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 被引量:280
1
作者 杜德斌 马亚华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5-1014,共10页
当前中国已经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节点,在经济利益已经遍布世界的同时,必须面对日渐趋紧的外部约束,因此亟须在国际上实现战略突破。欧亚大陆是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在综合国力尚存结构性缺陷之际,中国的全球战略应围绕欧亚大陆率先展开... 当前中国已经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节点,在经济利益已经遍布世界的同时,必须面对日渐趋紧的外部约束,因此亟须在国际上实现战略突破。欧亚大陆是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在综合国力尚存结构性缺陷之际,中国的全球战略应围绕欧亚大陆率先展开部署。"一带一路"为21世纪中国国家大战略指明了地理方向,是中国在新的地理历史条件下融入欧亚大陆的第一次尝试。在空间上,"一带一路"分别从欧亚大陆中部心脏地带和南部边缘地带,从东向西把这块大陆上的主要战略枢纽区串连了起来,其成功实施将赋予中国作为重要力量参与欧亚大陆战略态势的基本能力,并极大优化中国外部安全环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一带一路"的地缘战略内涵,预测"一带一路"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四大战略风险,提出"一带一路"的五大地理支点,勾勒出"一带一路"地缘战略的总体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地缘大战略 中国崛起 欧亚大陆
原文传递
冬季欧亚大陆北部新增雪盖面积变化与中国夏季气候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44
2
作者 穆松宁 周广庆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3-226,共14页
利用美国冰雪资料中心(The National Snowand Ice Data Center)提供的近40年逐周的卫星反演雪盖资料,考察了冬季欧亚大陆北部新增雪盖面积(Total Fresh Snow Extent,冬季TFSE)与我国夏季(6~8月)气候异常的关系。分析发现,冬季TFSE与我... 利用美国冰雪资料中心(The National Snowand Ice Data Center)提供的近40年逐周的卫星反演雪盖资料,考察了冬季欧亚大陆北部新增雪盖面积(Total Fresh Snow Extent,冬季TFSE)与我国夏季(6~8月)气候异常的关系。分析发现,冬季TFSE与我国夏季气候异常存在明显关联:当冬季TFSE偏大时,夏季贝加尔湖以东易盛行异常冷低压,内蒙古东部和东北西部易出现凉夏,同时,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易加强且西伸和北扩,江南地区在副高的控制下易干热;冬季TFSE偏小时的情况相反。这种显著关联独立于ENSO事件,并且在近40年来较为稳定;冬季TFSE与我国江南夏季降水在20世纪90年代初均发生过一次十年际尺度变化,表现为在20世纪90年代初之后,冬季TFSE(江南降水)明显减小(增多),同时,冬季TFSE与江淮夏季降水的正相关关系明显增强。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冬季TFSE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来影响东亚副热带急流的变化,进而影响我国夏季气候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 雪盖面积 气候异常 东亚西风急流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 in prehistoric Eurasi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rop diffusion and consumption 被引量:33
3
作者 DONG GuangHui YANG YiShi +2 位作者 HAN JianYe WANG Hui CHEN FaH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110-1123,共14页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 in prehistoric Eurasia(CEPE) has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Based on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this process is thought to date back to at least the early Bronze Age, although details abo...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 in prehistoric Eurasia(CEPE) has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Based on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this process is thought to date back to at least the early Bronze Age, although details about timings and routes remain unclear. It is likely that CEPE promoted the spread and exchange of crops that originated in different parts of Eurasia; since these remains can be definitely identified and directly dated, they provide ideal research materials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 CEPE.