涵及产能评价核心技术,提出了以“有没有,通不通,定不定”为技术体系的产能评价理念,即动态储量有没有?流动能力怎么样?流动是否稳定?而产能评价核心技术包括绝对无阻流量的计算、绝对无阻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绝对无阻流量的关键指标构成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气藏产能评价的现状和主要矛盾,如在水侵、井间干扰、储层低渗和强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对气井压力、泄气半径及渗透率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认识不清楚。研究成果可以用于简化和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气井产能评价问题,为四川盆地重点海相碳酸盐岩气藏科学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评价 核心技术 展望 碳酸盐岩气藏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智能技术赋能过程评价:目标、路径与典型场景 被引量:29
19
作者 刘邦奇 喻彦琨 袁婷婷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5期14-23,共10页
强化过程评价,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利用智能技术进行过程评价数据采集、挖掘教育数据价值、加强反馈与调控,已成为新时代强化过程评价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此,文章在阐述新时代过程评价内涵、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强化过程评价,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利用智能技术进行过程评价数据采集、挖掘教育数据价值、加强反馈与调控,已成为新时代强化过程评价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此,文章在阐述新时代过程评价内涵、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首先对智能技术赋能过程评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随后,文章提出智能技术赋能过程评价的目标定位主要包括智能化评价数据获取、智能化评价数据处理、智能化评价反馈调控,并从基础支撑层、平台服务层、场景应用层三个层面阐释了其实践路径。最后,文章从场景应用层的全过程伴随式数据采集、多模态数据诊断分析、实时反馈与调控等三个环节,结合相关典型案例展开了实践探讨。文章的研究可为广大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理解智能技术赋能过程评价的特点与规律,并运用智能技术强化过程评价、促进教育评价改革与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过程评价 技术赋能 评价反馈
下载PDF
基于熵技术的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宋光兴 钱鑫 刘怀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29,共4页
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可以看作是一个多指标决策问题。本文提出用熵技术及理想点法求解这类问题的方法 ,实例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
关键词 多指标决策 熵技术 矿产资源 综合开发 综合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