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河口河海划界的理论基础及其原则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开荣 茹玉英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6-9,共4页
基于法律、自然和社会属性三个方面,从系统概念的角度出发,对黄河河口河海划界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黄河河口河海划界的原则。
关键词 河海划界 理论基础 原则 黄河河口
下载PDF
21世纪黄河河口面临的形势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开荣 于守兵 茹玉英 《中国水利》 2013年第16期19-21,26,共4页
基于对当前黄河河口所面临形势的分析,提出了包括综合调配处理黄河入海泥沙、改良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科学塑造河口地貌、实现河口三角洲岸线动态平衡、强化科技支撑作用、理顺黄河河口水行政管理的范围和权限等六个方面的21世纪黄河... 基于对当前黄河河口所面临形势的分析,提出了包括综合调配处理黄河入海泥沙、改良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科学塑造河口地貌、实现河口三角洲岸线动态平衡、强化科技支撑作用、理顺黄河河口水行政管理的范围和权限等六个方面的21世纪黄河河口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势 应对策略 21世纪 黄河河口
下载PDF
黄河口埕岛海域土性特征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常方强 孟祥梅 +2 位作者 刘景昆 何峰 贾永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40,共6页
通过搜集汇总埕岛海域地质勘察资料,绘制表层土体的平面分布,分析该区粉质黏土、粉土和淤泥质土的土性均值、变异系数和互相关系数,结果发现,埕岛海域沉积的土体主要以粉土和粉质黏土为主;该区土体重度、含水量、孔隙比和液塑限变异系... 通过搜集汇总埕岛海域地质勘察资料,绘制表层土体的平面分布,分析该区粉质黏土、粉土和淤泥质土的土性均值、变异系数和互相关系数,结果发现,埕岛海域沉积的土体主要以粉土和粉质黏土为主;该区土体重度、含水量、孔隙比和液塑限变异系数均较小,压缩性参数变异系数相对较大;根据文中的回归公式,可由含水量求出孔隙比、重度和压缩参数。最后基于Vanmarcke土层随机场模型,采用空间递推法计算土性在竖向上的非均匀程度,竖向相关距离位于0.49~0.93m之间,且与水深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性特征 随机场 相关性 黄河口埕岛海域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GRNN-Markov水质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徐睿 张晓斌 薛鹏松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04-110,共7页
【目的】针对水环境系统的复杂性,结合GRNN网络预测模型和马尔科夫理论,构建了改进GRNN-Markov水质预测模型,为模拟不确定性、复杂多变的河流水质变化趋势提供可靠的方法依据。【方法】以汾河入黄口主要污染物CODcr为研究指标,采用3σ... 【目的】针对水环境系统的复杂性,结合GRNN网络预测模型和马尔科夫理论,构建了改进GRNN-Markov水质预测模型,为模拟不确定性、复杂多变的河流水质变化趋势提供可靠的方法依据。【方法】以汾河入黄口主要污染物CODcr为研究指标,采用3σ准则对水质监测资料进行预处理,利用灰色关联分析(GRA)确定输入节点,解决GRNN网络对关键参数不能自动寻优的缺点,同时采用改进GRNN模型对水质数据进行模拟预测,针对水质预测数据的随机波动性,通过Markov模型修正误差残值,以达到更好的预测结果,为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结果】改进GRNN-Markov水质预测模型,可以提高水质预测结果的精度,使相对误差从-38.27%~-15.71%提高到-25.77%~-5.25%,修正结果更加接近实测值。【结论】验证了组合模型在小样本水质预测中的可行性,为水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GRA) 改进GRNN-Markov模型 汾河入黄口 水质预测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河口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景观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海波 李纪人 +2 位作者 李小涛 黄诗峰 徐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2-84,共3页
通过人机交互解译1996年和2004年TM影像得到2期土地利用数据,求得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各种生态环境景观指数。通过分析两期土地利用及景观结构指数之间的差异性,指出由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化:研究区总面积有所减少,盐碱... 通过人机交互解译1996年和2004年TM影像得到2期土地利用数据,求得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各种生态环境景观指数。通过分析两期土地利用及景观结构指数之间的差异性,指出由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化:研究区总面积有所减少,盐碱地改良后用于了鱼虾养殖,部分未利用地和水域盐碱化,区域景观类型丰富且均匀,局部破碎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河口地区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景观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Polychlorinated Naphthalenes (PCN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 Estuaries,China
6
