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十年来传统民族观及民族思想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
作者 崔明德 曹鲁超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9,共8页
民族观及民族思想是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我国历代都有不同的民族观和民族思想。近十年来,学术界对传统民族观、民族思想及民族关系思想的概念、儒家文化与民族观、中国传统民族观、民族思想及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演变、不同时期... 民族观及民族思想是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我国历代都有不同的民族观和民族思想。近十年来,学术界对传统民族观、民族思想及民族关系思想的概念、儒家文化与民族观、中国传统民族观、民族思想及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演变、不同时期历史人物的民族观、民族思想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对这些成果加以概括和总结,对推进民族观及民族思想研究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观 民族思想 成果
下载PDF
传统民族观视域中的巴蜀“北僚”和“南平僚” 被引量:9
2
作者 黎小龙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8,126,共8页
从《魏书》始,中国南方僚人在历史文献"四夷传"建构的四夷体系中呈现出如下独特现象:除《通典》外,均不为岭南僚、牂牁僚立传,却为巴蜀僚人分设《僚传》、《南平僚传》;僻处渝南黔北一隅的"南平僚"尤为独特,唐宋南... 从《魏书》始,中国南方僚人在历史文献"四夷传"建构的四夷体系中呈现出如下独特现象:除《通典》外,均不为岭南僚、牂牁僚立传,却为巴蜀僚人分设《僚传》、《南平僚传》;僻处渝南黔北一隅的"南平僚"尤为独特,唐宋南方僚人区域性族群构成出现了以"南平僚"为中心,围绕"南平僚"而进行的划分和调整;继"西南夷"之后,"北僚"、"南僚"等新的民族地理称谓出现并流行开来。探究其成因,应是南方僚人大举北迁巴蜀,从根本上突破了秦汉西南地区"北夏南夷"的民族分布格局,传统民族观的"华夷之辨"思想亦随之有所调整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僚 南平僚 民族观 西南夷
原文传递
1950年以前对云南民族的识别与分类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文光 尤伟琼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9,共5页
云南的多民族格局并不始于当代,从秦汉到清代的相关历史文献中就有多民族的记载,民国时期云南地方政府和有关学者对云南多民族的情况也进行过调查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云南民族进行了识别与分类。这些都为云南当代的民族识别奠定了基础,... 云南的多民族格局并不始于当代,从秦汉到清代的相关历史文献中就有多民族的记载,民国时期云南地方政府和有关学者对云南多民族的情况也进行过调查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云南民族进行了识别与分类。这些都为云南当代的民族识别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而历史上对云南民族的识别与分类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民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 民族名称 民族识别 民族观
原文传递
深化民族理论课教学,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颖 《民族教育研究》 2003年第6期21-24,共4页
 民族理论课是新疆地区高等院校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向在校各民族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为达此目的,民族理论教研室在强化民...  民族理论课是新疆地区高等院校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向在校各民族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为达此目的,民族理论教研室在强化民族理论教学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和新疆及学校的重大政治活动紧密结合,扩大了第二课堂领域,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各族大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理论课教学 新疆地区 高等院校 针对性 实效性 民族政策教育 政治理论课 校园文化生活
下载PDF
论明代儒学中的民族观及其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祥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明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也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较为复杂 ,民族问题对明代政治及文化等方面有较大影响 ,这从明代儒学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观中可以得到反映。明代儒学中的民族观的形成有复杂... 明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也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较为复杂 ,民族问题对明代政治及文化等方面有较大影响 ,这从明代儒学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观中可以得到反映。明代儒学中的民族观的形成有复杂的社会背景 ,它无论是对明朝民族政策的制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儒学 民族观 思想影响 汉族 少数民族 民族政策 社会影响
下载PDF
清朝皇帝的“元朝观” 被引量:3
6
作者 邓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93-100,共8页
在清朝兴起和入主中原的过程中,漠南蒙古是其重要助手。早在清朝入关之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就对元朝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入主中原之后,清朝从帝王庙祭祀上恢复了元朝的正统地位,且通过校核史书来维护元朝的积极形象。此外,清朝诸帝在治... 在清朝兴起和入主中原的过程中,漠南蒙古是其重要助手。早在清朝入关之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就对元朝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入主中原之后,清朝从帝王庙祭祀上恢复了元朝的正统地位,且通过校核史书来维护元朝的积极形象。此外,清朝诸帝在治国理政中亦对元朝历史有所借鉴。清朝皇帝对元朝等少数民族所建立政权的认可和肯定,说明清朝将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所建立政权视为中华统绪和中华历史的一部分,反映了清朝皇帝历史观的相对进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皇帝 元朝 民族观
下载PDF
新时代同心筑梦民族观与中华一体强起来——党史百年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成就回顾之三 被引量:3
7
作者 龚永辉 刘奇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9-86,共8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做好民族工作发表了大量讲话,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社会主义新时代同心筑梦民族观。新时代民族观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三大卓越贡献。在新时代民族观的指引下,党和政府运用物质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做好民族工作发表了大量讲话,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社会主义新时代同心筑梦民族观。新时代民族观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三大卓越贡献。在新时代民族观的指引下,党和政府运用物质和精神两把必备钥匙,创新推进民族工作,精准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引领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一体强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华民族 中国梦 民族观
