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子昂民族观论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兰翠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92-100,共9页
陈子昂主要生活在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较为紧张的武后时期,又有两次随军出征的生活经历,他以强烈的士人责任感创作了不少涉及民族关系的诗文。作为一个忠于朝廷的大臣,在面对敌对的边疆民族时,陈子昂鼓励朋友要有必胜的信心,表现出... 陈子昂主要生活在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较为紧张的武后时期,又有两次随军出征的生活经历,他以强烈的士人责任感创作了不少涉及民族关系的诗文。作为一个忠于朝廷的大臣,在面对敌对的边疆民族时,陈子昂鼓励朋友要有必胜的信心,表现出昂扬之情;同时,由于义愤,他对这些民族难掩鄙夷之情;面对严峻的战事,他更多地表达了对边疆的深沉忧虑。陈子昂的民族观主张对边疆民族要“来能怀”“去能制”,是一切皆以苍苍群生的安危为出发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民族情感 民族观
下载PDF
藏学研究的文化自觉--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六十五
2
作者 黄世杰 袁晓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49,共5页
自唐宋至近现代以来,世代定居在安宁河流域的多续人与周边诸族群发生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多层次互动。这种历史记忆与族群互动,自然在多续藏族群体的内心深处形成巨大反差,族群意识因而不断得到强化。袁晓文研究员以他自己的生活背景、... 自唐宋至近现代以来,世代定居在安宁河流域的多续人与周边诸族群发生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多层次互动。这种历史记忆与族群互动,自然在多续藏族群体的内心深处形成巨大反差,族群意识因而不断得到强化。袁晓文研究员以他自己的生活背景、求学生涯、工作阅历为个案,叙述并分析了一位藏学家对自己所属族群的族群观。"一叶知秋",在全球化、经济化、一体化趋势加剧时代,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文化自觉"理念,学者对于诸多在语言、历史、文化上处于弱势的族群应更多一份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观 族群情怀 “文化自觉”
原文传递
印江土家族风情在梵净山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作者 陈士勋 陈法权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8-62,共5页
当今世界,民族民间风情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以持久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合理开发利用土家族民族风情生态文化资源,是盘活梵净山旅游资源、繁荣文化旅游经济的重要举措。多元文化融合的印江土家族民族风情:佛教文化风情、木屋建... 当今世界,民族民间风情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以持久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合理开发利用土家族民族风情生态文化资源,是盘活梵净山旅游资源、繁荣文化旅游经济的重要举措。多元文化融合的印江土家族民族风情:佛教文化风情、木屋建筑风情、书法风情、花灯风情、农耕风情、饮食风情、过赶年风情、舞火龙风情,在梵净山旅游业发展中有着其他民族风情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江 土家族风情 梵净山 旅游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