作者 GUO Li GAO Lirong +1 位作者 LI Aimin XIAO Ke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13年第1期79-87,共9页
The concentrations and congener profiles of poly- chlorinated naphthalenes (PCNs) in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 Estuaries were inves- tigated. PCN congeners (from MoCNs to ... The concentrations and congener profiles of poly- chlorinated naphthalenes (PCNs) in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 Estuaries were inves- tigated. PCN congeners (from MoCNs to OCN) were determined by isotope dilution/high-resolution gas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HRGC-HRMS). The total concen- trations of PCNs were 34.3-303.0 pg/g (dry weight, dw) in the Yangtze Estuary samples and 6.2-408.0 pg/g (dw)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samples, which were lower compared with that in other sediments reported by previous studies. In addition, the re- markably different homologue or congener profiles of PCNs have been obtained in this study. Samples dominated with MoCNs to TrCNs might be attributed to atmospheric deposition and global fractionation, while in other samples taken from the surrounding industrial areas the enrichment of higher chlorinated homologues suggested that the industrial and human activities should be the main potential 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chlorinated naphthalenes (PCNs) SEDIMENTS Yangtze estuary yellow river Estuarv
原文传递
Elman神经网络及其在河口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7
作者 范翠香 张园园 薛鹏松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5年第3期251-255,共5页
应用Elman神经网络对河口水质进行评价,确定其水质级别及污染程度.根据汾河入黄口的实际污染情况及因子选择的目的原则,确定评价因子,构建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河口水质评价模型.应用训练好的Elman神经网络河口水质评价模型对河津大桥监... 应用Elman神经网络对河口水质进行评价,确定其水质级别及污染程度.根据汾河入黄口的实际污染情况及因子选择的目的原则,确定评价因子,构建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河口水质评价模型.应用训练好的Elman神经网络河口水质评价模型对河津大桥监测断面2010年各月水质进行评价,分析研究汾河入黄口处的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汾河入黄口河津大桥监测断面2010年各月综合水质均为劣Ⅴ类水,因此,汾河入黄口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应从源头加强汾河污染物入河量的控制.水质识别实例表明Elman河口水质评价模型避免了传统神经网络无法实时改变模型结构和缺乏对未来突变情况适应性的缺点,使得训练好的网络具有非线性和动态特性,水质评价结果切合实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MAN神经网络 汾河入黄口 水质评价 评价因子 污染物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黄河口区土壤盐分及其主要离子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刘亚秋 陈红艳 +2 位作者 王瑞燕 常春艳 陈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25-1935,共11页
【目的】定量、准确地监测盐渍土,对其防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论文旨在明确黄河口区土壤盐分及其主要离子的特征光谱,建立适用于该区域的土壤盐渍化定量分析模型,提高其定量分析的精度和稳定性。【方法】首先以山东省垦利县为研... 【目的】定量、准确地监测盐渍土,对其防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论文旨在明确黄河口区土壤盐分及其主要离子的特征光谱,建立适用于该区域的土壤盐渍化定量分析模型,提高其定量分析的精度和稳定性。【方法】首先以山东省垦利县为研究区,于2014年10月5—9日野外采集代表性土样96个,对土样风干后,采用土壤化学分析方法室内分析盐分及其主要离子(Cl^-、Na^+、Ca^(2+))含量,并采用美国ASD Fieldspec 3光谱仪测定土样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数据,对光谱反射率进行去噪、一阶导数变换等预处理;然后基于盐分及其主要离子不同含量的样本光谱分析盐分及其主要离子的光谱响应,在此基础上,对样本的土壤盐分及其主要离子含量与反射率的一阶导数光谱进行逐波段的相关分析,按照相关系数高且显著的原则,选取各自的敏感波段,再根据敏感波段的交叉情况选取集中波段为特征波段,进而选取特征波段中具有极值相关系数的波段作为显著特征波段,综合确定表征土壤盐分及其主要离子(Cl^-、Na^+、Ca^(2+))的特征光谱;最后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方法构建土壤盐分及其主要离子的定量高光谱分析模型。