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available archaeobotanical evidence and direct radiocarbon dates for crop remains, alongside carbon isotopic data from human bones unearthed from prehistoric sites in Eurasia,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ry of the spread of millet crops, and wheat and barley, that were first domesticated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parts of Eurasia during prehistoric times.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archaeological evidences, we discuss the history of CEP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wheat and barley were domesticated in western Asia around 10500 a BP, spread into Europe and western Central Asia before 8000 a BP, and reaching eastern Central Asia and northwestern China between 4500 and 4000 a BP. Data show that both broomcorn and foxtail millet were domesticated in eastern Asia before 7700 a BP, spread into eastern Central Asia between 4500 and 4000 a BP, and into western Asia and Europe prior to 3500 a BP. Wheat, barley, and millet crops were first utilized together in eastern Kazakhstan within Central Asia around 4400 a BP, the region where earliest CEPE is likely to have taken place. These crops were mixedly used mainly in eastern central Asia and northwest China between 4500 and 3500 a BP, and then across the Eurasia before 2200 a BP.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ranscontinental CEPE might have been initiated during the fifth millennium, before intensifying during the Bronze Age to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during the Han Dynasty(between 202 BC and 220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LITHIC Bronze Age eurasia Crop spread Food globalization Transcontinental cultural exchange
原文传递
欧亚大陆湖泊记录和两万年来大气环流变化 被引量:24
4
作者 于革 王苏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0-367,共8页
159个湖泊地质记录提供了欧亚大陆两万年来大气环流变化信息。盛冰期北欧低湖面而地中海地区高湖面,反映冰流反气旋控制和西风带南迁。随着晚冰期冰流高压减弱、西风带回迁,南欧为低湖面而北欧低湖面范围减小。全新世早中期北欧阻塞... 159个湖泊地质记录提供了欧亚大陆两万年来大气环流变化信息。盛冰期北欧低湖面而地中海地区高湖面,反映冰流反气旋控制和西风带南迁。随着晚冰期冰流高压减弱、西风带回迁,南欧为低湖面而北欧低湖面范围减小。全新世早中期北欧阻塞高压发展,干燥炎热;南欧地区性季风环流加强,气旋雨增加。中国青藏高原至东西伯利亚高湖面,反映东亚季风扩张、季风雨以及高原对流雨增加。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所反映的西风带和季风环流变化,揭示了辐射异常和北半球冰流消长的动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湖泊水位 欧亚大陆 西风 季风 大气环流
下载PDF
欧亚大陆阻塞高压的统计特征及其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22
5
作者 黄菲 姜治娜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6-192,共7页
该文利用美国 NCEP再分析资料 2 4年 (1976~ 1999年 )的逐日 12 h欧亚大陆 (0°E~15 0°E,2 0°N~ 90°N) 5 0 0 h Pa位势高度场资料 ,对阻塞高压 (简称阻高 )的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阻高主要发生在乌拉... 该文利用美国 NCEP再分析资料 2 4年 (1976~ 1999年 )的逐日 12 h欧亚大陆 (0°E~15 0°E,2 0°N~ 90°N) 5 0 0 h Pa位势高度场资料 ,对阻塞高压 (简称阻高 )的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阻高主要发生在乌拉尔山地区。阻高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春夏季阻塞形势发生得最多 ,持续时间最长 ,秋季最少且持续时间短。小波分析和离散功率谱分析都表明阻高发生的频数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 ,主要包含 3~ 4年和准 8年的周期振荡。进一步研究表明 ,乌拉尔山附近 (5 0°N~ 80°E)的阻高活动与夏季江淮流域的降水有着很好的正相关 ,与华南、华北、东北区域的降水有着很好的负相关 ;而贝加尔湖附近 (80°E~ 12 0°E)的阻高与中国东部的降水关系则正好相反。冬春季 (1~ 3月 )阻高活动对当年夏季的降水有着一定的中长期预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 阻塞高压 夏季 降水 中国东部 离散功率谱分析 大气环流 小波分析
下载PDF
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结构 被引量:22
6
作者 朱介寿 曹家敏 +1 位作者 蔡学林 严忠琼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87-392,共6页