下载PDF
民族未老与图强之法——顾颉刚与民族“输血论” 被引量:1
8
作者 景凯旋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50,共9页
顾颉刚提出了民族“输血论”观点,肯定了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并将中华民族的未来寄托在少数民族身上。“输血论”是顾颉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思想渊源之一,对其“中华民族是一个”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其论证... 顾颉刚提出了民族“输血论”观点,肯定了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并将中华民族的未来寄托在少数民族身上。“输血论”是顾颉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思想渊源之一,对其“中华民族是一个”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其论证过程、理论基础还存在一些争议,但他首次全面评价了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这是从传统“夷夏观”到现代“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观脉络中重要的一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输血论” 民族观 中华民族是一个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民国时期凉山彝族精英的民族观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久旺 马廷中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7-73,共7页
中华民国的建立,推动了民族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在凉山地区也出现了一批接受了现代化教育的彝族精英,通过研究凉山彝族精英中的代表人物岭光电、曲木藏尧、李仕安的民族观发现:面对民族危机,他们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指出无论汉族还是... 中华民国的建立,推动了民族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在凉山地区也出现了一批接受了现代化教育的彝族精英,通过研究凉山彝族精英中的代表人物岭光电、曲木藏尧、李仕安的民族观发现:面对民族危机,他们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指出无论汉族还是彝族都属于一个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情况下,中华民族应该团结起来,一起奋勇抗敌;他们宣传强调民族平等理念,李仕安借助刘文辉的“三化政策”来宣传民族平等的重要性;他们不断地向国民政府请愿,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为本民族争取政治权利;他们希冀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因此大力宣扬彝汉一家亲,积极促进民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凉山 彝族精英 民族观
下载PDF
1840年以降中国社会民族观的演进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永刚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2年第5期5-25,168,共22页
民族共同体与国家政治共同体融合的现代国家内核,彰显了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属性。自1840年开启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引介、运用“民族”概念及其话语呈现的民族观,是中国完成现代转型、赋予民族国家属性、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性观念塑造工... 民族共同体与国家政治共同体融合的现代国家内核,彰显了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属性。自1840年开启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引介、运用“民族”概念及其话语呈现的民族观,是中国完成现代转型、赋予民族国家属性、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性观念塑造工程。在这180余年的国家进程中,民族观是在整体的中华民族与中华各民族的双重维度展开的,并有机统一于民族复兴的百年历程之中;“民族观”回应着国家发展的时代命题,与“国家观”虽彼此区别却又高度关联;悠久浓郁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民族观的演进伦理与实践规范;虽然知识界的思想革新揭开了中国社会“民族观”演进的现代序幕,但现代政党的“民族”认识和政策主张则始终有力引导着社会民族观的内容和进程。民族观演进的这四个基本特征,既是中华各族人民自觉凝聚共建中华现代国家的经验内核,也是百余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实践的展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演进特征 中华现代国家 观念实践
原文传递
“贵州经验”: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形成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明 伍国苇 张寒梅 《教育文化论坛》 2021年第1期41-47,共7页
王阳明中年被贬谪贵州,由此开始对少数民族与土司治理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逐步形成了“夷夏平等”的民族观。王阳明将此民族观运用于当时贵州重大事件的处理上,积累了较为成熟的“贵州经验”,对贵州产生了良好影响。王阳明“夷夏平等”... 王阳明中年被贬谪贵州,由此开始对少数民族与土司治理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逐步形成了“夷夏平等”的民族观。王阳明将此民族观运用于当时贵州重大事件的处理上,积累了较为成熟的“贵州经验”,对贵州产生了良好影响。王阳明“夷夏平等”民族观和“贵州经验”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民族观 “夷夏平等” “贵州经验”
下载PDF
南京在中国人类学史中地位的嬗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渝东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9-34,共6页
文章重点讨论了1927—1937年以南京为中心的人类学的总体品性,指出其民族—文化研究与民族—国家建设之间既关联又分离的关系,这既表现为人类学加深了其作为民族—国家论说体系之一部分的"内部化"程度,同时又具有超越于政治... 文章重点讨论了1927—1937年以南京为中心的人类学的总体品性,指出其民族—文化研究与民族—国家建设之间既关联又分离的关系,这既表现为人类学加深了其作为民族—国家论说体系之一部分的"内部化"程度,同时又具有超越于政治权力的品性。分析了其超越性的原因,并指出"民族"概念所具有的学术与政治的勾连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1937—1949年间"中华民族"概念对于人类学与政治权力之关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类学史 南京 民族观
下载PDF
《新唐书·北狄传》研究三题
13
作者 王文光 曾亮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4,共6页
通过对《新唐书·北狄传》的研究可以看到在《晋书·北狄传》《隋书·北狄传》《旧唐书·北狄传》《新唐书·北狄传》中所记载的北狄都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民族观;《新唐书·北狄传》继承了《史记》对民... 通过对《新唐书·北狄传》的研究可以看到在《晋书·北狄传》《隋书·北狄传》《旧唐书·北狄传》《新唐书·北狄传》中所记载的北狄都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民族观;《新唐书·北狄传》继承了《史记》对民族进行识别的历史传统,反映了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对各民族发展的关注;而《新唐书·北狄传》中对相关民族的民族志记述,则是我们今天认识古代阿尔泰文化的珍贵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唐书 北狄传 民族观 民族识别 民族志