【结果】研究区土壤盐分及其主要离子(Cl^-、Na^+、Ca^(2+))含量的光谱曲线形状和走势整体一致;土壤盐分及其主要离子(Cl^-、Na^+、Ca^(2+))的光谱响应谱区为1 320—1 495、1 790—1 920、2 120—2 290 nm;基于相关分析的土壤盐分及其主要离子的敏感谱区为1 490—1 520、1 890—1 930nm;最后综合光谱响应及相关分析确定土壤盐分及其主要离子的特征波段为1 493、1 801、1 911和2 289 nm,显著特征波段为1 493和1 911 nm。模型结果显示基于2个显著特征波段反射率一阶导数的模型精度均与4个特征波段的模型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可见/近红外光谱 黄河口区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黄河河口地区生态供水效益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红瑞 董艳艳 +2 位作者 王军红 彭晓明 韩鲁杰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4-935,共12页
流域生态需水是指流域生态系统为维持一定程度的生态系统健康所需要一定质量的水量,以保证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功能等为目标,实现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针对南水... 流域生态需水是指流域生态系统为维持一定程度的生态系统健康所需要一定质量的水量,以保证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功能等为目标,实现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针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供水规划,在提出配水效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配水量,计算了黄河河口地区的生态需水量、生态效益以及供水对减少断流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并进行了方案比较分析。主要结论是:当来水量分别为55×108、122.8×108或240×108m3时,产生的湿地综合生态效益则为34.85×108、47.18×108或54.72×108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黄河河口地区 供水效益 生态效益 生态需水量
下载PDF
不同治理模式下黄河河口段冲淤演变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睿 韩铠御 +1 位作者 张红武 钟德钰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8,共11页
黄河河口为弱潮陆相河口,具有区间来水量少、来沙量高、河口延伸速度快的特征,进入河口的沙量对特定流路河口冲淤演变起主导作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认为预测河口段河长延伸值必须考虑陆上和滨海淤积量的共同影响,再基于1958年汛后—200... 黄河河口为弱潮陆相河口,具有区间来水量少、来沙量高、河口延伸速度快的特征,进入河口的沙量对特定流路河口冲淤演变起主导作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认为预测河口段河长延伸值必须考虑陆上和滨海淤积量的共同影响,再基于1958年汛后—2000年汛后利津以下实测资料建立了河口段各部分累计淤积量与利津站累计来沙量的相关关系,利用准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黄河下游及河口段进行耦合模拟,在年均来沙3亿t、6亿t和8亿t这3种设计水沙系列条件下,计算了黄河下游小浪底—河口段现状治理模式和"两道防线"治理模式对黄河河口各部分累计冲淤量、西河口以下河长延伸值等特征量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黄河河口段未来50年在现状治理模式和"两道防线"治理模式下均呈淤积趋势,在三种水沙条件下"两道防线"治理模式的河口段淤积量较之现状模式增淤量分别为2.10亿t、3.48亿t和4.20亿t;同时,"两道防线"治理方案中设置的防护堤对西河口以下河长有明显影响,与现状模式相比河长延伸值分别增加1.27 km、2.07 km、2.49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河口 水沙数学模型 “两道防线”治理模式 淤积量 河长延伸值
原文传递
清代治河思想在海口河段的实践及成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裕童 《史志学刊》 2021年第2期31-42,共12页
“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是清代治河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主导下,清口-海口河段的泄水顺畅,是治黄保运的关键。由于河道淤积延伸,“蓄清刷黄”频频出现问题,海口河段治理成为君臣治河焦点。清政府在海口河段采用了束水攻沙、浚船疏沙、... “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是清代治河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主导下,清口-海口河段的泄水顺畅,是治黄保运的关键。由于河道淤积延伸,“蓄清刷黄”频频出现问题,海口河段治理成为君臣治河焦点。清政府在海口河段采用了束水攻沙、浚船疏沙、截弯取直、减坝泄水、小范围改道等一系列举措,形成了服务于“蓄清刷黄”的海口治理模式。康乾时期的海口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嘉道时期,常规的海口治埋措施难以为继,官方治理措施却仍跳不出“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窠臼。从清代海n河段的治理活动可以看出,嘉道以后黄淮运综合治理体系的崩溃在所难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束水攻沙 蓄清刷黄 海口治理