根据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及其他地学资料 ,采用多学科多手段进行综合反演 ,建立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模型 ,对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软流圈结构进行研究。探讨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板块结... 根据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及其他地学资料 ,采用多学科多手段进行综合反演 ,建立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模型 ,对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软流圈结构进行研究。探讨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板块结构及深部动力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 西太平洋边缘海 岩石圈结构模型 地球深部动力学
下载PDF
欧亚大陆及边缘海岩石圈的结构特性 被引量:24
7
作者 朱介寿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0,共20页
欧亚大陆及其边缘海地区是由约30多块尺度不同、形成时代和性质各异的板块或地块拼合而成。这些岩石圈板块或地块经过长时间的漂移,多次聚合与分离,碰撞与增生,在新生代最后形成现代的拼合欧亚大陆。欧亚大陆及其边缘海的板块或地块可... 欧亚大陆及其边缘海地区是由约30多块尺度不同、形成时代和性质各异的板块或地块拼合而成。这些岩石圈板块或地块经过长时间的漂移,多次聚合与分离,碰撞与增生,在新生代最后形成现代的拼合欧亚大陆。欧亚大陆及其边缘海的板块或地块可以分为以下六类:(1)前寒武纪巨型克拉通地块及地盾;(2)前寒武纪小型克拉通地块及板块;(3)显生宙造山带及汇聚地块;(4)陆陆碰撞型地块及造山带;(5)新生代边缘海海盆;(6)大陆裂谷盆地及增生地块。高分辨率地震面波层析成像,显示同一类型的板块或地块的岩石圈和软流圈的速度结构十分相似,呈现出其独有的速度分布特征。不同类型板块或地块的速度结构有重大差异。直到400km深度,各个板块和地块的横向差异才逐渐减小。一般而言,前寒武纪克拉通板块及地块的岩石圈巨厚具有高速性质、软流圈很薄或不存在;边缘海、造山带等区域岩石圈较薄和速度较低,软流圈发育。根据欧亚大陆及边缘海地区天然地震层析成像,人工地震剖面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建立了欧亚大陆及其边缘海岩石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 拼合的岩石圈板块或地块 高分辨率地震面波层析成像 岩石圈板块速度分布 欧亚大陆及边缘海岩石圈模型
下载PDF
俄乌冲突的地区及全球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冯玉军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96,I0003,I0004,共27页
俄乌冲突是后冷战时代乃至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发展的一道分水岭,将引发欧洲、欧亚地区格局的深度演变,也将对世界秩序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相持不下的战事给冲突双方造成巨大损失,乌克兰饱受战火摧残,俄罗斯受到多方孤立和制裁。无论最... 俄乌冲突是后冷战时代乃至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发展的一道分水岭,将引发欧洲、欧亚地区格局的深度演变,也将对世界秩序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相持不下的战事给冲突双方造成巨大损失,乌克兰饱受战火摧残,俄罗斯受到多方孤立和制裁。无论最终战局如何,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都已遭遇重挫,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其在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将呈下行趋势。俄乌冲突也是后冷战时代欧洲安全体系所遭遇的最重大危机,将极大改变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相互认知,导致俄欧关系的急剧变化,并引发欧洲安全格局与秩序的历史性重组。受俄乌冲突刺激,原苏联国家的“离俄倾向”潜滋暗长,欧亚地区将呈现更加多元开放的发展态势。在全球层面,俄乌冲突导致全球供应链与产业链的加速断裂与重组、全球贸易与投资规则的持续更新与再造、大国关系的进一步复杂化以及全球与地区安全架构的改革与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乌冲突 国际格局 世界秩序 欧洲安全 俄欧关系 欧亚 中亚
原文传递
山体基面高度对欧亚大陆东南部林线分布的影响——山体效应定量化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韩芳 张百平 +2 位作者 谭靖 朱运海 姚永惠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1-788,共8页
根据收集到173个林线数据,采用纬度、经度和基面高度的三元一次方程拟合欧亚大陆东南部林线分布,计算各自的标准回归系数和贡献率,以此来确定山体基面高度(山体效应的简明表达形式)对林线分布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纬度、经度和山体基... 根据收集到173个林线数据,采用纬度、经度和基面高度的三元一次方程拟合欧亚大陆东南部林线分布,计算各自的标准回归系数和贡献率,以此来确定山体基面高度(山体效应的简明表达形式)对林线分布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纬度、经度和山体基面高度对林线分布高度的贡献率分别为30.60%、26.53%、42.87%。以北纬32o为界线,对其以北、以南区域也分别进行了分析,基面高度的贡献率达到24.10%和39.11%。分析不同尺度和区域山体基面高度作用于林线的贡献率不难发现:在欧亚大陆东南部以基面高度代表的山体效应对于林线高度的影响显著,明显地超过了纬度和经度。基面高度的作用受气候条件和海陆位置影响较小,不论大陆内部或沿海,基面高度分异对山地垂直带分异的影响都相对独立和稳定。该结果定量地表明了山体效应对林线分布高度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 山体效应 定量化 山体基面高度 林线 纬度 经度
原文传递
