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地缘因素与周秦两汉西南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
- 1
-
-
作者
孙俊
张晓梅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9-23,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元明云南族群空间的建构与国家认同研究(20FZSB006)。
-
文摘
族群政治地理空间是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建构的主要内容。以周秦两汉西南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建构为例,阐述了地缘因素对中国古代大一统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的影响。西南地区地缘因素对大一统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明显影响出现于商周之际,但迟至战国中期西南地区的地缘意义主要集中于汉中区域,且族群政治地理空间是地域性的“华夏区”与“蛮夷区”的划分。战国中后期,巴蜀区域地缘意义凸显,秦定巴蜀后战略空间推移至巴蜀地区,巴蜀地区的华夏化为秦汉时期新的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地缘因素与西南夷地区郡县化有直接的关联,大一统王朝国家建构则促进了族群政治地理空间性质的转变,“巴蜀—内蛮夷—外蛮夷”政区性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得以构型。
-
关键词
地缘因素
族群政治地理空间
西南地区
周秦两汉
大一统多民族国家
-
Keywords
geopolitical factors
ethnic politic geographic space
southwest China
Zhou-Qin-Han dynasty
multi-ethnic unified China
-
分类号
C952
[社会学—民族学]
K02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秦汉西南三重格局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建构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孙俊
武友德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0-136,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缅泰老‘黄金四角’跨流域合作与共生治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6ZDA041)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魏晋隋唐时期西南区域民族地理与民族地理观研究”(项目编号:17FZS04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族群政治地理空间是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建构的主要内容。文章以秦汉西南地区为例,在讨论大一统态势下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过程的基础上,从边郡与内郡之分,"外徼"与"内徼"的影响两个层面上讨论了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的问题。研究认为,秦汉西南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建构既是一个以王朝国家为核心的扩展过程,又是一个以族群区分为核心的结构化过程,"华夷之辨"思想影响下的"巴蜀-内蛮夷-外蛮夷"三重格局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在秦汉时期已经形成。
-
关键词
族群政治地理空间
三重格局
多民族大一统国家
西南
秦汉
-
Keywords
ethnic political geographic space
threefold pattern
multi-ethnic unified country
southwest China
Qin and Han dynasties
-
分类号
C952
[社会学—民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