下载PDF
黄河河口湿地信息遥感提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永刚 李晓兵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年第2期48-50,共3页
本文通过几何校正、图像选取以及图像增强等方式进行了遥感影像的预处理,为准确地提取湿地信息提供了数据基础。在舍弃单纯的传统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利用分层提取地物信息的新方法:即,首先根据地物的光谱特征采用... 本文通过几何校正、图像选取以及图像增强等方式进行了遥感影像的预处理,为准确地提取湿地信息提供了数据基础。在舍弃单纯的传统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利用分层提取地物信息的新方法:即,首先根据地物的光谱特征采用模型法对有水的湿地进行提取,然后用非监督分类对其它湿地类型进行提取,最终得到了湿地类型分布图及其相应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河口 湿地 信息提取 分层提取
下载PDF
黄河河口区城镇引种非抗盐花木栽植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卉 张丽娟 《山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5期52-54,共3页
分析了黄河口地区城镇园林绿化引种非抗盐花木不易成功的原因,针对盐碱土采用合理的治盐工程措施和管理技术可显著提高花木栽培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关键词 黄河河口区 非抗盐花木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考虑过程变化的黄河河口区水文情势变化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岱 杨涛 +2 位作者 郑鑫 师鹏飞 李振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25,164,共5页
正确理解黄河河口区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程度对该地区河流生态系统的维持及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最常用的评价河流水文情势的方法为变动范围法(RVA),其通过比较水文过程突变前后水文情势指标落在统计范围内的频次变化衡量变化程度,但RVA... 正确理解黄河河口区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程度对该地区河流生态系统的维持及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最常用的评价河流水文情势的方法为变动范围法(RVA),其通过比较水文过程突变前后水文情势指标落在统计范围内的频次变化衡量变化程度,但RVA法缺乏对水文要素过程变化的评价,可能低估评价结果。分别利用基于欧氏距离(ED)及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DTW)的两种考虑水文要素过程变化的改进RVA法评价黄河河口利津水文站水文情势变化,并与原始RVA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ED、DTW的改进RVA法与原始RVA法所得的黄河河口区水文情势改变度分别为0.78(高度)、0.60(中度)、0.62(中度);相较于基于DTW的RVA法,基于ED的改进RVA法对水文要素过程变化更加敏感;黄河河口区近30多年来河流水文情势变化较大,应重视依据不同指标变化程度采取针对性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指标 变动范围法 黄河河口区 过程变化
下载PDF
黄河口潮区界铺设河底管线时主要参数的确定
15
作者 孙玉民 程义吉 王春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13,共2页
对黄河口潮区界铺设河底管线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管道穿越处在现有河势和最不利条件下,主河槽最大摆动宽度为1 000 m,河道最大冲刷坑深度位于滩唇以下13.5 m,两岸滩地最大冲刷坑深度为2.0 m;考虑管道穿越地层的适宜性,... 对黄河口潮区界铺设河底管线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管道穿越处在现有河势和最不利条件下,主河槽最大摆动宽度为1 000 m,河道最大冲刷坑深度位于滩唇以下13.5 m,两岸滩地最大冲刷坑深度为2.0 m;考虑管道穿越地层的适宜性,管底设计埋深应在滩唇以下23.0 m,相应管底高程为-19.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8汊河 参数 管道铺设 潮区界 黄河口
下载PDF
黄河口常量离子运移规律研究Ⅰ—常量阳离子
16
作者 黄翠玲 邹立 +3 位作者 罗先香 高振会 贾永刚 崔文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88-94,共7页
研究和探讨黄河入海过程中常量离子的分布特征和运移规律,于2004年11月、2005年5月和2005年9月沿黄河口盐度接近于0~28水域。进行走航站位表、底层水体中溶解态的K^+,Na^+,Ca^(2+)及Mg^(2+)4种常量阳离子浓度的调查。结果表明,4种常量... 研究和探讨黄河入海过程中常量离子的分布特征和运移规律,于2004年11月、2005年5月和2005年9月沿黄河口盐度接近于0~28水域。进行走航站位表、底层水体中溶解态的K^+,Na^+,Ca^(2+)及Mg^(2+)4种常量阳离子浓度的调查。结果表明,4种常量阳离子均与盐度的变化成正相关,发生突跃的区域即是淡—咸水的剧烈混合带。3个航次常量阳离子对总离子浓度的贡献次序是相同的:(1)盐度<5时,Na^+>Ca^(2+)>Mg^(2+)>K^+;(2)盐度>5时,Na^+>Mg^(2+)>Ca^(2+)>K^+。通过稀释比与阳离子浓度的关系比较发现,在黄河口河水区,离子非保守行为不明显,而在混合区,离子非保守行为显著,进入海水区后离子行为保守。离子在输运过程中表现出由淡-咸水的物理混合控制为主,生物和化学因素为辅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常量离子 溶解态的K+ Na+ Ca2+ Mg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