欧亚秩序的套娃模式:地区分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曾向红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52,156-157,共32页
在欧亚地区,由于行为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该地区形成了一种类似于俄罗斯套娃的秩序模式。最外层的“套娃”是俄美在全球层面进行的竞争和合作,第二层“套娃”是俄美在欧亚地区的互动以及该地区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分别与俄美两国所形... 在欧亚地区,由于行为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该地区形成了一种类似于俄罗斯套娃的秩序模式。最外层的“套娃”是俄美在全球层面进行的竞争和合作,第二层“套娃”是俄美在欧亚地区的互动以及该地区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分别与俄美两国所形成的互动关系,第三层“套娃”则是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在国家层面形成的关系模式。欧亚地区三个层次的“套娃”是相互影响的,俄美在第一层次的互动会传导和影响第二、第三个层次,反之亦然。同样属于欧亚地区,之所以高加索和东欧次区域的套娃秩序远没有中亚次区域稳定,主要原因在于,高加索和东欧次区域的国家往往会借助西方国家的力量制衡俄罗斯,而中亚次区域的国家则倾向于对俄罗斯采取对冲或追随战略。前者容易导致高加索和东欧次区域出现以俄罗斯及其追随者(包括地区内的非国家行为体)为一方,西方国家与地区国家为另一方之间的激烈对抗;而后者则会出现俄美与地区国家联合反对非国家行为体,或俄罗斯联合地区国家反对非国家行为体以及这些非国家行为体与西方之间形成的松散联盟。由于实力对比的差异,中亚次区域出现的更多是各方行为体之间的摩擦或龃龉,很少上升到集团对抗的高度,从而能有效保证套娃秩序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地区 套娃秩序 俄美关系 乌克兰危机 “颜色革命”
原文传递
地表植被改变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星 雷鸣 汤剑平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75-1082,共8页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全球植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表植被的变化通过地面的能量和水汽交换而改变气候,研究目的是通过数值模拟认识这一过程的有关气候效应。方法上使用AGCM+SSIB模式对由于植被变化而可能导致的气候变...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全球植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表植被的变化通过地面的能量和水汽交换而改变气候,研究目的是通过数值模拟认识这一过程的有关气候效应。方法上使用AGCM+SSIB模式对由于植被变化而可能导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敏感性模拟试验,研究区域为欧亚大陆。模拟主要对1700年、1800年、1900年、1950年所代表的气候特征时期植被改变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响应进行平衡态试验。欧亚大陆在这些时段内植被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有大片的土地覆盖从森林变为草地或者耕地,或者从自然草地变为耕地。结果表明地表植被的改变对于气候的作用是非常复杂的,但中纬度地区在统计上有着比较明显的作用。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从1700年到1950年由于植被的退化,东亚地区夏季变得更热而冬季变得更冷,欧洲冬夏都变冷了;中国南部的降水在夏季不断减少,亚洲夏季风被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变化 气候模拟 气候变化 欧亚大陆
下载PDF
“六畜”的起源和传播历史 被引量:22
12
作者 任乐乐 董广辉 《自然杂志》 2016年第4期257-262,共6页
通过总结对比欧亚大陆考古遗址出土的猪、狗、黄牛、羊、马和鸡的遗存鉴定结果和年代,梳理了我国“六畜“的起源与传播的历史。10000—9000BP(BeforePresent,距1950年),猪和狗驯化于中国北方;约10000BP,黄牛和羊最早驯化于西亚... 通过总结对比欧亚大陆考古遗址出土的猪、狗、黄牛、羊、马和鸡的遗存鉴定结果和年代,梳理了我国“六畜“的起源与传播的历史。10000—9000BP(BeforePresent,距1950年),猪和狗驯化于中国北方;约10000BP,黄牛和羊最早驯化于西亚地区,4500BP前传入中国:约5500BP驯化的马出现在中亚地区,在夏商时期传入中国:鸡的起源问题争议较大,在3600BP之前出现在中国北方。在汉代之前,“六畜”已成为中国广泛利用的家养动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考古 欧亚大陆 中国 新石器时代 夏商时期
下载PDF
造山带金矿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9
13
作者 周军 祁世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6-23,共8页
 造山带金矿是当前矿床学和大地构造学研究热点,Groves等(1998)、Goldfarb等(2001)基于太古"地壳连续模式"(Groves,1993)的研究工作以涉及资料量大、应用成果新、考虑地质因素多而居于这一领域前沿。但是,目前众多研究对前...  造山带金矿是当前矿床学和大地构造学研究热点,Groves等(1998)、Goldfarb等(2001)基于太古"地壳连续模式"(Groves,1993)的研究工作以涉及资料量大、应用成果新、考虑地质因素多而居于这一领域前沿。但是,目前众多研究对前寒武地质与显生宙地质的宏观差异、世界金矿一些总体规律及若干具体大地构造背景等尚认识不足。显生宙缺乏太古代大规模火成活动,已知金矿中很少同变质深成型(hypozonal),以浅变质岩为围岩的金矿区中没有相当的中 深变质岩为围岩的金矿。"太古绿岩带"金矿区同样也缺乏浅变质岩为围岩的金矿。华北地块周边金矿主要形成在侏罗-白垩纪,明显晚于大兴安岭造山带和秦岭 大别山造山带,而与欧亚陆缘近南北向燕山期岩浆弧有关。距俯冲带较远、缺乏蛇绿混杂岩与大规模变质作用、发育大量中-新生代盆地及广泛地壳减薄等表明,中国东部与北美科迪勒拉(Cordillera)造山带晚中生代地质存在宏观差异,燕山期岩浆弧可能形成于一个以伸展为主导的环境,大量以花岗岩为围岩或相对太古变质围岩后生成因金矿及其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值得深入研究,弄清各类显生宙金矿与造山带的关系是推进造山带金矿研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金矿床 太古代 显生宙 增生 碰撞 欧亚大陆 燕山期