原文传递
李商隐的民族观与元代清代少数民族诗人的义山接受
14
作者 米彦青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12,共8页
唐王朝与周边民族战事不断,关心国政的唐代诗人大都写有民族问题、疆域问题或社会民俗变化的诗作。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唐王朝王权削弱、胡汉对立的动荡局势中,持攘夷尊王的民族观。元诗清诗创作受唐诗影响极大,李商隐作为有着独特诗... 唐王朝与周边民族战事不断,关心国政的唐代诗人大都写有民族问题、疆域问题或社会民俗变化的诗作。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唐王朝王权削弱、胡汉对立的动荡局势中,持攘夷尊王的民族观。元诗清诗创作受唐诗影响极大,李商隐作为有着独特诗歌美学的唐代诗人,深刻地影响了元代少数民族诗人和清代蒙古族诗人的创作。就此可以看出,随着时代变迁,“夷夏之辨”的内容在发生变化,而中华文学史上的诗人跨民族的诗歌美学接受,以及中华文化传统却是一脉相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民族观 华夷之辨 蒙古族 诗歌接受
下载PDF
典型个案研究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实践问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宗宇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创建并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这一重大学术命题提出之后,即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学研究的热点,但研究者似乎较难对这一文学史观的实践问题做出有效回答。学术新著《老舍与满族文化》通过典型个案的研究,对上述问题做出了个案回... "创建并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这一重大学术命题提出之后,即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学研究的热点,但研究者似乎较难对这一文学史观的实践问题做出有效回答。学术新著《老舍与满族文化》通过典型个案的研究,对上述问题做出了个案回应,也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研究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老舍研究
原文传递
论艾思奇的民族观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隋金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68,共8页
民族及民族问题是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化”的重要理论主题,他对此进行了充分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民族观。作为对艾思奇民族观的首次系统探讨,其理论渊源、主要内容、时代价值是我们论述的着力点。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民族及民族问题是艾思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化”的重要理论主题,他对此进行了充分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民族观。作为对艾思奇民族观的首次系统探讨,其理论渊源、主要内容、时代价值是我们论述的着力点。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民族论述的阐发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族论述的理解运用,艾思奇集中讨论了民族的形成、特点及发展趋势、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民族统一战线、哲学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民族自决与民族国家等问题,回答了民族是什么、怎么解决民族问题、民族国家未来如何发展等时代之问。其中贯穿着的思维方法及价值原则等对我们做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民族团结 民族理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当代意蕴与中国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淑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需要根植于中国的实际,把握平等观教育、团结观教育和共同发展观教育,明确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之于当代中国的意义,使广大党员干部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形成和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当代意蕴 中国意义
原文传递
利用民族文化关键符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探索——以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18
作者 蒋满娟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4-58,共5页
民族文化关键符号中有许多民族团结的思想与元素,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效推进。以道真县为例,通过对相关政府部门、基层负责人及一般民众进行深度访谈,对县民族博物馆、民族广场、竹... 民族文化关键符号中有许多民族团结的思想与元素,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效推进。以道真县为例,通过对相关政府部门、基层负责人及一般民众进行深度访谈,对县民族博物馆、民族广场、竹王祠、中国傩城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对道真县民族文化关键符号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关键符号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民族认同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下载PDF
傣族传统幸福观探析
19
作者 谢青松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35,共4页
傣族是中国云南的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较高文明程度的少数民族。在傣族传统社会,幸福主要被界定为现实生活中的无病无灾状态以及对"涅槃"境界的期待和追求;傣族群众相信幸福是辛勤耕耘和奉持佛法的结果;傣族认为道德与幸福之... 傣族是中国云南的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较高文明程度的少数民族。在傣族传统社会,幸福主要被界定为现实生活中的无病无灾状态以及对"涅槃"境界的期待和追求;傣族群众相信幸福是辛勤耕耘和奉持佛法的结果;傣族认为道德与幸福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道德生活与幸福生活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幸福 佛教 道德
下载PDF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研讨的局限及反思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瑜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77-81,共5页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研讨者对此史观的探讨多集中在民族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的范围内,没能从史学和文学史应承担的人文精神传递等层面加以审视,使此史观研讨走入了一个"误区"。事实上诸多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在民...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研讨者对此史观的探讨多集中在民族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的范围内,没能从史学和文学史应承担的人文精神传递等层面加以审视,使此史观研讨走入了一个"误区"。事实上诸多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在民族学的研究领域中并不能得到认同,因而"弱化"了此史观研讨的理论基础和深度。民族文学研究者的研究亟需走出自身的"圈子",参与到中国文学研究的言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