下载PDF
依牙形刺论Gallowayinella()的时代和长兴阶的底界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成源 覃兆松 +3 位作者 孙永坤 朱相水 徐代艮 陈贵英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0-108,T001,共10页
类Galowayinela长期以来被当作长兴阶的带化石,是长兴阶底界的标志。江西上高七宝山剖面表明Galowayinela富集层并非像以往认为的那样是稳定的一层,在此剖面上至少有二层:下层在Clarkinaleve... 类Galowayinela长期以来被当作长兴阶的带化石,是长兴阶底界的标志。江西上高七宝山剖面表明Galowayinela富集层并非像以往认为的那样是稳定的一层,在此剖面上至少有二层:下层在Clarkinaleveni带之下,其上下均有典型的吴家坪期的菊石(Konglingites等);上层与吴家坪期的牙形刺Clarkinaorientalis,C.guangyuanensis,C.demicornis,C.liangshanensis共存。这一事实表明Galowayinelameitienensis是吴家坪期的而不是长兴期的。为此建议,长兴阶的底界不用类定义,而以牙形刺Clarkinasubcarinata和/或C.wangi的首次出现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G 依牙形刺 古动物 二叠系 长兴阶 底界
原文传递
Mass elevation effect and its forcing on timberline altitude 被引量:14
15
作者 HAN Fang YAO Yonghui +4 位作者 DAI Shibao WANG Chun SUN Ranhao XU Juan ZHANG Baip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2年第4期609-616,共8页
The concept of mass elevation effect (massenerhebungseffect, MEE) was introduced by A. de Quervain about 100 years ago to account for the observed tendency for temperature-related parameters such as tree line and sn... The concept of mass elevation effect (massenerhebungseffect, MEE) was introduced by A. de Quervain about 100 years ago to account for the observed tendency for temperature-related parameters such as tree line and snowline to occur at higher elevations in the central Alps than on their outer margins. It also has been widely observed in other areas of the world, but there have not been significant, let alone quantitative, researches on this phenomenon. Especially, it has been usually completely neglected in developing fitting mod- els of timberline elevation, with only longitude or latitude considered as impacting factors. This paper tries to quantify the contribution of MEE to timberline elevation. Considering that the more extensive the land mass and especially the higher the mountain base in the interior of land mass, the greater the mass elevation effect, this paper takes mountain base elevation (MBE) as the magnitude of MEE. We collect 157 data points of timberline elevation, and use their latitude, longitude and MBE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o build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for timberline elevation in the southeastern Eurasian continent. The results turn out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latitude, longitude and MBE to timberline altitude reach 25.11%, 29.43%, and 45.46%, respectively. North of northern latitude 32°, the three factors' contribution amount to 48.50%, 24.04%, and 27.46%, respectively; to the south, their contribution is 13.01%, 48.33%, and 38.66%, respectively. This means that MBE, serving as a proxy indi- cator of MEE,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determining the elevation of alpine timberline. Compared with other factors, it is more stable and independent in affecting timberline elevation. Of course, the magnitude of the actual MEE is certainly determined by other factors, including mountain area and height, the distance to the edge of a land mass, the structures of the mountains nearby. These factors need to be inctuded in the study of MEE quantification in the future. This pa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 elevation effect mountain base elevation altitudinal belts quantification eurasia
原文传递
欧亚大陆癞蝗科分类系统(直翅目 :蝗亚目 )(英文)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道川 印红 印象初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8-221,共4页
对分布于欧亚大陆的癞蝗科Pamphagidae昆虫进行了亚科分类研究 ,将已知的 47个属分为 6个亚科 :锯癞蝗亚科Pri onotropisinaenov.,蠢蝗亚科Thrinchinae ,癞蝗亚科Pamphaginae ,鸣癞蝗亚科Tropidaucheninaenov.,聋癞蝗亚科Nocarodesinaen... 对分布于欧亚大陆的癞蝗科Pamphagidae昆虫进行了亚科分类研究 ,将已知的 47个属分为 6个亚科 :锯癞蝗亚科Pri onotropisinaenov.,蠢蝗亚科Thrinchinae ,癞蝗亚科Pamphaginae ,鸣癞蝗亚科Tropidaucheninaenov.,聋癞蝗亚科Nocarodesinaenov .,秃癞蝗亚科Orchaminaenov .,其中包括 4个新亚科。建立了欧亚大陆癞蝗科新的分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癞蝗科 新亚科 欧亚大陆
下载PDF
Terrestrial ecosystem scenarios and their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Eurasia 被引量:11
17
作者 Zemeng FAN Bin FAN Tianxiang YU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607-1618,共12页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 simulating the change trend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Eurasia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scenarios is a key ecological issue. The HLZ ecosystem model wa...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 simulating the change trend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Eurasia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scenarios is a key ecological issue. The HLZ ecosystem model was improved to simulate the chang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ype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Eurasia based on the climate data from Eurasian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from 1981 to 2010 and the data from the RCP26, RCP45 and RCP85 scenarios released by CMIP5 from 2010 to 2100.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patch connectivity index models wer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calculate the future changes in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patch connectivity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Eurasia. The results show that(1) cold temperate wet forest, cool temperate moist forest and desert are the major terrestrial ecosystem types and cover 36.71% of the total area of Eurasia.(2) Under all three scenarios, the polar/nival area would shrink more than other terrestrial ecosystem types and would decrease by 26.75 million km2 per decade on average, and the subpolar/alpine moist tundra would have the fastest decreasing rate of 10.49% per decade on average from 2010 to 2100.(3) Under the RCP85 scenario, the rat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changes will be greater than that under the other two scenarios, and the subpolar/alpine moist tundra would exhibit the fastest decreasing rate of 10.88% per decade from 2010 to 2100.(4) The ecological diversity would generally show decreasing trends and decrease by 0.09%, 0.13% and 0.16% per decade on average under the RCP26, RCP45 and RCP85 scenarios,respectively.(5) The patch connectivity would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under all three scenarios. In general, the trends of the change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would show an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out the BRI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HLZ ECOSYSTEM model TERRESTRIAL ECOSYSTEM Scenarios eurasia
原文传递
欧亚大陆极端降水事件的区域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铭宇 韩婷婷 郝鑫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698,共12页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特别是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愈发上升。本文使用美国气候预测中心提供的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1979—2018年期间欧亚大陆各个子区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从气候态的空间...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特别是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愈发上升。本文使用美国气候预测中心提供的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1979—2018年期间欧亚大陆各个子区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从气候态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南欧、南亚、东南亚、东亚地区为欧亚大陆全年总降水量高值区,同时也是极端强降水频发地区;而东亚地区青藏高原、中国中西部至蒙古一带,南亚地区印度次大陆以及中亚、西亚等地的部分地区则是连续性干旱事件的高频区,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频次较少;2)在21世纪初之后,东南亚、南亚、东亚、北亚、西亚和南欧这6个地区的全年总降水量发生年代际增加,且在研究时段呈显著增加趋势。在过去近40a,南亚、东亚和中亚的RX1day(日最大降水量)、RX5day(连续5d最大降水量)、中雨日数(R10mm)、大雨日数(R20mm)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年代际增加,且呈长期增加趋势。南亚、北亚、东亚、中亚这4个地区的最大连续干旱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初显著增加,但长期趋势并不显著。需要指出的是,自2014年起极端强降水事件在东南亚、南亚和东亚地区持续增多,而连续性干旱事件在北欧地区持续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 空间分布 趋势 年代际变化 极端降水事件
下载PDF
CMIP3模式对未来50a欧亚大陆雪水当量的预估 被引量:13
19
作者 马丽娟 罗勇 秦大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720,共14页
为研究预估未来50 a欧亚大陆雪水当量,基于遥感数据,用误差百分率、空间相关和误差标准差等统计方法,评估了14个CMIP3模式在20C3M的雪水当量产品,诊断各模式对欧亚大陆雪水当量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模拟效果较好的10个模式产品进行... 为研究预估未来50 a欧亚大陆雪水当量,基于遥感数据,用误差百分率、空间相关和误差标准差等统计方法,评估了14个CMIP3模式在20C3M的雪水当量产品,诊断各模式对欧亚大陆雪水当量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模拟效果较好的10个模式产品进行多模式集合,分析了A2和B1情景下2002-2060年欧亚大陆雪水当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欧亚大陆整体的雪水当量在未来50 a呈现一致的减少趋势;空间上,除了欧亚大陆东北部存在显著正趋势外,其余地区均为显著负趋势.季节上,雪水当量在夏季减少的比率最大,但量值上减少最大的却不是在积雪最多的冬季,而是在春季,这是因为春季雪水当量值的减少趋势普遍比冬季大,但增加却普遍比冬季小.未来50 a欧亚大陆冬、春季雪水当量呈现东增西减,且青藏高原明显减少的特征,这将有利于我国东部夏季雨带的北抬.雪水当量在A2情景下的减小范围和速率都要大于B1情景,表明较高的温室气体排放将从时间和空间上加快雪水当量的减少,不利于积雪的维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于未来欧亚大陆积雪的生存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水当量 预估 CMIP3 欧亚大陆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比较分析与关系前景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兴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72,153,共9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都是欧亚跨地区发展的方式;都以发展经济、提高民生、内外联通、互联互通为主要内容;都包括亚欧中心地带——中亚和俄罗斯;都有历史和现实基础,具有陆权思维;两者分别是中俄的国家大战略,有...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都是欧亚跨地区发展的方式;都以发展经济、提高民生、内外联通、互联互通为主要内容;都包括亚欧中心地带——中亚和俄罗斯;都有历史和现实基础,具有陆权思维;两者分别是中俄的国家大战略,有利于促进亚欧合作和南南合作;都受到交通基础设施、三股势力的掣肘;都受到乌克兰危机的负面影响;美国均不支持;两者发展都任重而道远。同时,由于两者性质、目标、推动者、参与者不同,其手段、范围、影响、受益者也有所不同,并存在资源、吸引力、影响力等方面的竞争。两者可以并存不悖、优势互补,形成建设性的伙伴关系,从而对接合作,相得益彰。合作可以大于竞争,机遇可以大于挑战。中俄从宏观的国际战略协作,到具体的地区战略对接,是两者有望并能够成功合作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欧亚经济联盟 亚欧区域 对接合作 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